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社交忌讳15例

交际礼仪2018-09-05 03:32书业网

精选范文:社交忌讳15例(共2篇)

在交往过程中,俄罗斯人有许多由传统习惯形成的忌讳,要特别予以注意。 1、见面握手时,忌形成十字交叉形,即当他人两手相握时,不能在其上下方再伸手,更不能依在门槛和隔门握手。 2.俄罗斯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说法,因此,切忌伸左手给对方,无论是握手还是递还物品。 3.遇老者、妇女、上级时不应主动伸手,要等待对方。脸要保持微笑,若脸冷若冰霜,没有表情,则对方视为冷淡的表现。 4.称呼女性时,切莫用"太太"一词,这将引起对方的不快。有职衔称职衔,或给对方介绍的机会,侍机行事。 5.忌用手指指点点,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如此,俄罗斯人认为这是对人的莫大污辱。在人面前,不能将手握成拳头,大姆指在食指和中指间伸出,俄语中称此手势为"古基什",是蔑视嘲笑的粗鲁行为。而美国人常用的手势--用大姆指和食指接触成"O"形,其他三指伸直(OK),在俄罗斯则是非礼的表示。 6.交往中切忌用肩膀相互碰撞,这种行为一般只发生在挚交朋友之间,否则,身体碰撞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7.避免交谈中使用"你应该"一词,俄罗斯人向来尊重个人意见,反感别人来发号施令于已。 8.不能说"你发福了"之类的话。朋友久别重逢,寒暄问候时,切不可论胖谈瘦。俄罗斯人觉得这是在形容其臃肿、丑陋。 9.打招呼忌问:"你去哪儿?"这不是客套的问候,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在打听别人的隐私。 10.让烟不能给单支,要递上整盒。点烟时忌讳划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给三个人同时点火,不能将别人的烟拿来对吸。 11.男女在社交场合,临别时,男人要为妇女穿大衣、拉开门,要让妇女先行,不能自己开门拂袖而去。 12.送礼不得送两样物品--刀和手绢。在俄罗斯、刀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手绢则象征着离别。 13.不要在渴酒时劝酒或蓄意灌酒。俄罗斯人十分贪杯,酒鬼遭人蔑视,故意引别人喝醉,则令人憎恨、厌恶。 14.不得在桥上或桥下告别,这样的告别意味着永远地离去。 15.不能用脚踢狗或其他动物。外出遇到拦路狗,要说话将它赶走。俄罗斯的狗听得懂指令,而踢则是犯忌的。 来源:锦程物流网 [社交忌讳15例(共2篇)]

篇一:俄罗斯社交忌讳15例

在交往过程中,俄罗斯人有许多由传统习惯形成的忌讳,要特别予以注意。

1. 见面握手时,忌形成十字交*形。

2. 俄罗斯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说法,因此,切忌伸左手给对方,无论是握手还是递还物品。

3. 遇老者、妇女、上级时不应主动伸手,要等待对方。脸要保持微笑,若脸冷若冰霜,没有表情,则对方视为冷淡的表现。

4. 称呼女性时,切莫用"太太"一词,这将引起对方的不快。有职衔称职衔,或给对方介绍的机会,侍机行事。

5. 忌用手指指点点,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如此,俄罗斯人认为这是对人的莫大污辱。在人面前,不能将手握成拳头,大姆指在食指和中指间伸出,俄语中称此手势为"古基什",是蔑视嘲笑的粗鲁行为。而美国人常用的手势--用大姆指和食指接触成"O"形,其他三指伸直(OK),在俄罗斯则是非礼的表示。

6. 交往中切忌用肩[社交忌讳15例(共2篇)]膀相互碰撞,这种行为一般只发生在挚交朋友之间,否则,身体碰撞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7. 避免交谈中使用"你应该"一词,俄罗斯人向来尊重个人意见,反感别人来发号施令于已。

8. 不能说"你发福了"之类的话。朋友久别重逢,寒暄问候时,切不可论胖谈瘦。俄罗斯人觉得这是在形容其臃肿、丑陋。

9. 打招呼忌问:"你去哪儿?"这不是客套的问候,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在打听别人的隐私。

10. 让烟不能给单支,要递上整盒。点烟时忌讳划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给三个人同时点火,不能将别人的烟拿来对吸。

11. 男女在社交场合,临别时,男人要为妇女穿大衣、拉开门,要让妇女先行,不能自己开门拂袖而去。

12. 送礼不得送两样物品--刀和手绢。在俄罗斯、刀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手绢则象征着离别。

13. 不要在渴酒时劝酒或蓄意灌酒。俄罗斯人十分贪杯,酒鬼遭人蔑视,故意引别人喝醉,则令人憎恨、厌恶。

14. 不得在桥上或桥下告别,这样的告别意味着永远地离去。

15. 不能用脚踢狗或其他动物。外出遇到拦路狗,要说话将它赶走。俄罗斯的狗听得懂指 令,而踢则是犯忌的。

其实大家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礼节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

篇二:中美社交禁忌比较

中美社交禁忌文化比较之礼仪禁忌

【摘要】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保留着各自的文化以及特色文化。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发生碰撞,会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但在两种甚至多种文化进行交流时,必然会有摩擦的部分,即“文化禁忌”的敏感触及。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侵袭,中美文化的交流也越老越密切起来。将中美这两个最具典型代表性国家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在审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同时,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美国文化,因此我们组就“中美社交禁忌文化比较”这一具象课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及论述,而该篇就中美礼仪禁忌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美 社交礼仪 禁忌文化

一、中美社交禁忌文化产生的宏观背景

(一)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

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美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扬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上进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表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而美国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时。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甚至被无情的淘汰。因此,美国文化体系出个体特征,从他们追求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都表现出美国人的个体主义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二)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和对大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而美国人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与人类是相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和改造大自然。

(三)“和”与“争”

中国人非常注重“和”字,“以和为贵”,追求中庸之道,“知足常乐”的乐天派思想,也培养出中国人即使处在危难中也不抱怨的民族特性。再加上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人们追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而美国非常注重竞争和冒险、不满足现状。美国的“西进运动”就体现出美国的这一特性。

二、中美禁忌文化的微观表现之“社交礼仪禁忌比较”

(一) 礼仪禁忌的概述

1、 礼仪禁忌的涵义及意义

(1)涵义:礼仪禁忌是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礼仪、习惯、风俗禁止的事物和犯忌讳的言行举止。它主要包括颜色、数字、交谈、动物与图案、饮食、送礼、行为等方面的禁忌。在英语中用“taboo”表示,在民俗学中称为“塔布”,其意是为了避免招致惩罚和危险,而在观念、语言和行为上对人们的约束。

(2)意义:禁忌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人们做某种事情或说某种话,或忌讳人们做某种事情或说某种话。它不仅来源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而且也包含着人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礼俗。禁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某些语言、器物或行为会招致厄运或灾难。为了保证平安幸福的生活,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禁忌的权威,维持禁忌的实施。

2、 中美礼仪禁忌的来源

(1) 中文“礼仪”之源

郭沫若曾指出:礼之起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扩展而为对人,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礼仪制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富也;度耶,宜也,匹也。

即:中国的“礼仪”起源于古人的敬神祭祖的活动,要求怀着虔诚的心理,认真履行,把握好分寸,

(2) 西方“礼仪”之源

世界语中的etiquette即礼仪、仪式、礼节、礼貌,还有“纸贴,标签”之意。这表明“礼仪”一词还蕴含着某种“标志”的意思。

Etiquette原意是一种长方形的纸板,上面书写着进入法庭所应遵守的规矩、秩序。因而这纸板就被视为“法庭上的通行证”。这etiquette进入英文以后就有了礼仪的涵义,有规矩、礼节、礼仪的意思,成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关于禁忌的由来,佛洛依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归结为三个方面:灵力、欲望、仪式。以后的研究者又增加一条:教训。

在宗教神权势力很大的西方社会,禁忌在18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国家,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就有出现。《汉书 艺文志》记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神鬼。”据此可以推断禁忌在中国应该出现在汉朝。

(二) 中美社交礼仪禁忌分类比较

1、 颜色禁忌

不同的文化赋予各种颜色不同的意义,颜色禁忌也有所差异。

红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喜庆的色彩,具有好运、吉祥、胜利等含义。体现这些褒义色彩的词很多,如红旗、红星、红双喜、大红人等。因此,中国人在办丧事时或丧服期间忌讳穿红色衣服,因为这是对死者大不敬的的表示。同时,用红笔写信也是很忌讳的,因为这是断交的表示。虽然在美国,红色也与喜庆节日有关,但多有贬义色彩,如:愤怒、危险、专横、傲慢等含义。美国人大多数不喜欢红色,因为人发怒时,脸上发红,很不好看。

白色在中英文中表示纯洁无暇,但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白色是与“哀悼”联系在一起的,丧事被称为“白事”,在办丧事或服丧期间,人们穿白色的衣服、鞋子、帽子以表示哀悼。但对美国来说,白色具有褒义色彩,象征婚姻幸福、美德、纯洁等。比如婚礼上新娘一般都穿白色婚纱,“white day”对美国人来说是吉祥日,甚至政府要地他们也喜欢用白色表示,如白宫(White House)。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尊贵、庄严。例如在古代黄色是除了僧侣之外皇帝的专用色,因此也就成了一般人的禁忌色。但在美国,黄色代表这怯懦和背叛。在宗教故事里,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身穿黄色衣服的。此外,黄色对美国人来说还具有思念的意思,比如有一首老歌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其中“yellow ribbon”就象征着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在中文中黄色不但不代表思念,还有“淫秽、下流”的意思,人们宣扬色情的书籍和杂志为“黄色书刊”,但翻译成英文是“Yellow pages”是黄色电话号码薄的意思。

2、 送礼禁忌

在美国,送礼有很多忌讳。首先送礼要有原因,没有原因的接受礼物是很让美国人困惑尴尬的。另外,禁忌送重礼,这代表这行贿之嫌。同时,在美国直接送现金或支票不能代表情谊,钱和支票不过是责任和义务的象征。相反,一个小小的礼物却能表达送礼者的情谊。除了这些之外,美国人禁忌在业务交往中送礼,以避行贿之嫌:忌讳男士给女士送香水;忌讳在众人面前只有你一个人送礼,而使别人感到难堪。另外美国有鲜花送礼的习惯。关于送花也有一些禁忌。送花忌讳送双数,忌讳送白色的花,如果这样做会招来厄运。

在中国送礼有很多和美国不同。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如果送礼者真的送个小礼物,会被人骂为“吝啬鬼”。给老人送礼物,不能送钟—送终;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分离;不能给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如不能送领带和腰带给男士,不能送项链和戒指给女士。

3、 宴会禁忌

宴会禁忌也涉及到许多礼仪问题,在中国,如饭桌宴席上的长幼主宾座次、敬酒的规矩、男女是否同席、碗筷的摆放法;吃饭时不能敲碗,认为敲碗是咒骂做饭的人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叫花子的行为;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中间,认为这是拜祭死人的行为,是不吉利的象征;做客时不能在自己的碗里剩食物;盛饭不能用勺子往外倒等等,都有严格讲究。

而在美国就有很多禁忌。首先时[社交忌讳15例(共2篇)]间观念要明确,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该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而在中国则应该早到,穿睡衣接见客人也没什么太多忌讳。在美国,家宴客人比餐馆邀请更受美国人欢迎。家宴时,主人会带动全家人的热情来招待客人,但在餐馆等公共场合他们的热情就会消减很多。在餐桌上餐巾用来拭嘴,切记用来擦手或餐具。美国人吃西餐用刀叉,左手拿刀右手拿叉,还要注意用刀叉的顺序,刀叉斜放在盘缘表示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使用完毕。宴后三四天之内要寄一张感谢卡或邀请函给主人。而中国人用筷子。

4、 交往礼仪禁忌

在中国,以尊重、友好、平等、利人为原则,在称呼、馈赠、做客、待客等方面都有不少禁忌习俗。中国各民族几乎都忌讳对长辈、尊者直呼其名,而要使用亲属称谓或敬语。赠送礼品,给结婚的人送双不送单;给丧家不送绸子(与“臭子”的谐音)、缎子

(与“断子”谐音);给商家不送茉莉(“没利”的谐音);给病人不送剑兰(与“见难”谐音),要送苹果、桔子、桃、栗,表示平安吉利,逃离病灾;除丧事外,一般不送菊花,人们多以菊花为丧话。

在中国,平时的交际用语也很有讲究。初次见面应说:幸会;看望别人应说:拜访;等候别人应说:恭候;请人勿送应用:留步;对方来信应称:惠书;麻烦别人应说:打扰;请人帮忙应说:烦请;求给方便应说:借光;托人办事应说:拜托;请人指教应说:请教;他人指点应称:赐教;请人解答应用:请问;赞人见解应用:高见;归还原物应说:奉还;求人原谅应说:包涵;欢迎顾客应叫:光顾;老人年龄应叫:高寿;好久不见应说:久违;客人来到应用:光临;中途先走应说:失陪;与人分别应说:告辞;赠送作用应用:雅正

在英语中隐私的对应词是“privacy”,意思是“隐私,秘密,独处”。隐私观念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由于文化的不同,对于隐私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在美国人眼里,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重视隐私,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愿意过问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不希望别人过问和干涉自己的隐私。因此在交往中,除非本人乐意,他们一般不会涉及个人的年龄、财产、工资收入、婚姻甚至身体状况以及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私人问题。如果触及以上个人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快。

而对中国人来说,以上西方人看来属于隐私的问题都是极为平常的,没什么值得“保密”。在交往中,“你今年多大了?”“你有几个小孩?”“你父母是干什么的?”都是很平常的问题相反,由于双方有了更多个人“背景”的了解,谈话反而更加投机。中国人在形容二人关系亲密时,形容“亲密无间,无所不谈”。

三、中美禁忌差异的启示

1、 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人们由于对本文化的熟悉,总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本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从而习惯于用本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判断、排挤其他文化。列宁曾指出:“每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是绝对。同时,我们对文化的对比,并不是想分出孰高孰低,而在于更好地理解异文化与本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交流和发展。对中美禁忌进行对比,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意识和敏感性,帮助我们预先引起一些注意,从而提高社交效率。

2、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禁忌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且也主要通过语言表示出来,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理解语言了才能有途径去了解异文化,才能清楚中美语言文化的差异所在,以致在中美交际中减少文化的误解。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我们语言知识的同时,我们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惯意识,使文化规范教学,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