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飞利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合同2018-09-01 01:39书业网

篇一:知识产权日报:我的知识产权从业经历 - 易唯思、华诚、飞利浦。

我的知识产权从业经历 - 易唯思、华诚、飞利浦

任何科技行业的领导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必然是创新能力,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失败就将不可避免。腾讯亦然。很多童鞋看到这里大概会发出一声冷笑:“腾讯不是只会抄袭?”但是一家生于草莽,没有爹,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北大清华的水草滋养的企业,到底是怎样的魔法在十五年间做到市值千亿美元,比肩四大银行的规模,位列全球互联网四强的?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5年前,看看腾讯的创新之路吧。

1,QQ是如何打败ICQ的?

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

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

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

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

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

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

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

2,QQ群是如何打败聊天室的?

在QQ崛起的年代,上网=聊天室+新浪新闻+电子邮件。名头最响的有新浪、网易、碧海银沙等聊天室,最高峰的时候,网易聊天室的一个房间就有几万人同时在线。火爆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多少人在网上做着偶遇“轻舞飞扬”的梦。 俱往矣。

聊天室的没落,在于这种用户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太不稳定,而QQ创新推出的QQ群,可以查看聊天记录,可以自行定义好友名,将QQ从早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真实的用户关系。

这个时候,美国的AOL网络集团市值达到1630亿美元,站在巅峰时刻,旗下的AIM即时通讯软件集成了ICQ的功能,也推出了聊天室的功能,并且拥有2000万的用户。

但是,AIM软件和AOL聊天室的功能是分开的,这使得AOL聊天室只能成为陌生人的聊天工具,并且,使用这两个软件的服务,还是要收费的:登陆AOL聊天室,每月要支付19.95美元的月费。如今看来,这真是愚蠢的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软件为王的时候,又是如此的天经地义。

而美国的社交网站Myspace在2003年上线,F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线,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诞生晚了1-2年。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成功的社交网络,不是FACEBOOK,而是腾讯的QQ群。

2002年8月份发布的QQ新版本,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机绑定,摄像头绑定,手机通讯录保存在云服务器,手机资料中新增好友手机类别、品牌、型号等信息。这些功能,让QQ迅速转型成为真实的社交网络平台,而QQ号也成为了人们的网络身份证。

2003年以后,QQ推出QQ秀形象、群相册、QQ空间等功能,不断深化满足了用户的潜在社交需求,使得其人气一直保持旺盛。

3,QQTM是如何打败MSN的?

MSN1999年开通即时通讯服务,依靠微软的雄厚资本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绑定,到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AO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

到2003年的时候,MSN已经拥有3亿用户,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成为第一,只差一个:中国。

这一年,踌躇满志的MSN开始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与QQ的交锋。凭借免费绑定策略,高富帅的品牌形象,强大的hotmail邮箱和MSN新闻网站服务,很快就在商务通讯市场上占有了一块地盘。

此时的腾讯,形势岌岌可危:QQ秀刚刚推出,还没实现盈利,人才匮乏,为了生存,不断卖身融资:40%的股份卖给了海外投资者,换回200万美元发工资,而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买。

2003年,腾讯推出企业版QQTM,正面迎击MSN。此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完美细致的用户体验,一点一点的挽回了高端用户的心:

UDP方式传送文件速度更快,文件断点续传,文件直接拖放窗口,共享文件夹,屏幕截图,好友分组,聊天记录备份和快速查询,短信互通,视频会议,网络硬盘,软键盘密码保护,个人名片……

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都是QQ首先推出,而MSN或者跟进,或者没有的,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白领们的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悄悄的又换回了QQ,而MSN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无人关注的龙套。

4,QQ游戏是如何打败联众的?

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

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

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

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 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

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

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

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

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

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

再看操作人性化。

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

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

5,腾讯网游是如何打败盛大的?

2001年,盛大引入韩国网游传奇,火爆全国,正式建立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

2002年,网易自主研发的大话西游二获得成功,2003年梦幻西游再次大受欢迎,从此成为自主研发网游领域的老大。

2003这一年,腾讯也开始进军游戏市场,但是直到2007年为止,腾讯的大型游戏一直没有什么作为。

原因何在呢?不但腾讯没有作为,作为网游模式创立者的盛大,在此后几年引入了大量韩国大作,几乎全部折戟沉沙。

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我认为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盛大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的,但是产品上并没有任何改进,大量采取拿来主义,随着国内本土研发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任何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必将被市场淘汰。盛大如此,九城如此,早期在大型网游市场上的腾讯也是如此,即使他拥有火爆人气的社交网络平台。

2006年,韩国网游市场上枪战射击游戏开始兴起,“突袭OL”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据网络评测认为,此款游戏“真实的枪械数据、人体物理学向CS看齐、地图设计十分精美和优秀,并且《突袭OL》的每一张地图都具备了很强的可玩性。”这款游戏也很快被引入国内市场,只可惜并未能风光多久。

在射击游戏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CS这款老牌游戏,他优秀的操作体验,绝佳的平衡性,不是哪个随便进入的游戏能撼动的。

2007年,腾讯以极低的价钱从韩国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那里买来了CF穿越火线这款游戏。 其开发者Smile Gate公司只是一家33个人的小公司,至今只制作出了CF一款游戏,研发实力实在有限,推出后在韩国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2012年停止了运营,退出市场。

其实这一年的腾讯,已经通过QQ秀和棋牌游戏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但买回了CF,还买了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

但是这一次,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 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

请注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

此后,腾讯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大量获得成功,正是通过这种研发微创新的复制,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

从此,中国网游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格局变化:那些只会引入国外大作,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纷纷衰落,QQ炫舞取代了劲舞团,QQ飞车打败了跑跑卡丁车,巨人的进击啊。

另一方面,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自主研发网游企业,网易,畅游,巨人,越活越滋润。2009年腾讯推出QQ西游,被网易打得满地找牙。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腾讯网游的成功,是产品创新的成功,而那些相对平庸的作品,即使同样具有QQ这个平台的导流,照样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无情嘲笑。

这个规律其实在腾讯身上反复的上演着:

QQ浏览器,QQ影音,SOSO搜索,拍拍网购,QQ杀毒,财付通,SOSO地图,因为只有模仿,缺乏创新,始终只能甘当市场的配角;

QQ邮箱在早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将张小龙这个技术天才网罗帐下,才获得突飞猛进的成功。

腾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他一旦找到了创新的魔法盒,那他就将脱胎换骨,黄袍加身。

6,微信的创新和未来。

2010年,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腾讯在所有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转身。

大象的转身是如此的轻盈而迅速。

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微信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1.0版本仅有聊天功能,1.1版本增加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1.2版本打通腾讯微博,

1.3版本加入多人会话,2.0版本加入语音对讲功能。直到这个时候,腾讯才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追赶,开始创新之路。

2.5版本率先引入查看附近的人,正是这个功能的推出,实现了对主要对手米聊的技术创新和用户大爆炸式增长。

3.0版本率先加入漂流瓶和摇一摇功能,3.5版本增加英文界面,全面进军海外市场。这个时候的国际市场上,日本的LINE同时崛起,并且更早一步的开始了对东南亚的占领。而美国的社交巨头FACEBOOK仍在梦中,WHAT'SAPP仍在延续着当年ICQ的软件思维,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4.0版本率先推出相册和朋友圈功能,4.2版本增加视频聊天插件,4.3版本增加语音搜索功能,4.5版本增加多人实时聊天,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微信的社交平台功能日趋完善,并且一步步向移动智能助手的角色发展。必须说明的是,在视频聊天和智能语音搜索上,微信的比LINE更早了一步,产品体验开始领先。(LINE的成功更多是明星营销策略和商业化生态系统的搭建上,产品创新体验上并无优势。)

5.0版本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微信支付体系打通,一个移动商业帝国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 从全球来看,LINE的商业化无疑更早获得成功,国际化的脚步也更快,但是腾讯最擅长的从来就是后来居上:只要方向正确,专注创新,奇迹总会发生。

2013年4月,海外用户突破4000万,8月突破1亿,月均以超过1500万的速度滚雪球,按此速度,年底将突破2亿,明年将达到4亿,全球用户达到10亿量级。

如果一切顺利,腾讯将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创新领导者。接下来,让我们见证奇迹吧。

7,腾讯的创新之道

在我看来,腾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腾讯是世界上最早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之一,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区别于ICQ和AOL,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获得大规模商业成功的即时通讯企业。

二,腾讯是世界上最早获得成功的真实社交网络平台,通过QQ和QQ群在2002年的创新式无缝连接,让他从陌生人社交转向了真实社交关系,摧毁了传统的聊天室商业模式,并在QQ秀上赚到第一桶金,这种转变在时间上比facebook领先两年。

三,最早执行快速迭代微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正是这种微创新能力让他击败了MSN、联众、盛大等众多的互联网巨头,获得强大的盈利能力。平台导流只是让他放大了这种商业成功,否则无法解释腾讯旗下众多失败的副产品,譬如SOSO搜索等。

四,腾讯是所有大象企业中最执着于创新的企业之

一,这体现在微信的成功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转型上。即使在全球来看,腾讯的转身也要早于美国的facebook,仅仅慢于谷歌。

截止2013年一季度,腾讯拥有2万5000名员工,其中超过一半是研发人员,累计申请商标几千件,专利7000项,全球互联网企业中仅次于谷歌和雅虎。

这就是腾讯的创新底蕴。

转自:知乎

篇二:飞利浦DVD专利无效案

飞利浦DVD专利无效案飞利浦DVD专利无效案

虽然飞利浦已决定将争议专利撤出“专利池”,以张平为代表的5位中国教授也认为此案最终的结果已达到预期———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警示相关企业维护自身权益,但这一结果并没有达到舆论所期望的目标———降低DVD专利费。在短期内,国内DVD碟机企业要缴纳的DVD专利费仍然难以显著降低。

此前,有业内人士猜测,如此基础性的专利如果被审查为无效,对中国DVD等产业的影响将非常大。一方面,可以直接减少全球3C联盟向中国企业征收的DVD专利费;另一方面,说明国内的DVD企业在面临国际厂商知识产权壁垒时还有其他道路可走。

但飞利浦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便飞利浦不再在中国主张该项专利权,也并不影响其“专利池”所收取的专利费用,同时不存在返还以往所收专利费的问题。

“这一举措并不会影响专利的费用问题,3CDVD专利联合许可的费用是固定的,与专利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而且根据有关法律,也不存在降低费用的问题。中国DVD企业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联合许可或是单独许可,以便使自己的产品能合法地进入国际市场。”飞利浦知识产权及标准部的有关人士这样表示。

而张平也表示,在飞利浦把争议专利撤出后,虽然该项专利本身将不可以继续收费,但这对降低DVD的整体专利费而言效果并不显著。

企业应吸取教训

张平表示,她和其他4位教授提出公益性无效申请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本案推动国家在知识产权反垄断方面的法制建设,同时启发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意识及能力。“我们已经为他们(DVD碟机企业)提供了谈判的砝码,接下来的工作要靠企业自己去完成,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以此案为样板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能否降低DVD专利费要看他们自己的行动了。”张平表示:“这不仅仅是关于DVD的专利,更关系着国内企业和视频有关的一系列专利的所有权,面对洋巨头所征收的新的高清标准专利费,国内企业同样有其他道路可走。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努力,让更多的国内企业了解到专利联合许可中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张平语重心长地说道。

对于飞利浦专利案给中国相关企业带来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家电产业研究专家陆刃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往,很多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对于专利问题不够重视,不少企业有专利也不去申请,结果让外国企业抢了先,反过来再向我们收取专利费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已越来越多,而对专利的保护及维权正是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方面。如果国内企业能借鉴此案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对专利问题的重视程度,那么将对自身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十分有益。

篇三:飞利浦与复旦大学续签知识产权教席项目合作

飞利浦与复旦大学续签"知识产权教席项目"合作 新华网上海5月29日电(记者 王蔚)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合作的“知识产权教席项目”决定续期两年,并于2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合作协议续期签字仪式。

为支持中国政府关于推进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的努力,飞利浦公司从2004年起开始在中国建立三个“知识产权教席项目

”。这一项目旨在通过向中国的大学生传授国际知识产权专门知识,协助中国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水平。

此项目具体内容包括由飞利浦及来自欧盟和美国的专家教授讲授知识产权课程、设立奖学金、开展课题研究及学者交流。目前飞利浦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设立了“知识产权教席”。

迄今为止,三所大学约有650名具有法律和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已经或正在接受飞利浦知识产权课程教育。讲授的课程包括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版权、商标、外观设计权利、商业秘密、国际知识产权条约、专利代理人的作用等。 随着项目的进展,还将增加新的课程。飞利浦公司专门设立了课程,编写了学习资料,并提供相关的法律书籍。飞利浦与复旦大学在2006-2007学年的“知识产权教席项目”中增开了高级课程,讲授国际专利申请。

29日,飞利浦公司还为2006-2007学年最佳学生颁奖,并为全体选修飞利浦知识产权课程的学生颁发了证书。

篇四:飞利浦简介

飞利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公司名称: 司

外文名称:PHG

总部地点:荷兰阿姆斯特丹

成立时间:1891年

经营范围:电子产品 公司性质:中 外合资 公司口号:精 于心,简于形 年营业额:2 67.9亿欧元(2007) 员工数: 123800(2007)

目录

全球第一大医疗系统公司(2010)

全球第二大申请国际专利公司(2009) 全球第一大电动剃须刀品牌(2010) 全球第一大照明公司(2010) 蓝光DVD的主要支持者 全球第三大电话公司 全球第一大小家电公司 全球十大IT公司

编辑本段飞利浦手机

飞利浦是全球主要手机品牌。

2006 年10月12日,飞利浦宣布已经签署了意向书,将其现有的移动电话业务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CEC将负责飞利浦的移动电话业务。依据意向书条款,CEC将在今后5年内获得一项全球性的飞利浦品牌授权,用于移动电话的市场营销和销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与系统集成、通信网络产品、数字家电等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应用、配套、销售推广及技术服务。其2005年的销售额为533.8亿人民币。 该公司之前就与飞利浦在手机业务方面有很多深入的合作,1996年双方就曾合资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注册资本3300万美元,是“PHILIPS”品牌手机全球唯一生产基地。

2007年2月13日,飞利浦电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已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日前签署最终协议,飞利浦将目前的手机业务转让给CEC。CEC将接管飞利浦的手机业务,该业务2006年的销售额约3.2亿欧元,拥有约240名员工,主要集中于亚太和东欧地区。

根据协议条款,飞利浦超长待机子品牌Xenium将转让给CEC。CEC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飞利浦品牌的独家授权,可在全球市场销售飞利浦品牌手机。CEC还将获得飞利浦手机相关专利的转让和许可使用。此外,飞利浦将其手机业务主要开展国家的营销体系以及所持有的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25%的股权转让给CEC。

2007年8月9日晚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发出公告,称已与飞利浦达成协议,旗下深圳桑菲手机获得飞利浦商标品牌授权,可生产、销售“飞利浦牌”手机,初期一年最低商标许可费700万欧元。 此前的今年2月12日飞利浦宣布,已与中国电子签署了最后协议,将公司余下的手机业务转让给中国电子。

8月9日晚间,中国电子集团公告,已与飞利浦签订商标许可协议,飞利浦同意授予中国电子旗下的深圳桑菲公司生产的手机可使用飞利浦的若干商标,桑菲也与飞利浦签订知识产权协议,飞利浦向桑菲转让飞利浦品

牌手机的生产、销售等涉及的专利、软件等知识产权。该商标及知识产权转让协议到2012年3月31日停止。

根据公告,桑菲每年付的商标许可费按年递减,当带有飞利浦商标的手机销售得越多,每部手机的商标许可费就越少。2007年8月3日至2008年3月交商标许可费300万欧元,2008年3月31日至2009年3月31日交商标许可费700万欧元,剩下的几年则没有最低商标许可费。

另外,在知识产权方面,桑菲象征性地向飞利浦交1美元。 编辑本段手机历史 20世纪

飞利浦是世界第五大手机公司,

飞利浦自98年第一款828c上市,历经9@9系列的辉煌,到2003年陷入低谷的六年历程,也隐约勾画出了一个国际性大品牌的成长和衰落轨迹。特别是9@9长达500小时的超长待机时间,也为它博得了“长气王”的称号。

2004年开始

飞利浦力图重振雄风,在与中国的合作伙伴CEC重新理顺关系后,按照平均每年12款的速度推出新品。其中像9@9系列的王牌产品更是推陈出新,从单色屏到彩色屏,从电子音到和弦铃声,从直板式到折叠式,延续着9@9风采。

无论飞利浦今后是姓“洋”还是姓“中”,无论它还能在市场上存在多久,但是在中国手机史上,9@9系列都将作为代表永留史册。 2004 重振旗鼓

鉴于在03年丢失了大量的市场份额,飞利浦在2004年吹响了“反攻”国产手机的号角,一口气推出 了十二款新品,比前二年发布产品的总和还多一款,其雄心可见一斑。

首先是9@9家族进化到彩屏时代,9@9c成为第一款彩屏的家族成员,外形也发展成为折叠式,待机时间也打破了原来的9@9创造的500小时记录。据飞利浦官方资料显示,9@9c最大待机时间达到850小时,成为新一代的“长气王”。

2006重生

2006年飞利浦还大力发展S系列,继S800和S880之后,S系列的最新机型S900也在今年上市。这款机器一改之前S系列的造型,采用了直板简约的设计风格,采用了可视面积达2.2英寸26万色,176×220分辨率的TFT触摸屏。这样的设计成为飞利浦家族中首款采用单一触摸手写屏操作的手机。摄像头提升至200万像素,64和弦,支持miniSD卡对容量进行扩展。红外、蓝牙和数据线作为S900的数据传输方式。

2007年

中国电子公司收购飞利浦手机业务。手机市场风起云涌,谁敢坦言屹立不倒。远有爱立信沉沙,后有日系厂商折戟,近有西门子婚变明基,以上例子都能佐证“市场没有永远的胜利者”这一信条。关键是于,你能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印记,例如飞利浦的9@9系列。 编辑本段飞利浦公司简介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Euronext: PHIA, NYSE:PHG,荷兰语: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英语Royal Dutch Philips Electronics Ltd.),中译简称飞利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

飞利浦是个综合性大集团,目前旗下部门有:飞利浦优质生活,飞利浦照明,和飞利浦医疗系统。

飞利浦公司以生产家用电器、军用和民用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电脑、仪表和显示系统等著称于世。它也是西欧最大的军火企业之一,从人造卫星、“阿波罗”登月飞船到最新的航天飞机,都有飞利浦的产品。美国军舰也使用飞利浦的雷达。

飞利浦是欧洲最大的电子跨国公司,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分公司或工厂数百家,其中在美国有100多家。

历史上,该公司曾对世界家电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50多年前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电动刮胡刀,60年代初期发明了盒式磁带录音机,飞利浦盒式磁带标准成为了世界标准,以后又发明了录像机,80年代初与日本SONY公司共同研制出CD机,后又联合SONY推出DVD和蓝光DVD。

飞利浦公司也推出了数字盒带和激光音像盘两种新产品,公司还计划在欧洲推广超宽屏幕高清晰彩电系统。飞利浦公司在这些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飞利浦公司与中国有较好合作关系,已有很多投资项目,主要生产光纤光缆、电视、激光盘、照明设备(富卡博)、电子元件、通讯、教学、医疗设备(IDEAL)和计算机等产品。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是一家“健康舒适,优质生活”的多元化公司,致力于通过及时地推出有意义的创新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全球医疗保健、优质生活和照明领域的领导者,飞利浦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以及“精于心 简于形”的品牌承诺,将技术和设计融入到了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中。

编辑本段飞利浦发展历程

1891 年, Anton 和 Gerard Philips 在荷兰埃因霍温创建了飞利浦公司。当时,公司以生产碳丝灯泡为主,并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成为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