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余世存《一个人的世界史》

好书推荐2018-02-10 22:14快读网秩名

  [书籍信息]

  书 名:《一个人的世界史》

  作 者:余世存

  书 号:ISBN 978-7-218-10903-9

  定 价:52.00元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作者简介]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世界史》是有关世界人物言行的精华集录。全书用33个专题或观念展现世界史的相关内容,记录了上至总统国王下至平民百姓的功德言行。这样的碎片世界史对普通读者是一大方便,没有意识形态或学术圈子的概念束缚,直取世道人心。它以精练的文字,以一个人内在需求的33种维度,重新建构和完善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系,展现20世纪世界历史的喧哗与孤独!本书附录对涉及的1000多名20世纪世界历史人物作了介绍,从中可知,近半数的世界大师被特定的时代妖魔化过,明乎此,当知今天社会的文明形态。

  本书是徐继畲、林则徐等人“睁眼看世界”之后,百年中国人看世界的细节之大成!

  [编辑推荐]

  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1900-2000

  余世存二十年读书思考所成,以一个人的内在需求解读20世纪世界史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世界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史观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世界史,更是整个20世纪的世界缩影

  凝练33个照亮过往历史,撬动世界变革的专题。饮食、男女、人生、临终、非命、明鬼 暴言、变异、隔膜、良善、人论、心智、食货、所染、意志、逸闻、预言、自觉、中外……

  附录1000余位世界史人物简谱,助力读者厘清历史与人物间自然编织出的事件线索,亦是本书独具匠心之处

  [媒体评论]

  当今的世界文明处于一体化进程的“深水区”,其状态仿佛我国的春秋时代,这本书是个性的展示,是每个人的“一家之言”;又是新的“国语”,它指向新的国家文明和个人文明。

  看到余世存编著的这本书,我是认可并赞同的。我们现在处在世界之中国阶段的入口处,我们理应对国际社会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他们跟中国的历史一道构成了我们的文明财富,熟悉、了解他们,将有益于我们自身,有益于文明的健康发展。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

  这也许就是人类灵魂最深沉的悲剧——对自身命运永远怀有愤懑与哀思。从来没有任何国家的文学像现代汉语这样,灵魂与肉身持续撕裂。汉语世界的人们借由西方文献,找到灵感、乐趣与惊奇,从而将其视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弗朗西斯科-郗士

  (欧洲著名学者、记者,哲学博士,前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

  这本世界史书收集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语录,没有国家大事,没有古奥文章,只有千姿百态的人物,和他们的精彩风流。历史留下的只有个人,他们在某种规则下重新聚合生动。这里有最低限度的文明共识,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之路!

  ——网友

  [目录]

  序一 浩荡荡的世界文明主流——吴敬琏

  序二 希望在此,此乃善愿——弗朗西斯科· 郗士

  自序 实践人类的情怀——余世存

  饮食第一 …… 001

  男女第二 …… 012

  人生第三 …… 027

  临终第四 …… 040

  非命第五 …… 060

  明鬼第六 …… 071

  暴言第七 …… 083

  变异第八 …… 093

  隔膜第九 …… 106

  风格第十 …… 117

  良善第十一 …… 128

  兼济第十二 …… 140

  人论第十三 …… 150

  神伤第十四 …… 166

  修齐第十五 …… 180

  教言第十六 …… 190

  愿言第十七 …… 202

  心智第十八 …… 213

  史景第十九 …… 226

  天下第二十 …… 241

  食货第二十一 …… 254

  非攻第二十二 …… 265

  所染第二十三 …… 275

  意志第二十四 …… 287

  应对第二十五 …… 297

  逸闻第二十六 …… 307

  文苑第二十七 …… 320

  武林第二十八 …… 333

  修辞第二十九 …… 346

  引言第三十 …… 359

  预言第三十一 …… 369

  自觉第三十二 …… 381

  中外第三十三 …… 395

  后记 世界之中国的眼光和个人完善

  附录 人名索引

  [自序]

  实践人类的情怀

  这本五年前出版的书有机会以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一时有欲言又止的感慨。

  五年前出版此书,有一种急迫的心情。虽然当时刚从云南回到北京,但我认定并预感时代风尚正在转移,即个人和时代社会都日益“内卷化”。我希望尽快把自己了解到的切近的世界性的人物言行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一种封闭的生存中把握到某种“世界精神”。

  书出版时,我一度有过奢望:读者们会有热烈反应,我甚至期望市场会推双语版;但我收获的既有惊喜也有遗憾。五年来,我和一些朋友几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代和个人的变异;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也感觉到了,“山寨”一词的流行即是证明。无论我们如何自得,我们是山寨的,而跟“世界性的”有着距离。

  这次重新修订,再次确认这本书不只是“段子”而已,其中有不少令我读来仍觉新鲜的事实和仍激动的日常尊严。尽管有人说《非常道》是我的“鲁迅版”,这本书是我的“胡适版”,但这本书远非只有编录方式那样区隔了胡、鲁。“赳赳民国”也好,“民国多大师”也好,已经成为历史。而这本书中的许多人物,仍是我们活着的世界知识和人物,我们今天的生活多受惠受用于他们,尽管不少人对他们“日用而不知”。

  记得乔布斯去世时,一个艺术家朋友很奇怪国内年轻人的情绪,有人告诉他,没有乔布斯,你的很多艺术创作就实现不了,他这才知道自己用于绘画设计的某种电脑操作系统来自乔布斯的贡献,他真诚地说,那确实应该感恩。有人说,数一数我们今天须臾不可离开的生产生活产品,从铅笔、圆珠笔、钢笔、打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到手电筒、电灯、电话、手机、卫星,到股票、债券、抽水马桶、自动售货机……等上百项人类的发明中,几乎全部是外人的贡献。一个意大利人多年前曾经告诉我,我们以为当下的生活多跟传统相关,但传统只是背景和生活的习惯,文明在当代的日用产品,更多地来自二十世纪以来的贡献;作为一个欧洲人,他遗憾地说,其中大部分是新大陆人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统计则显示,英语是这个星球举足轻重的文明介质或平台,相比较而言,汉语世界仍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现代中国人对人类整体知识的贡献非常小,由中文译出或译入的书籍,只占人类社会全部翻译书籍的3%,远低于英语(其比例为60%),甚至低于日语(其比例为6%)……语言是存在的家,对以汉语为家园的人来说,此类事实足令有耻之“汉语人”勇猛精进,以贡献于汉语思想,服务于汉语和人类世界。

  本书中不少人物的发明创造增进了我们人类生活的福祉,有些发明甚至夯实了当代乃至今后的文明。而我们清楚地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仍在加速度地升级换代,无论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被裹挟或被邀请到技术文明的洪流中去。有对VR 技术有感知的华人感叹,如果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人民仍无个体自觉或文化自觉,那么在VR 来临之时,他们将只会见到一个“由全息立体技术所建构的古罗马斗兽场虚拟实境秀”,他们的命运注定是供某个阶层娱乐的角斗士。类似悲观的言论时见于移动互联网上,一些发达社会的有识之士也对技术的前景忧心忡忡。但读过本书的人或者能够消除这一忧虑,因为本书大部分人物的言行足证他们在努力安顿世道人心,在兼济天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越来越闪光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是来自当下的事件,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史的认知。关于世界史,我们又不应把它分割成为某种观念的历史,而应该立足于人的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世界史,只要他立足于人和人类的目的,他就可以超越教科书式的、学院式的历史叙事,而形成他自己的世界史观。民族、国家、文明间形格势禁的历史叙事只是一种方式而已,世界史应该成为人的历史。就如本书收录的一则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的故事,柴门霍夫年轻时发现,真正含义的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犹太人等等。他深受折磨,下定决心,“待我长大成人,就一定要消除这一灾难。”

  我的朋友曾经感叹,从非洲走出的智人经过了几万年的疏离和较量,他们的后代今天在网络世界里握手联谊,他们能消除彼此间知识的不平等吗?他们能消除彼此间心性心量的不同吗?事实上,年轻一代人早已在实践这一人类的情怀或目的。

  再次重读本书内容,让我想起《金刚经》里的句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一个人为什么听闻那些遥远地区的人物言行,因为那些人物言行是我们在荒芜的人生社会中有幸“得值”的诸佛,是我们有限而局部生存中难得的“空谷足音”,需要我们“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释迦牟尼佛还说,“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是信言的语!而我们今天知道,佛陀的“得值”经历,是他演说佛经的资粮;受持读诵者有福,但受持读诵者更应该同情并成为无空过者。阅读本书,有心人将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人物的人生没有耽误,他们没有浪费造化赋予自己的才华,他们善用了这些才能,而不同程度地贡献于人类文明,从观念、产品、模式、生存本身等多维度加持了人类,惠及当时、今天乃至后世。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再版时把“一个时代的世界史”置于人名简介中附录上来,让我们了解曾经一个时代的世界印象,其中的妖魔化语言可笑可叹。这样多维度的得值,理解一个时代的烙印,我们所谓的“山寨生活”才不算空过。

  是为序。

  —— 余世存

  2016 年4 月写于“世界读书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