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台湾与大陆交往历史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2018-09-04 04:26书业网

篇一: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海峡两岸交往(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90)——海峡两岸交往

1、2008年11月3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踏上宝岛台湾。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显示两岸交往已进入制度化协商阶段,也表明两岸关系已有实质性突破。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辛丑条约》签订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③④

答案 A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答案B

3、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答案C

4、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简称“海研会”)于201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5、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基本方针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答案 B

6、2002年4——5月,台湾及马祖一带发生严重旱灾,台湾同胞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5月4日,福建省福州市在自身缺水的情况下,已向马祖运送2300吨自来水,为马祖同胞缓解了燃眉之急。这说明了( )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两岸已经统一 B.两岸关系十分融洽

C.两岸关系紧张,但人民之间友好 D.血浓于水,两岸统一对两岸同胞有利

答案D

7、福建的厦门和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对下面两幅图片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B.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是国家统一

C.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统一中国

8、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海峡两岸进行了积极探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期,祖国大陆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B.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C.1993年,汪辜会谈在上海举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D.1996年初,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答案C

9、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答案 B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下列对这首小诗包含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

C.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

答案D

11、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B.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D.台湾已回到祖的怀抱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答案B

1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答案A

13、如图,下边是题目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的“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正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被等待的“孩子”应是( )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A.西藏

答案 D

14、台湾中华总商会会长廖正豪先生在海峡两岸关于文化旅游节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乐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搭桥人”,责无旁贷地维护和珍惜两岸这种骨肉亲情??这充分地说明了( )

①海峡两岸人民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②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信仰

③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心愿 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日益密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5、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B.香港 C.澳门 D.台湾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答案B

16、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答案 D

17、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了台湾“诗界泰斗”林朝崧的诗“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为实现“缺月重圆”,中央政府(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补互利原则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1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2008年12月起,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实现直接“三通”。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 )

A.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初见成效

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

C.中共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

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答案 B

19、2009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两会”曾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篇二: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联系

中国有超过4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而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距今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虽然此前800余年,中国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岛,先后与该地波里尼西亚岛族人混血成为台湾土著。

12、13世纪中国的宋朝和元朝已经在台湾岛链中的澎湖岛设立行政机构,将台湾岛纳入行政治辖和版图。14、15世纪中国沿海出现了有组织的海盗与政府对抗,郑氏家族一度占据台湾岛,成为海盗集团主力,后被政府招安成为明朝沿海贸易官员,扮演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纪初,荷兰海盗以欺骗手段登陆台湾,在台南港建立军事城堡,此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又用传教方式在台湾南部、北部的中国人居住地建立农场,殖民扩张。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19世纪以后,列强以武力对东亚各国胁迫开关,中国、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后遭到英国、美国舰队和登陆部队的侵略,其后中日两国采取“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军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自保。1871年,维新后的日本派出伪装成渔民的武装人员登上台湾岛东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机威逼清政府让出对硫球岛政权的保护权,并对台湾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此后,为了巩固台湾岛防御,清政府增加对台湾岛的移民,并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刘任内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条输电线路,建立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台湾工商业兴盛,现代教育发达,成为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中最为先进的一省,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当时的记者报道,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清政府官员也纷纷留守原职,与当地驻军、民众一道拼死抵抗日本军队的占领,大陆东南沿海人民也出钱出力出人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日本统治的50年中,近60万台湾同胞因反抗日本占领,牺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监狱中。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了抵制日本殖民统治,林献堂代表的势力运用议会抗争方式争取做中国人的权力,而蒋渭水等知识分子和教师也用报纸和图书的中文写作和陈述中国历史,向台湾同胞弘扬中国人的意识。

日本殖民统治者竭力建设台湾的目的,是让这个富庶岛屿充当它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扩张的跳板。日本统治期间从台湾掠夺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台湾工人工资仅仅是日本工人工资的七分之一,大量的木材、煤炭、矿产、钢铁、蔗糖、大米运往日本。日本甚至将台湾土著人视为野兽,使用铁丝网圈围其居住地,并使用迫击炮和毒气弹对其反抗进行种族灭绝。日本教育台湾人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驯服的奴隶,日本人从来就不允许台湾人报考大学的政治、法律类,只能学工科和医科,成为日本人的工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台湾实施高压统治和类似希特勒纳粹文化的“皇民化运动”,逼迫台湾同胞改掉中国人姓名、放弃语言和效忠日本天皇及军国主义,而李登辉家族和辜敏宽家族就是日本政策的最好服从者和继承者。日本还征调大批台湾青年加入日本侵略大陆和东南亚的军队,甚至参与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依照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和中、美、英、苏签署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归还中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台湾及澎湖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当时在台湾的西方记者报道说,台湾岛到处是鞭炮和欢声笑语,到处张灯结彩,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自己又重新成为中国人,他们流着欢喜的泪水,祭告祖先亡灵,庆祝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近代以来,台湾同胞经历的历史和中国大陆同胞所经历的一样,都深受列强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时台湾同胞也与中国大陆一道艰苦地抗争,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在经历了历次战乱之苦后,两岸同胞都认识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历史,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殖民的结果,完全是中国长期衰弱和内乱的结果。中国的统一,不仅是民族复兴的标志,更是两岸中国人走向全面现代化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参考资料:中国台湾网

篇三:重提历史,试论台湾与中国大陆之关系

重提历史,试论台湾与中国大陆之关系

[10509] (2008-06-25)

早报导读 正当台海两岸“建立互信、搁置

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承认“九

二共识”、“一中各表”之时,我想用回

顾历史,摒弃杂沉之法,提醒海峡两

岸的领导人要正视历史,面对现实,

展望未来——

历史背景

1271年~1294年间,元朝于澎

湖设立澎湖寨巡检司,将台澎诸岛纳

入中国版图[1].1384年明朝废除澎湖中国更多经济大省GDP足"打入"G20 中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大省已“富可敌国”。广东省08年的经济总量已在G20各国中排第16位。 丰田总裁在中国道歉 专家:中共为"十八大"人事布局做准备 希腊债务危机和“欧洲梦”的终结?

疱疹湿疣--口服疫苗上市 白发━30天自然转黑! 早泄-阳痿--别盲目补肾 伟哥━━让女人满足到底

巡检司后,又于1563年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2].17世纪时,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曾先后短暂地占领过台湾的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现今台南附近,并按照当地原住民称呼将此区域取名为“大员”(Tayouan):“大员”在闽南语中发音类似“台湾”,从而演变出今日“台湾”(Taiwan)的名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占领期间曾大批招募来自广东及福建沿海的人移民到台湾开垦。1662年2月3日,南明将领郑成功战胜荷兰人并在台湾建立对抗清朝、在大陆恢复明朝的基地。但是清朝政府派出由施琅率领的清军攻占澎湖与台湾,并于1683年使郑氏政权归降,首次将台湾本岛纳入中国版图。然不论是郑成功或清朝当时之统治皆未及台湾全岛。清朝自1683年至1875年,一共“勘界”十二次,逐次扩张。界内之原住民称为“熟番”,界外(番界)则称之为“生番”。清朝政府并未将住于番界之“生番”视为其辖下国民。1871年日本因漂流到台湾的琉球民遭台湾牡丹社的原住民杀害,向清朝兴师问罪,清朝大臣毛昶熙回答:“生番固我化外之民,伐与不伐,亦惟贵国所命,贵国自裁之。”1887年,台湾建省,终于正式将台湾全岛纳入版图。 《马关条约》

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台湾,直至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中国政府才重新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有关台湾的全部史实及法律都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万万(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至此,台湾被割让,遭受日本的殖民统治长达50年之久。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成立于1912年的民主共和国。清朝灭亡之后,中华民国曾是当时中国的代表,并有效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首都定于南京市。但于1949年失去对大部份领土的实际控制,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中央政府迁往台北。在此后几十年,中华民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台湾及大陆(包括外蒙古、唐努乌梁海、江心坡等地区)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一直宣称要收复大陆。该立场自1990年代已渐有所改变,中华民国不再否认中国共产党对大陆地区的实际统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并放弃以武力收复大陆,不过,中华民国未正式放弃对大陆地区的主权。

中华民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长期在联合国拥有中国代表席次。然而,自1971年联合国转而承认并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会,在当时双方均坚持反对在国际上竖立“两个中国”的政治立场下,处于外交弱势的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国际空间也从此不断缩小,中华民国目前不受国际社会普遍的承认。

中华民国之固有疆域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宣言书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对武昌起义后十数行省先后宣布独立也作了精粹的说明:“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如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1914年5月在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中又重申:“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中华民国人民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律上均为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地位。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一九七九年后,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自一九八七年底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陈水扁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极力推行以制造“两个中国”为核心的分裂政策,一直发展到公然主张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台湾是一主权独立的国家”等台独行径,严重损害了两岸和平

统一的基础,危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危害了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图谋。

《与台湾关系法》

《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总统卡特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签署生效的一项立法。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与台湾关系法》声称:“美国作出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决定是以台湾的前途将以和平方式决定这种期望为基础的;凡是企图以和平以外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都将会威胁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引起美国的严重关注。”并提出要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使之“保持抵御会危及台湾人民的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的任何诉诸武力的行为或其他强制形式的能力”。

台湾地位未定论

1946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就二战后统一、民主之中国的谈判破裂,国共内战再度爆发。1949年,中华民国国军节节败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12月7日,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正式迁往台北市。两岸自此进入对立与分治状态,中华民国政府继续有效统治浙东诸小岛、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效统治了中国大陆。美国总统杜鲁门一开始只是被动地支持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并计划听任中国共产党率领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台湾。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使杜鲁门一改“袖手旁观的政策”转为“介入中立的政策”。在6月27日的总统声明中,杜鲁门指出,共产主义已不仅是采用颠覆手法,而是也使用武力及战争手段来扩散,违背了联合国安理会发出的维持国际和平的命令,在此种情况下,共产党若占领台湾将威胁在亚太地区行事的美军,因此他派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进攻台湾,但也阻止中华民国攻击大陆;杜鲁门同时亦提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说“台湾未来地位的确定,须待太平洋地区安全得到恢复、或对日签署和平协定、或由联合国考量。” 《旧金山和约》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48个国家签订旧金山和约,在取回自身主权的同时同意“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及要求。”许多人认为,日本对台湾的主权是在此时才正式终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均未获邀参加旧金山和约。之所以会这样,很可能是因为在谁是中国的合法代表问题上,存在争议。当时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政府都宣称自己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而英国与苏联在当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美国与日本则是承认中华民国。日本在无接收国的情况下放弃台湾主权,这在国际法实践中是很不寻常的,但这正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计划。中华民国就未获邀请一事提出了抗议,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

旧金山和约违背了盟国于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中“不与敌人个别媾和”的限制条款,因而不是全面合法的对日和平条约。随后在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几个小时,中华民国与日本终于在台北签订中日和平条约,但由于中华民国亟需通过和约巩固其中国合法代表的地位,在谈判中处于极度劣势,未从条约得到任何实际利益;条约没有超出旧金山和约的范围,仍然只于第二条条文中载明“兹承认依照公历一千九百五十一年九月八日在美利坚合众国金山市签订之对日和平条约(以下简称金山和约)第二条,日本国业已放弃对于台湾及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不过,中日和平条约第四条也规定“承认中国与日本国间在中华民国三十年即公历一千九百四十一年十二月九日以前所缔结之一切条约、专约及协定,均因战争结果而归无效”,这当然就包括当初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

《原住民族与台湾政府新的伙伴关系条约》

《原住民族与台湾政府新的伙伴关系条约》最初是在1999年台湾“总统”大选期间,由原运人士组织各族代表与当时的“总统候选人”陈水扁於兰屿所共同签订的历史性文件,内容包括七大项∶承认台湾原住民族之自然主权;推动原住民族自治;与台湾原住民族缔结土地条约;恢复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传统名称;恢复部落及民族传统领域土地;恢复传统自然资源之使用、促进民族自主发展;原住民族国会议员回归民族代表。此条约在陈水扁当选之後虽成为民进党政府对原住民相关政策的指导方针,但由于「条约」签订当时陈水扁仍未具有“国家元首”身份,因此其法律效力遭受质疑。2002年10月19日,陈水扁以“总统”身份,透过原住民各族传统的缔约仪式,代表政府与原住民族完成「新伙伴关系协定」再肯认的仪式,该条约的签署才在台湾具有实质性的效力。 此条约的签署,很清楚地看出陈水扁并不是台湾之子,他也不可能完全代表台湾利益。

一个中国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它属于中华民国,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一八九五年四月,日本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各国,中国废止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一切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定、合同,并将收复台湾;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一九四五年,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并在《日本投降条款》中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十月二十五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综上所述,延续历史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虽台湾问题关乎台湾的政治地位及其主权归属的问题,是构成现今事实存在的中华民国的有效管辖领土的全部(这部份领土亦从未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辖),但它也只是中国内部的一个问题。几千年没得到彻底解决的一领土完整的问题。这样一问题即使是各自互表,也绝不可能衍生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之问题!绝不可能因两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政府与中华民国台湾政府)长期对峙,而让中国领土被分割! 单福山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