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伊索寓言解读

解读2018-09-06 09:55书业网

篇一:《伊索寓言》教材解读

《伊索寓言》教材解读

《伊索寓言》,是以文章样式为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的类别与前三篇相似,都是通过故事,赞扬美好的东西,抨击丑恶的东西。课文的寓意,直接由最后一节揭示,有利于学生把故事与寓意联系起来,与关键词句对应起来理解。 《狐狸与葡萄》(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伊索寓言解读),作者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当他们无能为力,做不成事时,多会为自己找借口。中国人最为直接的表现,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课文中的狐狸,为什么会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哪?这是理解寓意的关键。我看有四条:一是狐狸特别想吃葡萄。狐狸看到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是最好的说明。二是狐狸,真是没有能力吃到葡萄。所以它想尽办法,也是白费劲。三是狐狸非常失望。你看,它感到无望,不就是感到没有希望。狐狸没有吃到葡萄的难过、失望,尽出。四是狐狸心存不甘。“只好转身离开中的”“只好”,活画出狐狸想吃吃不到,又不情愿、舍不得离开的窘态。在这种心里的作用下,狐狸才为自己找借口,自我嘲讽:“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虽是一篇小文章,用字炼句之精炼,令人折服。

《牧童和狼》的寓意中,暗含了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一贯说谎,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一贯说慌的行为,导致了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故事的内容、寓意,学生一看即明。重点在于理解这种一贯说谎的危害。故事为了突出这种危害,采用对比的手法写一贯说谎时牧童与村民的表现:哈哈大笑——惊慌失措,喊破喉咙——没人前来帮忙;用对比的手法写牧童狼来先后的神态变化:哈哈大笑——吓坏、慌忙、喊破喉咙。通过对比研读,学生明确牧童与村民前后的系列变化,都是由于牧童一贯说谎造成的。且这些词语感情色彩强烈,给读者震撼,给读者警醒。

《蝉和狐狸》中的蝉,为什么能够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因为它是一个聪明人。这是理解寓意的重点。故事中哪些地方表现蝉聪明?一为察觉。蝉因为得到乌鸦的教训,很快察觉其中有诈。二为实验。它摘了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果然上当,以为是蝉,猛扑过去。三为推理。蝉从狐狸的粪便里掺杂蝉的翅膀中,推理出狐狸想吃它的本意。这是从现象中推理,推理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能力。四为用外交的手法。蝉对狐狸的话,柔中带钢,用商量的语气显得客气。“你看,朋友,??”。它看似客气,实为讥讽狐狸。

篇二:《伊索寓言》内容概要与寓意分析

《伊索寓言》内容概要与寓意分析

小孩和苎麻

一个小孩轻轻的碰苎麻一下而被刺痛,妈妈告诉他下次要一把抓住它,它就会变软。 这是说,许多人都是服硬不服软的。

捕到石头的渔夫

本以为捕到鱼却是石头的渔夫十分懊丧,一个年老的渔夫劝说他们快乐和痛苦总是在一起的。这故事是说,人生变化万千,正如有时晴朗的天空会突然发生风暴,不要因挫折而苦恼。 三个手艺人

一座大城被敌军围困,砌匠、木匠和皮匠分别认为砖块、木头和皮是最好的抵御材料。 这是说,人们都习惯于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总认为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是最好的。 驴子和他的影子

雇驴的旅客和驴的主人为了驴影子激烈争吵起来,驴子却跑了。

这是说,人们往往为小事争吵不休,从而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饥饿的狗

几只狗为了得到河里浸泡的兽皮,要一起喝干河水,结果肚皮被河水涨破了。 这是说,不量力而行,辛辛苦苦追求希望渺茫的利益,结果,不但所希望的东西没得到,反而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狮子与公牛

狮子打算施展阴谋诡计杀害公牛,却被聪明的公牛识破。

这故事说明,那些聪明的人能从蛛丝马迹中识破坏人的阴谋诡计。

翠鸟

为了逃避人类的捕杀,一只翠鸟在临海的岩石上筑巢,不料汹涌的浪涛把鸟巢卷走了。 这就是说,十分小心谨慎的防备敌人,却不知道有时会落在比敌人更厉害的友人手里。 牧人与海

牧人通过自己的患难经历,真正全面的了解了大海。这故事说明,人们从患难中能得到学问。燕子与蟒蛇

在法原里做窝的燕子妈妈飞走了,蟒蛇趁此机会偷吃了她的孩子。

这故事说明,灾难来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时,最使人悲伤。

女主人与侍女们

侍女们因不堪忍受女主人折磨,将她家的报晓公鸡整死,本以为可以摆脱不幸,可结果更苦。 这故事是说,许多人的不幸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守财奴

受财奴埋在洞中的金子被盗,他伤心不已,后来有人建议用石块替代埋在洞中,以次来安慰自己。这故事说明,一切财物如不使用等于没有。

鬣狗与狐狸

每年变换性别的鬣狗指责狐狸不与他交朋友,狐狸难为情地说,不知把他做男朋友还是女朋友。 这是说那些做事态度暧昧的人。

迈安特洛斯河边的狐狸

一个自不量力的狐狸跳到湍急的河中喝水,结果一去不复返。

这就是说,那些喜欢卖弄自己、自我吹嘘的人常常给自己招来不幸。

吹牛的运动员

一个运动员自吹自己能在曼德岛跳得很远,奥运冠军也不及他,当别人让他现场表演一下,他无言以。对。 这故事说明,用事实容易就近证明的事,说得再多都是多余的。狼与马

一只不吃大麦的狼将马领到麦田,让马吃麦,他只听美妙的声音,可马不领情。 这故事说明,那些本性恶劣的人,尽管向人们报告最好的消息,也是别有用心的,人们不会相信。 老狮子

一头年老体衰的狮子病得奄奄一息时,许多曾被他欺侮的动物都来报复,这时,狮子也无能为力。这是说,无论过去多么辉煌,都难以避免辉煌失去后别人的不敬与报复。 肚胀的狐狸

饥饿的狐狸钻入树洞吃胀肚子出不来了。” 这故事说明,时间能解决许多困难问题。 赫耳墨斯与雕刻家

赫耳墨斯开始认为自己很受尊重,结果却出乎意料:他的雕像一文不值。 这故事说明,那些爱慕虚荣的人,往往被别人看不起。

天文学家

天文学家晚上观察星象,却没看地上而掉入井里。

这故事是说,人首先要做好地上的最普通的事,才谈得上天上的高深的事。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

磨坊主和儿子去卖驴子,一路上骑驴抬驴闹出很多笑话。

这是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使人人满意,想使人人满意,反而会谁也不满意。

争论神的人

两个人争论主人的能耐大小,结果主人生气没收了一人的土地。

这就是说,对主人评头论足会带来坏处。

鹿与洞里的狮子

鹿逃避猎人追捕,误入狮洞被抓获。

这故事是说,有些人为了躲避较小的危险,反而陷入到更大的危险里去。

海豚、鲸与白杨鱼

海豚与鲸争斗猛烈,自视英雄不听白杨鱼的劝阻。

这是说,有些人本来无足轻重,遇着乱世,自以为是地称起英雄来。

泉边的鹿与狮子

泉边的鹿不喜欢细小的腿,却因此获救;喜欢美丽的角,却因此送命。

这故事是说,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甚至还会坏事,不美的东西却在关键时刻有实用。 狐狸和鳄鱼

狐狸与鳄鱼争论他们谁的家族显贵。结果无高下之分。 同样地,事实胜于雄辩。

狐狸和狗

偷羊的狐狸的花言巧语被狗识破。 这故事适用于恶汉和笨贼。

胆小的士兵与乌鸦

一个胆小的士兵被乌鸦的叫声吓得两次停下了。 这故事适用于非常胆小的人。

丈夫与怪癖的妻子

丈夫通过妻子与丈夫所有的人相处难使其明白自己的怪癖。

这故事是说,事情常常可以由小见大,由表及里。

农夫与杀死他儿子的蛇

被蛇咬死儿子的农夫与差点被农夫砍死的蛇是势不两立的。这故事说深仇大恨难以和解。狐狸和为王的猴子

被选为王的猴子由于自己的轻率被嫉妒的狐狸陷害。

这故事说明,凡事不要轻率。不然,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被世人嘲笑。

狐狸和狮子

一只贪心的狐狸不与狮子合作不仅得不到食物反而被猎人抓住。

这故事说明,平平安安地做百姓比胆颤心惊做国王好得多。

狐狸和关在笼里的狮子

狐狸谩骂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这就是说身遭不幸的强者往往会受到地位低下的小人的蔑视。 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

猴子对着不能反驳自己的墓碑夸耀自己的家世被狐狸识破。 这就是说,在没有人反驳时,说谎话的人尤为自吹自擂。

农夫和毛驴

年老的农夫坐驴车进城被迷路的驴带到悬崖边上,感慨自己死得窝囊。这故事是说,死就要死得光荣、壮烈。

还不了愿的人

一个病人向神请求治好他的病许下了一个还不了的愿。这故事说明,信口许愿的人往往还不了愿。杀人凶手

一个杀人犯想逃到地上、空中和水里得以躲避,但都没有成功。

这故事说明,对于有罪的恶人,无论在地上,在空中或在水里,都不会安全。

农夫与命运女神

有个农夫因发现了一块金子而感谢土地女神,而命运女神则认为应该感谢她。 这故事说明,人应当认清恩人,报答他的恩惠。

狡猾的人

一个狡猾的人想通过一只小麻雀证明德尔菲的神示是假的,却被神识破而未成功。 这故事说明,神不能亵渎。 农夫和狐狸

一农夫因嫉妒邻居庄稼好,想烧毁其庄稼,却反而烧了自己的庄稼。

这是说,害人必害己,神决不会放走任何一个坏人。

农夫和树

一农夫想砍掉一棵作为麻雀和蝉的栖息地的树,但后发现树洞里有蜜蜂和蜜而放弃砍树的想法。 这故事是说,重利轻义是某些人的本性。

遇难的人

在一次海难中,一雅典商人仅把脱险的希望寄托在雅典娜女神身上,而不去想办法。 这故事是说,在请求神帮助时,自己也得积极想办法去做点事。

发现金狮子的人

一个既胆小又贪心的富人发现一只金狮子,但心里矛盾重重,既想要金子,又惧怕狮子。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既贪图财富又害怕灾祸的人。

篇三:伊索寓言形象分析

《伊索寓言》中的形象分析

——《驴、狐狸和狮子》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很多,主人公的形象也都非常鲜明。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驴、狐狸和狮子》。

这个故事讲了驴与狐狸打猎时遇到了狮子。狐狸为保全自己,把驴引入了陷阱后献给了狮子。而狮子先捉了狐狸,再捉住了驴。

狐狸这个形象阴险狡猾,总是不顾他人的死活,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狐狸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要以驴为挡箭牌保护自己。这种行为让被收买者——狮子都感到不屑,最终也没有放过它。因为它连朋友都可以被出卖,就更何况是称不上朋友的狮子了。不能否认一点,狐狸的确很聪明,不然,它也不会想到出卖朋友而保全自己的事。但它的聪明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以它的聪明才智绝对能与狮子周旋,并带着驴脱离险境。它选择了一个出卖朋友的方法,命运也自然会出卖它。

驴这个形象的特点是忠厚老实,但对自己周围的人缺乏戒心,导致自己被朋友出卖,被捉住的后果。驴的缺点是太相信别人了,在外出打猎时就不应该选择与一个靠不住的同伴前行。它在遇到狮子时,也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脱身的办法,而不是受狐狸的摆布。驴在被狐狸引入陷阱时,更应该警觉,但从故事中看出驴一点准备也没有。从驴的

教训中可以总结出:害人之心固然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一定不能无。

这篇故事中狮子很聪明,它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明白防患于未然的道理。狮子作为一个强者,即使许诺过什么条件,也可以随时撕毁。正如它刚刚对狐狸许诺保证安全,转眼间就把狐狸抓住了。这虽然不够高尚,却是一个捕食者的智慧。他懂得用猎物们的貌合神离来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狮子在与狐狸的“谈判”的过程中,看看出狐狸是个小人。就算它这次放过了狐狸,狐狸也会渐渐胆子大起来,最终出卖狮子。狮子很智慧地处理了这件事——把狐狸一起杀掉。狮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狐狸的自私成功获得了双份的食物。

这就是三位主人公,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形成了古希腊版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伊索寓言》中的每个主人公都很有个性,如《海豚和狮子》中的两个主人公谁也帮不了谁。这些主人公的事件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这样的人。分析主人公,也就是分析与我们同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的人。

篇四:伊索寓言案例及分析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①相关课件 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课件]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你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三)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

(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像?

交流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五)、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继续读《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2、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读好书,好读书”是我校的良好校风之一,全校上下共同行动,将此项工作渗透于每天的工作教学之中。所以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刚开始也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我们组的老师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讨论,深入探讨此课型,最终结合我班读书计划设计了本节课。我从本班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出发,参考本学期我班必读书目确定了本节内容,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学能读懂寓言,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由于缺乏这一方面的经验,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大家一起探讨,学校部分老师如期参加了本节课的观课议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从本班实际出发。以本班学生实际阅读水平为出发点,结合本班必读书目,确定教学内容。这样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使学生从中真正学到读书的方法,解决学生读书不得法的实际困难。

二、从细处入手指导学生读书。读书看起来时间很简单的事,但要真正称得上会读书的却只有少数,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关注的只是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性格,真正读懂读透的并不多。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泛读、精读、通读、跳读等读书方法,学生不会理解,更不会运用到自己的读书实践中去。只有增强读书方法的可操作性,学生才会真正明白该怎样来读书。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在阅读方法指导上,我本着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从通读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抓住角色的语言、心理、神态等来感知寓意,最后深刻理解寓意,并指导生活。一步步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三、引导学生在尝试中不断进步。学生的能力是巨大的,平时往往由于大人太多的不放心,剥夺的孩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了,如果我们能放下心来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给我们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在本节课上,我在引导学生读完第一则寓言之后,设计了“通过这篇寓言的阅读,我们能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读寓言的吗?”这一问题,把发现的权力交给了学生。一方面通过学生回顾,巩固了刚刚学习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锻炼了相应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一次尝试的机会,相信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会更深刻,进一步强化了所学的读书方法。

当然,我在读书指导方面只是一位初学者,以上也只是我的一点粗略看法,还希望各位同行能多提宝贵意见,以大家的智慧共促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