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手机短信祝福的负面效应分析 (精选范文)

祝福短信2018-09-09 09:16书业网

手机短信祝福的负面效应分析

尚 锐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手机短信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传播的重要手段,各种手机短信的文本也体现了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样式。而手机短信祝福在节日期间也成为一种流行,便捷的祝福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容忽视,传统节日的严肃性被铺天盖地的短信祝福所消解,机械化的复制转发使得人们对这种祝福感到麻木,而节日中的短信祝福轰炸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在节目中的休息和调整。

【关键词】大众文化;手机短信;祝福;负面效应

手机短信,英语叫做SMS,是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务)的缩写形式。手机短信随着移动电话技术的发展而出现,随着手机的普及而成为一种当今流行的人际传播方式,这一方式出现的早期仅仅是用来传递一些基本的不需要通过电话告知的信息,或是作为某些特定场合的通讯手段,但是随着手机短信使用的越来越普及,手机短信祝福也悄然兴起并很快流行起来,2010年春节期间,中国移动通信通过手机短信祝福得到的收入突破12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今的短信祝福已经成为人们节日里娱乐消遣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短信祝福在节日里成为人们表达祝福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真情实感,但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手机短信祝福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多,下面就几点较为突出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

一、手机短信祝福对传统节日的严肃性造成冲击,使得传统节日出现“被娱乐化”的现象。

手机短信祝福的流行主要在于其具有传播迅速、短小精干、风趣幽默的特点,这样的祝福短信很容易引得人们会心一笑,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快速的信息沟通渠道,无论什么节日都能快速的通过手机短信传递彼此之间的祝福,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短信祝福在社会中迅速流行起来。

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被传统文化植入许多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接受传统文化修养与道德伦理熏陶的时刻,比如中秋节吃月饼期盼合家团圆,端午节祭屈原教育后代对国家忠诚,清明节祭扫祖先重视家族观念,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严肃性和历史的厚重感,这与短信祝福的娱乐性是格格不入的,短信祝福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神圣性,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出现危机,在大众文化被普遍娱乐化的今天,手机短信娱乐化也在消解着传统节日的严肃性,被娱乐化的现象也十分明显。

比如这样一条短信:“嗨,嫦娥让我给你捎个话:你昨晚如此含情脉脉地凝望她,让她心跳加快,一夜未眠,拜托今天你不要再用目光骚扰她啦!中秋快乐啊!”这则中秋节的节日祝福短信,在这则短信中仅仅是假借嫦娥之口凭空表达了一种“你”对“嫦娥”的“骚扰”,其仅仅表现出了风趣幽默,用一种无中生有的事件表达一种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样的节日富含着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包括嫦娥奔月这样传为佳话的神话故事,众多文人骚客的名篇佳作,而现在的节日祝福短信却丝毫看不出任何美感与内涵,仅仅是一种娱乐化的调侃,失去了传统节日的严肃性,而这样的节日祝福方式却也逐步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传统节日在祝福短信的影响下逐步被娱乐化,传统文化娱乐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再看这样一条短信:“小狗汪汪叫,恭祝狗年好;小狗尾巴摇,恭祝鸿运到;小狗撒欢闹,恭祝天天笑;小狗翻滚跳,恭祝步步高。祝狗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是狗年的一则祝福短信,春节虽然是一个全民共庆的节日,但这也是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从“汪汪叫”、“尾巴摇”、“撒欢闹”、“翻滚跳”体现出活泼和热情,这是一条欢快的祝福短信,体现了节日中热烈的祝福感情,虽然这样一则短信很容易引起被祝福者的同感和共鸣,使大众受到广泛的节日娱乐,但这种祝福短信的慰问中缺失了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严肃性,消解了我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厚重感,

二、手机短信传播的祝福变得空洞化,缺乏传播者的真情实感。

手机祝福短信主要是通过基本的语言文字,经过程式化的拼贴组合而成的,

最常用的就是冗长的排比句和并没有太多深刻寓意的押运,就其祝福短信本身而言根本不具备任何语言价值和观赏价值,这样的短信祝福显得过于空乏无物,“其就是通过图式的方式构建出需要的语段,图式就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1],祝福短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迅速大量的编写,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图式的空位由默认值(即预期出现的人,物体或事物)来补充”[2],而那些默认值只要保证其基本的字数、格式、发音上的合理性即可,而不需要有任何的内涵和底蕴,这样的节日文本传播根本不及传统文化中古代文人墨客的节日诗作来的意味深长,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样空洞的祝福只能获得接受者的一笑,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更不能说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因为这样的祝福短信产生什么真情实感了,祝福短信字面上的华丽并不能构建人际传播之间的深厚友谊。

比如这样一条短信:“五加一等于六,寓意大顺,我要祝你事业五加一,蒸蒸日上;爱情五加一,幸福到老;天天五加一,好运连连;一生五加一,永远快乐!五一快乐!”这则五一劳动节的祝福短信是反复的使用“五加一”这个元素体现五一节的意义,通过三个毫不相关的排比句体现五一节的祝福,完全是一种排比句的堆砌,并不能体现出什么真正深刻的寓意和内涵,除了博人一笑之外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能增强节日的氛围。

再如这一条短信:“五一节日到,祝福点点送。祝你快乐多一点,笑容多一点,健康多一点,幸福多一点,朋友多一点。最后提醒你:平时都在忙,记住五一休息多一点哦!祝你幸福美满万事如意!”这也是一则五一节的祝福短信,这则短信中用了“快乐”、“笑容”、“健康”、“幸福”、“朋友”五个排比句去祝福别人,但其体现出的只是俗套的万金油般的祝福套话,可以套用在任何节日的祝福语上,最后的“最后提醒你”的那部分内容才让人知道了这是一则五一节的祝福短信。

以上这些短信都可以看出节日祝福短信在传播中的空洞性,没有实在的意义,祝福者很难通过这样的短信传达自己对别人的真情实感,这样的祝福短信很难打动被祝福者,真正起到祝福别人联络感情的作用。

三、机械化的复制转发使得传播双方都变得程式化,对节日的祝福显得麻

木。

在节日中,当收到第一条祝福短信时如果还能略有感动,那么在接下来收到数条雷同短信时也就谈不上是节日祝福了,更像是程式化的官方外交辞令,很难让人再产生丝毫感动,更有甚者竟在机械复制转发的过程中忘记修改收件人姓名,这样的祝福更可能是适得其反。

机械化的复制、转发和不断的接受机械化制作的祝福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到一种祝福麻木也失去了节日中应有的感动。“机械复制所创造的崭新条件虽然可以使艺术作品的内容保持完好无缺,无论如何抑制了原作的‘此时此地’”[3],这就是一种只有原作才有的灵光,经过机械化的复制再好的作品也会失去其原有的艺术效应和感染力,机械化是技术时代的产物,但技术时代的机械化手段掩盖了人们沟通中最基本的真诚与热情, 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祝福短信的机械化复制从侧面反映了对于传统文化,人们的个性化特征已经开始丧失,“这里没有个人风格,也没有原作,因此可以看成是能够无限复制的艺术作品。”[4]

而机械化的复制风盛行也使得普通人即便有原创的热情也将被压制,人们习惯了复制之后即便是原创作品也很难起到原创的效果,因为其基本的感情和思想已经被复制风所消减,使人们被动的屈从于不断的复制,不断的转发。

四、人们在铺天盖地的节日短信轰炸中感到身心疲惫。

机械化的复制带来的必然是节日里的短信祝福轰炸,不停的接受空洞的毫无意义的所谓祝福短信,还要出于礼节地机械化的复制并给与回复,这样不停的反复,原本节日与假期的轻松心态就被强行打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短信祝福实际上是对节日休憩心态的非暴力轰炸”[5]。而人们也被逼迫着采用类似的方式“反轰炸”,在节日里这样不断的反复“轰炸”与“反轰炸”使得原本可以充分休息的节日变成了礼节性交往的时间,而这样的交往并不能带来应有的相互沟通,增进感情的效果。

当机械化复制转发的“祝福风”盛行之后意味着手机短信祝福在节日中已经缺失了其原有的祝福意义,成为了一种完全空洞虚无的节日程式,人们只是在节日中麻木的接收,机械化的转发,有人大年三十晚上一边看春晚一边不停的发短

信、回短信从春晚开始一直忙到春晚结束,既没有办法尽情的欣赏春晚,又不能很好的休息调整。这既是一种被动娱乐现象,也是一种现代消费现象,接连不断的接受祝福轰炸,“消费的主人公们疲劳了”[6],而这样的非暴力轰炸现象直接导致了一种人际感情交往的麻木化。

五、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交流随着手机短信祝福而拖延,人与人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当人们认为手机短信祝福可以取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祝福沟通的时候,采用这样一种便捷的沟通方式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而由此带来的必然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接触交流的减少,当人与人之间原本准备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候的时候突然有一方用短信祝福达到了其自认为期待的效果的时候,两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被无形中拖延了,但是其实两者之间的短信祝福慰问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效果,所以他们的关系依然保持着原有水平,但是这样的情况保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只要有任意一方觉得两者之间的关系疏远了,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迅速下降,过渡依赖短信祝福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人际交往中因为祝福短信交流流行而出现的人际关系风险这一现象,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普遍出现就将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邻里关系开始淡漠,由于各种欺骗行为的出现,人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开始丧失,而短信祝福方式一旦逐步取代面对面或者至少是声音上的同步交流,将使得人与人之间再次出现一种关系危机,社会的人际交流贫乏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最终人们都将自己封闭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同过高科技的通讯工具在虚拟的空间中找寻自己的价值,社会人将成为隐藏在高科技通信产品背后的个体,社会道德和责任感将很容易被完全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所取代。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祝福短信本身就是一种并没有多少文化理念和内涵的文本,从专人原创到被反复复制,其基本上已经沦为一种以娱乐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消费品,移动通信运营商往往通过向客户手机上免费发送这样的祝福短信,鼓励大众反复复制转发,从而增加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收入。

手机短信祝福的负面效应分析

在节日里期望通过短信祝福的方式维系人际关系是很难的, 在短信祝福盛行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可能存在更大的危机,而面对面的真诚交流还是人们维系感情和友谊最基本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吴静,手机短信节日祝福语篇的图式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本雅明,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陈莉,手机祝福短信与现代人的节日生存状态,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6]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