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死亡啊

鬼故事2018-10-10 05:01书业网

死亡啊

情侣吵架。伤心欲绝之时,大叫一声:我乃死去之人。

亲人别离,痛不欲生之际,嘶声力竭:我愿随你而死。

有时候死亡离我们很远很远,有时候死亡离我们很近很近。常常猝不及防的降临在身边,我们就会惊恐害怕难受。

但是培根对于死亡是一种不同的坦然。“成人畏惧死亡犹如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对黑暗之天然惧怕因妄言传闻而增长,成人对死亡之畏怯恐惧亦复如此。’那是一种从内心击破的犯法出来的,逼得自己不能呼吸的想弹跳起来的害怕。

儿童对每个故事的接受过程也是一种知识的增加过程。人们普遍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而更加比以前审慎,在言语和行为时,就会用自己间接或直接积累的故事去对比当前要发生的故事。鬼故事致使了儿童怕鬼,死亡故事致使成人怕死。现在的我们似乎对鬼电影的承受能力大得多了。像鬼一类的恐惧还算是人的本能反应,而像死亡一类的恐惧就已经因人对人及人类社会的理解的加深而逐渐形成了。也就是说,我们开始懂得了失去与得到的价值和利益所在。 成人对于死的恐惧往往是害怕失去自己活着本该有的价值和利益,这表明了这些怕死的人是多么偏向于为自己处心积虑!但是事实上是,真正死亡的那一刻才发现,无论什么价值都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很多地震中劫后余生的人还说,真的死亡那一刻,还发现时多么的美妙,身体轻飘飘的,解脱似的。

“无可否认,对死亡凝神沉思,视其为罪孽之报应或天国之通途,实乃圣洁虔诚之举;而对死亡心生畏怯,视其为应向自然缴纳的贡品,则属懦弱愚陋之态。不过在虔诚的沉思中偶尔亦有虚妄和迷信混杂”。

“与死亡俱来的一切,比死亡更骇人”。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由此而导致的避免死亡的行为,还有死亡过后对亡者的悲情和超度……,这些就是与死亡俱来的。死亡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是无法完全置身经历的,只能是我们的身外之影。照理说,我们不会对死亡知道得如此清楚啊?!这就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所在——喜欢道听途说,并且会相信无法证实的玩意,甚至比身临其境还要身临其境。与死亡俱来的一切的确够骇人,但与人的自私比起来,却不能不甘拜下风了!那些因恐惧死亡而所为的骇人行动不会是为了别人,往往了是为了自己。他们的真理是尽力得到,避免失去。所以,他们做得最多的当然就是避免失去了。给予是他们避免失去的权宜之计。死亡可怕来源于人们只考虑自己的生命,坦然面对死亡只需人们更多地考虑自己身外之人并为身外之人而给予。

“先哲所言极是: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呻吟与痉挛、面目之色变、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显出死亡之可怖。 但应注意的是,人类的种种激情并非脆弱得不足以克服并压倒对死亡的恐惧;而既然人有这么多可战胜死亡的随从,那死亡就并非如此可怕的敌人。“

这其实也是简单明了的概括了人们的怕死心理,是现实使我们惧怕。不是像打针那样针扎进去了感觉疼痛,产生了痛苦的印象,从而使我们一看见尖尖的针头就害怕得打筛子。死亡因为没有人能体验,因为它是未知的。有人曾经概括我们的世界:已知的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那么死亡就是一种已知的未知。

“复仇之心可征服死亡,爱恋之心会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渴求死亡,悲痛之心会扑向死亡,连恐惧之心亦会预期死亡”就如同刚开始讲的,悲痛之时只有死亡才能作为我们情绪的发泄口,世界之大,竟没有了我们的心灵的葬身之地,只有躲在死亡这个未知的领域肚子舔舐自己的伤口。其余的死亡恐怕我们这些年轻的二十少年时不能理解的,因为我们太年轻,只能品尝悲痛,并且还是在更年长的人眼里的幼稚的人生阅历。

但是,各种污染导致了各种疾病,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疾病却表现出来了不同的态度,有

的人在医院里虽然接受治疗,但事实上心里却已经开始等待着自己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有的人也在医院里接受治疗,但是他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有时候,乐观的心态会让他的疾病痊愈;而最后的这种人,是最极端,也是我认为最愚蠢的人,他们从没想过要接受治疗,他们想到的只有:“我死定了”,所以,他们也许会用自己的手,早早的结束他们也许本不该结束的生命。

而后培根又列举了许多名人视死如归的例子来安抚我们的心灵。罗马皇帝奥拓伏剑,罗马帝国那些凯撒们,奥古斯古弥留时还在赞美其皇后,维斯帕芗大限临头时兀自坐在凳子上戏言:“看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一边喊一边引颈就戳;赛维鲁行将易篑时照旧发号施令:“若还有什么我该做之事,速速取来。”

但是这种死亡认知也不是培根所赞同的,“由于他们对死亡筹备过甚,遂使其显得更为可怕。“在我们中国这种死法可是数不胜数。有为了自己让别人死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敌军即将攻破城门时,明知道一定会输。但是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使自己留下个名将的名声——名留青史,率领全城士兵与百姓奋勇杀敌,往往最后的结局是敌军大屠杀,血洗全城。反过来想,如若实在受不住呢?为什么不为了全城百姓而投降呢?开出一个条件说只要留得全城性命。不过再一次反过来思考,我们华夏民族骨子就有一种爱国的深厚情节。如若把当时的攻城人比作日本,怕是没有任何人同意受降的,只怕只有宋江才会如此乖乖的主动送上门去。况且敌人怎么可能同意不杀你全城百姓而且还不反悔呢?

还有一种死亡是为了国家,为了激起士气,领导者必须以死相逼,才能挽救一些东西。这种死,我认为是非常伟大的,是我们老百姓所不能企及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沉重不可怕。“在执著追求中牺牲者之不觉死亡就如同在浴血鏖战中受创伤之暂时不觉伤痛“

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何不就像培根说的那样,“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之寻常犹如生之天然,不过在幼童眼里,出生于死亡也许都同样会引起痛苦。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

“大凡喜悦因无准备的突然而致,痛苦因有准备的期待而生。生对于生者只不过是那么一瞬间,而死从人生到死一直都在威胁。我们在准备着死亡——这是无神的明智。我们不能惧怕死而在从生走向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痛苦。对于死亡,我们的确不希望要这样的结果,那却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追求死亡的过程吧!追求从生到死的过程。从生到死有许许多多的快乐比提前感受死更有意义“

其实我们在讨论死亡就是一种非自然地状态,何必去讨论它呢?它自然地降临了,我们自然地看待它,也许真正对于死去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呢?庄子的妻子走后他不是击鼓而歌吗?

上天给了我们出生和死亡,我们不是用来恐惧的,而是应该高兴的迎接。由此可见,于坚定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死亡之痛苦的的确可以避免,但尤其是要相信,最美的圣歌乃一个实现其高尚目标和期望之后所唱的那首“主啊,现在请让你的仆人安然离世”。就是说别把死太当回事。现在获得好好的,想那么多干嘛呢?

死亡尚可开启名望之门并消除妒忌之心,因“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后会受人爱戴”。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的作品死后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热爱和欣赏。因为他敢于用自己的死亡去证明自己价值。他死后,人们被震撼的同时就忘记了所有他的不好,只看着那些绝笔之作而悲伤。 死亡啊,没那么重要,没那么可怕!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