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自己写雪的现代诗歌

诗歌2018-09-08 22:59书业网

篇一:雪

《雪》说课稿

文峰区宝莲寺一中黄金凤

黄金凤 : 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宝莲寺一中九年级语文课。其论文《孩子,你快乐,我健康》《让学生在美读中升华感情》等获省论文二等奖。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雪》

一、说教材

《雪》是苏教版,九年级(下)的一篇课文,作者:鲁迅。这是一篇即景抒情的诗篇,又是一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在雪花的纷飞与凝思的幻象中。鲁迅为人们谱写了追求美好理想的温暖心声,在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象征和寄托了更为深远的情思。

(一) 教学重点

1、读懂《雪》的文字,了解写作年代和背景。

2、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南方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4、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二、说学法指导

人们常因鲁迅先生深沉冷峻的散文语言而感到深奥难懂,所以,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是本文的一大关键。

1、要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散文诗的优美语言。“披文以入情”,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采的语句,并摘抄、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3、通过小组探究、品味,提出有创新、有价值的设疑。用心感受,深入体验,以形成个性化的评价。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以诗词、画、导入

看到“雪”的画面,你会想到哪些诗句,或说一下画面之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诗人岑参笔下的诗句向我们展现出一幅意境开阔而又清新的瑞雪图。“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展现的又是另外一幅更加壮丽雄浑的图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多么静谧的风景画。鲁迅笔下的“雪”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让我们随着鲁迅激扬的文字去领略雪的水晶世界去体会鲁迅的情感。

(二) 走近作者 了解写作背景

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面对凛冽的朔风。漫天飞舞的雪花的壮美之景。引起了鲁迅美好的回忆和辽远的遐想。此时,作者生活的北京正处在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之下,于是,作者创作了这篇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诗《雪》

(三)融入文本

1、师范读,学生倾听想象。提问:文中描绘了几幅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感知全文内容

要求:(1)有感情去读 (2)字词过关

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说后出示投影)

4、本文的主旨句段(末两段)

(四)诵读美读

《雪》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反复诵读感受其美质,品味。谈一点心得

5、学生分组、分段去读、去品味、去评析

如第一段,暖国的雪景图。要读出作者喜爱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之情。

第4、5、6段,朔方雪的壮美。使作者的生命升腾,应读得高亢、激昂

(五)学生质疑 研讨

1、鲁迅对雪情有独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都写了雪地的乐趣。本文又写了“塑雪罗汉”

场面。体会融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作者从哪几方面细致写南国的雪的(①暖国雨,单调,反衬。雪花灿烂⑵直写雪质颜色⑶雪野中花草来衬托雪的美⑷幻想蜂之闹,写雪野的生机勃勃

3、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雪?

4、综观全文及对先生的了解,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

5、如何理解结尾句

学生探讨,老师点拔

(1) 诵读结尾句

(2) 南北雪联结来写的用意,“文如其人”这两种雪使我们想起了哪两种性格?

(3) 学生各抒己见

(是对雪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白。从中可感受到作者的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是一种生命的升腾)

(六)小结

本文通过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贯串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七)体验活动

1、面对中考:我要像鲁迅那样

2、谈雪:(可谈雪之美、雪之乐、雪知识、雪幻想)

(八)作业

1、收集写雪的诗句,并谈谈最喜欢一诗句

2、背诵后三段

说课后感:

1、散文诗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体味诗化的语言之美。特别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课后的背诵有助于学生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本文的难点是对末段的理解。我采取了学生品读――体会感情――教师点拔――学生各抒己见的步骤,循循善诱,达到分解、弱化难点的目的。

3、针对作者写雪,其实也是其自身灵魂的呈现面对中考。应让学生学习鲁迅的精神,保持

良好的心态(即使难耐的孤独)用拼搏去笑对人生本设计也是育人教书的一种体现吧!

板书:南方的雪北方的雪

滋润美艳冰冷坚硬

相互粘结如粉如沙

蕴含春温抗击严寒

晴日渐释蓬勃奋飞

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对严寒的抗争

柔软 坚硬

《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明朗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与“朔方雪”两幅雪景图,在雪花的纷飞与凝思的幻想中,为人们谱出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文字优美,情感含蓄,寓意深邃。自《雪》问世以来,对(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自己写雪的现代诗歌)它的题旨的解说的争议很多。苏教版语文教材把本文编入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意欲通过本文教学,从本单元教学重点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七——九年级阅读课的课程目标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四点: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反复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并能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感受。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标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据此,我确定的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内涵。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本课案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在指导学生进行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议寓意、说理解、析语言,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多角度感知散文诗的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的所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雪》的丰富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快速抢答,激趣导入:

模拟幸运52擂台赛的抢答题,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

(文章虽不长,却秉承了鲁迅的一贯风格,深沉冷峻,寓意深邃,文字较难理解,因此,我在导入环节中直接以作者简介为切入点,紧扣文本,以节省课堂时间。)

这是一个中国文学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唯一一位位列世界十大文豪的作家,他就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斗士、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热风》等16种,其中,我们学过《呐喊》中的三篇小说《孔乙已》《故乡》《社戏》,学过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两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诗名篇《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出本文的生字词。

2.交流自己认为重要的生字词,老师纠错、正音。

3.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兼有诗歌和散文特点是的一种现代抒情体裁,从本质上来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诗的想象,从形式上来看,它又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语言比较自由。对于这种具有诗情画意美的散文诗,大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明确:

学习散文诗最好的方法是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文章的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4.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感知意境。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闭上眼睛,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所描绘的画面。

5.请同学们谈谈从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

你认为鲁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两幅画面: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旋升腾的江北雪景图。

(三)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1.两幅雪景图为我们描绘出两种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雪,你更喜欢哪个地方的雪?为什么?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

2.同桌合作探究,以“我更喜欢的是_____的雪,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一种_____美。”的句式互相交流自己对两个地方的雪的看法。

篇二:《雪》同步练习

《雪》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磬口( ) 脂粉奁( ) 目光灼灼( )

tuì尽( ) 朔 方( ) 凛liè ( )

2、填空题。

(1)鲁迅原名__________,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及《故事新编》。《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__________。

(2)江南的雪,“ ” ;北国的雪则“ ”,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观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3)散文诗,它既有__________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__________的特点,比较有气势。

二、提高题

3、探究下列语句的含义。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上句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花”主要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上句中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为什么用了呢?

阅读理解

阅读《雪》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作者写了哪儿的雪(用文中语言回答)?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2、作者写江南的雪,为什么要写雪中的花,并且进一步展开想象,写蜜蜂采花蜜?

3、文中“就是这样”中的“这样”指

4、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

5、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摘录本文中优美的语句,并作点评。

语句:

点评:

7、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借用想像来写。

参考答案:积累运用1、pán lián zhuó 褪 shuò 冽 2、(1)周树人 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呐喊》 《彷徨》 《野草》 (2)滋润美艳之至 如粉、如沙(3)诗歌 散文 3、(1)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2)孕育着生命 所特有的滋润轻柔 4、在第四自然段的开头,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了这个“但是”之后,作者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

阅读理解 1、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有朝气,有生机;朔方的雪:冰冷、坚硬、灿烂;蓬勃奋飞。2、作者把雪景当作想象中的春景写,烘托出了一派勃勃的生机,贴切地描绘了江南的雪的内在神韵,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理想。3、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 4、孤独是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同时它也是雨的另一种新生命的形式。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它的这种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5、对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赞美中流露出些许遗憾,对北方的雪的感情是在竭力赞颂中将它比作雨的精魂。因为北方的雪有着与江南的雪不一样的美丽,这种美是经过磨炼并能保持长久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6、语句: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点评: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7、不设统一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篇三:诗歌写景的角度

赏析写景特色有以下五个鉴赏的角度: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侧面烘托、白描、渲染、意象组合等。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举例如下:

(1)虚实结合: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2)动静结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钟馨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3)白描:定义: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归园田居》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诗人写自己家的田园居所,对这里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都是墨线勾勒,不着颜色,但清晰的形象却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景境氛围中住着一位从尘网中逃归的贫士,真可以说是情景相宜,神象相同。又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淋铃》),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情人分别时的情状——不忍离别又不得不别,万般无奈,只能手拉着手相对流泪。

(4)侧面烘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

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景物烘托出琵琶女技艺高超。

5、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二、实战演练: 散文阅读

1、(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2)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额度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3)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的女儿?押着唐韵,携着汉风,—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试赏析第三段写景特色。

2 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的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

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

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辉里前进着。

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边,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的后边,是羊群的主要部分,有点疲倦了的母亲们,偎挤在腿间的乳儿,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浸在汗里,舌头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边的,是两个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衙门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①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拟人化的描写。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的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诗歌阅读 1、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 万 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下面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歌答案

1、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下片将雨滴比作真珠、水银,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

这样写使得所写景物生动、形象,很富有动感。

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好象草树知道春要逝去,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连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不甘落后。这样就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