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和信息宣传讲稿 (500字)

历史典故2018-08-31 01:22书业网

浅谈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和信息宣传

主讲人:严维新

(2011年8月)

一、怎样进行新闻采访

1、新闻线索

采访新闻,首先要知道采访什么,也就是说应有新闻线索。

●什么是新闻线索

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新闻事件发生和变化的一种信号,一种征兆,反映了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记者和通讯员可以借此发掘题材,发现辨识,是采访写作活动的出发点。记者和通讯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时时捕捉新闻线索。

●捕捉新闻线索的方法

主要有三个方法:一是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二是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三是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

只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注意,一定会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2、新闻敏感性

●什么是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是识别新闻的一种能力,综合反映记者和通讯员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

①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

②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要的能力。

③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生的能力。 ④判断在已发生的新闻中,哪些是与自己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新闻的能力。

●如何提高新闻敏感性

①提高政治敏感性;②要懂得新闻价值;③接触实际,注重实践;④勤于思考和积累。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

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有下列要素: ①时新性(或称时间性、新鲜性)——报道及时,内容新鲜。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

②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就越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

③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

④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 (包括人物、 团体 、地点等) 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

⑤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事实,往往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对于采访、制作、编辑等新闻业务有直接的作用。在采访前,记者或通讯员依据新闻价值判断某一新闻线索有无采访的必要;在采访中,记者或通讯员依据新闻价值估量获得的各种事实, 以便抓住要点,深入采访;在制作中,记者或通讯员依据新闻价值选取、组织、体现材料。编辑依据新闻价值审视新闻稿,决定稿件的取舍、修改以及版面设计或节目的安排。

●吃透“两头”

根据自己的写稿体会,觉得提高新闻敏感性、获得采访线索,以及写好稿件,应先吃透上下两头。

①要吃透上头。这就是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经常不断地自我“充电”,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写作水平。要多看报纸,学习写稿的切入点及行文、措辞的方法,还要多与编辑们沟通,了解媒体近期报道重点。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有的放矢。

②要吃透下头。报纸是给读者看的,只有贴近实际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实在的稿件要有好的素材,好的素材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通讯员都处在采访的一线,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素材时要用心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挑出最有典型意义的素材,结合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用通俗、简练的语言写出来。

3、新闻采访前应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

●了解背景材料

即指这个新闻事件大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新闻中的主要人物大体是什么样的人物;还牵涉哪些相关的事件等。了解背景材料的方法很多,可以找到重要的知情人问询,可以打电话到相关的单位了解,可以查询有关材料,也可以上网查询同类资料,等等。

●制订采访计划

制订采访计划,主要是确定采访的目的、步骤、时间、地点以及找什么人、提什么问题和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处置办法。排一排需要向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必要的采访前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

4、怎样进行采访?

●要安排好采访顺序

应当先采访配角,后采访主角。因为配角不处于事物矛盾的核心位置,跟自身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看问题比较客观,说话比较大胆,能够提供更多的情况。

●要博得被采访者的好感

对采访对象表现出特殊的尊重,努力活跃采访气氛,美化采访语言,这些都能博得被采访者的好感,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

●要抓住要害问题来采访

不要偏离主旨去提一些枝节问题,结果东拉西扯,没有完成采访任务。

●要深挖生动的细节

要在能够表达主题的细节上进行细致的详尽的采访。请采访对象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人物的心情、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表情、人物的语言等都按当时的情况描述一遍,深挖具体的细节,写出来的报道就很逼真。

●要注意观察现场

因为现场感越强的报道,就越具有感染力,所以记者尽可能到现场去走一走,去观察,去感受,写出来的报道肯定现场感更强一些。

二、怎样写新闻报道

1、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2、消息的写法

●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

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

②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导语的发展

①“第一代导语”,也称六要素导语或全型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如:

本报上海9月22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人民日报》)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②“第二代导语”,也称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三个“W”。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如:

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第三代导语”,也称丰富型导语。在“第二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第三代导语”与之一脉相传,把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去突出这些部分要素”上。

他平缓而有节奏地飞跑到最佳点,突然背向横竿凌空跃起,巨大身躯拖着收拢的双腿向前飞去,以这样优美和谐风姿跳过2米38高度。一个新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诞生了。

●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一般不要用“今天”、“昨天”表述时间,而应该使用“×月×日”,并尽量少使用“近日”、“近来”等词语表述;语句尽量简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文章起一个好题目。)

三、怎样撰写信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现代科学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信息”一词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即有“信”字的出现。“信”常可作消息来理解。作为日常用语,“信息”经常是指“音讯、消息”的意思。目前,比较公认的一个定义,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最新反映。

2、新闻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是异常活动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与信息是一致的,同样具有可传递性、共享性、寄载性和可塑性。新闻和信息既然作为两个文体,还有着天壤之别。特别是那些既写新闻又写信息的同志,更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以免混为一谈。

●首先,受众有别。

新闻的主要对象是老百姓,范围广;而信息有一定的范围,看的人群有局限性,比如党建信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组工信息、工会信息、领导参阅,以及各种简报等。简单地说,信息其实就是每条线上发生的工作亮点或经验,即领导要求的工作在你这里做得很好很到位,你把他写出来了,发到一定范围,作为指导工作的范例。 ●其次,方式有别。

所有新闻都是公开的,而信息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秘密的。

●第三,选材有别。

新闻选材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信息选材侧重于全局性、综合性、典型性、指导性。

●第四,风格有别。

新闻力求可读性,可以采取多种文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讲究文章的悬念感和新鲜感,给受众以冲击力。信息则要求文字准确精炼,忌讳采取修辞手法,语言风格要求平实、直叙。

由此看来,我们在工作中要把握好新闻与信息的相同之

处,更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区别所在。对于同一件事情,作为新闻要按一种方式、一个角度写,作为信息就要换一种方式、一个角度写。也就是说要在新闻和信息之间求同存异,既不能割裂,也不能等量齐观。

3、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是领导者了解情况、掌握动态、科学决策的助手,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是提供各方面进行工作交流的平台。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新技术、新事物不断涌现,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更应该信息畅通。所以,信息越来越被各部门(单位)所重视,它不仅是部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工作,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改善干群关系的纽带,也必将对领导的准确有效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和重要资料。

4、怎样撰写信

●收集素材

信息素材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调研渠道;会议渠道;公文渠道等。

●善于选题

选题要从领导的角度上来研究。领导活动主要包括调研、决策、控制、落实、反馈等过程。把握了领导活动的规律,就把握了信息工作的脉搏。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一是关注上级想知道但还不知道且应该知道的题材,决策前提供参谋性、建议性信息;二是决策实施中及时反馈阶段性的落实情况,以便及时指导工作,营造舆论氛围,保证决策的实施;三是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总结上报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信息题材有时需要“小题大作”、以小见大;有时需要“大题小作”,把题材放在全局的背景中来看这件事的意义或影响。选题中要善于比较分析。比较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中找出其特点,在比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点。

●撰写信息,主要是突出“新、高、明、特、准、精、透、清”八个字。

①标题要“新”。我们看信息很大程度上首先看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就能吸引我们。标题要“标新立异二月花”,使人们一看到标题就眼前一亮,为之一振,产生“抢眼、抓心”的效果。人们常说,“无题不成文”,“题好一半文”,这都是说明标题的重要性。信息的标题要体现高度概括性,体现“精华”、“亮点”;要表达主要事实或目的、意义,就是要“抢眼”,对比度要强烈。如果信息很多,那么你报的东西就是要吸引眼球,做到“万绿丛中一点红”。

②立意要“高”。就是要放在大的背景下来布局,小问题放在大的角度来看,小中见大。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在一个大的背景中来选择角度、提炼主题。

③主题要“明”。就是不能似是而非,要明明白白,否则会导致读者产生错误判断。除综述性信息外,信息应当一事一报,列举的事例要能说明观点,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④内容要“特”。就是少搞一些大路货、常规性的东西,多搞一些土特产。要有“干货”。即既有面上的事例(包括数据),又有点上的具体事例,使人看后心服口服。不是有肉没骨,尽是空话套话。

⑤事实要“准”。就是事实要真实、数字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搞假。

⑥文字要“精”。就是要精练、精干、精致。有时把三千字浓缩成五百字可能就是精品,而把五百字放大到三千字可能就是废品。

⑦说理要“透”。讲道理要讲得很清楚,让人听得明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透彻);要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思考问题,谋篇布局。

⑧层次要“清”。叙述事例不要犯逻辑错误。不能一个类型的事例前后使用,或者层次不分明,自相矛盾。

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即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几种不同类型信息的撰写

①动态性信息——关键是要“快”。上级部署工作、召开会议、发出文件后,落实情况怎么样,动作要快,贯彻落实情况的反映速度也要快。

②经验性信息——关键是要“特”。就是要有特点、体现特色。如果是领导已知的、其他地方已经搞了的,还作为信息报,就是没有特点。

③问题性信息——关键是要“准”。问题性信息报送很讲技巧。可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直陈,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也可以负面信息正面报道,上报问题的同时提出建议,或者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建议。

④综述性信息——关键在“综合”(要善于运用统计分析)。比如反映一个部门、单位的常规工作,涉及许多举措和方方面面,就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概括,提出亮点的东西。

⑤述评性信息——关键在“评”,夹叙夹议。这类信息关键就在“评”,要有观点、有看法。

⑥建议性信息——关键是要有“可行性”。

●怎样提高信息的质量

信息有初级信息和高层次信息之分。提高信息质量功夫在“文”外。写信息不仅是写,关键是要把问题搞透,问题搞透了,信息就出来了,无非是如何表达出来的问题。

要强化精品意识,善于在初级信息的基础上,撰写高层次信息。就要加强上下沟通,准确把握信息要求,在增强信息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及时掌握上级发布的信息需求要点;另一发面,要关注最新编发的信息。信息是工作的指挥棒,看信息就知道上级在关注什么,就知道工作该怎么干。通过上级下发的信息,就可看出上级的工作目的和工作重点。

要写好信息,除了掌握其基本样式与写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会抓问题。所谓抓问题就是选题目、定主题。一篇信息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靠抓问题,难也就难在抓问题。这是见真功夫,非常重要。写信息题目要自己出,主题要自己定,而且常变常新,检验的标准就是能采用,所以是个难点问题。抓问题上要注重三个盯住:一是盯住上面;二是盯住中心;三是盯住冷门(或称特色)。

一是盯住上面。简单地说就是打引号的“看上”。只顾埋头写稿子,不抬头抓问题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有一种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只看我们做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信息,不看上面需要什么。不按“需”写稿是通病,也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

二是盯住中心。简称“抓大事”。我们讲写信息选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具体办法是:①胸有大局。时刻关心、留心、参与中心工作;②关注领导重点强调或抓的工作。这通常就是大事;③善于鉴别。遇到具体事件有没有价值,就要拿它与中心工作参照,是否沾边,有没有反映中心、贴近中心。

三是盯住冷门或是特色。这里的冷门指的是热门中的冷门,或者说中心工作中的冷门。具体办法:①人无我有。从特色做法或者说反映特色的工作中抓问题写信息。②人有我新。别人信息中写过的东西,也可以再写,但如果简单地模仿肯定是不行的,应该做到另辟蹊径,主题更新颖,内容更

深刻。这还要求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采访,善于挖掘。尤其要做到逆向思维,不随大流,人云亦云。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