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哪些

社会实践报告2018-03-07 19:31书业网

篇一: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附件1: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一)社会生活篇:

1、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

2、当前物价水平与百姓生活承受情况分析 3、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分析 4、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5、城镇拆迁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调查 6、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7、2012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8、关于通过完善保障制度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9、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与房价问题的调查分析 1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热点问题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12、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3、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教育问题的调查

(二)大学教育篇:

14、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15、企事业单位选聘大学生标准的调查 16、关于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现象的调查

17、大学生对南海局势看法的调查分析 18、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19、提高我校知名度、美誉度研究 20、提高我校学生满意度建设研究 21、加强大学文化社团组织建设研究

22、大学毕业生“蚁族群体”生存状况调查 23、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4、大学生假期打工的原因调查

25、社会、 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调查分析

26、大学生对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看法的调查分析

(三)农村篇:

27、和谐社会之和谐乡村状况调查 28、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29、农村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状况调查 30、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态调查

31、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

3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34、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环境污染调查 35、农产品“卖难”问题的调查分析 36、农村小学“撤点并校”调查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

方向性参考选题

(1)从专业实习看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2)科学活动中的认识方法和认识规律(突出几个方面)

(3)从电影、音乐、文学等的变化看中国改革开放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

(5)从中国近代屈辱史看西方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掠夺性

(6)收集某个金融财团或跨国公司的资料,分析其兴起过程、实质和影响

(7)收集感动中国人物、中国道德楷模以及身边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如道德的力量、普通人的作用、人的价值问题等

(8)收集身边的、家乡的、社会中的故事,看改革对人们各个方面的影响

(9)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要求走出校园,分年龄、职业、学历等调查不同人群或网上调查)

(10) 关于工人劳动强度的调查

(11) 关于工人工作安全条件保障状况的调查 (12) 关于网络虚拟货币的多样化调查 (13) 关于网络谣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调查 (14) 关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 (15) 关于征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调查 (16) 和谐社会中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17) 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负面因素调查; (18) 流行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 (19) 大学生读书(报刊、杂志)调查; (20)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调查家乡所在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

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22) 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

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23)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4) 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的

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调查分析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27) 马克思的实践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调查 (28) 大学生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的看法调查 (29) 现代家长对儿童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 (30) 农村的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 (31) 农村封建迷信及其活动的现状 (32) 当代时尚流行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33)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研究 (34) 当前大学生服务社区的调查与分析 (35) 当前城市社区功能完善调查研究 (36)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7)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与途径方式的调查研究 (3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39) 农村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与对策建议 (40) 某一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现象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选择你所在县(区)市场建设发展情况,调查它的规模、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

2.调查当地个私经济、外资经济、港澳台资经济等发展情况,可以以某个相关企业为例,调查它的规模、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

3.调查当地国有经济发展情况,可以以某个相关企业为例,调查它的规模、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

4.调查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的农村或城市社区进行调查,了解近几年收入、支出等情况,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思考;

5.调查当地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存在问题,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某个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近几年收入等情况,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思考;

6.调查当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可以选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具体调查研究;

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可以选择 1-2 个企业展开相关调查;

8.各地扩内需保增长情况调查,在面临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新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举措,以扩内需保增长,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政府、企业、商场等的开展调查,了解举措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刺激经济的新途径和对策。写出调查报告或实践论文。

9.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调查,选择当地一个或两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调查,了解和分析相关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成效及存在问题、挑战,并探讨有关对策;调查各地采取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和进展、特点、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各地人民群众的低碳意识、 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等。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个案调查,选择当地一个或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相关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11.统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调查、了解你所在县市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

篇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献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5、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根据学生生活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参观、调查、采访、

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包括从事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写活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

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

1.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综合性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生活世界中最普遍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

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从而综合实践活动便具有了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对任何主题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但又各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项目设计等。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启迪思

维,激发探究热情;要加强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再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英岛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等过程,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养成探究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可参阅《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

2.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调查和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其中社会实践还包括学校传统活动如军训、社会生产劳动、参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社区服务包括拥军优属、敬老服务、帮贫扶困、环境保护、主题宣传、科普活动、定向服务以及维持交通秩序、支援农忙、扫盲辅导等其他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重点在于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关心和了解社会,培养他们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服务社会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善于沟通、乐于合作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关心他人、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养成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属于同一个课程领域,但各自的具体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及组织方式等又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设置课程,按照规定的学分开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课时。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与规划,还可以有效地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内容,构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开发出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实施的指导与管理

1.课程实施的教师指导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注重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的主要任务一是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二是在活动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活动的方式、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班级合作活动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活动的方式、学校合作活动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活动的方式等;三是在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主动探究”的原则,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体验与建构的关系,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活动主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与实践,防止浅尝辄止。

为了加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在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或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项目或课题;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规范地运用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活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与收获进行有效总结。在指导方式上,注重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是加强教师的协同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坚持课堂组织与开放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学习的关系,注重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强调实践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坚持实践学习与认知学习相结合。

2、指导教师的组织安排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校应统筹规划,落实指导教师,组建年级指导组。根据需要,每一个在校教师都应该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和指导任务。学校要妥善安排,合理分工(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同时还可以积极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聘请兼职教师。 组织教师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坚持师生自愿选择、教师全员参与、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等原则,后勤和校外人员可以适当加入,学术指导和行政管理角色可分可合。

3、管理制度与方式

学校要严格执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规定,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开足课时。要从师资配备、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学生家长转变观念,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1)分级管理,发挥组织职能

校长(或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培训和安排教师,关注过程,协调安排重大活动。

主管部门(教导处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小组):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正常实施,召开指导教师与管理人员例会,定期交流经验、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教研组(或年级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及时开发设计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负责日常的检查、指导工作。

(2)详细记录,运用档案袋管理

各校可设计面向学生个体和面向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手册》,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分析表》、《师生互评表》等,以便记录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环节、阶段体会和成果等。要向教师、学生提出明确的记录要求。同时,还可以从教师检查、他人证明、小组反思总结等方面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和调控。如有可能,可开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3)建立安全保障制度

学生的校内活动教师负责监控。开展校外活动,课题组和指导教师要预先提出集体外出活动的计划和申请,学校批准后方可执行。学生的校外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则必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由家长担任监护职责。校外活动结束后要向批准部门回复。一般情况下,校外活动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尽量避免让学生进行个人活动。

(4)强化考核,师生同步管理

在落实对学生的管理措施的同时,要对教师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考核。依据教师所指导的课题数目、参与指导的活动次数以及出勤率等折算教师工作量;把教师的指导效果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要对自己的指导过程进行记录,作为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四、评价建议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不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不过度强调课程内容的指令性,因此和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较强的分科课程有很大区别,这也决定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学分的认定在过程、内容、方式以及主体性上与其他传统学科学分的认定具有很大的不同。

1、评价原则

篇三: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了解白色垃圾、保护环境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大环境去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大自然,通过参观、考察、实践、采访、调查、搜集资料,制作标本等教学形式,促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理论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目的,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了解白色垃圾、保护环境

2、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白色垃圾的来源,对我们的危害,养成拒绝使用白色垃圾,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回收可再次利用的垃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爱护环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a、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 b、家长配合

(2)实践形式a、调查访问b、研究、设计c、小组合作交流d、表达、反思、感受

4、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上网搜索

第三阶段:体会环卫工人的辛苦及白色垃圾带给我们的危害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说说以后会怎么做

“了解白色垃圾、保护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去超市买生活用品或零食,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吃早餐或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菜市场买菜、水果等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没有一样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块橡皮,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很便宜。但是每当大风刮起的时候,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白色塑料袋也随风刮起。当我们骑车或走路时,他们有时也会光临我们的身边,有时弄得我们很狼狈。鉴于白色垃圾的污染,我们组织了“了解白色垃圾、保护环境”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大环境去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大自然,通过参观、考察、实践、采访、调查、搜集资料,制作标本等教学形式,促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理论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目的,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活动时间: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四、参加人员:实验小学三(2)班学生

第一小组:负责调查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与分类

第二小组:上网搜集白色垃圾的危害

第三小组:负责向全班同学提出今后怎么做的合理化建议

第四小组:调查、搜集全班此次活动的感受

五、活动要求:

1、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各位同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学生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密切配合,加强合作。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规模大、涉及面广、时间集中,要求各组统一思想、协调一致,集中精力做好这项工作。

3、加强教育,注意安全。在活动之前,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充分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其自觉遵守活动守则,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活动时间安排

九月: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十月:深入实际调查、上网搜索

十一月:体会环卫工人的辛苦及白色垃圾带给我们的危害

十二月:总结交流、说说以后会怎么做

“了解白色垃圾、保护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一、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在学习《失物招领》这一课后就让我们调查我们身边垃圾的来与去,加上最近有些同学问我,为什么有人再烧垃圾池里的垃圾时会冒出浓烟和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危害吗,我觉得何不趁这机会开展一次“了解白色垃圾、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呢。

主题确定后,我很快制定计划,将每组的任务布置下去:

第一小组:负责调查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与分类

第二小组:上网搜集白色垃圾的危害

第三小组:负责向全班同学提出今后怎么做的合理化建议

第四小组:调查、搜集全班此次活动的感受

二、活动实施阶段

(一).第一小组很快完成了任务,通过调查、观察、咨询父母及环卫工人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及分类。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各种日用品的包装,食品的,洁品的,饰品的。还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如废菜叶、剩饭、各种骨头、旧衣服等。 处理的方法是将垃圾分类,能回收利用的就回收利用,不用回收利用的就处理掉。或填埋,方法简单,但占地面积大,污染潜力大;或堆肥,但肥效低,发展余地不大;或焚烧,回收利用热能,减少垃圾体积,但耗资巨大。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旧电池、口香糖、塑料制品等对环境污染较大。其中“白色垃圾”数量尤重。

(二):让学生利用上学、放学的路上找一找白色垃圾有哪些,并且在班会上汇报,并谈一谈看到它们后的感受。利用双休日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白色垃圾、白色垃圾产生的原因以及白色垃圾的危害。经过上网查阅我们了解到:

1、什么是白色垃圾?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