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论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与实施

和谐社会演讲稿2018-09-16 01:52书业网

论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与实施

鲍加农

(海盐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浙江 海盐 314300)

[提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除学习高中段必修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外,主要还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习得,以及掌握与不同职业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在普通教育中采用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并不适应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专业学业的评价。本文拟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学业评价的依据和基本要求,建立专业学业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专业学业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 专业 学业 评价 实施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在普通教育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一般均采用传统的考试和测量方法,且教师是唯一的主体。而职业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除学习高中段必修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外,主要还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习得,以及掌握与不同职业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普通教育中采用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并不适应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专业学业的评价。本文拟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学业评价的依据和基本要求,建立专业学业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专业学业评价的步骤与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有效的评价,以此来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基本构成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由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情况而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学校学生除学习高中段必修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外,其专业学业的构成还应包括: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见表1 :部分专业(工种)专业学业的基本构成]

表1:部分专业(工种)专业学业的基本构成

1、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指学生在所学专业(工种)所覆盖的典型职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工作时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相关基础理论,这一内容有利于加强技术型人才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其在社会生产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

2、专业技能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各专业(工种)生产或服务技术为主的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是将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培养熟练的操作技能或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职业学校专业学业的重心所在。

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包括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一个基本环节,专业实

践不仅要有实习场所,有时间保证,而且要有计划、有要求、有目标、有考核、有评价,以达到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依据

1、要依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方针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社会对教育的要求。1991年5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办学方向要全面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这不仅使办学有了正确的方针,而且使教育评价工作也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个教育目的问题,而中等职业教育又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2000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而任何教学评价,总是与一定的培养目标相联系的,并以培养目标作为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不仅规定和制约了教学计划的内容,而且还为教学评价规定了总体标准,使教学评价标准有了依据。

2、要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在总体上明确规定了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科目设置等,集中反映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而教学大纲则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门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既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目前教育部已颁布了23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及83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职业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区域经济特点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

的重要依据。

3、要依据专业(工种)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不同专业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发挥其功能的。其特点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直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或服务活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所以我们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专业学业评价,一定要依据和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专业(工种)特点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等因素。

三、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基本要求

1、综合性要求

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综合性是教育改革潮流所要求的,无论是“通才+专才”的要求,还是“复合型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标准,均表明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要求教育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提高人的总体素质。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从打好学生全面、扎实的知识基础的要求,发展到培养智力的要求;从培养学生智力的要求,进展到提高能力的要求,综合性程度逐步提高。所以专业学业评价必须在二个方面体现较强的综合性:首先,专业学业评价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具有综合性,评价学生的学业既包括知识的掌握和习得程度,也包括智力、能力的提高程度,更包括良好习惯的形成程度和动机、兴趣、理念等个性意识倾向的发展程度;其次,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专业(工种)多种技术间的有机结合,专业技术不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而是产生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许多边缘技术,所以专业学业评价在体系和范围上应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延伸。

2、实践性要求

专业学业评价的综合性要求,必然包含着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各类实践活动,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各类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这一相关命题。因此专业学业评价的综合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来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在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下,传统教育的评价忽视、漠视甚至无视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纯书生型的评价标准,形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素质缺陷。所以,当前我们对职校学生的

专业学业评价必须要有实践性的要求。首先,专业学业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不仅要能动脑,而且要能动手,手脑并用,具备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其次,要评价学生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的经验、技巧和技能;第三,要评价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3、灵活性要求

专业学业评价的实施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首先,因为各专业(工种)的理论和技术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会不断的推陈出新,我们的评价标准也应适应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其次,在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下,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文化历史传统、教育状况不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同;第三,在同一地区由于企业规模大小、产品的品位批量的不同,对同类同级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对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也应适应地方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4、多层性要求

专业学业评价应符合宽基础活模块的发展思路。现代各专业(工种)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大多博大精深,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相配套,学业评价也应具有结构层次上的多层性。正因为具有多层性,专业学业评价才有可能层层分解,层层转化,使整个评价体系转化为可操作、可把握、可观察的具体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正因为这种多层性具有纵向的垂直序列,才可能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学业评价;也正因为这种多层性具有横向的水平序列,才可能形成同一专业门类而不同专业方向的各种评价机制。

5、阶段性要求

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评价是专业教学整体的一部分,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是有着不同目的的:教学前的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并以此作为教学起点的依据;教学中的评价既可对教学起诊断作用,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发现其潜质,有利于教师及时采取调适措施,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后的评价,则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见表2:专业学业阶段性评价的特征]

四、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1、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标准

表2:专业学业阶段性评价的特征

学业评价应以一定的评价标准为依据。专业学业评价标准就是衡量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尺度。因此,以什么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就成了学业评价的核心问题,即学业评价必须首先确立一个衡量和判断的科学依据。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学业评价标准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产生指导和制约作用。

与教育目标一样,学业评价标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职业学校的专业学业评价标准更是具有鲜著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尤其是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专业学业评价标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专业学业评价标准的制定中,应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突出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形成专业特色。同时又要注意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使学生具备进一步的深造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

2、专业基础知识的评价

⑴专业基础知识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专业基础知识评价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某一专业(工种)基础知识的学习成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内容包括该专业(工种)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评价要求被测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达到该专业学科的教育目标要求的程度;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记忆和理解达到一定水平,能正确进行概括描述、分辩确认、举例说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达到一定水平,并能在实际情况中加以具体运用。

⑵专业基础知识评价的指标体系。

专业基础知识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中职学生专业学业中专业基础知识的依据和尺度。建立科学可行的基础知识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评价质量、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评价指标目前有二种方式,一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在采用的在每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测验、考试等手段进行测评;二是在学生即将完成学业时,对其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作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与所学专业(工种)紧密联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专业基础知识评价的内容,以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现出来,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规定一定的分值,形成一个指标体系,为评价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见表3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无线电装接工专业基础知识评价指标体系]

3、专业技能的评价

(1)专业技能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专业技能评价是根据某一专业(工种)的培养目标和性质,对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职业习惯等情况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内容包括该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工具、设备、仪表的使用和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

专业技能评价要求被测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达到所学专业(工种)对一线上岗人员(服务人员)的技能要求,这包括:①准确性,指各项动作准确无误;②协调性,各项动作协调流畅;③高速度,任务完成迅速有效;④反应的自动化,这是动作技能掌握的最高水平,一系列的动作已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固定下来,整个动作的完成自动纯熟,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和纠正。

(2)专业技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职校学生专业学业中专业技能水平的依据和尺度。建立科学可行、符合行业规范的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评价质量、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保证。专业技能的评价指标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

表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无线电装接工专业基础知识评价指标体系

制订各专业技能(实验)训练目标,根据专业(工种)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主要课程设置,建立起学生技能(实验)训练的整体框架,确立本专业(工种)学生在技能(实 验)训练中应达成的目标;二是确立实习达成目标,即学生在校、内外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在校内实习场所或校外生产、服务现场从事模拟或实际的工作,以获得有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在学生即将完成学业时,对其掌握的专业技能作一个综合性的测试,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与所从事专业(工种)紧密联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专业技能评价的内容,以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现出来,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规定一定的分值,形成一个指标体系,为评价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见表4: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无线电装接工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 表4: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无线电装接工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

4、学生专业实践的评价 ⑴教学实习的评价

教学实习是职业学校结合专业课教学的一种实习形式,通常从低年级开始,在校内实习场所进行,使学生获得生产的感性知识,初步掌握一些操作技能,并接受劳动纪律、安全防护、文明生产等教育。教学实习的评价标准一般以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不强调生产任务,要求较低但范围较广。[见表5:学生教学实习的类型、要求、内容和评价方式]

表5:学生教学实习的类型、要求、内容和评价方式

⑵生产实习的评价

生产实习是职业学校提高学生专业学业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通常是安排学生在校内实习工场或校外生产、服务现场实习,使他们获得实际工作的锻炼。在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掌握先进的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进行安全、文明生产。

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一般以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独立完成工作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及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等为主要内容。评价一般以定性的形成性评价为主。[见表6:学生生产实习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表6:学生生产实习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五、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步骤

1、制订、学习、研究学业评价指标体系。

制订专业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专业学业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专业(工种)特点为标准,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指导思想,明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应以管用、够用、实用为前提。

为了充分发挥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因为体系的文字一般化较简练,也很概括,如不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和领会,是不能掌握其实质的。同时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学业评价本身也处于研究和探索之中,各专业(工种)要开展学业评价,就需要对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有深入的了解。

2、确定评价方法

专业学业评价的方法很多,确定评价方法必须根据学业评价的要求、内容和指标体系,讲究实效,使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所谓科学性,就是指评价方法要适当、准确、客观。所谓灵活性,就是指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凡能用测验和考试方法进行的则用测验和考试进行评价,如不能用测验和考试方法进行的,则采用观察、问卷、谈话等评价方法进行。所谓实践性,就是指评价方法要从实际出发,便于操作、注意实效、不搞形式。

3、按计划实施评价

在明确学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之后,还必须按计划实施评价。学业评价计划是实施学业评价的行动纲领,它反映了学业评价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事项。如不按计划实施评价,会使评价工作先后无序,顾此失彼,造成评价工作紊乱,效

率降低,不能完成学业评价任务。

为了全面落实学业评价计划,有效地实施评价工作,除应遵循学业评价原则外,首先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评价队伍。评价队伍的成员必须熟悉各相关专业(工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还应明确学业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鉴定的人员还应具有相应工种的考评员资格,持证上岗。学业评价的组织者应对评价人员进行帮助、指导和考核,对不称职的学业评价人员,坚决取消其评价资格。另外在评价时要严肃、认真、慎重,对被评价的学生不管亲疏远近,都必须按标准进行衡量判断,也不应受其他人员的意见所左右。对拿不准的问题,应进行集体研究,不要随大流或凭主观想象。对学生学业的最终评价,决不能少数人说了算,必须尊重大多数评价人员的意见。

4、给出评价结论

根据全体学业评价人员的评价结果,评价的组织机构要准确地给出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结论。评价结论应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表示,对被评价者——学生作出关于专业学业水平是否达到应有标准的结论。给出的专业学业评价结论,应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六、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方法

专业学业评价方法就是评价者为了完成学生的专业学业评价任务、实现专业学业评价目的所采用的办法和手段。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结论的信度和效度。任何一项专业学业评价活动,在明确评价任务之后,都必须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因此,专业学业评价必须采用科学的学业评价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收集学生专业学业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它是评价者根据专业学业评价指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对评价对象进行察看,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它以“听”、“看”为手段直接获取信息,主要用于收集不易直接量化的评价信息。职业学校的专业学业中不易量化的指标很多,如烹饪专业菜肴的烹制水平,旅游服务专业的礼仪、服务规范,工艺美术专业的作品,生产实习中的管理能力、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等,都需要从观察中获取评价信息。观察法虽然不及测验法精确,易受评价者态度、情感等主观因素影响,但是借助此法往往可以获得许多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信息是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

观察法有以下几种:

①自然观察。这是一种不加任何控制的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如对实习学生的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操作规范等进行不通知本人的观察。这种观察涉及的时间长、范围广,易于发现被评价学生的真实状况。

②选择观察。这是指在某一时间或特定场合对评价对象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对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在某一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

③实验观察。这种观察是在相当严密的条件控制下,调控被评价学生的行为反映,以便进行关联性观察。如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菜肴烹制的技能鉴定。

评价者在运用观察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评价者必须以专业学业评价指标为基准,根据评价目的和对象,确定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和观察提纲,明确观察内容、中心和范围,选择适应的观察方式和方法,观察者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技术,能准确地从复杂的活动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其次,要及时做好记录,在观察时要求评价者把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用文字或其他形式具体的记录下来,为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录音机、摄像机等。第三,要取得可靠的观察信息,观察者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情况,如不太清楚,应进一步通过调查进行核实和验证,不能对未观察的情况作主观臆断。

2、调查法

调查法是对评价对象有计划地获取有关评价资料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学生的专业学业评价中主要用于学生生产实习的综合评价,如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等等。调查的对象可以是企业的工人师傅、班组长、车间主任、企业领导等。调查的方法可采用谈话法、问卷法和自我汇报法等。

3、测验法

测验法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进行的定量测试,通过对测验结果的分析,以获得评价资料的方法。在专业学业评价中,这种方法用得最多,主要用于测查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成绩。测验的形式主要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标准化测验等。

①论文式测验是让应试者根据试题的要求,以写文章的形式,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种测验的优点是不仅能测出被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还易于测出被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组织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测验可以在

所有的专业(工种)内使用,但在社会科学范围内应用最为适宜,如文秘专业、幼师专业等。其缺点是:试题少,覆盖面小,评分容易产生主观性,评价费时等。

②客观性测验是由其评分客观而得名的。它是以多种题型和多数题目广泛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试卷形式。常用的题型有是非题、选择题、填充题等等。作为整体的客观性测验来看,其优点是:答案的正误明确,评分客观,答题省时间,题多领域广,写作能力高低影响不大,应试者之间的学习效果易于比较。其缺点是:易使学生养成偏重记忆知识的学习习惯,忽略或轻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对高度复杂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及推理、思考能力的评价不甚妥当,编制试题较费精力等。

③标准化测验是指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测验的各个环节(确定测验目的,进行测验设计、编制测验试题、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搭配试题、测验评分、测验分数的解释、测验环境的控制等)按科学的程序组织实施,对误差进行严格控制的测验。如我们目前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资格鉴定就是这样,他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施,采用国家统一题库,按标准由考评员进行评价。标准化测验的特点是:测验结果效度高,评分具有客观性,测验内容范围广,有标准可以对照,测验的信度高。

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与实施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而教育评价尚是一门未成熟的新兴科学,评价学说纷纭,标准不一,对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至今还未形成系统的评价理论和体系。笔者在此仅以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探索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问题和方法,力就解决在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加强中职学生专业学业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因各职业学校开设专业(工种)的不同,因不同区域经济特色而形成的同一专业(工种)培养目标的侧重面不同,以及因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各专业(工种)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创新,促使我们对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不能确立固定的模式,不能以一概全。我们只有在学业评价的具体实践中,本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方针为依据,遵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积极探索中职学生专业学业的评价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获得浙江省2001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研教改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国家教委:《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

3、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4、李德顺著:《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王汉澜主编:《教育测量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刘本固编著:《教育评价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王孝玲编著:《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范晓玲著:《教育评价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陈玉琨编著:《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技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张家祥、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B?S布卢姆著:《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