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报告写作指导2020-11-24 18:32书业网

篇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姓名:周鑫

班级:土地资源管理201502 学号:20155519

指导教师:蒲玉琳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一、高山村调查区情况

1.1调区概况

高山村处于四川盆地西北,温江区东北郊区,天香路一段东北侧。该区域距离城市较近,交通条件便利,区域内部各居民户之间基本靠水泥公路联系。整个调查区域地形基本没有起伏,主要以平原为主。

1.2调区自然状况

高山村处于温江郊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6.0℃,平均降雨量865.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991.1小时,年均风速1.2米/秒。

高山村地表趋于平缓,基本没有起伏。调区西北侧有一条水渠流过,除此之外,就是穿插在区域内的一些人为开凿的灌溉渠道。从土地利用方式总体情况上看,调区以各种园地为主,耕地为辅,另外,就是散落的居民宅基地,以及一些正在开发的未利用地。

1.3调区经济状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整个区域的居民基本都以种植各种作为景观园林树木为主要经济来源,整个区域的经济条件还是较为良好,居民的收入也还算不错。

1.4调区社会状况

整个调区内有高山村、三井村、惠和村三个村落,但主要以三井村为主,其次是惠和村。调区的西南侧即是天香路一段,交通便利。区内建有公共卫生站,有公交站,以及一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零售店。总(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体上来说,一些基础配套设施还是比较健全。

二、调查组织情况

2.1人员组成

组长:王港

组员:周鑫、陈静诗、董雅楠、李呈吉、刘欣、刘珊、黄宇潇、蒲泓霖、王澄宇、王越、夏丽、徐文璞、张剑霞、张宁凌、詹鸿鑫、张尊帝、朱雅晗

2.2工作底图

2.3调查所用的土地分类系统标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表

2.4技术路线、方法及流程

我们采取由外及内的原则,对调区进行逐次走访,仔细比对卫片,深入调区进行调查。从调区西南角开始,分两组,一组沿调区边界向东北行进,另一组向东南方向行进,先对调区外围进行调查,再次汇合后,从汇合点进入内部,依次进行调查,一组负责调区上半部分,一组负责调区下半部分,最后在起点汇合(见工作底图)。

三、调查取得的成果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小组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其一是我们大致了解了调查区域的土地情况以及当前土地的利用状况,即以各种园地为主,耕地为辅,以及其他各类用地。其二是我们对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查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了整个调查流程的步骤、注意事项,并且对于卫星图片的辨识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四、关于调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从表格统计的数据来看,调查区域内,主要以园地利用为主,占到整个区域的78%,其他类型的土地远不及园地的面积,这从侧面反映了调查区域的主要经济来源方式。调查区域处于郊区,这一点可以从耕地的面积上反映出来。还有就是调区内有一个宗教用地—大乘院,能够为调区的经济条件改善做出一些贡献。最后就是少量的未利用地,处于待开发状态。

五、关于调区土地利用的问题和建议

从调区的整体布局情况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居民点较为分散,大多数分布在调区的四个角的区域,还有少许分布在区域的其他位置,这对于土地的利用的节约化存在制约,第二个问题就是利用方式的混杂,即是说园地、林地、耕地的布局不太合理,没有把某一类型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这对于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存在制约。

[建议]

1.对现有的土地进行整治,将园地、林地、耕地的布局进行合理化;

2.对现有的宅基地进行整治,对不合理的设施予以拆除;

3.对现有效率低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改良,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4.对待开发的土地严格管理,避免有污染性的工程出现在调查区域内部或周边。

篇二:2012610324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扶风县2012年度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扶风县国土资源局 西安山地测绘规划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一月九日

目 录

一、本年度变更调查开展情况 ....................... 1

(一)工作准备 ............................................................................................. 1

1、成立工作小组 ..................................................... 1 2、岗前培训 ............................................................ 1 3、资料收集 ............................................................ 2

(二)外业调查 ............................................................................................. 2

1、技术线路 ............................................................ 2 2、调查内容 ............................................................ 3 3、调查成果 ............................................................ 4

(三)内业建库 ............................................................................................. 5

1、技术线路 ............................................................ 5

二、变更调查数据检查抽查情况 ..................... 5 三、本年度各主要地类变化情况 ..................... 5

(一)耕地变化情况。 ................................................................................. 5

1.耕地减少去向分析 ................................................ 5 2.耕地增加来源分析 ................................................ 7

(二) 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 7

1、建设占地农用地情况 .......................................... 8

(三)未利用地变化情况 ............................................................................. 8 (四)耕地总量平衡、占补平衡及年度用地计划执行情况 ..................... 8

1、耕地总量平衡情况 .............................................. 9 2、占补平衡情况 ..................................................... 9

三、措施和建议 ................................... 9

一、本年度变更调查开展情况

(一)工作准备

1、成立工作小组

为准确掌握2012年度扶风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现势性,扶风县国土局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告》(国土资发【2012】175号),确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成立了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小组,全面启动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2、岗前培训

为了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我单位参加了12月17号,在宝鸡市国土资源局召开的《2012年度土地变更工作》会议,在会上张局长、唐科长分析了本年度土地变更的严峻形势,赵局长通报了宝鸡市各县区违法用地情况,并提出对应解决方案。最后李

晨详细解读了《2012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和《陕西省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我县土地年度变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资料收集

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

2)《陕西省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3)《2012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4)2011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2012年度用地计划、用地审批、土地整治、增减挂钩、执法检查等相关成果;

5)国家监测成果相关批文、证明材料;耕地变未利用地相关证明材料。

(二)外业调查

1、技术线路

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以省厅下发的2011年数据库为基础,参照本地区2012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基本农田划定与调整、土地违法查处等各类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材料、遥感监测图斑形成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严格遵守以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选择调查方法,有序开

篇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 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 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 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 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良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技术工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 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 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在室外对实地的地类、界线、权属等土地信息加以辨认和判定,在工作底图上进行标绘、注记,在外业手簿上做好记录,对工作地图上未得到反应的地物,采用测量的方法进行补测。

外业调查阶段分为: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又包括资料与工具的准备和整理调查区的航(卫)片。 室内判读 在室内根据航片上的资料,可以较有规律及把握的判读调查区的地理特征,把握土地的诸多属性,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外业调绘 就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取得最现实的土地利用信息资料的工作,即把工作地图上作业面积范围内的调查内容全部调查清楚,并加以正确的调绘。其中,外业调绘包括:地类图斑调绘,地类图斑是调绘工作、内业成图、面积量算的基本单位。其主要的工作是在实地对照着调绘片上的影像,调查访问,将不同的土地类型和图斑界线判辨清楚,并将它们准确的标绘出来,做相应的记录和注记。其中,地类图斑界线必须闭合,不应有大于0.3mm的断缺点。界线标绘的点位精度要求偏离不大于0.3m,调绘困难地区或片上影像不明显处可放宽至1.0mm.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界线、各省的界线、地界线、县界线、乡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是指村、农牧渔场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界线。从行政管理角度,权属界低于行政区域界。行政区域界调绘是要求调绘出调查范围内所有一切行政区域界,因此,调绘中最基本的在于准确的判定最基层一级的行政区域界位置,在此基础上弄清楚每段界线是属于哪一级的行政区域界。线性地物现状调绘线性地物是指河流、铁路、公路、固定沟渠、林带、道路、管道用地等。按国家规定, 现状地物的宽度北方》=2m,南方》=1m时,需要进行调绘并实地丈量其宽度。不足上述宽度的不作为线性地物,归入所在图斑内。零星地物调绘 零星地物是指小于国家规定的最小上图图斑规模的土地。对于零星地物的调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要求不一样。基本农田调绘 基本农田是最为宝贵的农田,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基本物质保证,必须要落到实处。

外业补测案工作测量的要求,补测与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误差应放在下列范围内:平坦地区、丘陵地区不得超过图上的0.5mm,山区和四周明显地物点少的地区明显地点少的地区不得超过图上1.0mm。

土地面积量算

量算方法

1.以求积仪法、方格法、网点板(点距1.0毫米)法、图解法等为主。

2.采用任何方法均需量算二次,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用其平均值。

3.用求积仪量算面积,需选用质量合格并经过校正的仪器。量算分区控制面积时,应变换极位。图上面积小于100平方毫米,或呈狭长图形时,应用图解法或方格法。

4.方格法量算面积,需变换方向,估读到0.1平方毫米。亦可透绘在方格纸上计算面积。

5.图解法以三角形计算面积时,应变换底和高的位置。

线状地物面积量算

1.线状地物一般按矩形计算面积,宽度用外业实测值,长度在工作底图上量取。

2.线状地物的图上宽度大于等于5.0毫米时,按图斑编号,单独量算面积,参加平差;图上宽度小于5.0毫米者,不做单独图斑处理,将其面积归入相邻地类图斑量算。

3.由于线状地物的归属原因,以其中心线做图斑界线量算时,则应从两侧的图斑中扣除线状地物的相应面积。

量算记录与统计

1.土地面积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亩”,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其后数字按四舍五入处理。

2.面积量算数据直接填入规定表格,不许涂改。错字用水平线划掉,在其上方或旁边重记,并注明原因。

3.土地利用现状面积统计表等需认真核算,准确无误。

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内容及比例尺

1.以分幅工作底图为基础,根据不同比例尺的综合要求,分别编制县、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2.比例尺根据辖区面积大小、形状、地类复杂程度和便于使用等因素确定。一般乡一级可用1:1万~1:2.5万,县级用1:2.5万~1:5万。如辖区面积过大,可适当缩小比例尺。

3.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表现各种地类分布状况,对其它内容进行适当综合。图中应包括境界线、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等。等高线的表示,丘陵山区用同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计曲线,平原区适当注记高程点。此外还应有图廓线、图名、比

例尺、指北针等内容。

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编制程序一般为(1)展绘数学基础;(2)拼贴编绘底图;(3)编绘地图;(4)清绘;(5)照相晒兰;(6)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上色。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由县调查专业队负责编写,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地区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概况;

2.调查工作情况,包括人员组成、日程安排、经费、资料、技术,工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3.调查成果及质量;

4.土地利用经验与问题,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表; 6.土地利用现状图; 7.其它调查成果。

检查验收

严格检查制度

为保证调查成果质量,每道工序都要进行认真检查,采取自检互检相结合,建立作业小组和检查员检查制度,把差错消灭在第一线。工序检查合格后,检查员签字,工作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分别情况予以补课或返工。

验收标准与步骤

1.检查验收以本规程的各项规定为准。凡按规程调查,作业项目达到规定精度要求的即为合格。

2.县调查专业队写出成果检查说明,连同调查成果一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

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县提交的成果进行检查验收,质量合格者发给合格证。

3.县调查专业队应积极配合省级验收部门的工作,提供工作条件。

4.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指导组对各省的调查工作进行抽查。

检查验收报告

1.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后,省级检查验收部门填写验收报告,写出鉴定。

2.调查成果不合格或部分不合格的县,省级验收部门,在阐明成果存在问题后,应提出需要补课、部分返工或全部返工的具体意见。

地籍调查的内容

1、权属调查。对宗地权属来源及其所在位置、界址、数量、用途和等级等情况

调查。包括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和等级、填写地籍调查表。

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3、地籍勘丈。目的是勘丈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

4、绘制地籍图。

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

准备

制定计划 地籍调查前必须制定周密计划,包括调查的范围、方法、经费、时间、步骤、人员、组织等。

确定范围 在1:2000~1:10000(个别地区1: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预先标绘调查范围,其范围应以图上已有的实地地物为界,整个调查范围的标绘要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范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

收集资料 a.经过初审的土地申报材料,现有的地籍资料b.控制点资料,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摄资料c.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 d.房屋普查及工业普查中有关土地的资料e.其他有关资料。

技术设计 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踏勘的情况进行地籍调查项目技术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a.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用地特点b.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c.地籍控制网点的布设和施测方法,以及与城镇平面控制总体布局的关系,坐标系统的选择d.地籍图的规格、比例尺和分幅方法e.选用的地籍勘丈方法f.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标准、精度要求和依据。表册及仪器准备所需表格及簿册,置备地籍调查所需仪器和用品。

人员培训 地籍调查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地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要求和操作要领,确保调查工作质量。

权属调查

调查工作图 用已有地籍图或大比例尺地形图复制图做为调查工作图;无上述图件的地区,应按街坊或小区现状绘制宗地关系位置图,做为调查工作图,避免重漏。

划分调查区 根据调查范围,在调查工作图上依行政界或自然界线划分调查区。 编制地籍号 依据国家规定,调查前逐宗预编地籍号,通过调查正式确定地籍号。 指界通知 按调查工作计划,分区分片公告通知或邮送通知单,通知土地使用者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