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耳鼻喉科年终及半年总结
2008年上半年耳鼻喉科工作总结 在附属医院首长的领导下,在各部机关的指导下,耳鼻喉科全体同志团结一致,优质服务于病人,钻研业务技术,认真教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在2008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医疗工作
(一)加强医疗收容,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2008年圆满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至6月收治病人403人,出院334人,手术425人,床位使用率105%,毛收入1517892余元。
(二)提高医疗质量,完善各项检查手段
耳鼻喉科门诊测听1052人,共收入68202余元;内窥镜共诊治304人,收入74520余元;诱发电位共检查182次,收入27410元。良好的学习和传帮带,年轻医师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无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
(三)完善交接班制度
一线医师和二线医师共同值班,有效的避免了医疗差错。病房医师和门诊医师轮换制度,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奖金分配制度,调动了全体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
(四)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
围绕十三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加强医疗、护理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
平。住院病人质量高,病种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大增加了科室及医院的知名度。
二、教学工作
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育人质量医疗一流、创新能力突出,武警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向,正确把握临床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我科师资队伍培养,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2008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耳鼻喉科共计完成4学员队84学时教学任务。科室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参加教学的培训和提高工作,认真进行备课、听课、试讲及教学基础理论学习,全科医师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电子幻灯教学片的编撰与制作,电子幻灯教学片的制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耳鼻喉科主任共同参加教学工作,带动全科同志积极备课,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学员的好评。
三、科研工作
在科研科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室全体同志重视科研工作,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在2008年度科研工作中有了一定的收获。我科医生参加了2008年全国眩晕与鼾症围手术期研讨会暨武警部队第六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术会议、2008年天津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2008华北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等会议,并积极参与会议交流。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
包括:《FADD和HER2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耳鼻喉科年终工作总结
在附属医院首长的领导下,在各部机关的指导下,耳鼻喉科全体同志团结一致,优质服务于病人,钻研业务技术,认真教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我科现有医生11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医学硕士5名。护士14名。展开病床28张。科室08年度被评为武警医学院“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刘平医师荣立三等功,并评为优秀医生。李旭征、原红艳获嘉奖。李开元被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
一、医疗工作
2008年,门诊接诊12034人次,较2007年(11203人次)增加831人次,收住院743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21%,平均住院日10.87天,床位周转次数33.57,完成手术855例。经济毛收入347万元,比2007年(262万元)增加85万元。其中门诊测听2111人,共收入137404余元;增添内窥镜手术监视系统及图文工作站一套。内窥镜共诊治588人,收入158110余元;诱发电位共检查346次,收入52320元。全年无医疗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完善了值班及交接班制度,继续病房医师和门诊医师轮换制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了奖金分配制度,调动全体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完善出院患者的定期随访工作。完成全年的各项医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教学工作
全年共计完成临床医学、护理、影像4个专业7学员队耳鼻喉科教学133学时。
科室根据院里统一安排认真进行了统一备课、听课、试讲及教学基础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参加教学的培训和水平提高,全科医师电子幻灯教学片的制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耳鼻喉科主任共同参加教学工作,并不定期听课检查,带动全科同志积极备课,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学员的好评。在学院统一安排下,下半年进行了导师制学习试行,各教员都进行积极报名,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特点,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科研工作
在科研科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科全体同志重视科研工作,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在2008年度科研工作中有了一定的收获。我科医生参加了2008年全国眩晕与鼾症围手术期研讨会暨武警部队第六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术会议、2008年天津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2008华北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等会议,并积极参与会议交流。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2项。
(一)发表论文
1.张淑香.鼻内窥镜联合Caldwell-luc手术治疗鼻腔
篇二:2014耳鼻喉科院感工作总结
2014耳鼻喉科院感工作总结
2014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来,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本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现总结如下:
1.科内工作人员每季度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进行院感总结,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院内感染知识考核合格,督促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限制参观人数,规范着装。
2.加强各种用物,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等质量工作。 ⑴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⑵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吸引管用后毁形处理,毁形率达100%.
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液体不得超过24h。
⑷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感染手术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在消毒灭菌。
⑸压脉带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2次以上监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共监测240次,合格并有记录。
⑹无菌持物钳使用干包,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超
过4h,同台手术做完清洗晾干后送高压灭菌备用,戊二醛熏箱每周清洁,保养,每半月更换一次戊二醛。⑺手术间内物体表面及地面用500g/L84液湿式擦拭在术前及术后,手术间空气在术前术后紫外线照射各1h并有记录。每季度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一次,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灯管。
⑻手术人员每月做手指细菌培养1次,手术间空气细菌培养每月1次,共做24次,均无超标。手指细菌培养共做24人次,均合格。
⑼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分室做,不得不同室做时,先做无菌手术再做非无菌手术,连台手术严格刷手洗手,更换无菌手术衣及手套。
⑽无菌包包布干净,无洞,内放化学指示卡,外贴3M带,使用前检查消毒无菌合格方可使用。
⑾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时。
做的相对不足之处有:①部分工作人员戴口罩不够规范,有露出鼻子现象,②换药室整理欠到位,存在有吸引瓶内未清洗干净,无菌持物钳关节处存在污垢,③紫外线消毒时间累计错误,④小包布有时较脏,未能做到及时更换,清洗。以上这些希望本科室人员认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好相关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安全。
本年度消毒液检测316次,均合格,合格率达100%。紫外线强度测定4次均合格,空气采样24次,均合格,合格率达100%。医护人
员手培养24次,均合格,合格率达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4次,均合格,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4次,平均分98分。
篇三:2014~2015年耳鼻喉科工作总结及展望
耳鼻喉科2014~2015年度工作总结及展望 一、2014年工作总结:
取得的成绩
1、2014年门诊、病房工作开展:
门诊量较前有了大幅提升,诊疗水平及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较前明显改善。
深入开展病房工作,逐步开展各种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2014年度病房入院病人达到680余例,其中手术病人达到400余例。
2、门诊管理
门诊患者量明显增加,今年开始加强门诊管理,保证每周有三次专家出诊,普通门诊两名医生出诊,使门诊病人能够井然有序就诊。另外,周六、周日上午增加一名值班医生,保证病房、会诊、手术等工作顺利进行并且不影响门诊病人正常就诊。
3、门诊引进电子鼻咽喉镜,极大地提高了咽喉部疾病的诊断明确性。
4、开展声带息肉、鼻中隔偏曲两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护理程序。
5、对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积极上报,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实施改进措施,将安全隐患完全消灭在萌芽状态。
6、继续深入开展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鼻窦开放术,并逐步广泛开展显微镜下声带病变手术治疗、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等。 存在的问题:
1、服务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后不断提升科室服务质量,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贯彻院里优质服务的要求,做好医护人员素质
的提高,提升科室形象。
2、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出学习,不断吸收先进治疗手段。
3、手术器械不足、老化。
二 2015年工作计划:
1、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科室管理,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分析终末质量,整改措施督促到位,注重细节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在保证安全医疗前提下,完成技术、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上需要院里支持,引进新的设备。
2、加强本科系横向沟通和联系,2015年度内至少出去一次学习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学习后在科室内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技术水平。
3、广泛开展门诊电子喉镜等的检查。申请引进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设备,避免耳聋、耳外伤鼓膜穿孔鉴定患者外流。
4、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工作。
5、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加强鼻部疾病规范治疗。也包括围手术期以及手术后规范治疗。使鼻部多发病、常见病得到减轻或治愈。
6、逐步开展喉Ca手术。
7、加强门诊病志书写质量,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及时化。
8、不断优化电子病历模板,提高电子病历质量。
9、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病人第一的理念,激发工作热情,引导医生、护士善于思考,有创新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共同“构建和谐科室”。
耳鼻咽喉科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