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问题的探讨
篇一: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有关问题的探讨 (1)
论文题目: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有关问题的探讨
专 业:财务管理
毕 业 生:柴 称
指导老师:简老师
摘 要
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企业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获利能力等财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确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财务观念和会计核算模式,设计的财务报表体系能够反映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但是当前财务报表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分析;问题;对策
目录
1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2 2 现行财务报表及分析的局限性????????????2
2.1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2
2.2 财务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3 3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4
3.1 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不足??????????4
3.2 企业无形资产价值难以确认???????????4
3.3 比较标准的不确定性??????????????5
3.4 不同财务分析主体有不同财务分析目的??????6
3.5 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问题???????????7
3.6 企业财务分析及报表附注分析存在的问题?????9 4 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9
4.1 分析财务报表的真实性?????????????9
4.2 重置成本计价?????????????????10
4.3 针对解决财务报表的局限性问题?????????10
4.4 有步骤的引入权责发生制????????????12
4.5 提供收支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比较信息?????12
4.6 规范收入支出表,使收支信息更加全面清晰????12
4.7 在财务报告中增加现金流量表??????????13
4.8 在财务报告中增加政府审计报告?????????13 参考文献??????????????????????14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有关问题的探讨
1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银行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逐渐发展出盈利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由主要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到为投资人服务。此后,社会筹资范围日益扩大,公众进入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投资人要求的信息更为广泛。财务报表分析开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进行分析,发展出比较完善的外部分析体系。当公司组织发展起来以后,财务报表分析由单纯的外部分析扩大到以改善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的内部分析。经理人员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偿债能力、控制财务风险,以取得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支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数据,分析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行财务分析体系。
2 现行财务报表及分析的局限性
2.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2.1.1数据的时滞性
财务报表数据相对于它所反映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过去的状况并不能代表企业的未来前景。以反映企业过去情况为主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各项指标,对企业做出决策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
2.1.2统计数据时计量方式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能运用货币计量的。而货币计量是建立在货币单位价值不变的基础上的,但在现实中,货币的单位价值不可能长期不变。通货膨胀会使报表的数字与市场价值产生很大的差异,这有可能会使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
2.1.3一些重要的非货币化决策信息未在报表中反映
当前,还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对决策很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例如: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巨大财富,但由于计量方面的原因,其真正价值也难在无形资产之中客观地显示出来。但这些内容对决策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2.2财务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
从目前来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2.2.1趋势分析法及其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变动原因和变动方向,以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其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期间同一项目的变动情况。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果当年的经营出现拐点将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2.2.2比率分析法及其局限性
比率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意义和逻辑关系的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技巧。具体而言比率分析法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比率、盈利能力的比率以及营运能力的比率等。财务比率分析以单个比率为单位,每一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如流动比率反映偿债能力,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管理效率,营业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等等。正因为比率分析是以单个比率为中心,每一类比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所以导致整个指标体系结构不严密。同时,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独特性会使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同一比率指标缺乏可比性。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不同时期选用互不相同的财务政策和会计方法也会使他们之间的比率指标丧失可比性。
3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3.1 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不足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历史成本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等优点,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当社会经济环境和经济水平发生较大变化时,采用历史成本计价难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所拥有资产的真实价值和经营规模。此外,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和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使历史成本与市场价值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差,尤其是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因而,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它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也必然含有“水分”。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其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值得进一步商榷。
篇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摘 要: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量和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怎样完善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需求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弊端,及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提出通过网络技术提高信息时效性、增加知识资本、预测信息,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披露,加强监管力度等改进措施,力求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效、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
关键字: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 问题 改进
The financial report of listed companies research problems
Abstract: Financial report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vi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investors and other interested partie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economic era .The needs of information user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can not meet this demand,Increasingly exposed its limitations. How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meet the needs of information users, Is an issue worth exploring.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reporting information the user nee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drawbacks of the financial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reasons and generate the kind of malpractice, Proposed by network technology to improve information timeliness, Increase i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forecasting information,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other improvements, strive to provide more effective , a true and fai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Keywords: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report problemsimprove
目 录
1 引言 ........................................................................................................................
...................................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4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分析 .............................................................................................. 4
2.1对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关注度增强 ....................................................................................... 4
2.2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需求 ....................................................................................................... 4
2.3对企也财务报告信息多样性需求增强 ........................................................................................... 5
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 5
3.1信息量超载但有用信息披露不足 ................................................................................................... 5
3.2信息缺乏前瞻性 ............................................................................................................................... 5
3.3对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信息的披露不足 ................................................................................... 6
3.4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及时性的信息需求 ....................................................................................... 7
3.5很少涉及社会责任方面内容 ........................................................................................................... 7
4.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成因 .............................................................................................................. 8
4.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内部原因 ................................................................................................... 8
4.1.1由于企业内部利益驱使。 .................................................................................................... 8
4.1.2不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 8
4.1.3上市公司提供财务信息不对称 ............................................................................................ 9
4.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外部原因 ................................................................................................... 9
4.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制度不够完善。 .................................................................... 9
4.2.2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 ...................................................................................... 10
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 ........................................................................................................................ 10
5.1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会计报告信息的时效性 ......................................................................... 10
5.2 增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预测信息披露 ........................................................................................ 11
5.3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报告体系中 ................................................................................................. 11
5.4在财务报告体系中披露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 ..................................................................... 12
5.4.1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 ...................................................................................... 12
5.4.2制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 12
5.5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与完善的激励机制 ................................................................................. 12
5.6完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 12
6结论 ............................................................................................................................................................ 14
参考文献 ....................................................................................................................................................... 15
致谢 ............................................................................................................................................................... 1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财务报告是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有效载体,在整个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运行。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与财务报告产生时期的历史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创新己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加大,不确定性信息不断增加;企业间竞争越发激烈,等等,上述多种因素己使传统财务报告系统开始暴露出其陈乏、低效和不适应性等一系列问题。传统财务报告体系己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信息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类经营风险剧增,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披露的内容要求质量更高、内容更丰富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譬如财务报告内容不合理,披露的会计信息明显滞后等方面。
通过改进后的新报告体系力求提供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更加有效的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从这样的财务报告中除了可以得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外,还可以直接得到某企业知识资本增减变动、企业经营环境、战略部署等相关性信息。通过理论方法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试图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纵观国外会计学界有关财务报告改进的文献,不难看出国外此领域的研究较为广泛且深入,很多研究成果已经指导于实际的会计政策制定及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在这其中较为典型的观点如下:
1991年,美国会计学会会计与审计计量委员会分析传统财务报告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无法提供完整的报告信息;②不能全面提供表外业务项目;③无法充分提供子公司的相关信息;④无法提供自创商誉的确认;⑤传统财务报告尚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针对这些问题该委员会提出应对自创商誉进行合理的确认;改进后的财务报告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当增加企业人力资源报告、行为价值增值表等改进措施; 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又发表了“改进企业报告—面向用户”的长篇报告,该报告着眼于研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出了关于改进传统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议。报告认为现行财务报告存在以下缺陷:①无法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②传统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信息需求;③忽略相关性,一味强调可靠性;④对企业战略管理、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所处行业动态、企业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严重不足。针对上述问题AICPA提出了改进后的企业报告模式:①财务类数据信息;②企业战略管理等非财务数
据信息;③企业的相关背景信息;④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信息等此后,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构成中的比重逐步增加,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此时传统财务报告的弊端更加显现出来,针对此国外许多学者纷纷做出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例如,著名的学者Wallman针对传统财务报告存在的弊端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五层次彩色报告模”Wallman将改进后的财务报告依据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以及可计量性达到的标准不同,分为五个层次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分层次披露,其中相关性是所有层次必须披露的核心依据,其次根据考不考虑可靠性、可定义性等其他原则逐步将难以用货币准确计量的自创商誉、风险的计量、知识产权资本的计量等纳入财务报告披露的范围,提供更为全面、有用的决策信息;2002年,米勒和班森在他们合著的((高质量财务报告))中指出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①低估证券市场;②传统报告中模糊的表述;③假设与虚构;④利润平滑;⑤最小限度的报告;⑥最小限度的审计;⑦编制报告成本上的缺乏远见。为此提出要完善、改进GAAP;补充财务信息披露;改进审计工作内容;提高报告的频率;报告市场价值等;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04年,杨本刚、贾钢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判断标准入手,分析了我国传统财务报告的局限性:①提供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差;②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③依靠的主观职业判断较多;④缺乏人力资源的反映;⑤无法适应物价变动的影响,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来改进意见; 2007年,郭家林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增加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增加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2008年,舒红娟分析了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从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入手,提出改进会计计量模式;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的内容;加强财务报告的预测和分析功能等六项建议;2010年,任月君从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信息使用者的定位出发,充分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提出应当规范企业对外披露预测类财务信息;鼓励自愿披露信息;编制全面业绩报告等改进建议。在国内,王松年、薛文君(1999)认为,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着四个重大问题:确认与计量,现行会计确认标准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不予确认;报告的及时性不够;报告主体不明确;信息分配的渠道与中介,即应通过何种方式提供财务信息的问题,报告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信息需求上的差异等 。对于计量问题谢诗芬(2001)可谓是研究会计计量问题的集大成者。她认为,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是计量问题,目前,有关计量单位的问题已较好解决和不那么突出,但计量属性(尤其是其中的现值计量属性)长期以来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她进一步指出,有关现值计量属性及其与其他计量属性结合运用(指公允价值)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现值会计计量不断能体现现有财务会计框架中的精髓(如“决策有用观”、 “未来经济利益说”),更能祛除内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 。;2005年,徐亚文通过分析信息时
篇三: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现状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财务报表产生的渊源要从复式记账开始算起,而财务报表的分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的信用分析服务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认识到财务报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技术进步很快,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运用科学。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我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立场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Water 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索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4]。美国纽约市大学的Leopld A.Bernstern 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者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 [5]
尽管企业的财务报告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在改进,并根据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了若干创新。但迄今为止,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不满意的。有人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似乎在加速地降低而表示担忧。早在1975年,英国ASSC(会计准则筹划委员会)发表的“公司报告”和1991年英国ICAEW(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和ICAC(国际会计合作委员会)联合发表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型”,就先后相当深刻、全面地揭示了现行财务报告的缺点,1994年美国AICPA(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在“改进企业报告—面向报告用户”中也指出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企业财务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要求变革现有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这些呼声多半来自会计学术界,但也有不少来自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改进财务会计报告的建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引人注意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的《改进财务报告—面向用户》(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A Custom Focus);Steven M. H.Wallman的《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未来:彩色报告方法》;由索特的事项会计发展而来的事项式报告也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之一。
理论界对未来财务报告的种种预测,部分解决了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和不足,对财务报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决解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但是,尽管财务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在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还是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进步,21世纪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二是对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比重增加。
以上就是目前国外关于财务报告以及财务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的概要总结。目前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尚处于研究发展之中,所以我们还不能说这个体系已将相当成熟完善,因为不断出现财务管理的新问题和新需求正在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财务分析评价的理论以及方法。
2.国内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分析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自主权日益扩大,现代财务分析领域得以扩展,其方法论体系也逐渐得以确立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调查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知。
张丽珍,胡静在《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6]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附表和附注、文字说明等。
黄仁佳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资金流转、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转化成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了解上市公司表面情况的重要途径”[7]。它是运用会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成果前景的一种评价。
韩阳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浅谈》中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1)资产负债表分析。”[8]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主要是运用资产负债表数据计算出的财务比率来进行分析,资产负债表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性比率和财务杠杆比率。(2)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按一定格式陈述和计算收益形成的会计报表,大部分利润表比率是建立在共同百分比利润表的基础上的,如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成本利率等;也有一些比率是利润表两个项目之间的比率,如所得税对营业收益比率。(3)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是用来反映公司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判断上市公司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
郭宁,沈剑飞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中认为,“会计报表与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投资价值分析四个方面”[9]。偿债能力分析是对企业偿还各种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和利润分配情况所做的分析,包括利润的分析目标、构成分析和质量分析等。营运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使用率和周转情况所做的分析,常用周转率来衡量。短期投资者关心企业股利支付能力和股票市价,而长期投资者更关心企业的发展能力。
任晶波,杨俊田,隋颖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有两种方法”[10]。一是纵向分析,就是同一企业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即将企业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设置“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个会计项目在比较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和百分率的增减变化情况,从而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二是财务报表横向分析,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企业的同一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横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
程世特,曾庆国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11]。
王广斌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四种。”[12]一是静态比较法。就是将各种财务数据转化成以股为单位所代表的“量价”值进行分析比较。二是纵向分析法(比率分析)。就是分析同一会计年度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从而揭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它使在同一行业中规模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了可比性。三是横向分析法。就是在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基础上从空间、时间、行业的角度对财务指标进行互相对比的分析方法,通过横向分析,可以掌握公司在本行业所处的地位、增长速度、竞争能力、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等。四是趋势分析法。就是将同一公司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如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税前净利、税收净利、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集中在一起用同比增加或减少的办法进行计算分析,这样就可直观的反映出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以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项目在本年度的增减及每年的增减情况、变动幅度,据此可预测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未来变化趋势。
陈宇宁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探讨》中认为,“财务报表自身的缺陷表现在四方面”[13]。
(1)资产负债表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不代表现行成本和变现价值,数据信息滞后;
(2)假定币值不变,没考虑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的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3)会计稳健性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4)年度报告只提供短期信息而不能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