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浅析新闻的美学特征 [1500字]

时事论据2019-01-15 07:40书业网

浅析新闻的美学特征

学号:2010221102200036 作者:童威

摘要:新闻的美学特征是对新闻的美的特殊性质的概括。作为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其美学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探究新闻的美学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明确地把握新闻的美,进而更加积极地塑造和更加深刻地欣赏新闻的美。本文将从新闻作品的新颖性、典型性、简洁性、形象性及感染性入手,对新闻美学的特征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美学、新闻美学、美学特征

美是什么?美是在社会实践中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利于人类社会前进的事物和现象。而美学的研究,就是寻求社会事物与现象的真、善内容和其宜人的感性形式的辩证统一,探索社会进步的过程。我们眼中的美是多形态的,新闻美学作为美学的一大分支,与其它形态的美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美学特征。了解与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明确地把握新闻的美,进而更加积极地塑造和更加深刻地欣赏新闻的美,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鼓动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 新闻的新颖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都十分迅速,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如果不能推陈出新,以新的形式对新的社会现象提出新的态度和观点,便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其美学价值。因而,新闻的新颖性是我们把握新闻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作为具有审美修养的记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新闻的新颖性:

1、确立的观点新颖——必须精心提炼标题和导语,使新闻作品的观点突出、鲜明,以使全篇内容生辉。在提炼观点的时候,记者应力求“新”字当头,突出新的思想与认识,让读者在品读新闻作品时能有耳目一新的美感。

2、写作的形式新颖——要大胆革新,注重起、承、转、合等结构构造及各类修辞手法。与此同时,要注重文采,多使用诗歌、典故、名人名言、流行词汇等形式进行新闻写作,使作品形式多样,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3、提出的论据新颖——学会灵活使用一些如党的知道思想、政府政策路线等被经验证实过了的、有理论依据的理论性论据及学会列举典型事例、概括性事实、知识性材料等事实性论据,让读者加深新闻作品的真实性感受。

二、新闻的典型性

新闻的典型性能体现人物的代表性、事件的重大性及新闻意义的深广性,记者如能选取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人或事,彰显其新闻价值的显著性或重要性或接近性,便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具有说服力,提升传播效果,体现出新闻的美。

那么,怎样体现出新闻的典型性呢?可以集中笔墨对一个具体“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营造引人入胜的意境,由此唤起受众的兴趣和联想,凸显宏大的“面”,即以点见面,以一斑而窥全豹。记者要善于挖掘典型来塑造新闻美,例如,选取社会舞台上的要人、具有高等品质的人反映新闻美,选取对社会发展起有重要作用或者对人

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表现新闻美等。

典型是艺术美的根本特征。新闻的典型性与艺术的典型性的异同在于,虽然两者都要求美的反映要具有代表性、思想具有深刻性,但是新闻典型范围不仅只表现于人物,还表现于事件等其它方面。因此,新闻的典型性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做美学的探究,去挖掘新闻典型性下的新闻美。

三、新闻的简洁性

新闻作品的简短、精炼也是新闻美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读者而言,新闻作品如果句式冗长,结构混乱,即使作品思想与层次多么深刻,恐怕也不会产生阅读兴趣。一篇具有新闻美感的新闻作品,作品语言一定是简洁生动,能让作者轻松阅读的。因而,我们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应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叙述,少用描写、议论和抒情;在表现方法上,我们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词句,少用华丽辞藻;在行文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浓缩概括、化整为零,进行结构上的勾勒。这样写出来的新闻作品,简洁明了,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美。

以毛泽东同志写的消息《我大军三十万胜利南渡长江》为例。人民解放军三十万渡过长江,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性政治事件。渡江战斗在芜湖、安庆间二百里的江面上展开,这是一个宏伟的战斗场面。新闻作品只用了不到两百字,就把这一重大事件准确、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极其简短、精炼;这里,毛泽东同志充分掌握了新闻的特点,重视吸收我国古代散文写作上的优良传统,在新闻中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撷取重要事实,高度概括,善于选材、谋篇。所

以,既能主题集中,抓住典型,结构严谨,首尾贯通,又能简短、明快,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新闻事件的美。

四、新闻的形象性

优秀的新闻作品之所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是靠抽象的道理,而是通过具体的印象、感受,让听众和读者受到感染,感受到新闻作品所塑造出的“新闻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忘记具体的描绘,特别是关键之处要尽量写得细致生动。善于用具体而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以增强整个作品的形象性和真实感,做到描述具体、细腻传神。

如巍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室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几个动词就形象地勾勒出生活在和平幸福之中的人们,使听众和读者有思索和回味的余地,引起联想,激发出对战士的热爱之情。作家作品要能够强烈地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历历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能各式各样地想象他们,而以读者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的积蓄去补充和增补。

综上所述,要想写好新闻作品,必须竭力探求它的形象性。让事实说话,表芯新闻事件中最鲜活、最生活、最出类、最吸引人的侧面。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场景、人物情节多么奇妙

美丽,描绘得多么形象逼真,如果不是为了最完善地去表现作品主题,它对作品都是有害无益的。

五、新闻的感染性

美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价值或“第三性质”,是人的心理结构与客观事物结构相对应的产物,是客观事物美的潜能与具有审美经验的人的主观相契合的结果。因此,新闻作品的读者的审美感受是新闻作品所带给他的,这是新闻美学的感染性特征。这种感染是美的愉情性所决定的,美的事物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的事物。

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在为《山河壮丽人多情》一书作的序中写道:“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感染性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不能感染人的新闻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追求感染力,是一个记者的天职也是毕其一生的奋斗目标。”

感染力从何而来?——感染力来自文中的真情。我们在欣赏新闻图片、新闻通讯的时候,是不是时常会为其传达出的真情而感动?新闻的美来自真、善、美,而这种真善美,确是新闻作品感染性的来源。

六、结语

新闻的美学特征是新闻美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闻作者审美心理倾向所在。作为新时期的新闻人,我们唯有正确理解新闻的美学特征,深刻体会新闻美学的内涵,才能更加积极地塑造出更多优秀的、具有美感的新闻作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