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问题化的原则:导学案是对问题探索的过渡点,通过知识点来设计问题、质疑、解

知识2019-01-07 22:39书业网

篇一:高效课堂下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

高效课堂下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

新理念下如何实施自主探究——导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从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给出明确操作要求,希望广大教师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导学案界定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具体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教学资源而制定的学生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2、导学案的主要特点

从导学案的内涵看,导学案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

从导学案的实施看,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导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质疑释疑是导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反思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3、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二、怎样编写导学案

1、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导学案。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要使设计的导学案让学生学得懂、学得兴趣,关键在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是否有探索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导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参与化原则:在导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导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学生是主体,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例,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知识编排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导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6)生活化原则: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2、导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导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各科的导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导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导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导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一个优秀的导学案设计,应具备以下显著的特点:

(1)学习目标——具体而明确(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2)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基于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表述到位,不能泛泛而谈);

(3)学法指导——精到而适用(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 ,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的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4)知识链接——简明并相关(目的性强、提升性强)

(5)问题探究——编写要精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宜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问题设计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即让学生通过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大体上来说,导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3、导学案编制的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导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导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

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导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4、导学案编写的主要内容

(1)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并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

(2)重点:突出过程与方法,关注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结论的本身。

(3)学习方法:对本节课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进行突出,如实验探究法、小组互助法等,使学生有据可依。

(4)学习过程:

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达标训练等。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导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导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4)达标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一般是分为两组,题组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题组二重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5、导学案编写中的集体备课程序

导学案编写中必须落实好集体备课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科组教师对课时任务的分配可结合组内实际情况,提倡寒暑假的超前备课。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1)寒暑假备课,指教师个人先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个体备课: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根据课标和教材体系以及学生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多种多样的学科探究方法、建构好课时及单元知识体系、符合学生学情的课堂巩固训练题组和达标检测题,设计教学程序,最终以电子版的形式将导学案初稿提交学科组。

(3)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意见将“导学案”修改后印刷。

(4)个人细备: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在导学案左右两旁规定的教学随笔处加注个人备课内容。

三、导学案使用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教师需要在提前一天或在课堂上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即每个学生通过预习要自主学会50%的新知,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使用双色笔做好纠错记录,养成标注重点内容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记录出自己对一些易错点知识的分析。

(3)每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将新知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讨论、、解答、归纳、展示中学会学习、学会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五大环节:预习质疑、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梳理小结、达标反馈。预习质疑和认定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篇二:积极推进学案

联系: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二、怎样编写学案

1、编写学案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要使设计的学案让学生学得懂、学得兴趣,关键在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是否有探索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导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学生是主体: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例,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备课时,不仅要备《课程标准》、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知识编排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生活化原则

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7)人性化原则

应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循循善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提问题、说困惑、提建议、想对策,资源共享,学有所得。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

总之,“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2、学案的主要内容

学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A知道、B理解、C掌握、D运用),并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

(2)重点: 突出过程与方法,关注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结论的本身。

(3)学习方法:对本节课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进行突出,如实验探究法、小组互助法等,使学生有据可依。

(4)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自主学习(包含回顾旧知):①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②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

2)小组合作: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展示反馈:(含小结与达标训练)

①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②达标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4)拓展延伸:一般是分为两组,题组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题组二重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3、学案编制的要求

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

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2)紧扣课程标准,开阔眼界;

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

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4

、学案的编写方法

集体备课、提前备课,学案的编写分三步:

第一步,个人准备。

首先教师个人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阅读教参,查阅资料,研究教材和教法、学法,按照上述内容要求写出学案;

第二步,集体研讨。

在集体备课时,对个人的学案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问题情景、围绕每个知识点组织的学习活动,对应训练、达标训练题,以及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最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把确定的学案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内容,做到求同存异,更有针对性强。有时为使学案的编写更加精细,就每人一节或一章内容,这样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去编写。在集体备课时间时,再进行及时讨论、改进,以求更加完善。

第三步,个性化设计。

任课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已班级的学情,再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及调整。

5、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1)学案是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因此学案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要避免舍近求远。

(2)学案决不是单纯的另一份额外的家庭作业,不要把学案搞成又一本“习题集”。

(3)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案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知识编排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学生会学了,效果自然也就达到了。

(4)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主导地位,肩负“导演”的责任。学是主线,导是关键,所以要在“如何导”上下功夫。特别是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性的语言更不能忽视。

(5)学案设计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读得明白,弄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在导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将学习目标变成自我学习计划,始终督促学生以学习目标作为导向,调节、监视、控制自已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

(6)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所以问题是学案的一条主线。因此,学案设计中的各个学习环节要以任务、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索性,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能促使学生产生悬念,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7)在学案设计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设计成探究思考题,有的问题不适合学生探究的,可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然后由教师再启发引导效果更好。

三、怎样使用学案

1、怎样使用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

(1)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2)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4)达标训练 补偿矫正

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

篇三:学案制作和实施

一、什么是学案

1.1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1.2学案的主要特点

* 从学案的内涵看,学案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

* 从学案的实施看

(1) 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

(2) 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学案的重点

(3) 阅读思考、质疑释疑是学案的特色

(4) 巩固、练习、反思是学案的着力点

1.3学案的作用

* 学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通过“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 学案能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在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课堂教学成为学习创造活动,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快乐。

* 学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培养学生掌握研

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1.4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

* 区别:

* 联系: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二、怎样编写学案

2.1编写学案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内容可探索:要使设计的学案让学生学得懂、学得兴趣,关键在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是否有探索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导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

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学生是主体: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例,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大纲、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知识编排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

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4)方法化原则

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生活化原则

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7)人性化原则

应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循循善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提问题、说困惑、提建议、想对策,资源共享,学有所得。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 总之,"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2.2 学案的主要内容

学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A知道 B理解 C掌握),并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

2、重点难点 : 突出过程与方法,关注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结论的本身。

3、学习方法:对本节课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进行突出,如实验探究法、小组互助法等,使学生有据可依。

4、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 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如我们在《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学案中,复习了这样一个问题: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然后后面紧接着反问: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怎样?把你猜想的一些可能状态填在学案上。这既让学生建立了逆向思维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了本课目的,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学案记录着你的猜想,等学完新课以后,就可以自己选择出正确的,排除错误的。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4)达标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一般是分为两组,题组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题组二重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5)课外阅读及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可帮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同时可拓宽学生知识面。

总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2.3 学案编制的要求

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 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2.4 学案的编写方法

我们学校实行的是集体备课、先周备课,学案的编写我们是分了两步:第一步,个人准备。首先教师个人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阅读教参,查阅资料,研究教材和教法、学法,按照上述内容要求写出学案;第二步,集体研讨。在集体备课时,对个人的学案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问题情景、围绕每个知识点组织的学习活动,对应训练、达标训练题,以及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最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把确定的学案适当地增加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