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201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定稿) (4000字)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2018-09-13 12:29书业网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X农业局

2011年,X县农业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经济、促发展,抓民生、促稳定,抓队伍、促提升”的“三抓三促”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三农”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各项指标实现持续平稳增长。

一、2011年工作成效

2011年,我县虽然经受了冬寒、春旱、夏旱等特大自然灾害天气,但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X亿元,比2010年增加X亿元,增长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比2010年增长X%,总体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

(一)粮油生产稳中有增。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X万亩,其中水稻X万亩、玉米X万亩、马铃薯X万亩、红薯X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X万吨,较去年X万吨增长X%;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X万亩,总产量实现X万吨,同比增长X%,其中油菜免耕稀植面积达X万亩,单产平均X公斤/亩。

(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让农民“喝干净水、走平坦路、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二十字”方针要求,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多措并举。加快X片区等12个县、

乡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全县全年共捆绑各类涉农资金X万元用于民居改造、基础设施、产业基地、生态文明院落等新农村建设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X个试点村发展村级专业合作组织X个,“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三)农村能源建设效果明显。全县全年共新建沼气池X口,建池合格率100%;“三改”配套X户,三改配套率达到X%;新建后续服务网点X个;推广太阳能X台,其中太阳能热水器X台,太阳能杀虫灯X台;推广生物质炉、省柴节煤灶X台,其中推广生物质炉X台,新建省柴节煤灶X座;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X个,打造循环农业示范村X个;完成年度沼气技工回访X户,发放安全使用手册X余份,沼气池大出料安全操作规程宣传资料X万余份,印发《湖北省农村能源管理条例》宣传冶料X万余份。

(四)农业机械化事业快速发展。以“平安农机”创建为抓手,共创建了X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X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和X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圆满通过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考评验收。完成农用拖拉机驾驶人员培训及考证X人,登记入户拖拉机X台,协助交强险办理X台。重大节日期间开展道路安全专项治理X次,出动监理人员X人次,全县全年无一件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机耕作业量X万亩,机收作业量X万亩,机防作业量X万亩,水稻机械收获X万亩,机插秧示范X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X%。

(五)产业基地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致力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发展,从2010年12月至2011

年8月,全县完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X万亩。其中新建特色蔬菜基地X万亩,其中生姜基地X万亩、大头菜基地X万亩、高山蔬菜基地X万亩、设施蔬菜X万亩;新建茶园X万亩、培管优质茶叶基地X万亩、改造低产茶园X万亩;新建桑蚕X万亩、培管优质桑蚕基地X万亩;新建小水果X万亩、培管柑桔和特色小水果基地X万亩。

(六)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更加深入。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工程,完成2011年“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X人,知识更新培训X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X人次。引进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新品种X个;与X等公司合作完成水稻制种X亩,完成X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共计X万亩,其中水稻X万亩,玉米X万亩,马铃薯X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X万亩,亩均节本达到X元以上。

(七)农业产业化规模初步显现。2011年,全县农业规模企业达到X家,其中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家,X等X家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公司建成X生产线,其“X”产品占领了武陵山周边地区主导销售市场;X“X”“X”被评为X省名牌产品。X被评为第八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专业大户+农户”等产业化形式。

(八)项目建设顺利实施。2011年重点项目建设投资X万元,项目资金争取X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农村户用沼气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示范、水果板块基地、粮油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新建区域预警

站项目评审已通过;完成农机购臵补贴项目X万元,补贴农机具X台,享受补贴农户X户、合作组织X个,拉动农民自主投资X万元。

(九)农业行政执法秩序井然,农产品质量监管有历史性突破。以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宣传车、传单、现场咨询、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累计印发单行本X册,宣传资料X份,出动宣传、检查车X台次。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的严格管理,组织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检查X个农资集散地经营户X户。开展端午节、“五一”、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及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共X次,检查超市、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生产企业X家,抽检样品X个,农产品安检合格率达X以上。2011年,我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上,呈现历史性突破。一是农业投入品查处假肥料案件X起,涉案金额X万元,有效整顿了农资市场;二是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对涉农企业主、农产品经营门店主、专业合作社法人和超市法人等进行了培训,培训人数达X人;三是成功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为科学执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验与不足

2011年,我县各项农业农村经济指标得以持续健康增长,关键在于“五个突出”。

(一)突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感情,突出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活动启动后,我们迅速组织专班,进村

入户,了解民意,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活动中,共发动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捐款捐物X次,为驻点村和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X元、衣物X件、食用油X桶、肥料X吨、书包等文具用品X套,得到了驻点村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服务、创先争优等方面狠下功夫,注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深化责任意识,明确目标任务,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到牵头领导、责任股室和责任人,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二级单位与支部,落实到每位党员干部,在全系统内营造出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工作热潮,为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局面。

(二)突出特色样板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核心,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加强特色产业样板基地建设,以点带面,带动本地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年完成了每个乡镇建设1个特色产业样板基地的建设任务,有力增强了农民群众自主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和增收致富能力。

(三)突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通过深入实地调研,编制完成《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规划》,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现已成功申报。同时,为切实改进当前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足的现状,依托省农业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计划,共组织3期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X人,为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服务的效能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四)突出项目及资金投入。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

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州农业、财政、科技、发改等部门争取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档次。全年争取项目资金达到X万元,为全面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五)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坚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积极实施主导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为做强做大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共新增州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申报待批X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当前我县农产品的价格较其他地区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现状还没有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仍然严重不足,从业人员多是老、妇、幼等,不具备良好的劳动力基础和劳动力素质。面对物价上涨,只靠农业增收不能满足需要,迫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要留住年轻劳动力,只有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他们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

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政府关于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以稳定粮食产量为基点,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和执法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年农业农村工作总体目标是实现农林牧业总产值增长X%,达到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X%,力争达到X元。主要目标是:完成生态文明村试点村建设X个;切实抓好全县“十大样板”基地建设;粮食总产量稳定在X万吨以上;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特色产业基地建设X万亩;新建沼气池X口,三改配套率达到X%;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推广太阳能X台,秸秆气化炉X台;农业技术推广引进新品种X个,新技术示范X项;完成水稻制种X亩;完成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点X个;农机推广实现机耕作业量X万亩、机收作业量X万亩、机防作业量X万亩;完成实用技术培训X人次、劳动技能培训X人;全面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具备初级农产品检测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围绕“133”主要任务,抓好、抓实。即搞好“一项争取”,抓好“三大建设”,着力“三个推进”。

(一)搞好项目资金争取。认真研究国家、省、州的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充分挖掘我县农业发展的资源和优势条件,做好各类项目规划和储备,及时编制上报适宜的产业发展项目,做好项目申报的上下通联工作,提高项目获批率,争取更多的项目投

入我县农业发展,切实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二)抓好生态文明村建设。继续抓好以五改三建为主的生态家园建设,提档升级全县X个乡镇级新农村试点和X个县级新农村试点,实施好X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内容。按照县委、县政府“X”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通过与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培训、产业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实施“村级建设、一村一品、乡村环境、村民道德、基层组织”五个工程,完成全县X个生态文明试点村建设任务,力争每个试点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环境良好”的建设目标。

(三)抓好特色产业样板基地建设。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特色品种和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结合“十二五”规划重点布局和“X”推进要求,继续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粮油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继续依托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以开展农业特色产业专业村建设为契机,抓好主要特色产业的样板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加亮点和看点,全面推进蔬菜、油茶、桑蚕、茶叶、桂花、中药材等“十大样板”基地建设。

(四)抓好农技推广和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行现场咨询解答,为农民传经送宝;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纵深发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抓紧完成农产品检测站建设项

目,防止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

(五)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原则,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选择1-2家机制好、竞争力强、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进行倾斜,以龙头带动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提高建设质量。引导企业加大特色农产品的“三品”认证申报和各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力度。依托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专业技术部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以评星定级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建设。

(六)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制定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利用有限资源发展精细农业、效益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继续引进高新农业技术与高精尖企业在我县进行农业项目投资,提高农民多种经营综合经济效益。

(七)着力推进农民致富增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落实好国家对扶助“三农”的各种惠农政策,加快农业机械投入机耕、机收、机整作业推广速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就地就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进一步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结合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重点,采取科技下乡,技术讲座,召开现场会、院落会,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运用与推广培训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民致富增收。

2012年2月1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