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开头
篇一:试卷分析
【教学研究】关于如何充分发挥英语考试作用
的思考
[摘 要]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若试卷讲评时注重解题思路的引导、相似易混知识的区别、英语审美的熏陶,试卷分析落到实处,分类推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反思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并加以改进,便会大大推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考试;试卷讲评;试卷分析;分类推进;教师反思
考试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如果充分发挥英语考试的功能,则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为了了解高中阶段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笔者发放并回收了205份问卷调查,召开了3次学生座谈会,并且与多位英语教师共同探讨,总结了影响考试功效的共性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学生学习热情大增,成绩明显提高。
一.影响充分发挥考试作用的因素:
1. 学生方面
根据调研,笔者发现高中生不够成熟,承受力比较弱,如果考不好,就会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听课效果,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讲评试卷时,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一段时间后,遗忘现象严重;需要学习方法的指导,想知道从哪方面提高以及具体的做法;基础差和自制力弱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
2. 教师方面
有时把握不准学生出错之处;对相似、易混知识缺乏系统的比较、归纳;容易就题论题,缺乏对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的指导;疏于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欠缺对学困生的帮助与疏导等。
二.四大对策
1. 试卷讲评获真知
(1) 试卷讲评之前:
A. 考后马上给出学生正确答案。
根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
考试一结束就给学生答案,学生对试题内容记忆犹新,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错题,进而降低教师讲评试卷的难度。
B. 认真批改试卷,重点分析记录
批改试卷的过程也是为试卷讲评积累素材的过程。比如,统计客观题的正确率,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误区;统计误选项,可以预测学生的思维偏差,以便作出正确引导;记录主观题中普遍出错的部分,总结原因,比如单词拼写的错误原因是单词记忆错误(比如“pronunciation”在u前多加了一个o,与动词形式“pronounce”混淆),还是词性(形容词副词的混用),或是词形(非谓语动词写成谓语动词的形式)错误;记录作文中的审题、表达错误、需要注意的地方,摘录学生作文中非常出色的地方(比如强调句型、感叹句、非谓语动词及连接词句的恰当运用)等等。然后确定详解题目、讲授方法以及深度。
(2) 试卷讲评时
A. 肯定成绩,指出错误
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题目),[2] 因为恰到好处的表扬可以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明确指出,因为错误是学习的良机,[1]但是尽量避免批评,因为批评不仅会耽误课堂时间,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 确定考点,指导思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指导解题思路。比如遇到考察非谓语动词知识时要“三步走”:阅读题干与选项确定考点,根据句意和语法确定谓语动词的形式,根据所填部分和被修饰词的关系确定非谓语动词的形式。看下面一个例子:
This method, ______ in areas near Shanghai, ______ in a marked rise in total production.
A. trying, resulting B. tried, resulted C. trying, resulted D. tried, resulting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句子缺少谓语动词,因此本题考察谓语动词知识;看四个选项,给出的都是动词的某种形式,而且两个动词之间没有连接词,因此其中一个是谓语动词,另一个是非谓语动词,可知考点也包括非谓语动词;根据句意,“try”与主语是被动关
系,如果用做谓语,应该是被动结构“is/ was tried”或者“has been tried”,而四个选项中都没有,因此“try”应该是非谓语动词,“result”是谓语动词,从而排除“result”为非谓语形式的,即A、D两个选项;最后根据“the method”与“try”之间的被动关系,确定为过去分词“tried”形式,得知正确选项为B。
相似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
A person ______ a foreign language must be a(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试卷分析开头)ble to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 ______ all his own.
A. learning, forgetting B. who learns, to forget
C. to learn, to forget D. learned, to forget (A)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解题思路入手,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习惯。[3]
在每一套试题中,笔者都会引导学生分析典型题的答题技巧和解体思路,比如语法选择题要语法结合具体语境,选出最佳选项;完形填空先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精读首段和末段,尤其是首句,确定文章的题材、体裁和主旨,再根据上下文选择最佳答案;阅读理解要先读问题,以便遇到相关部分时详读,注意每一段的首句或末句(一般都是中心句),以及转折词、连接词句等(but,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is a good example of, is also the reason for?), 注意审题(问的是作者观点、文中涉及人物的观点还是读者的观点;题干要求选择描述正确项还是错误项);单词填空要根据其在句中所作成分,填入正确单词的正确词性与词形(主语用名词或动名词、谓语动词注意人称和数的变化以及时态语态,同时注意不规则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的拼写;非谓语动词注意时态、语态;形容词还是副词,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等);书面表达注意人称、时态、体裁、要点的确定,高级词汇及句型的使用,连接词句的正确运用,适当拓展而非简单翻译,拼写、时态一致、标点符号、主谓一致、句子是否完整等的检查。
C.总结知识,形成系统
______ is no possibility ______ Bob can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is competition.
A. There, whether B. It, that C. There, that D. It, whether (C)
分析:在“be no + n.”这个结构中,句首用there 还是it,后边加that还是whether,或者to do还是doing,学生很容易弄混。既然相似知识易混易错,就要区别清楚: There is no possiblity that ? 毫无可能
There is no need to do? 毫无必要
There is no problem that? 没有问题
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毫无意义
There is a chance that ... 有可能
It is no wonder that? 不足为奇
It isn’t much fun doing? 没意思
It’s a waste of time doing? 浪费时间
It is no use/ no good/ useless doing? 没用
归纳总结,使知识形成网络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再如:
a). 常见的to作为介词的动词词组:
adapt to;adjust to;get / be used to;be addicted to;contribute to;make a contribution to;devote oneself to;prefer? to;look forward to;pay attention to; draw one’s attention to;lead to;stick to;get down to;help oneself to等。
b). 常见的交际用语:
1). —I’m Sorry.
—That’s all right./ That’s OK./Forget it./ Never mind./ It doesn’t matter?
2). —Thank you.
—That’s all right./ (It’s) a pleasure./ (It’s) my pleasure./ Don’t mention it./You’re welcome?
D. 赏析语言,品味经典
教师引领学生赏析试卷中的经典语句,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1) Odland在一家高级法国餐厅当服务生时,不小心把冰激凌撒到了一位地位显赫又非常富有的妇人的白色礼服上。她当时的反应使他终生难忘:She was shocked, regained calmness and, in a kind voice, told the young Odland, “It’s OK. It wasn’t your fault.”(200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C篇)
作者用“shocked”,而不是“surprised”,展现出妇人当时的震惊;“regained calmness”而不是“calmed down again”,语言精练;“in a kind voice?”,表现出妇人的柔声细语。短短的一句话中既有神情和动作的描写,又有语言的描写。几个并列谓语动词生动地刻画出了妇人受惊、镇定、安慰等一系列事件,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写作中也要力求选词准确、语言简练、描写生动。
2)On the road of life, the help of strangers lighten our roads and lift our spirits. How much sweeter the journey will be when we make it a little smoother for others!(2008年高考重庆卷)
在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中,开头或结尾必有作者的感想。这一部分不仅语言精彩,而且可以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引导作用。通过鉴赏,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3) 试卷讲评以后:
确保学生考后100分。教师可以通过对试卷出错比较多的部分进行提问、小测或者对同类题进行举一反三练习等形式巩固学生的记忆。
2. 试卷分析知得失
不能认为理解、改正了错题就行了。试卷分析更加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以便继续发扬;同时找到学习中的弱点,以便明确努力方向。笔者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总结自己取得的进步及原因(目的是使学生继续发扬优点,为缺乏自信的学生找到自信,并且积累成功经验);
(2) 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经常翻看;分析出错原因,总结改进措施(目的是吃一堑长一智);
(3) 列出所需要的教师的帮助(目的是解决性格内向学生,不敢提问的问题);
(4) 明确目标以及打算采取的措施(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具体的措施才是前进的阶梯);
(5) 对日常教学某些环节的建议或意见(“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要仔细阅读学生的试卷分析,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帮助其修正目标和具体措施,记录学生给自己提出的建议,汇总学生的成功经验。然后把试卷分析发到学生手中,建议其贴在显眼位置,以便时时提醒自己要奋发图强。
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分析,笔者将学生的经验总结如下:
(1)答题时沉着冷静,遇到难题千万别慌,而是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技巧等冷静做答;
(2)做语法选择题时要细心阅读题干,确定考点及关键词,排除干扰项,找出最佳项;
(3)对于单词拼写题,平时牢记单词正确拼写是基础(尤其是易错词的拼写),同时要熟知其各种变化形式;
(4)完形填空以及短文改错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旨大意;答完题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答题时把握不准的题目;
(5)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错题本、尽量阅读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比较时尚以及能够引起阅读兴趣的英语报刊杂志、坚持写英语日记;抽出琐碎时间背单词;及时、反复复习基础知识;深入思考、归纳总结解题思路;树立切实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等。
此外,笔者又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1)勤查词典:在平时阅读中遇到影响理解的重点词汇,查字典了解其意思、词形、固定搭配、例句等,以深入理解其用法。
(2)勤动笔: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以及关键词句‘圈、点、划’,摘录关键词句。
[4]
(3)每天大声朗读、背诵:笔者每天都规定或者让学生自选背诵一段话或者几个重点句子,作为积累。
(4)规范书写勤练字: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在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时,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档。书写与卷面作为非智力因素,在高考阅卷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好习惯恰好与朱熹的话不谋而合:“读书需用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篇二: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收集一定的信息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学生学习
的活动,是影响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课堂评价的形式多样,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因而考试则是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和反馈的重要方法。良好的课堂评价应是用于支持教学和学习的改进,而不是对学生的学习做判断、下结论,因此一份试卷的好坏影响到教师能否收集到正确的信息,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评价。下面我对一张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试卷进行了分析(试卷附后)。我将先从试卷的整体编排再到各种题型的顺序进行分析。
一、试卷编排
该试卷在试卷编排上问题较大,总体编排比较混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编排过于拥挤
很明显,此份试卷容纳的题目量过多,字体和行间距偏小,编排过于拥挤,不方便小学
生阅读。尤其是20道选择题的题与题,题干与选项阅读起来很累,可适当对题目进行删减。
2、试题标号不明确,各层级级数不一致。
所有试题应明确标号,排版方向统一且各层级字体、级数应一致。该试题标号很混乱:①没有第一题,一开始就是“二、基础知识”。②选择题编号不合理,没有逻辑顺序,出现了“1~10”循环排列的现象,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并根据题型由易到难从1~20进行排列。③第二层级的标号重复出现。在试卷第3页“(三)照样子改写句子”之后又出现了“(三)课外读物阅读”。
3、版面安排不利于评分和计算成绩
所有选择题应把“括号”放在题干编号之前,以方便评分和计算成绩。各题型分数分配
不合理,所给的分值与下面的题目无法对应。
4、同类试题隔开,置于不同的页面
第3页和第4页均出现“(三)课外读物阅读”,应把这两道题编排在一起,与其他题型分开。
5、缺乏完整的指导语
试卷的指导语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整份试卷的整体指导语,一般放在试卷题目之前,即试卷的开头。二是各题型的指导语,一般放在各题型题目之后,对整体指导语的不足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而此份试卷缺乏整体的指导语,各题型的指导语也不完整。
下面是我对这份试卷进行的重新编排:
小学毕业试卷
班级: 学号:姓名:
1、本试卷共有1张4页,共四大题,答案按要求填写
2、总分100分。其中基础选择题40分,填空题30分,选文阅读10分,课外读物阅 读20分。
3、考试时间是60分钟。(完成后试卷须交回)
一、基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题(5小题,共30分)
1、读下面一段话,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括号里。(5个空格,每空格1分,共5分)
2、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个空格,每空格0.5分,共2分)
3、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用任意一个词语造句。(补充词语部分每空格0.5分,后面造句部分1分,共6分)
4、根据情境,按要求填上恰当的成语、古诗名句、歇后语等。(共15个空格,1-12题每空1分,13-15题每空0.5分,共13分)
5、照样子改写句子。(每句1分,共4分)
三、选文阅读。(共4小题,第1、2题每题2分,第3、4题每题3分,共10分)
四、课外读物阅读。(共14小题,1-8每格1分,9-13每格0.5分,14小题4分,共20分)
二、选择题
1、选择题选项太少。
选择题应至少要有四个选项,以降低猜测的可能性。而该份试卷的许多选择题都只有三个选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的效果。
2、题干中呈现的问题不清晰。如第9道选择题:
下列词语的组成和“长久”这个词一样的一组是( )
看到这个题干学生可能会不理解,甚至会出现理解偏差,可以改为:
下列词语的组成和“长久”这两个字的组成关系一样的一组是( )
3、否定陈述的题干运用过多且没有突出否定词。
在选择题当中,应审慎地运用否定陈述的题干。如果运用,要将否定词划出来或者加粗。该选择题的6、7、8、10、11、13、14、15都否定了题干,应将题中的“不是”、“不完全”、“没有”、“不当”等否定词突出。
4、正确答案分配不均。
一般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应随机分配,不应只局限在固定的选择项。该试卷的选择题答案基本上集中在B、C两个选项,这会增加学生对答案的猜测。
5、选项字数不等。
选择题的选项字数应基本相同,避免学生有倾向于字数多的选项的心里。此份试卷在第三大题“选文阅读”中的第3小题,每一题的选项字数都不相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这种倾向。
三、填空题
此份试卷的填空题内容设计基本符合编制的要求,但还存在两个问题。
1、答案不止一个。
填空题在编制的时候应保证只有1个正确答案,而此份试卷填空题中有两题答案不唯 一。
第三小题:父母(呕心沥血)抚育我们成人、成长,我们要(知恩图报),不可(麻木不仁/置之不理)。
最后一个空格在上面词语中可选择的不止一个。
第四小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当我畅游西湖,不禁想起苏轼“, ”。
苏轼写西湖的诗不止一首,为了使答案唯一,应在“苏轼”后加上诗歌的题目。 第四大题中的第11小题:桃园结义是指( )、( )、( )三人。
题目陈述不清晰,容易造成答案不唯一。应改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的桃园结义是指( )、( )、( )三人。
2、上一题的答案作为下一题的选项。
填空题第3题中把前一小题的答案作为后一小题的选项,因而这意味着错一题等于错两题,不利于正确评价。所以,题与题之间最好独立开,不要有答案的关联。
四、匹配题
此试卷在最后一大题中加入了一小题匹配题。该匹配题设计基本上符合编制要求,唯一
一点就是反应栏条目偏少,应多于刺激栏条目,以防止学生使用排除法进行匹配。
以上就是我对此份试卷的分析。
篇三: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孙爱丽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注意与中考保持一致,让学生一开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试试题有点难度,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最近几年中招语文试卷所推重的考试侧重点,因此,在这次命题中有意识的出了综合性较强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试题,来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便学生和老师在今后的学与教中向这方面靠拢。以便更好的适应新的考试形势。
随着中考的不断改革,语文常识和文学常识以及名著阅读则成为河北省中考的必考内容,于是在这次考试中也都充分的显示了出来。也有助于学生对名著阅读的重视
作文题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真实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至于造成学生考场冷场现象。
一、语文试卷的得与失
“双基”薄弱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基本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不强。得分率却不很理想。
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潮平两岸阔,——————。——————波涛如怒。都是诗词默写,但学生错字太多,惨不忍睹。
文言文阅读理解中,文言文翻译和文言实词的解释题失分较多,内容理解失分也相对也比较多。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根本不管不问,对所学的文言文一知半解,当然翻译时抓不住关键词,翻译不严密。如,11题,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对重点字词的掌握不系统,不灵活,作业不写,有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似懂非懂。
学习思维不活跃,应变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不善思考学习问题,缺少钻研精神做题时不用简能随机应变,比较机械、死板,缺少灵活性。如23题,本文的题目为什么是“红心贴”而不是“邻里之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这道题考察是记叙文题目的作用,但学生却答不出要点,也不能结合文章内容理解。
对于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问答题,出现表述不清、词不达意和语言干瘪等问题。例如,第21,请洁的语文分析第7段划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女儿仰着头,跷着小脚,嫩嫩的手掌在用力拍大妈家的门。
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是:作文审题不准确,内容没有创新,构思不新颖,结构不严谨,选材老套。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表述不完整,描写不生动形象,句子不流畅,语病严重,开头和结尾没有一定的感染力也是造成作文失分的原因,再就是书写不规范,涂抹,潦草,整个卷面不整洁,字数达不到要求造成的。
综合上述是从试卷的得失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其实造成语文成绩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和考试方法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片面认识。有些学生认
为语文学不学都行,即使平时不重视语文学习也能考个及格分数,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你强调学好课本,可课本上考试的东西很少,一致于有的学生连作业也不想写,就是连答案也懒得去抄,你听写生字,他连钢笔就不拿,写就不写,你要求写日记,他就给你应付,那有真的是写日记呢,只是应付老师的检查,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完成数量就交盘,平时走进课堂你能发现那一个学生在读语文,在写语文练习,即使早读时间如果没有语文老师在,谁在学语文?语文修养的提高在于多读,多写,逐步提高,你连书都不念,谈何提高语文成绩呢?
五、下一阶段的措施:
1、加强周末作业和日常作业的有效性,做到练一题,掌握一题,不求多而求精,不厌其烦地对重点篇目和重要知识点进行训练。
2、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落实知识点。继续加强文言文和诗词的背诵默写,挤出时间来对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逐个检验。要求学生注意做好积累本上知识点的积累工作。
3、加强现代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类题的训练,并针对学生作文死板、呆滞的现象加大作文指导和训练的力度。
4、继续做课外阅读,慢慢整理各类题型的解答套路,注重归纳总结。掌握答题格式和规范避免非能力因素的失分情况。
5、加强作文的辅导,可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限时作文训练,限定时间(一般在40-50分钟左右),从作文的基本思路训练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规范写作程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写作,要求学生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确定好文体,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争取尽可能地多得分。
篇四: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试题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三大块内容。考察的知识点涉及到拼音、字词、句子、标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等多方面,题型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总的来讲,课内外知识结合,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前三题较容易外,其它各题均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思考、辨别,才能得出答案。
二、各题情况分析
(一) 学生答题有问题的
1.看拼音,写词语。”学生错误较多的出现在“统一”上。说明学生平时字词不过关.
2划去错误的读音和汉字
小英的一条腿落(laoluola)下了残疾
(既即)然
3读句子,找近义词
学生对“扫兴、聚精会神、征服”的意思不理解,此题做的最不好
4、阅读理解第二部分中概括段落的意思不准确
(二)其余部分题分析
1、习作,习作失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部分学生不懂最起码的书写格式,如:题目直接写成“自定”或干脆丢掉;作文不分段;自然段开头不知道空两格;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等。2.审题不清。内容不符合要求。比如,有的孩子写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几件事;有的题目写某某某,内容却写自己;还有的写动物、写景,文不对题。3.三年级刚刚开始练习习作,大多数孩子内容雷同、空洞、平淡无味、语言表达不流畅。4.卷面书写整体不容乐观,整洁度有待提高。
2、试卷字体小,学生看不清楚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老师们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3.阅读课堂上多培养孩子的自主理解能力。
4.加强习作的指导。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