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我看项羽

影评书评2020-03-07 22:26九九文章网恋幽草

  读《项羽本纪》之前,我先阅读了罗隐的《英雄之言》,他这样写的:“草木精秀者为英,鸟兽独群者为雄;才华出众者为英,胆识过人者为雄;文能仁盖天下者为英,武能横扫山河者为雄;智能民心所向者为英,勇能力挽狂澜者为雄;故古今之英雄者,必才胆并立,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也。”“英者,柔之道,绕,舜是也,施仁爱于万民,乃大德也,以德服人者,虽柔必固;雄者,霸之道,赢政,项羽是也,以兵强威天下,乃大武也,以武屈人者,过刚必折!故英雄者,立绕舜之德,兼赢项之霸,柔以爱民,刚以制暴,此乃王道,汤武,刘邦是也!”他说,文才武略卓越者谓之英雄,项羽和刘邦都是英雄,可我觉得,项羽是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而刘邦,只可以称得上是枭雄,称不上英雄。鸿门宴上,刘邦性格里的胆小如鼠的一面纤毫毕现,当得知自己有可能性命不保,他想也没多先想,假借如厕迅速从宴会上脱身而出。而项羽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破釜沉舟,在巨鹿的那一战,他可以带领军队进攻秦军,在楚汉之争时,他也可以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楼烦,将楼烦吓退,连在乌江自刎他也显得那么从容,慷慨就义。
  
  秦二世的统治腐朽残暴,民不聊生,百姓的徭役赋税十分沉重,刑法愈来愈苛毒,加重了民众的反抗意识。在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如烈火迅速燃烧至各地,项羽就是在这一场起义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可以说,项羽,便是在秦朝统治危机下顺应历史需求的历史产物。
  
  秦始皇游行队伍路过会稽的时候,项羽和项梁就在观望的人群中,项羽看着从他身边经过的士兵,喃喃自语道:“彼可取而代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志向远大,他不甘心做平庸之辈,默默无闻的受统治者的压制,他想要的是自己做统治者,自己来领导军队,他雄心壮志,从未因为家族的兴亡而泯灭,也的确,项羽做到了,他是乱世之中崛起的英雄,他的反抗意识,或许很早就扎根于心中,他们项家对秦王朝的统治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彼可取而代之”道出了项羽蓬勃壮大的雄心,也是因为他对于秦王朝统治的血海深仇。项羽心中一直有这样的理想抱负——他要复兴楚国,他要恢复项氏家族崇高的地位,他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讨伐秦朝,光宗耀祖。所以,他亲手取下会稽太守殷通的人头,和项梁一起领导会稽郡,打出反秦的旗号,这只是他为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此后,项羽北上,渡河作战,在巨鹿打败章邯所率领的部队,章邯投降,与项羽结盟,此后,项羽收复被彭越所攻占的城池,并攻破函谷关,在咸阳称王,此后,他设下鸿门宴,却放过刘邦,此后,项羽和刘邦干戈相向,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拉开序幕,此后,项羽兵败,在乌江自刎。
  
  纵观项羽的一生,我发现,他是一个矛盾体,为了战胜,为了称王,他可以屠杀几十万的秦军,可以屠谬一整个县,冷酷不留情,可是在鸿门宴上却慈悲大发,放过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刘邦,终于酿成大错。人们说项羽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却不谙计谋,而在我看来却未必,说他性情暴戾,他其实懂得体恤自己的士兵,若不是他利用士兵的不满挑起与宋义的矛盾,他怎么夺回领导权的?说他优柔寡断,又似乎不见得,当宋义按兵不动,他不是当机立断,斩杀了宋义,带领楚军与秦军大战一回吗?说他不谙计谋,可他却故意破釜沉舟,激发士兵的士气和潜能,使得楚军以少胜多,打赢了章邯吗?在我看来,项羽是优秀的,他胸怀大志,做事坦荡从容,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是心知肚明的,他踌躇不定,乃是出于心中的道德正义,当初是楚怀王立下誓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尽管这对项羽很不公平,项羽还是有一点心虚,他不屑于小人的作风,在鸿门宴上砍杀刘邦,后世人会怎么看他呢,他宁愿与刘邦大战一场,也不愿做一个卑鄙奸猾的小人,这是他英雄的本色,这也是他被后人传颂的原因之一。巨鹿之战中,他的英雄气概与过人的才气展现得淋漓尽致,项羽这个人是所向披靡,临危不惧的,宁折不弯的,他勇敢,刚直厚道,他有着君子的浩然正气,而刘邦在这一方面与他相比,显的是那么懦弱胆小,只会投机取巧。只可惜项羽做得好一个出色的英雄,做不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手中有的是权力,却不懂得如何使用它,刘邦入关后,想的是如何俘获民心,对他们的心理可谓了如指掌,他收买人心,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先考虑他们的利益,自然得到百姓的拥戴。项羽火烧阿房宫,其实也是同情百姓,他在阿房宫看到的不是富丽堂皇,亭台楼榭,而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再者,与刘邦相比,项羽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也不懂得把握历史需求,他灭了秦王朝,没有实现天下的统一,却重新分封了十八诸侯,把原来六国的土地切割为十九块,这种地区分割的弊端,是导致他后来战败的重要原因。刘邦身后有樊哙,有陈平,有张良出谋划策,而项羽有范增这位精明的谋士,所以在楚汉之争时,刘邦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才用陈平的离间计挑拨范增与项羽之间的关系,范增被项羽误认为与汉王刘邦有私情,于是项羽剥夺了他的权力,他的做法,直接赶走了范增,间接导致了范增的身亡。为了逼刘邦投降,他不惜用计扬言煮死刘邦的父亲太公。可是,项羽不知道,刘邦这个人为了打赢战争可以六亲不认,刘邦可以丢弃自己的儿女,难道会为自己的父亲而心软吗?不会,这正是刘邦与项羽不同的地方,所以淮阴侯韩信才这样评价他:“匹夫之勇,妇人之心”。意思是说其仁无智,项羽对士卒固然是好的,只可惜他不能任贤用能论功行赏任人唯亲,连刻好的官印都可以拿着手上把玩好久,另一方面,项羽政治远见与刘邦相比,那实在是太逊色了,他的政治目光短浅,这都是项羽失败的症结所在,说他粗疏无谋也好,说他苟细多疑也罢,项羽这个人无君临天下之至,却有称霸九州之心。假若他当初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或许就可以扭转悲剧的命运,也不会兵败垓下,也不会痛失虞姬,四面楚歌,自刎在乌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他最后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守护,凭什么君临天下?明知道是一场徒劳的挣扎,项羽还是从容的带兵突围,并表现的勇猛无惧。项羽并不认为胜负乃兵家之常事,反而认为它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不愿东山再起,却要用献血为自己清洗这份耻辱,他心里惦记着江东子弟,他以死谢天下,生有何欢,死有何惧,既然项羽可以杀别人,那么他也可以用自己的剑杀自己,他不存在生的欲望,他追求的是自我毁灭。
  
  他是有那么些缺点,可这并不能掩盖他身上的光芒,至始至终,项羽都不是懦夫,他从未逃避过,从来都是直面困难的,死到临头,他感慨时运不济,那是因为他没有看清楚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他性格上的缺陷永远无法弥补,即时在乌江东山再起,也不一定能反败为胜。
  
  他的战斗是骄傲的,他的死是悲壮的,他的虞姬会为他而死,他的江东父老会以他为荣,都是因为他有傲世的英雄气概,气贯长虹,骁勇英武,即使隔了千年望去,依旧深深折服着无数炎黄子孙,所以李清照才会写下这么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人说,早在鸿门宴上,他直接刺杀刘邦不就完了吗?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可是,说这话的人有想过,这样的项羽,还是人们心中那个刚正不阿的项羽吗?这样他不就像刘邦一样奸猾狡诈了吗?虽然项羽为了胜利身不由己,可是他还是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项羽到死,都坚守着英雄的尊严,不愧为西楚霸王。
  
  我想说,英雄虽败犹荣,我们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而乱世的光华却近在眼前,项羽的事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感动国人的,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豪放潇洒,震撼人心。项羽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他的人格,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