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近光灯与远光灯——作文讲评及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高三作文2019-05-14 04:20书业网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近光灯与远光灯

——作文讲评及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张明之(2012年9月)

【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在白光晃眼中,他又迎来了下一个远光灯主义者——这次他有点愤怒了。

有人愿意永远只是自己为别人把远光灯变过来吗?于是他决定下一个不管是谁,坚决打远光灯。不一会儿,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急驰而来。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但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在瞬间也变换了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立意要切合材料

材料作文,不能离开材料,立意必须切合材料,否则就是偏题作文。立意如何切合材料,离不开对材料的引述和分析。

第一步,分角度引述材料。

面对材料,要树立一个理念,即材料是可以分割的,一则材料之所以不不止一种立意,就是因为材料可以按角度进行分割。对于同一则材料,你所选择的角度不同,你得到的立意也就不尽相同。譬如上则材料,至少就有三个审题的角度:一是打近光灯的他,二是打远光灯的众人,三是先打远光灯然后主动改打近光灯的那个人。

如果从第一个角度(打近光灯的他)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引述材料:

“一人开车赶夜路,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他得到总是别人的远光,一次次的“受伤”,让他决定从此再不给别人近光,而是以远光对远光。但当他遇到一个为他打近光的人后,他瞬间将远光变换了过来,并且感到惬意和温暖。”

从第二个角度(打远光的灯的众人)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引述材料: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面对别人打给自己的柔和的近光,他们毫不理会,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他们丝毫不顾忌自己的强光正刺痛着别人的双眼。”

从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引述材料:

“两辆打着远光灯的车在黑夜里疾驰,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但他们都没有要把远光灯变过来的意思,对峙似的。但就在交错的瞬间,其中一个人忽然将远光灯改为了近光灯,而他的对方也在瞬间把远光灯变换了过来,那一时刻,他们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分析材料,是材料作文中尤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一旦走偏了,文章就沦为三等,乃至末等。首先我们要理解材料的典型性。譬如对于这则才料中的“他”,我们不能解读为某一个具体的人,“他”其实就是生活中的我们, “他”的遭遇,或类似于“他”的遭遇,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或是经历着。——这是理解材料的基础,只有如此,你的文章才能做到既来自材料,又能超出材料;才能做到你的文章不是对材料中的人或事的简单地评判,而是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如果我们是从第一个角度引述材料,可以这样进行分析:

“把刺眼的远光换成近光”——是心存善念,是为别人着想。

“近光换来的是别人刺目的远光,令他很不快,乃至愤怒,于是暗自决定下次再不给别人近光”——近光遭遇远光,是善心遭遇冷漠,是利人遭遇利己,在冷漠乃至自私自利的环境中,善念很容易泯灭。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人之初,性本善。”心怀他人,心怀善念是做人的根本。

2、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需要近光灯主义,而且需要良性互动,不要总让近光灯遭遇远光灯。不要让冷漠遮蔽我们行善的内心,不要让无情冷却我们有情的心灵。单向的付出往往是短暂的,只有双方真诚相待,良性互动,才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3、不要因为别人的远光灯而关闭你的近光灯,坚守善念,即使不能改变整个社会,至少为社会添一道光亮。即使付出得不到回报,也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善良,不要因为别人的冷漠而关闭自己心灵的“近光灯”。

如果我们是从第二个角度引述材料,可以这样进行分析:

世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永远只愿享受别人打给自己的近光,而从不为别人打近光,甚至是以远光来对待别人的近光。他们的心里只装有自己,装不下别人,更装不下世界,因此他们是自私自利的人,是损人利己的人,是眼光短浅的人。他们忘记了人字的写法就是相互的支撑、人生的基本法则就是我为人人,因此这类人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的人格有缺陷,精神有残疾。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立意:

1、淡化“自我中心”意识,只有我们心中都存有他人,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变得美妙,我们的世界才会和谐美好。

2、为他人着想是一种美德,做人的第一要义就是学会爱,学会付出。

如果我们是从第三个角度引述材料,可以这样进行分析立意:

1、退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生活中难免有冲突和对峙,面对冲突,退一步海阔天空。

2、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才能构建温馨的家园。

3、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才会得到回报。

注意:

材料可以分角度,但角度有分别:有主要角度,有次要角度,还有偏僻角度。就本次的材料来看,第一角度(打近光灯的他)是主要角度;第二角度(打远光灯的众人)是次要角度,第三角度(先打远光后改打近光的人)是偏僻角度。

高考中,主要角度更容易为阅卷老师认同,往往被认为是最佳角度,从主要角度出发的立意,往往被认为是最佳立意。但凡事都是辩证的,次要角度和偏僻角度往往更容易写出新意,从而出奇制胜。只是你选择次要角度和偏僻角度的时候,引述材料,是千万不能省略的一步。

【精彩段落展示】

1、是什么力量让他不再选择得到,而是选择付出?是他内心深处的爱。那样的爱不仅爱自己,也爱别人,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为自己着想,更为他人着想。在他再一次打开柔和的近光灯时,他照亮的不仅是前行的路,更是自己的心扉,看见的不仅仅是心中满满的爱,更是那心扉中最真实的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彼此的付出,让前行的路不再黑暗,让各自的人生多一份美好的点缀,让世间的人情再亮起一把温暖之火。(文5 高菲《爱让生命如此美好》)

2、更换一下灯光,也许只是举手之劳,可是在灯光柔和下来的同时,人们的心也跟着柔和。只要你那么做了,??再微小的善,也是黎明前的光。虽然我们身处黑夜,但黑夜过了,光明还会远吗?(文5 邓玲《黎明的希望》)

3、夜间在马路上行驶时打开一盏远光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可带给迎面而来的驾驶者无尽的惬意与温暖。小善不小,也许只是举手投足之间轻微的善意举动,却让你有一份大的收获。(文5 曾婉怡《小善不小》)

4、我们可以去怀疑,去批判,去愤怒,对于别人的不体帖、不作为。但别忘了一日三省吾身,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净土,在他人迷茫迟疑时,你坚守;在他人纠结郁闷时,你豁达:请别让浑浊的环境玷污你的纯洁善良,去拥抱光明吧!(文5袁丹《为心灵留一片净土》)

5、如果你付出爱,只是为了得到相同的回报,那么你永远得不到真实的爱。爱是发自内心的柔软,感知周围的痛苦,尽自己之力去温暖对方。??虽然你那一盏近灯光还很弱小,但只要坚持,相信最终会击中人性最初的柔软,从而让爱轮回,生生不息。(文5黄逸《柔软的心》)

6、生活,要有妥协作盖子,才能煮出一壶越发香醇的美酒,你若想要细细品尝,那就别弄丢了握在手心的壶盖,别让空气中的尘埃玷污了你的心。(文6 谷梦园《谢谢你的妥协》)

7、孙媛《报之以歌》:别人的行动始终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做一个好人的理由。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而成为怎样的人,是我们自己的事。当我们报之以歌,我们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而活,我们才能坚定自己的路,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

8、站在对方的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让人感到温暖。??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社会将不再阴暗,我们会看到更多的阳光,感受到更多的温暖。(郭迅依《站在他人的角度》)

9、面对刺目的远灯,一种做法是以怨报怨,这是一个无结尾的恶性循环,循环的结果是人心冷漠,社会上再也没有打近光灯的人。另一种做法是,以德报怨,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结果是处处温情,人生多彩。(文6乐欢《报之以德》)

10、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假如我们真心渴望感动,假如我们让自己的心随风自落,美好,唾手可得。(文6张娜《感动的瞬间》)

11、不去想善良是否会得到回报,给予别人关怀,也会温暖我们自己心头。不去想真诚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丑陋的谎言,学会相信,学会简单。不去想嘈杂的外界究竟存在多少纷争,只求我们自己坐看云卷云舒,淡听潮起潮落。(文6王丽媛《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12、为他人开启一盏近光灯吧,在温暖了他人的同时,你也照亮了自己的路,那条只有柔和的灯光的大路。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文6高雅彤《为你开启近光灯》)

二、行文中要照应材料

一)、标题照应材料

《为别人开启一盏近光灯》——这叫明照应

《坚守自己善良的心灵》 ——这叫暗照应

【精彩标题展示】

1、《为你开启近光灯》

2、《远光灯,近光灯》

3、《站在他人的角度》

4、《为别人,点亮一盏灯》

(文6 高雅彤) (文6汪子行) (文6郭迅依) (文6 陈子欣) (文5 汪帅格) (文5万 勇) (文5汪孟禹) (文5陈 倩) (文5胡可馨) (文5曾婉怡)

(文5杨 皓)

(文5袁 丹)

(文5罗 炅) 5、《让善永存》 6、《常怀善心》 7、《固守本心,留住美丽》 8、《善良不需要犹豫》 9、《爱在心间,春暖花开》 10、《小善不小》 11、《为世界添一份温暖》 12、《为心灵留一片净土》 13、《多一点付出,让世界更美丽》

二)开头引述材料,引出论点。(注意:引述材料不是全文照抄,而是要为我所用,只引述其中能够引出你观点的部分。这一点可参照上面讲立意时分角度引述材料的举例。)

三)行文中既可以材料作为论据,也可在论述中,在结尾时援引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以照应材料。

行文过程中有的同学也能从引述材料入手,但写着写着就与材料渐行渐远,以致最后完全偏离了材料。如何使你的每一个分论点都不偏离材料,这里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心中用材料作为论据来进行衡量,(心中有材料)如果材料能够充当你所持的分论点的论据,那么你的论点和材料就是切合的;如果不能,就属于分论点偏离了材料。这里我们以文5班陈倩同学《善良不需要犹豫》这篇文章来作为例子:

标题:《善良不需要犹豫》

分论点1:善良是一种良好的品性

分论点2:善良的人是快乐的

分论点3:善良是种大义之举

分论点4:善良的人流芳千古

分论点5:善良是可以感染的

标题很好,与材料非常切合。分论点1和分论点5都可以以材料作为支撑,是切合材料的。但其他的三个分论点都不能以材料作为支撑,就属于偏离材料。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佳作展示】

范文一】 关 怀

文5 于宇阁

关怀是轻?对静潭的抚摸;关怀是滴露对旱田的滋润;关怀是红炉对白雪的温暖。正是世间的无尽关怀让万物的第二太阳悄无声息地散射光芒,换得处处盎然。

关怀是此刻拥有仍勿忘恩者的牵挂。 漆黑的路上只有鸣笛声相伴,远处刺眼的白光在靠近的瞬间为你转为柔和的近光,你没有了前行的阻碍却也忘却了刺眼白光带来的灼痛,于是直到交错你仍未感激恩者转换前灯,只留恩人无奈叹息。

或许赶路让我们在忙兮忙兮中失去了发现爱并回馈爱的本能。当我们如雏鸟般嗷嗷待哺时,是他们不辞辛劳地衔来食物让我们茁壮成长,可时光荏苒,当我们展开双翅,几欲飞翔时,早已不记得饥饿的难耐和父母的恩情了。对父母尚且忘却关怀,对友、对素昧平生之人我们便更易忽略被爱的幸福,关怀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关怀首先需要学会体味被关怀,并永远不因所溺而麻木冷漠,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快乐地送出你回赠的爱。

关怀是将心比心后反躬自省的顿悟。

两束平行的光刺向车前座的彼此,起初,你们毫无所动,不愿退让。但交错的瞬间他将心比心后顿悟了什么,眯起的眼缝,歉意的笑容在那一瞬伴着柔和的近光灯的突然转换温暖了你的心房,惬意的刹那妙不可言。

或许前行的路途中,你我的利益时常犯冲,一味憎恨让我们同样寸步难行;而适度的换位,将心比心,关怀心将以柔情为我们斩断荆棘,开拓花明的境地。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你才能体味他人切实的需要,送出你最美的关怀。

关怀是彼予褊狭,我授宽容的坚守!

倘若雨已纷纷,雷已殷殷,每一束白光都刺眼地射向你斑驳的前窗,你是选择不厌其烦地继续为他人转换前灯还是放弃善举予以下一人有力的回击呢?

真正的关怀需要坚守,正如怀疑的时代需要信仰一般,你的关怀在缺少爱的夜晚将会更加弥足珍贵。你所温暖的也许是一颗冰冷的心,虽在交错的瞬间他的木讷让他未能及时回报恩情,但下一秒,他就会同样地为他人转换传递你的关怀了。因此关怀需信念,抱着美好的憧憬,你的关怀便能送得更广更远。 深潭微澜是潭水对风儿的感恩,涌起的浪花是感激的泪水。

滴露润田是孱弱的露珠对旱田的体贴,同样对水的渴求让它将心比心,无私献出生命。

红炉融雪是红炉对白雪的坚守,源源不断的温热彰显其关怀的信念。

关怀不易亦不难,若心存关怀则有清辉耀人寰!

范文二】

远光灯,近光灯

文6 汪子行

最近看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驶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

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疾驰而过,强烈的远光刺痛了他的眼睛。接下来的路上,他一次次把远光调成近光,换来的却依旧是那刺眼的远光灯。终于,他愤怒了,也加入到了远光灯主义者的行业。 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社会中不也存在着这些冷漠的远光灯主义者吗?他们只顾自己,全然不顾他人,即使知道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严重影响,却依然我行我素,大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架势。然而,面对该得或不该得的好处,他们却从不拒绝,好像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自己的得到也是心安理得。从佛山小悦悦事件到七旬老人摔倒因无人扶起而窒息致死,从彭宇案到青年救起落水者却没换来一句“谢谢”,这些事件不都反映了远光灯主义者的冷漠和无情吗?然而那些热心、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近光灯主义者,他们的一次次付出,收获的却是冷漠、是冷嘲热讽、甚至是难缠的官司。于是,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他们失望了,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远光灯主义者的行业,于是近光灯主义逐渐式微,远光灯主义甚器尘上。想到这里,我不禁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试想,整个世界的人都变成了远光灯主义者,每个人都各做各事,老死不相往来,最终孤单地死在家中,那么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怕。

我怀着低沉的心情将这个故事看了下去,故事中的那个人依旧打着远光灯疾驶着,当他面无表情的与一辆车擦肩而过时,对方却把那刺眼的远光灯转换成了柔和的近光灯,那道光让他睁开了眼睛,也温暖了他的心房。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完了,看到这个结局,我低沉的心情不禁开朗起来。原来,我们的世界也不乏那些近光灯主义者。从乞讨老人为灾区捐款到郭明义献血扶贫,从最美导游文花枝到最美妈妈吴菊萍,他们的事迹不都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吗?他们用他们的力量悄悄地改变着世界,将温暖一点一点的扩散开来。假使,这个世界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近光灯主义者越来越多,冷漠、无情的远光灯主义者越来越少,那我们的社会将会多么的和谐!

行动起来吧,为需要帮助的人打一盏近光灯,为迷失道路的人打一盏近光灯,用柔和的光照亮这个世界!

范文三】

善在人间

文5 罗江唯

是否曾怀疑这个社会被黑暗所占据,是否曾怀疑社会已失去良知,是否曾对世界感到失望。如果有,你是否保存了心中的善意。

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在高速公路上行车的远行者,因在深夜开车而已十分疲惫,但每当经过其他车辆时,他总会记得关闭远行灯。但其他车主却没有关闭,当他一次一次被照过来的远光灯刺得炫目时,他终于愤怒了。他想,下一次我再也不让了。当下一辆车驶过来时,两人都没有关闭远行灯,灯光就这样直射过去,两人都被刺得眼痛,就在快擦肩而过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关了远光灯。

因此,我相信,善,它一直在人间。

刘备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说得确实有道理。再小的恶行也可以长成大恶,再小的善意都能让世界更美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坚守善意。

在深夜行车,疲惫的司机始终不忘给过路车辆关闭远行灯,行为虽小,却是一种善的体现。生活中的小行为、小习惯,都可以传递善。在路上见到垃圾随手拣起,公共场合为他人着想。每一个小行为的改变都会使世界多一分精彩。

因此,善在细节。

后来,司机受不了灯光而决定不再关闭远光灯。这时,或许有人会叫好。有人会说:“对!就应该如此,让我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反正他们不关,我也不关。”如果你当时这么想,我不禁为你感到惋惜,因为以恶报恶,只会为世间增添更多的恶。而如果你坚守善念,至少会有一盏近光灯在世间开放,至少会少一些路人的眼睛不会被刺痛。这样的话,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份善。

因此,善在坚持。

当前有太多的愤青对社会的现状少有满意的,却从没想过,或许自己正是那助恶者。有时候,正是一个个“你”的沉默,一个个“你”的妥协,营造了一个有助恶生长的环境。所以,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世界,如果你渴望善,你可以自己行善,而不要管别人怎样,这样,即使不能感化周围的人,但至少你能得到心灵上的回报。

最终,而位司机都关闭了远行灯,这使我相信,不论如何,善是永存的,它总在人间。

评:以上三篇,真正做到了“立意切合材料,行文照应材料”,这是材料作文的规范写法。但同学们别据此机械地甚至错误地认为:材料在文中出现得越多就越是切合材料。下面的这篇《带着善意上路》,

安博教育.同升讲坛(www.atsjt.com)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开头没有引述材料,行文中也没有照应材料(我说的是形式上的照应),但同样是材料作文的佳作。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不援引材料、不照应材料,却切合材料的文章的呢?在我们看完文章之后,再给同学们做总结

范文四】

带着善意上路

文5 严冉

曾经,你扶起倒于盲人道上的自行车;曾经,你给予陌路的潦倒人以温暖的微笑;曾经,你轻轻点击鼠标,帮人发散寻亲的信息;曾经??从这些小小的举动中,我看到你的善意如深夜的灯火,虽不能照彻黑夜,却给了黑夜以温暖。

如今,我却寻不到那丝丝暖意,你的眼中只剩疏离与冷漠,如一扇紧闭的门,将一切殷勤恳切的目光,隔绝于外。你说人生就像在笔直的高速路上急驶,不容许有任何弯曲与停滞;你说太多的人从黑暗处打着远光灯忽然出现,刺痛了你的双眼;你说你不愿做个放缓速度调换近光去方便他人的人,你将全速前进,再无他念。

我沉默不语,双眼浸满泪水。想起小悦悦被碾时,那路过的十八位冷漠的路人;想起好心扶救老人的人却惹上难缠的官司;想起救人遇难的英雄,却收不到被救者的一声感谢。忽然,我理解你的疏离,心痛善念之火就这样被冷冽的劲风所熄灭。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这一切都不应该是你冷漠的理由。功利心将你的良知和行动禁锢在责任甚至更小的范围内,乃至你拔一毛可利天下而不为。你像商人一样斤斤计较着付出后的回报和收益,看不到收获便拒绝给予。你可知,陈阿婆抱起血泊中的小悦悦,那一刻,她是否真的像网上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想出名”?你可知,彭宇扶起倒地的老人那一刻,邓锦杰跳下汹涌的江水中的那一刻,他们肯定没有计较与衡量,善意本能而发,让生命变得轻盈与灵动。

再看看那终日辛劳的阿里木,他最朴素的恻隐,是否激荡起你向善的涟漪。那一双最柔软的肩膀在那一刻让你我仰望,他善良的本能是否托住你坠落的善念。也许你做不了赤脚医生李春燕一生的坚守,也许你做不了跳珠江救人的牛作涛用一刻去铭记,但你可以是那排队献血的温州人的一员。善念不只使你的生命变得厚重,更会让温暖感化时下泠漠的人心。

你不会知道你随手打开一窗,窗外风景明媚,空气清新,冉冉日光照亮了多少人的今天。你的善良能默默化为一点点安慰,一点点希望,缩短水泥森林里心与心的距离,带着持久的温度安静地存在于你我身边。

用善念去打开春之窗,给予一室春光,让爱的种子破土而出。也许下一次被照亮的是你的心房。 请带着善意上路,生命之路两旁便处处繁花似锦,你看见那远处微弱却温暖的善意之灯了吗?

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读完了文章,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第一,作者心中有材料。在文中,虽然不见材料的影子,但结合我们前面对材料的分析就会

发现,文章没有哪一处是不和材料的主旨相契合的。

第二,文章选择的是从材料的主要角度立意,并且一个观点贯穿始终,没有旁枝斜逸。如果同学们的文章中有多个观点,观点又是来自不同的角度(如范文一),那么不引述材料就会造成文章的芜杂和逻辑上的混乱。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