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广场舞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2018-09-04 05:29书业网

篇一:社会实践 - 广场舞调查

舟山定海区广场健身舞调查报告

海洋科学学院 姚杨

调查时间:2012年7.10— 7.20

调查地点:舟山市定海文化广场

调查对象: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与资料查询

摘要:【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舟山市定海区文化广场健身舞开展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广场健身舞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可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除了具备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美学价值。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舟山非遗保护与舟山广场健身舞的发展有机结合。尝试将舟山渔歌和舟山民间舞蹈与舟山广场健身舞相互融合,在打造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舟山广场健身舞品牌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审美要求和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现代传媒和网络的文化节目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导致人们对民俗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淡化,参与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的热情越来越低。更为令人不安的是,还有许多人虽然对于我国的文化保护有热情和认同感,但对于民间艺术本身却相当冷漠,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和大片。而一些爱好民间艺术人员却在为谋生计日夜奔波,致使参加民间艺术表演的人员愈来愈少,组织舞蹈队伍愈加困难。因未能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民间舞蹈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非动用民间歌舞不可的场面不复存在,传统的节日逐步为现代节日所代替,民间歌舞表演在广大农村的展示机会正在减少。

关于广场健身舞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本文中的“广场健身舞”是指以自发性以健身为目的的在广场上开展的健身舞蹈。广场健身舞历史悠久,早期的广场舞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后来

逐渐发展到宗教仪式、民间节日、祈祷节庆等等不可缺少的舞蹈表演形式。现在的广场健身舞主要是以自娱,健身为主要目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音乐题材的丰富性。2.动作元素的多元性。3.参与形式的少局限性、广适应性。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身价值。绝大多数舞曲时长在3至5分钟之间,属于中等耐力有氧运动。通过定量练习,会大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广场健身舞具有健心价值。广场健身舞和其他运动休闲方式一样,可以使人获得一定的感官满足和精神的释放。参与广场健身舞还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密感,增进思想交流,有效降低心理负荷,增强健康信心。

广场健身舞除了具备健身价值和健心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广场健身舞对时间要求不高,一般每次锻炼30min左右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参与者以提高健康水平、支配空闲时间、扩大社交范围为目的,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大家一起跳”的形式决定了参与者必须组成一种临时的或相对稳定的活动群体。广场健身舞音乐和舞步的多样性和异域性,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美。

一、舟山广场健身舞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200名,年龄在10--70岁之间。本研究选取舟山市定海区的不同广场、公园为研究范围。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定海区4个广场健身舞活动点为调查对象,实地走访了6个乡镇街道的6个活动点。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调查了定海区广场健身舞参与者200余人,其中发放问卷200余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为200份,有效率为100%。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分析:从年龄上看30一50岁参加广场健身舞锻炼的人数占66%,50一60岁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人数占24%,60岁以上仅占10%。由此看出:由于广场健身舞的运动特点,低龄老人更乐于参加。从文化程度来看,参加广场健身舞的中老年妇女大学或大学以上占17%,高中占22%,初中占42%,其他占13%。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健康的认识不同。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对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对自身健康更为重视,很容易投人到健身舞锻炼中来。因此,我们在加强广场健身舞推广的同时,也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宣贯。

2.参加广场健身舞的目的

通过调查,参与者锻炼的目的依次分为:健体、运动减肥;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愉悦心情;认识朋

友、增进人际交往;还有的是为了消磨时间等。资料表明,广场健身舞能满足人们健身娱乐、调节心情、重建与人交往的需要。

3.参加广场健身舞的时间安排

每周练习次数、每次练习时间(表2、表3)

表2、表3显示:大部分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坚持天天练习,每次练习1一1. 5h。通过调查了解到清晨和晚餐后是参与者普遍选择的锻炼时段。30一40年龄段的女性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化性;41一50岁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工作、家务繁忙,只能靠挤时间才能进行广场健身舞锻炼,而且计划性不足;50岁以上女性空闲时间多,生活比较有规律,因此,锻炼时段比较固定。

4.广场健身舞的场地情况

从受调查者200人中可见,主要以广场、公园为主。其中146人利用广场、小区空地,占73%;有54人利用公园,占27% o

5.广场健身舞的组织情况

广场健身舞的组织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社区组织,锻炼人数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15%;一类是民间自发的非社区组织,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75%。从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5%的广场健身舞练习者认为:由于练习中缺乏有效指导,使得练习带有盲目性,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建立和完善一个强有力的活动组织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场所,是非常必要的。

6.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血管、呼吸系统锻炼效果分析

从访问研究对象的了解情况来看,属正常的有186人,占其中的93%的人属于健康状态,说明广场健

身舞在调节参与者血压,维持心脏正常运转方面有一定功效。在肺功能方面,参与者的肺活量均稍微大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7.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理功能结果分析

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记忆力明显好于一般同辈人群。这与在舞蹈活动中,需要记忆大量舞蹈动作,并需要注意肢体的协调配合不无关系。在放松心理缓解压力方面,参与者由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彼此交流的社交圈子,相互间的倾诉变得极为普遍。

二、舟山定海区广场健身舞的发展研究

舟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渔都,海岛人民在长期的生息劳作中创造和积聚了饱含海洋奇特风采的民间艺术。浓郁的海岛风情,无华的艺术写真,纯朴的思想感情,使它特有的海洋韵味,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民间艺术的弘扬和发展,既需要做好基础性的普及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提高的工作。让传统的舟山海洋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的审美情趣相融合,为广大的群众接受喜爱,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要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迎合大众的口味,成为广大群众都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尝试结合非遗保护,将舟山锣鼓、舟山渔歌和舟山民间舞蹈与广场健身舞有机结合,在打造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舟山广场健身舞品牌方面进行发展探索。

1.着力于创作推动:

在这些形式多样的舟山海洋民间艺术中,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和跳蚤舞作为舟山民间音乐舞蹈的翘楚,极具个性、独树一帜。将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跳蚤舞等舟山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与广场健身舞这一形式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出一批具有浓郁舟山海洋特色的广场健身舞作品。

音乐的选择与编排对于广场健身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舞蹈大都是先选定音乐,然后根据音乐来创编动作内容。而融人舟山渔歌、号子的音乐元素的广场健身舞音乐则是先选定音乐曲目基调,然后进行动作编排,最后再根据动作来修改音乐。

例如渔民号子的音乐虽然具有很强的节奏元素,但音乐的可舞蹈性并不强。这时就需要对音乐进行重新的谱曲编配,成为适合广场健身舞的背景音乐。根据作品的意境和歌词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进行创作发展,可徒手也可选用道具,形成固定套路,加以推广。

2.着力于活动促进:

任何艺术形式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展示自身风采的空间和舞台,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空间,赢得大众的喜爱。因此,各级文化部门可举办专题培训班,聘请相关的文化干部和业余爱好者传授技艺;也可到各个乡镇、社区、广场活动点不定期地进行辅导培训。此外,还可有计划地组织全市性的专项大赛,既营造

浓厚的舟山海洋民间文化氛围,又为广大广场健身舞参与者提供一次很好的交流切磋的机会,有效推进舟山广场健身舞的普及和提高。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传统艺术价值源远流长,因为独特才不可取代。广场健身舞是大众的舞蹈,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将两者有机结合,利用广场健身舞这一载体,以为健身舞中心,通过向外延伸辐射,促进舟山海洋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

[5]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大学出版社

篇二:广场舞调查报告

告别噪音,告白广场舞

——关于金华市婺城区青春社区广场舞的调查报告

[提要]:近年来,随着广场舞的兴起与热门,我国的广场舞人数激增。但由于相关的管理处于较为空白的阶段,全国多地的广场舞都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因此,特意对青春社区这一拥有大量广场舞爱好者的社区进行调查,针对其管理、规范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青春社区 广场舞 噪音 冲突 解决

前 言

自广场舞兴起以来,泼粪、鸣枪、放狗等冲突事件不断,而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广场舞这一文化形式所伴随的巨大噪音。当广场舞邻近居民区时,广场舞就不再是一种有益于强身健体的文化形式,而是影响居民休息、引发矛盾冲突的定时炸弹。通过对青春社区现状的分析,发现社区内有多个广场舞集中地,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居民表示理解,甚至有所牺牲与居民极度厌恶、反感,恨不得遏令禁止,大小冲突不断。在此矛盾重重,社区管理缺失的情况下,提出一些意见与可供参考的其他地方的解决方案。

一、调研结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社区内目前共有三个较为固定的广场舞集中地,一个位于小区西面的篮球场,大致40人次;一个位于小区中心加贝超市门口的空地,大致30人次;以及位于小区东面某一居民楼楼下的空地,大致20人次。总共有一百余人的广场舞爱好者。虽然同在一个小区,但这三块位置的规范情况却差异很大。

(一) 篮球场

小区西面的篮球场空地是社区内目前最大的固定广场舞集中地,以40岁~60岁以上的女性为主。阿姨们与在该篮球场上打篮球的运动者以中间线为界,虽然各使用一半场地,但相处较为融洽,受访的运动人士也都表示广场舞所放的音乐音量适中,并不会干扰他们运动,也能互相理解。而该篮球场与其附近最近的居民居住区大约有50米的距离,附近的居民普遍表示受其噪音干扰较小,只有小部分住户能听见隐约的歌声,但是对生活几乎不产生影响。采访中,大部分居民对此表示理解,认为生活之余跳跳舞也是一大乐事,有助于锻炼身体、

提高审美情趣、扩大人际交往,表示了对广场舞这一文化形式的支持。

而这一块区域,阿姨们许多已经跳了许多年,与附近的居民相处融洽,很少遇到有居民来抗议之类的冲突事件。并且,也有专门的领舞阿姨作为此地的负责人,当居民对其有意见时由她与居民沟通、协商,她们现行的音量就是在一年前经过协商调整的基础上的确定的,较为合理,居民反映也较好。在这样的氛围下,阿姨们也跳得舒心。

(二)加贝超市门口的空地

加贝超市位于小区的中心,在一养老院楼下。在该地跳舞的阿姨除了附近的居民之外还有养老院的部分阿姨。该地跳舞的时间段大致为晚上5:30~9:00,离附近最近的居民楼也有近百米的距离,实地勘察后发现在居民楼几乎听不到广场舞的音乐,居民也表示没有什么影响,对广场舞持积极态度。但是因为位于超市大门口,也就其音量、位置等问题采访了超市负责人、营业员、以及部分顾客,其均表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偶尔能听到也不会对其工作、购物造成影响,支持中老年人走出家门,强身健体。另外,超市负责人表示,能将门口的大块空地有效利用起来,也有助于超市旺人气,在广场舞音量适当的基础上,可谓互相得益。

居民、超市的相关人员都对阿姨们的广场舞表示支持,她们跳起来也自然更为快乐,甚至许多与超市的营业员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三) 某居民楼楼下的空地

在调研中,虽然前两个广场舞集中地反映较好,无论是附近居民还是跳舞的阿姨,都能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形成一个融洽的氛围,但在这里,情况却大不相同。

这块空地紧挨着一片居民楼,空地的上方就是许多阳台,受访住户们纷纷表示广场舞的音量很大,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而其也不止一次的与阿姨们沟通,甚至起过许多次冲突、踢坏了好几个音响,但情况始终没得到改善。派出所的民警都表示,不止一次地接到反映,那块区域因广场舞音量过响干扰了居民而引发冲突事件,但他们对此也表示很无奈,调解、劝导的无效始终是这里广场舞的痛。不仅痛在居民,也痛在跳舞的阿姨们。在受访中,不仅是居民哀声载道,怒火连天,跳舞的阿姨们同样表示苦恼,出来跳舞也是图个开心,却时常遭到附近居民的谩骂,完全违背了她们出门跳舞的初衷。但是又出于种种原因,阿姨们似乎并不愿意转移战地加入小区其他两个舞队。而在这里,也并没有担任负责人的领舞阿姨,这里的麻烦谁都解决不了,谁也不愿意来担这个天天与住户理论、相吵的责任。

二、现状分析

对比之下我们发现,青春社区的三块较为固定的广场舞集中地中,离居民区较远、音量对居民干扰较小的前两块区域都有较为融洽的氛围,受访住户几乎全部秉持着理解的态度,对偶尔受到的干扰造成的不方便也表示理解,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在篮球场附近的一位阿姨表示,因为在家里能听到的音量其实很小,平常并不会太在意,但是由于她每个月需要值一天半夜班(半夜12点上班,晚上6、7点就会睡觉),睡得早对声音就比较敏感,这时候外面的广场舞的声音就容易困扰她造成失眠。而当我提及是否与跳舞阿姨们进行交涉时,她连连摆手表示对阿姨们的理解。在采访前两块区域的过程中,相互理解也几乎是每个受访者会提到的词汇。而第三块区域的居民几乎无一不是怒火万丈,恨不得禁止广场舞。那难道是前两个区域的居民比较好说话?在采访中,前两个区域的居民也都说,理解的前提是阿姨们广场舞的音量适中,若是就在自己家楼下,噪声很大,那是谁也无法忍受的。

而对于广场舞问题的出现,除了双方问题之外,也有居民提出,与社区文化缺失也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在饭后除了打麻将、打牌、广场舞之外几乎没太多的选择。公共用地缺失、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过少,都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此外,受访居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表示,受到了广场舞的噪声困扰除了和跳舞阿姨交涉,第一时间也会向社区、媒体反映。但是曾经和社区联系过的受访者告诉我,他们反映多次不仅未果,社区连个回应也没有,敷衍了事。我也为此走访了社区与媒体的相关人员。 对此,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很无奈。首先,目前并没有可以参照的硬性政策;第二,社区并没有执行力,只能以调解、劝阻为主,无法硬性规定哪块区域能跳与否。而小区半开放的情况也为管理增加了难度。另外,青春社区内建有公园、超市、报刊亭、小学、多个杂货店、养老院等,且绿化面积很大,公共用地占地很大。她们也曾联系过青春公园,公园的大门口虽然有一块空地,但晚上没灯。而公园的人流量很少,公园不归社区管,无法安装灯具。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他们也无法将居民楼下空地位置跳广场舞噪音大的问题解决。

而媒体人员则认为,由于国家并未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当地政府也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任何批

示,他们的介入也很难解决问题,只能拍摄双方的矛盾过程,对实际解决效果不大。并且这类情况现在可谓广泛存在,除非出现一些过激的事件,否则其也很难针对该主题整理成正式新闻稿播放。

三、意见与建议

当下,多地政府都采取了措施治理广场舞扰民的问题。而政府动了力却给人感觉不走心。

比如,西安市法制办发布《西安市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晚10点至次日7点,居民区不得进行广场舞等产生噪音的的活动。如果严重扰民,单位将面临1万元、个人将面临1万千的罚款。表面上看,这既保障了居民跳舞的权利,也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貌似是一种双赢。但细想一下,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试问有多少大叔大妈跳广场舞是在晚上10点到次日7点进行的?很明显,居民区的其他人反对跳广场舞的原因是影响休息,这里的休息又不是特指睡觉,而是下班后能够享受一种相对清静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规定显然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嘛?这也就证明政府在广场舞的治理上是在做无用功,于公共资源使用困境的解决基本上没有任何帮助。

而当下,温州鹿城区模式采用中央音响声控控制音量,控制所设的音响声源与居民区的距离,违者处以一定份额的罚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合肥等地开始在社区附近兴建街心公园类的空地,提供更多的公共用地,解决广场舞问题。

广场舞不同于其他的舞蹈形式,广场舞脱离了舞蹈的专业范畴。广场舞产生在群众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创作者是群众,它的使用者是群众,他的传播者也是群众。作为一种大众健身形式,广场舞集节奏韵律感和艺术美感为一体,因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已经冲出了城市,走向了农村。同时,广场舞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有效地丰富了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毋庸置疑,这样的文化形式需要得到支持。但是,不告别噪音,我们好像无法告白广场舞。

广场舞问题的行程牵扯到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公共用地缺失,舞址选在居民区附近,影响到居民生活是广场舞引起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各地政府对于噪音污染问题的解决一直有所欠缺,执行力不足。第三,也反映了社区文化的缺失。

而对于青春社区来说,面对如今的情形,似乎更应该由社区、物业对社区中一些不合理的用地进行改造,开拓出更多社区文化用地供居民健身、休闲。此外,对社区中已有的健身广场的健身器材进行修葺,破损的器材进行拆除,重新整合该广场有利于提供更大的空间,供在居民楼附近、影响到居民生活、休息的阿姨们跳舞。此外,作为社区,还应该致力于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其它单位、企业合作举办广场舞大赛,提高居民对广场舞的认同度,积极开展其它文化活动,使大叔、阿姨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麻将与广场舞,拥有更多的选择。 对于政府来说,也应该注意到全市、全区范围内像青春社区这样的地方,广场舞的噪音问题给居民的生活作息带来极大的困扰时,无疑是隐藏了定时炸弹。学习温州鹿城区等地的成功经验,采取中央音控,设定广场舞允许区域或指定广场舞不允许区域。指定允许区域或是不

允许区域两个做法各有好处,前者有利于阿姨们直接去那些指定的区域活动会比较方便,但不利于群众施行监督,因为指定的区域会很多且零散,群众难以具体知晓所处区域到底是不是处在允许范围内,也无法实施监督。后者指定不允许,而现状是大部分在跳舞的地方,如果出台了规定都会被划到不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只是说这里不允许但是不告诉你该去哪里,虽然还是需要阿姨们自己找地方,但是比较方便实施监管。因为一般群众不一定知道哪里哪几个广场或者地点是允许的,但是不允许的一般是以中心建筑、标志、路段之类的为中心,多少范围之内不允许,更有利于群众的监督,也有利于保障群众的权益。同样的,对于跳舞的阿姨们来说,只有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政府的保护,她们才可以跳得舒心、跳得畅快,我们所说广场舞的好处也才真正成了好处。

参考文献:2013年6月26日《华商报》

篇三:城镇妇女对开展广场舞活动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妇女对开展广场舞活动看法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近两年,时尚的妇女广场舞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给我市的风貌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深深的感受到广场舞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因此,我在暑假期间针对“城镇妇女对开展广场舞活动的看法”做了一次访谈调查,与晋江市青阳街道普照社区里的几位妇女进行了一次访谈,现将此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广场舞蹈这一群众性文化艺术早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之中。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晋江世纪公园广场上总会响起欢快动感的音乐声,几十位妇女齐聚在这里,一同随着节拍跳起优美轻快的广场舞,喜爱跳舞的普照社区居民许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告诉我,每天晚上,只要天气允许,都会到这里参加广场舞。她说,跳舞不仅可以煅炼身体,还可以让身材变得更匀称,更重要的是能结识到更多朋友,现在大家来跳广场舞都形成了习惯。前几年,这个广场还没有这么热闹,直到开始跳广场舞,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驻足观看的路人也多了起来。

据介绍,她们的舞蹈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近百人, 广场舞文化活动人气越来越旺。黄阿姨说,没跳广场舞之前,每天吃完晚饭不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和邻居朋友搓麻将,现在就不同了,有时候吃完饭,一看时间到点了,碗筷还没来得及收拾就出门去跳广场舞了!因为她太喜欢跳舞了!不过,有时候不同的队伍之间也会因为场地问题而出现“抢地盘”的尴尬。

舞蹈和其他的运动不一样,一边听音乐一边跳舞,是一种享受。王阿姨表示,跳舞的时候,觉得自己变年轻、变自信了。她说,最初觉得不好意思,只在一旁观看,不敢和别人一起跳,直到后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她终于忍不住也加入了她们!社区居委会很支持她们的活动,专门给她们请了个舞蹈老师来教她们跳舞,有时她们还去参加汇演。跳舞的人,年龄跨度大,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根据这次访谈的内容,可以看出广场舞的流行归功于多个因素。

首先,广场舞蹈动作简单易学,内容丰富多彩,音乐节奏明快,是妇女们乐于接受的娱乐方式,改变了以前单调无聊的生活方式。其次,跳舞有健身效果,多练习不仅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起到减肥的作用,保持优美的身材。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过胖有关,比如“三高”等病症,经常锻炼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很有益。再次,妇女们齐聚在一起跳舞,话题多了,相互之间的走动就更加频繁了,结交的朋友更多了,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此外,跳舞是一种享受,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以前很多人吃过晚饭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在家里打麻将,这在损害身体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广场舞的出现,有利于改变这些习惯,陶冶性情。最后,广场舞是一个很好的个人压力释放和情感宣泄方式。跳广场舞的过程中,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让人忘却烦恼,让心灵得到调节和释放,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

广场舞的流行,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也给城市的文明建设加了不少分! 舞蹈是一种具有表演性、艺术性的健身活动。广场舞的流行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和健康意识提高的体现。广场舞实际上是广场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来源于健身,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聚在一起跳跳舞,主要是为了健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广场舞的队伍中,除了健身外,更是在营造一种全民运动的氛围,带动城市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的发

展,营造一种别样的文化气息。如果说广场是城市的客厅,体现着当地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那么广场文化就应该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与个性,从而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成为市民精神的寄托。

广场舞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如今的广场舞,已经被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肯定。 在各个城市的各大广场,都会有跳广场舞的人们,其中不乏有年轻人,这表示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这种无门槛的广场文化倍受人们青睐,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广场舞种类繁多,有健身舞、交谊舞、民族舞等等,舞者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多样的文化韵味。

热闹的广场舞只是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说明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并且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追求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广场舞倍受青睐的驱动力之一。其次,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使越来越多的广场应运而生,为广场舞提供了场所,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这是另一个重要驱动力。因此,广场舞活动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此次访谈中,黄阿姨曾经反映过“抢地盘”的尴尬,这说明了存在活动场所稀缺的问题。虽然有一些大型的公园、广场,但有些社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健身和活动场所稀缺,呈现“无地可舞”的局面,人们不得不在马路边娱乐休闲,这样很不安全。因此,政府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尽力为人们群众的活动创造条件!除此之外,有些社区的舞蹈队在请教练方面遇到了困难,政府部门也应该出手相助,最好能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广场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对现在的广场文化进行引导,使之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广场舞的流行掀起了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新高潮,是群众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的表现,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群众自发地、有组织地开展文艺、体育、休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丰富和不断满足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提升。目前,我市各地大大小小的广场已经成为了广大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政府的支持必定能将全民健身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普通人来说,广场舞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片段和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是一种文化内涵,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方式,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打造社会文化品牌、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也能够让群众积极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丰富业余生活。因此,我认为广场舞是一项值得普及和推广的健身活动。

此次访谈调查的内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力量,它可以小到是一项简单的跳舞活动,也可以大到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大到影响城市文明建设。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开阔了视野,深入生活,了解社会,让我深切地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的深远意义。可以说,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是一个很有必要进行的环节。

2011.08.16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