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 那一月 那一年 那一世 (二)
一晃三年,锦瑟及笄之日不足三月,家书送至,家人将遣人来接她回府,送家书的奴仆言语间透露,家里为自己定了亲事,过了及笄礼便是要成亲了。
连日心情格外烦躁,即使日夜抄写经书也阻不断郁积的心绪。明日,明日就要离开了,离开三年来时常去的竹林、来开三年来每日必到的佛堂,离开……离开三年来……心中百转千回的……师父……
好像快要失去了,失去什么很重要的、很重要的东西……
“小姐,你要是实在心绪不宁就去找玄净师父讲讲佛,也许玄净师父给小姐讲讲,小姐便豁然开朗呢。”
不知是小月的话起了用处,还是其他什么的,晚饭过后锦瑟还是去找了玄净,只是老方丈似在与玄净讲佛,锦瑟不便打扰,一等便等到天黑。
在观景台望着远方长安出神时,玄净踏着寒风,披着月光来到她身边。
“不知小姐有何事寻贫僧?”
“师父……”
或许是夜风太冷,或许是心结难解,一句“师父”,锦瑟泪珠滚落在月夜格外夺目。玄净将身上方丈刚刚给自己的袈裟解下为锦瑟披上,淡淡的温暖环在她身上。
只听得玄净低沉似能安抚人心的声音,轻轻道:“贫僧在。”
他们面对而立,只听得锦瑟低低的啜泣声,过了许久才听锦瑟哽咽的声音:“锦瑟,明日便要回府了。”
“恩,小姐贵人多福,自当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是吗?”
锦瑟抬头望着玄净,比起三年前,自己长高了不少,可是还是不及他耳际,或许再有些时日,自己是可以长到他耳际那么高的,只是……
他拾起僧袍以袖口为她拭泪,奈何泪流不止,越拭越多,手便隔着袖口停在她脸颊。
“小姐,该高兴才是……”
“我明日便走了……”
锦瑟望着玄净,心里万千话终只能说出一句。她想问,若她愿,他能否离了这寺院,陪她一生?她想问,三年光阴他是否果真一心向佛,不曾半点动心?她想问,今日她不来,是否今生便再无相见可能?她想问,怎样才能将他放下?她想问……
可是,不能……
她是从四品少府少监家庶女,他是这寺院方丈入室弟子……
他们早已注定修不得好姻缘。
想起方才方丈师父的句句教诲,身上戒藤留下的伤痕还在隐隐作痛。他不能因着自己无望的心魔,累了这世间最美的女子。
玄净伸手摸了摸锦瑟的头,柔声道:“夜风凉,贫僧送小姐回客房。”
锦瑟望着玄净不能自已地向前一步,眼里的泪有些决绝与坚定,她想扑向他怀里,想告诉他自己的心绪,让他直面自己,给自己一个果……
可是,可是……
锦瑟终究只是俯身行礼,声小如蚊鸣:“谢师父。”
这次,锦瑟走在前头,小小的身体在袈裟的包裹下有些颤抖,不知是感到寒冷还是依旧在哭泣。
月光将两人的身影拉的长长的,两人的影子在青石板上交叠在一起,这许是今生他们最亲密的行径——一前一后的身影,交替的影子。
玄净站在月门前,望着小月手执夜灯等待锦瑟,望着锦瑟走入月门,走入另一个世间。忽见锦瑟回身,双眼红肿,泪水未干,声音沙哑:“玄净,我叫萧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锦瑟。”
这一次,她没唤他一声“师父”,今生最无悔曾唤他法号,如同唤他的名,似独自定了一世情缘。
说完,转身进了客房,玄净苦笑转身离去,不知何时眼角竟流下了泪,也如方才的锦瑟一般,停不下来的流淌……玄净,自己的法号,刚刚从一个女子口中唤出……
玄净如此这般敲开了方丈的禅房。
“师父,为何心口会这般难受,似被万蚁咬食般。”
“痴念,是痛苦的根源。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师父,她说明日她便走了……”
方丈不再言语,只是闭目打坐,玄净跪在他面前颗颗泪花湿了蒲团。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那一早,她离去,回家几日大病一场,汤药无用,寺院送来一尊木雕小佛,方正关门弟子亲自雕刻的佛,果真灵验,不出半月便得以痊愈……
那一早,他病倒,一直昏沉不醒,隐约间听闻她病了,睁开眼,日夜不息为她雕刻一尊小佛,愿她安康,她痊愈时,他却再病倒……
那一日,大红喜服遮不住消瘦如柴,口中的松糖亦压不住心中苦涩,止不住泪如泉涌……
那一日,佛音唱响阻不断低声绯语,咚咚木鱼敲不碎心中执念,他日巧颜少女,今日已为人妇……
那一月,府门人流不息,产阁嘶喊声声,床头的小夜灯微微光亮,九死一生终得儿女双全……
那一月,日夜诵经不愿息,双生子的生产定是凶险异常,许下愿,若得她安康愿舍了自己一生健全……
那一年,病体垂垂依旧日夜抄经,与佛,与他,最后的执念,那随经书而来的松糖,甜甜的……
那一年,寺院起火烧了半院经书,寺院再无可让她抄摹的经书,生也罢死也好,总该安宁了……
那一世,她为他抄摹半院经书,只为每次随经书送到府里的松糖,只为那偶尔随经书送来的佛语,字字寻常,句句关切……
那一世,他为她烧了半院经书,只为她不再日夜苦抄经书,生得安康死得安宁,不苦不累……
死时,他补全看那烧了的半院经书……
死时,他是平常一老头……
死时,他怀抱小夜灯,似怀抱着一个人……
死时,他名唤年华,无儿无女……
死时,他葬在无名山,坟墓面对另一座山,山上葬着一族人,其中有个赵萧氏——锦瑟……
锦瑟:
在情窦初开的季节遇到了,便许了一世情;
在还不懂爱为何物的季节失去了,便留了一世苦;
在看透世事的季节放下了,便结了一世果……
来世,可否不许如来?
来世,可否在繁花满山的季节遇见?
来世,可否一生相守、不离不弃?
玄净:
……………………
……………………
……………………
故事结束,算是了了我对佛的一点小小痴念,佛语中的静谧能让人心静,有段时间莫名的烦躁便听朋友的,抄了段《金刚经》,静静的、渐渐地便就平静了。一直喜欢道家无为,忘了从什么时候喜欢佛,或许是“一花一世界”,或许是“菩提本无树”,又或者是“那一世”……我不信佛,只是喜欢佛语中的安宁,如秋水、如落花。
若有机会,把这个几千字的小说改成长篇的,细细的述说完他们的故事。只是我还不知道,玄净是否能许锦瑟一个来生?不知谁又能替我解惑……
《那一世》----仓央嘉措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只为寻找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瞬
我飞羽成仙,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