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党代会报告讨论发言
篇一:贯彻2015年县党代会精神心得发言
贯彻2015年县党代会精神心得发言
县xx届二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完成“xxx”奋斗目标,认真谋划“xx”发展蓝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县委王书记作了题为《集中突破、加快发展、推进跨越,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对“xxx”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行了客观的回顾和总结,对“xx”时 期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尤其是立足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把握,着眼**长远发展的要求,作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期、攻坚期、提升期和转型期的科学判断,确定了“三二一六”发展战略。自己就如何立足实际,提高认识,服务于“三二一六”发展战略的实施,谈以下三点认识:
一、领会精神,解读内涵,在思想上服务“三二一六”发展战略。
“三二一六”发展战略的产生,不是凭空而生,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于全国发展的大环境,源于全省“xx”规划创造的良好机遇,源于**近几年发展的实际情况,源于县委、县政府的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是在总结多年来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继承以前成功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为此,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丰富内涵,从思想上真正理解和认同这一发展思路,是服务于“三二一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一是“三大基地”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对我县肉牛、苹果、针灸三大特色产业方向进行了科学定位,发展内涵丰富深化,对每个产业的发展重点和目标都作了具体要求:在养牛上,突出以肉牛繁育为方向,重点是要扶持分户繁育,发展标准化育肥,形成基地优势,核心是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养殖高品质肉牛,树建“平凉红牛”品牌;在苹果产业上,突出有机苹果生产方向,重点是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建成全省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达到适宜区域全覆盖,核心是要打出**苹果品牌;在皇甫谧文化资源开发上,突出以针灸医学为方向,重点是通过开展针灸医学研究、针灸技能培训、针灸器械研发、针灸休闲养生开发,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核心是把皇甫谧文化转化成产业链条,形成经济优势,打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术两
张名片。二是“两个示范区”定位了示范引领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打造能源化工示范区,其竞争优势主要是我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实行煤电捆绑开发,热电联产,加快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步伐,逐步形成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支撑;实现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节能降耗,推广利用新技术,加大传统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开发模式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文化旅游示范区,其竞争优势是深度挖掘整合皇甫谧文化资源和全省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底蕴,形成集特色文化、中医针灸、休闲养生、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文化旅游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六大工程”全面解决了今后全县经济发展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发展牛果富民,其以富民为落脚点,解决了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壮大工业强县,其强调了工业的主导地位,解决了靠什么强县这一主要问题;夯实基础攻坚,其找准了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突出问题;改善民生固本,其切中了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要害,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推动,其着眼于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之列,解决了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加强党建保证,解决了全力服务于集中突破,加快转型,推进跨越就是要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因势利导,准确定位,在工作上服务“三二一六”发展战略。任何工作的谋划,方向的确定,都要掌握形势、准确分析,
方可明确思路,制定计划。县上确定的“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就是在全面分析了全县发展的总体形势后,提出的符合县情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同样,如何把这一发展战略贯彻于本职,渗透到乡镇,是我们在工作上服务于“三二一六”发展战略的关键。结合我乡实际,围绕发展战略,在实际工作中应沿着以下六条路子促进乡域经济全面发展:一是走牛果产业支撑发展的路子。切实落实果树幼园管理的各项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管好现有的幼龄果园,促其果树早日挂果,群众早见效益;按照整村覆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思路,扩大果园规模,力争三年内实现塬面面积全覆盖;鼓励扶植有积极性
篇二:在县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修改稿)讨论会上的主持词
主 持 词
2011年8月30日
同志们:
上周星期四,我们召集全县各乡镇、综合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就《报告(征求意见稿)》展开了广泛讨论。当时东庆、国明、大立、田礼和大礼等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人员本着对县十三次党代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结合我县基本情况和各自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十分中肯、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党代会报告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现在大家拿到手的这份报告,就是经过起草小组对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消化、吸收和梳理后,形成的更加完善的《报告(修改稿)》。 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现在或以前从事机关写作并且在这方面具有一定水平的行家里手,对党代会报告起草有着真知灼见的看法和见解。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征求你们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并经过进一步认真总结提炼,充实和完善到报告中,使报告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下面,由报告起草组成员、县委办副主任、县委机要局
局长陈光华同志对《报告(修改稿)》进行简要说明。
。。。。。。
前面,光华同志对《报告(修改稿)》进行了阐述说明,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对报告的主题、内容、形式和结构进行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建议。
。。。。。。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开的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刚才,大家围绕报告踊跃发言,从更高层次、更高角度,进一步提出了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会后,报告起草小
组要及时对这些新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吸收和补充到党代会报告中,使报告真正成为一个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鼓舞人心,求真务实、团结鼓劲的好报告。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现在散会!
篇三:县党代会报告(经典、精彩)
立足新起点 推动新跨越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在中国共产党**自治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跨越发展的五年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在肩负重托、爬坡越坎中探索前进的五年,是在不甘落后、奋力争先中拼搏前进的五年,是在攻坚克难、披荆斩棘中创业前进的五年,是在绿色发展、幸福提升中阔步前进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在相对薄弱的基础上推动后发崛起,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牢扭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准确把握“两个共同”主题,紧紧抓住“两个关键”,深入推进“双转移”,扎实打好“三场硬仗”,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奋力争
当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迈出了建设幸福**的坚实步伐,步入了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生态持续优良、群众生活幸福的新里程。
五年来,我们深入探求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成功探索出科学发展的“**模式”。坚持打民族牌、走生态路,以特色和比较优势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后发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山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新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高度评价“**的经验值得总结,努力值得肯定”。在我县召开的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总结提出并全面推广科学发展的“**模式”,成为全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优势,打响了“世界过山瑶之乡”品牌。坚持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大力传承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精心培育民族生态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提升了瑶族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走出了一条因瑶而生、因瑶而兴、因瑶而名的发展新路。瑶族刺绣、瑶族歌舞、瑶族医药、瑶族风情,正以一种独特文化符号的展示,书写着**科学发展、文明进步的新篇章。
(一)加快绿色发展,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共赢
立足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特色资源,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转入绿色发展轨道,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并进。
1、特色工业集聚发展
突出特色与规模,注重引导与扶持,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支撑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创新招商思路,优化服务环境,精心组织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五年间,全县累计引进项目354个,投资总额达99.06亿元(其中2007-2010年为实绩数,2011年为预计数,下同)。特色产业实现大集聚。突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东阳光高科技产业园、富源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了铝箔加工、新材料、生物制药、太阳能光伏、涂附研磨、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有效集聚。龙头企业实现大转型。全力支持东阳光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建成世界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铝箔加工基地、广东省最大的氯碱化工基地,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多产业、由单一行业向跨行业、由单一企业向企业集团的倍增裂变发展。固定资产实现大投资。武广高铁(**段)、乳桂公路、丽宫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广乐高速建设(**段)正在加紧推进。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同比前五年增长1倍。
2、绿色农业规模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框架基本构建。制定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引进培育11家农业龙头企业,组建25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形成乳桂公路沿线生态农业长廊、石灰岩山区特色产品产业带、深山绿色生态产业带的“一条长廊、两大产业带”格局。绿色食品基地渐成规模。充分挖掘农业增长潜力,引导农业向区域化、
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绿色品牌规模效益显现。全县有19个农产品获绿色(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12.3万亩,年产值1.85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投入2.83亿元,改造和新建山区公路,全面实现通行政村道路硬底化。投入1.6亿元,完善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新建沼气池8630个,改造农房6720户,拆旧建新示范村32个。
3、特色旅游强劲崛起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构建民族生态大旅游发展格局,打响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景区开发档次提升。科学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升级开发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天景山仙人桥等10多个景区,发展了一批特色农家乐乡村游,广东大峡谷、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旅游设施日臻完善。通往景区道路全部实现硬底化,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建设丽宫国际酒店、白云天园林宾馆等星级酒店,瑶绣、彩石、瑶山土特产等特色旅游商品经济效益显现。客源市场深度拓展。借助高铁快车、节庆展会、网络媒体等全方位宣传营销,有效拓展客源市场,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11年,预计全县接待游客22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倍和8倍。
4、生态建设强力推进
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深入实施绿化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推进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建
成大峡谷等6个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5%,被省确定为“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试点县”。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推进重点能耗企业节能技改,健全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把招商环保关,切实抓好工业污染治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生态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完成“一江两岸”绿地景观建设,建成文昌公园、瑶家源文化城等休闲健身场所,华景雅苑、嘉乐豪庭等一批商住小区成功入住,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建成污水处理厂,积极开展乡村“清洁美”和“万村绿”工程,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二)推进扶贫开发,开创了农村建设新局面
紧紧围绕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贫困村改变落后面貌的目标,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培养“三新农民”,提升整体素质。突出扶贫先扶智,大力培养新思想、新观念、新技能“三新农民”,组织劳力技能培训83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4000多人次。培育“三大产业”,助力农民致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民族特色、劳力转移“三大产业”扶贫,形成绿色农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格局,扶持发展瑶族风情旅游等特色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致富。立足“三自模式”,建设幸福安居。坚持“自愿、自建、自治”原则,投入整村推进专项资金1750万元,规划建设25个整村推进项目,建成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9个。坚持“三个结合”,创新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与创先争优、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结合起来,建立“产业建支部、品牌闯销路、党员带头富、群众增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