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各国交际礼仪

交际礼仪2018-03-28 14:28书业网

篇一:世界各国社交礼仪

世界各国社交礼仪

一、亚洲国家的主要礼仪知识

亚洲是亚西亚洲(Asia)的简称,位于东半球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共有三大人种:亚西亚人种、亚利安人种和马来人种。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绝大多数国家信奉佛教,也有少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由于亚洲历史悠久,礼节礼貌比较繁杂。

1.日本人的礼仪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佛教徒遵守"过午不食"的教规。

日本人讲话分敬体、简体两种语言,使用时要么都用敬体,要么都用简体,二者不可混淆。但对客人、长者、上司讲话都用敬语,否则便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

日本在见面时一般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稍微低头,眼睛向下,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互相鞠躬,互换名片,一般不握手。行礼时双手平摊膝前,同时表示问候。没有名片就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如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若遇女宾,女方主动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遇到年长者亦然。日本人十分重视礼节,每日鞠躬无数次,特别是妇女,温柔体贴,极守妇道,对男子很尊重。日本人平时见面最普通的语言是"您早"、"您好"、"再见"、"请休息"、"晚安"、"对不起"、"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等。

在日本。"先生"不是随便称呼的。就狭义而言,它是指教育者(教授、讲师、教员、师傅)和医生;就广义而言,则是对年长者、国家与地方领导人及有特殊技术才能的尊称。即使被称为"先生",也应有受之有愧的表示,否则会给人傲慢的感觉。对于普通的人,一般都不称"先生",只要在其姓名后加上职称或"样"(音Sama)或さん(音Sang)即可,等于我们通常称呼"小张"或"老王"的意思。日本人吃饭使用筷子有许多讲究,对于客房服务来说,要切忌为客人备餐时将筷子垂直插入米饭中,因为垂直插着筷子的米饭在日本是用来祭奉死者的。

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还忌讳荷花图案;并认为梅花是不祥之花;赠送礼品忌讳"9"字。

2.朝鲜人的礼仪

朝鲜人见面也行鞠躬礼,互相深深地鞠躬,表示尊敬和谢意。

3.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礼仪

在泰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此外,尚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泰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通常在名字前加上一个称呼。对成年男人,常加"乃",(意为"先生"),"乃"字是尊称,也表示男性。而对成年妇女,名字前常加"娘"字(意即:"夫人"、"女士")。泰国人一般只简称名字,口头称呼时,不论男女,一般在名字前加"坤"字,表示亲切。

泰国人见面时通常双手合十于胸前,稍稍低头,互致问候。合十分三种: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得较高,一般到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高度;长辈对小辈还礼到胸前为止。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当别人向你合十致意,你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当然现在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有时也握手问好,但男女之间见面是不握手的。

泰国人认为头是人最神圣的部位,随意摸别人的头被视为莫大的无礼。小孩子的头只让国王、高僧和父母摸。别人坐时,切忌将物越过其头顶。递送东西给别人须用右手;正式场合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不得已而使用左手时,要说一句"请原谅,左手"。小辈给长辈递东西用双手,长辈接东西时可用一只手。他们认为,右手是清洁的,左手是肮脏的。至于抛东西给别人则更不允许。坐时翘腿被认为不礼貌,把鞋底对着别人,意即将别人踩在脚下,被认为是一种侮辱性举止。妇女坐时要双腿并拢,否则被认为缺乏教养。走过别人面前,必须躬着身子,以示歉意,妇女尤须这样。就餐按辈份入座,长者在上首。喝酒吃菜都由长者先动手。

印度是一个人口、民族众多的国家,居民分别信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婆罗门教,等级观念极深。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此外还有乌尔都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等十多种主要语言。

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称为"圣牛",牛奶更是圣洁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女人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女人通常则只称呼名。印度人见面的礼节是双手合十。对妇女不可主动握手。印度人交谈中如同意对方的意见时,将头向左摇动,不同意时则点头。印度人以玫瑰花环献给贵宾,宾主相互问好后将花环套在客人颈上。花环大小视客人的身份而异,献给贵宾的花环很粗大,长度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则仅及胸前。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各种宗教,因此习俗也各不相同。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盘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说来,等级越高,荤食越少,等级较低者才吃荤(羊肉)。印度教徒一般都用右手吃饭,拿食物或敬茶,递取别人东西时也忌用左手。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们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

新加坡华人多信奉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督教和天主教。在新加坡,社会开放,人们又严守本民族的礼仪,十分注重礼貌。礼节以握手为主。

新加坡人到中国来,一般都喜欢吃粤菜,而工程师、医生等知识分子的早点则喜欢吃西餐。他们爱吃炒鱼片、油炸鱼、炒虾仁,不信佛教的还爱吃咖喱牛肉。主食方面,爱吃米饭和包子,不吃馒头。水果方面,爱吃桃子、荔枝、生梨等。下午希望有点心。

4.巴基斯坦、阿拉伯等西亚国家的礼仪

巴基斯坦等西亚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禁忌猪肉类食品,也不使用猪皮制品。他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真主保佑",以示祝福。告别时多讲祝愿的话,如"真主保佑你一路平安","真主保佑你全家团圆"等。伊斯兰教徒每天做礼拜五次,礼拜五也不例外。礼节动作各地不一。例如一部分阿拉伯地区的人见面,一般以左手贴在胸前,右手举在额前表示敬意。

5.东南亚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礼节

华侨多信佛教,每到宗教胜地,一般都捐献香火。由于民族血缘关系,他们的礼节和国内差不多,一般行握手礼,但同妇女握手不宜过重。礼貌语言近似国内。在香港,春节重视互相拜年,喜欢讲"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而不说"新年快乐"或"节日快乐"。因为香港人说的"快乐"和"快落"听来相似,人们过年过节又特别忌讳"落"字,尤其是生意上和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另外,在香港还有喜"八"与"发"谐音,而"四"与"死"同音,故人们避免用"四"做标志,送朋友礼品,不送"四"个。非说不可时,则以"两双"或"两个二"代替。此外,对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称谓语也与国内不同,男的称"先生",女的称"太太"或"小姐"。

二、非洲人的礼节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Africa)的简称,位于东半球西南部,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经济落后,来我国旅游的人很少。非洲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礼仪比较复杂。非洲人喜欢自由活动,比较散漫,对女服务员有时态度放肆,也不善于整理房间。

在接待中要注意客人的国家原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譬如坦桑尼亚原是英国殖民地,所以客人除了本民族的习俗外,还带有英国人的习俗。而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国家的客人则带有法国人的习俗。非洲各地礼节不同,例如埃及人信奉伊斯兰教,较有礼貌。中非部分黑人的见面礼节不是握手,而是自己的两手互相握住,在脸前摇动,表示问候。

三、欧美国家的一般礼仪

欧洲是欧罗巴洲(Europe)的简称,位于东半球西北部,绝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美洲的全称是阿美利加洲(America),现在来我国旅游的美洲客人,主要指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人;他们的祖先多系欧洲移民,礼节礼貌和欧洲差不多,只是更开放一些,所以此处一并介绍。欧美国家的礼仪,主要有七种:

1.鞠躬礼

鞠躬礼系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行礼时须脱帽,右手(如右手持物可用左手)握住帽前檐中央将帽取下。右手垂下后身体对正,用立正姿势,双目注视受礼者,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十五度,尔后恢复原状。脱帽时所用之手和敬礼方向相反,即向左边的人敬礼,以右手脱帽;向右边的人敬礼,以左手脱帽。

2.点头礼

点头礼系同级或平辈间的礼节,也须脱帽。如在路上行走间相遇,可在行进中施礼;如在路上遇见长官或长者,则须立正行鞠躬礼,但长官对部下或长者对幼者的答礼,可在行走中点头答之或伸右手或手触帽檐答之。

3.举手注目礼

举手注目礼系军人礼节。敬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微向外,上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对方,待对方答礼后方可将手放下,对长官或长者每次见面都应照常行礼。

4.握手礼

握手礼是欧美最常见的礼节,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通行。行礼时距对方约一步,上身稍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拇指与之分开伸向受礼者。饭店客房服务中须注意,客人先伸手时,方能握之,切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与人握手,尤忌四人交叉握手。和初次见面的女人通常不握手,只行鞠躬礼。同男人握手越紧,表示友情越深,和女人握手则须轻些。

5.吻手礼

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的一种礼节。和上流社会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若女方先伸出手做下垂式,则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女方如不伸手,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此项礼节英法

社会最重视。

6.接吻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礼节。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轻吻一下。遇到高兴的时候,或有喜事或悲伤的时候,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和慰问。

7.拥抱礼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他们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抱,表示亲密无间。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同时进行。

附:

1.与外国人初次见面,怎么送礼?

德国:送礼讲究包装

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专送情人的,绝不可随便送;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需要做好细致周到的安排。

阿拉伯国家:初次见面不送礼

阿拉伯人初次见面时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贿。按阿拉伯习俗,用旧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别不能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询问他们的家居情况。去阿拉伯人家参观做客,千万不能盯住一件东西看个不停,那样阿拉伯主人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否则心里将鄙视你。

法国:送花别捆扎

在法国送礼,一般选在重逢时。礼品选择应表示出对法国主人的智慧的赞美,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应送几枝不捆扎的鲜花。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

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则被认为是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是和眼泪相联系的。拉丁美洲人喜欢美国生产的小型家用产品,比如厨房用具等。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日本:礼,一定要送,不必有用

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收礼人可以再转送。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有狐獾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到普通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英国: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品

英国人讲究外表,一般送礼都是送花费不多的东西,如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也是英国人收礼的最爱之物,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对标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普遍不欣赏。公司若送礼,最好以老板和私人名义。 美国:送礼,当面打开

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礼物包装都较讲究,外表精美华丽,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颗巧克力糖而已。

俄罗斯:千万别送钱

俄罗斯人送礼和收礼都极有讲究。俄罗斯人忌讳别人送钱,认为送钱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但他们很爱外国货,外国的糖果、烟、酒、服饰都是很好的礼物。如果送花,要送单不送双,在他们看来,双数是不吉利的。

荷兰:食品,少送

在荷兰,人们大多习惯吃生、冷食品,送礼忌送食品,且礼物要用纸制品包好。到荷兰人家做客,切勿对女主人过于殷勤。在男女同上楼梯时,其礼节恰好与大多数国家相反:男士在前,女士在后。

2.向外国人送花禁忌

出国访问,考察或旅游,有时为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送些鲜花以致谢意,但不能乱送,否则会犯忌,因为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国家表示不同的感情。

在国外,给中年人送花不要送小朵,意味着他们不成熟。 不要给年轻人送大朵大朵的鲜花。

在印度和欧洲国家,玫瑰和白色百合花,是送死者的虔诚悼念品;

日本人讨厌莲花,认为莲花是人死后的那个世界用的花。送菊花给日本人的话,只能送品种只有15片花瓣的。 在拉丁美洲,千万不能送菊花,人们将菊花看作一种“妖花”,只有人死了才会送一束菊花。

在巴西,绛紫的花主要是用于葬礼,看望病人时,不要送那些有浓烈香气的花。

墨古哥人和法国人忌讳黄色的花。

与德国、瑞士人交往:送朋友妻子或普通异性朋友,不要送红玫瑰给他们,因为红玫瑰代表爱情,会使他们误会。 德国人视郁金香为“无情之花”,送此花给他们代表绝交。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菊花像征着悲哀和痛苦,绝不能作为礼物相送。

在俄罗斯、南斯拉夫等到国家若送鲜花的话,记住一定人要送单数,因双数被视为不吉祥。

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表示;

罗马尼亚人什么颜色的花都喜欢,但一般送花时,送单不送双,过生日时则例外,如果您参加亲朋的生日酒会,将两枝鲜花放在餐桌上,那是最受欢迎的。

百合花在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眼中代表着死亡,绝不能送。

篇二:各国商务礼仪大全

各国商务礼仪大全

朝鲜

(一)基本概况

朝鲜的正式国名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总面积约12.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90多万,是单一的朝鲜族。首都为平壤,含意是“平原”或“平坦的土壤”。

朝鲜这一国名,在朝鲜语里具有“朝日鲜明”之意,朝鲜意即“朝日鲜明之国”。

朝鲜国庆日是9月9日。1949年10月6日,朝鲜即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朝鲜人在公共场合非常注重礼仪。与外人相见行鞠躬礼,并且同时问候对方“您好!”在行礼时,通常不准头戴帽子,手提物品。在一般情况下,主人要先向客人施礼,晚辈、下属要先向长辈、上级施礼。对方也必须鞠躬还礼。

朝鲜人有着尊老、敬老的良好传统。在朝鲜民间,晚辈在拜见长辈时,有时要行跪拜礼。

在日常交往中,朝鲜人习惯称乎职务、职称。 “金”、“李”、“朴”、“崔”、“郑”合称“朝鲜五大姓”。

(三)服饰礼仪

朝鲜人日常活动一般都穿西装。在节日和喜庆之时,他们则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妇女通常都穿短袄、长裙。男子的民族服装有袄、裤、坎肩、长袍,等等。历史上朝鲜人所穿的民族服装一向以白色为主。故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也因此被人称作“白衣之国”。

(四)餐饮礼仪

朝鲜主食是米面,其中米饭、打糕、冷面、饺子汤最受欢迎,是待客时的上佳之选。朝鲜菜肴大多偏辣、偏酸。烹调忌油腻,不放糖、花椒等佐料,名声最大的朝鲜菜有泡菜、烤牛肉、人参鸡,等等。朝鲜人大都爱吃狗肉。

朝鲜人一般都爱喝酒,日常饮料则为凉白开水或清茶。朝鲜人主要的饮食禁忌是,不吃鸭子、羊肉或肥猪肉。朝鲜人的餐具讲究冬用铜碗,夏用瓷碗。用餐的时候,讲究尊老的朝鲜人,一定要先给长辈盛饭,长辈先动筷子。

(五)习俗禁忌

朝鲜人对金达莱花(即杜鹃花)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是其民族的化身,并且象征着繁荣昌盛,幸福永存,因此将她作为国花。对于木槿花,朝鲜人也极为昵爱,认为她象征着坚毅不屈。因此,也有人说朝鲜的国花是木槿花。朝鲜人最欣赏的动物,是熊和虎。前者,被视为其民族的祖先。后者,在民间则被当作山神。过去,朝鲜人普遍崇拜太阳神,认为白色代表阳光,所以他们对白色厚爱。

朝鲜人很不喜欢“4”这个数字,因为它的发音与“死”类似,被视为只会预示着厄运。

朝鲜人递接东西以用双手为佳。在他人面前,不得吐痰、擤鼻涕、掏耳朵。

韩国

一)基本概况

韩国的正式国名是大韩民国。它位于亚洲东北部,总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多万,全部单一韩族人,首都首尔,主要宗教是佛教,官方语言是韩语,亦即朝鲜语。

韩国作为国家的名称,乃出自其历史上李氏王朝时高宗李熙于1897年所定之国号“大韩”。

韩国国庆日8月15日。

1992年8月24日,韩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在正式交际场合,韩国人一般都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礼节。韩国妇女一般不与男子握手,而往往代之以鞠躬或者点头致意。韩国人在不少场合有时也同时采用先鞠躬、后握手的方式;同他人告别时,若对方是有地位、身份的人,韩国人往往要多次行礼达三五次之多。个别的韩国人甚至讲一句话道别,行一次礼。

一般情况下,韩国人在称呼他人时爱用尊称和敬语,称呼对方头衔。

韩国人非常讲究预先约定,遵守时间,并且十分重视名片的使用。

(三)服饰礼仪

韩国人们对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十分在意。在交际应酬之中通常都穿着西式服装。邋里邋遢、衣冠不整的人,和着装过露、过透的人一样,都是让人看不起的。

在逢年过节或某些特定场合,韩国人往往会穿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装:男子上身穿袄,下身穿宽大的长裆裤。或加上一件坎肩,甚至再披上一件长袍。韩国妇女则大都上穿短袄,下着齐胸长裙。

光脚参加社交活动,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进屋之前需脱鞋,摆放鞋子不准将鞋尖直对屋内

(四)餐饮礼仪

韩国饮食以辣、酸为主要特点。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他们爱吃的菜肴,则主要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韩国菜的品种并不太多,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清淡。

韩国饮料较多。韩国的男子通常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韩国妇女则多不饮酒。韩国人通常不喝稀粥清汤,认定只有穷人才会如此。韩国人一般都不吃过腻、过油、过甜的东西,并且不吃鸭子、羊肉和肥猪肉。

(五)习俗禁忌

韩国人大都珍爱白色,崇拜熊虎。以木槿花为国花,以松树为国树,以喜鹊为国鸟,以老虎为国兽。不要将其称为“南朝鲜”、“南韩”或“朝鲜人”,而宜分别称为“韩国”或“韩国人”。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强调所谓“身土不二”,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韩国,一身外国名牌的人,往往会被韩国人看不起。需要向韩国人馈赠礼品时,宜选择鲜花、酒类或工艺品。但是,最好不要送日本货。在接受礼品时,韩国人大都不习惯于当场打开包装。

韩国民间仍讲究“男尊女卑”。男女一同就座时,女人应自动坐在下座,并且不得坐得高于男子,女子不得在男子面前高声谈笑等。

日本

(一)基本概况

日本的正式国名是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总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52亿,由大和族、阿伊努人、朝鲜人和华人组成。大和族是日本的主体民族,它约占日本全国总人口的99%。首都是东京。主要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宗教。崇拜象征着太阳的所谓“天照大神”。日本的国语是日语。

日本国名的含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即“日出之国”。

日本的国庆日,即日本在位天皇诞辰之日, 9月29日。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二)社交礼仪

日本人通常以鞠躬作为见面礼节。在鞠躬的度数、时的长短、次数等方面还有其特别的讲究。行鞠躬礼时手中不得拿东西,头上不得戴帽子。日本有时还一面握手一面鞠躬致敬。一般日本妇女,尤其是日本的乡村妇女,只是鞠躬。

在日本乡村民间,送别亲友往往还会向对方行跪礼或摇屐礼。妇女所行的为跪礼,即屈膝下跪,男子所行的摇屐礼,手持木屐在空中摇动。

日本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要互换名片,否则即被理解为是不愿与对方交往。

在交际场合,日本人的信条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因此,忌讳高声谈笑。但是在外人面前则大都要满脸笑容。日本人认为这是礼貌。

(三)服饰礼仪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中对穿着打扮十分精心。在商务政务以及对外的场合,通常要穿西式服装。而在民间交往中,他们有时也会穿和服,配布袜、木屐或草屐。历史上日本曾等级森严,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无一不与穿着者的地位、身份相关。

日本人衣着观有四条:第一,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不尊重交往对象。第二,到日本人家里作客时,进门前要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第三,作客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第四,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

(四)餐饮礼仪

日本饮食一般称之为和食或日本料理,可归纳为“五味”、“五色”与“五法”。“五味”为: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涩味。 “五色”是:绿春,朱夏,白秋,玄冬,再就是黄色的广泛运用。所谓“五法”指烹饪方法:蒸、烧、煮、炸、生吃五种。

日本人的饮食禁忌为:不吃肥猪肉和猪的内脏,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吃羊肉和鸭肉。日本人非常爱喝酒,人们普遍爱好饮茶。

日本人在用餐时,有“忌八筷”之说:其一,是忌舔筷;其二,是忌迷筷,即不准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其三,是忌移筷,即不准夹了一种菜又夹另一种菜,;其四,是忌扭筷,即不准将筷子头反过去,吞在口里;其五,是忌插筷,即不准将筷子插在饭菜里,或是把它当作叉子,叉起饭菜吃;其六,是忌掏筷,即不准用筷子在饭菜里扒来扒去;其七,是忌跨筷,即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碗、盘之上;其八,是忌别筷,即不准用筷子当牙签用。

(五)习俗禁忌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荷花则仅用于丧葬活动,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标志,盆花和带有泥土的花,则被理解为隐含“扎根”之意。晶莹剔透的水晶,是日本的国石。日本人很喜欢猕猴和绿雉,并且分别将其确定为国宝和国鸟。同时,他们钟爱鹤和

乌龟,认为二者都是长寿、吉祥的代表。

一般而论,日本人大都喜爱白色与黄色。厌恶绿色和紫色。在日本,绿色与紫色都具有不祥与悲伤的意味。日本人有着敬重“7”这一数字的习俗。可是对于“4”与“9”却视为甚为不吉。

日本人很爱给人送小礼物。日本人觉得注视对方双眼是失礼的。因此,他们绝不会直勾勾地盯视对方。

印度

(一)基本概况

印度的正式国名是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总面积为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现为9.38亿,由印度斯坦族、旁遮普族等10大民族和其他几个小民族组成,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46%,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印共有179种语言,印地语为该国国语,英语则为官方语言。首都是新德里,源自“德里”,意为 “山岗”、“高地”等多种含意,为纪念公元前100年重建该城的古印度王公拉贾·德里命名。

印度国名,源自“信度”河。古印度“信度”表示河流,、现则泛指整个南亚次大陆。

印度国庆日是1月26日。

1950年4月1日,印度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印度交际应酬礼节繁多:合十礼、拥抱礼、贴面礼、摸脚礼、举手礼等。也流行握手礼。印度人迎接嘉宾往往要向对方敬献用鲜花编织而成的花环。印度人以往对等级、地位、身份极其关注。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其一,“婆罗门”,即僧侣;其二,是“刹帝利”,即名门、贵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罗”,即贱民。此外,还有 “不可接触的贱民”,叫作“哈里真”。传统的种姓制度广遭非议,但影响犹在。

(三)服饰礼仪

印度人着装朴素、清洁,但各民族各异。印度斯坦族男子一般着装:上身 “吉尔达”,即宽松圆领长衫,下身穿 “陀地”,即以一块白布缠绕在下身、垂至脚面的围裤。在正式活动中,则在“吉尔达”之外再加外套。妇女着纱丽。由一大块丝制长巾披在内衣之外。印度教徒戴白色船形帽,伊斯兰教徒戴伊斯兰小帽,锡克教徒包裹头巾。

印度妇女在前额上点 “吉祥痣”,过去是表示妇女已婚,而今则用于装扮。

(四)餐饮礼仪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面食,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别多,而且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

印度人用餐习惯右手抓食。

(五)习俗禁忌

篇三:各国社交礼仪常识

各国社交礼仪常识

美国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加拿大

加拿大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特殊的环境对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在交际应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点是既讲究礼貌,又无拘无束。加拿大国民的主体是由英法两国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讲英语。性格上相对保守内向一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则大都信奉天主教,讲法语,性格上显得较为开朗奔放。与加拿大人打交道要了解对方情况,然后再有所区别的加以对待。

法国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德国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须指出的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有必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你”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波兰

在人际交往中,波兰人的举止优雅,语言文明,彬彬有礼,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郑重其事一些的称呼。对于男士,波兰人言必称“潘”。对于妇女,他们则非要称之为“帕那”或“帕妮”不可。在社交场合问候他人时,波兰人肯定会对对方以“您”相称。他们假如与对方以“你”相称,则多半意味着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彼此相交已非一日。按照波兰人的习惯,自己在交际场合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必须要主动同对方握手为礼,同时还要报上自己的姓名,不然即为失礼。在波兰,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和拥抱礼。在波兰民间,吻手礼则十分通行。一般而言,吻手礼的行礼对象应为已婚妇女,行礼的最佳地点应为室内。在行礼时,男士宜双手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征性轻吻一下,假如吻出声响或吻到手腕之上,都是不合规范的。

俄罗斯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在称呼方面,

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墨西哥

在墨西哥熟人见面时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拥抱礼与亲吻礼。在上流社会中,男士们往往还会温文而雅地向女士们行吻手礼。通常,他们最惯于使用的称呼是在交往对象的姓氏之前,加上“先生”、“小姐”或“夫人”之类的尊称。前去赴约时,墨西哥人一般都不习惯于准时到达约会地点。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露面总要比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晚上一刻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待人的礼貌。

阿根廷

阿根廷人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礼仪与欧美其他国家大体上是一致的,并以受西班牙影响为最。阿根廷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所以一些宗教礼仪也经常见诸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在交际中,普遍采取握手礼。在与交往对象相见时,阿根廷人认为与对方握手的次数是多多易善。在交际场合,对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小姐”或“夫人” 相称。

巴西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埃及

握手礼——禁忌是不要用左手

拥抱礼——力度适中

亲吻礼——根据交往对象不同分为: 吻面礼,一般用于亲友之间,尤其是女性之间。

吻手礼,向尊长表示谢意或是向恩人致谢时使用。

飞吻礼,多见于情侣之间。

南亚摇头礼

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人们相互交往时,往往彬彬有礼地摇头。他们的表敬礼俗是:向左摇头则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这恰恰与中国的"摇头不算点头算"相反。 亚洲国家-日本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时,女子在右边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着男子。三个人上街,中间的位置让给受尊敬的人。

日本有送礼的癖好,在送礼时往往采取这样的作法:即送些对主人毫无用途的礼品,因为收礼的人可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转送给第三者。日本人对装饰着狐图案的东西则甚为反感。狡猾狐狸是贪婪的象征。到日本人家作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日本人忌讳荷花。

日本人忌讳“四”。因为日语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日本从四月一日到七日叫绿化周,包括街道绿化日、宅旁绿化日、学校绿化日、荒山绿化日、交通绿化日、绿化树木保护日。日本人抽烟意是自己抽,很少主动敬你一支,因为日本人认为香烟是有害身体的。日本人一有伤风咳嗽,外出时就戴上白色的口罩。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爷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

龙虾 日本人认为龙虾长须,弯腰象个老人,因此喜欢在元旦这天用龙虾作为装饰品,象征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与商务有关的文化习俗

·鞠躬

在日本人之间,鞠躬仍是见面和分手时的必行之礼;在与外国人接触时,日本人已

逐渐习惯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过,你仍可能会受到90度弯腰之礼。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一般说来,点一下头或稍微弯一弯腰并同时将手伸向对方,就可以了。日本贸易界对外国人能否规范地鞠躬似乎并不在意。·恭维话

日本人说恭维话的方式也与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会对你个人在贸易上的成就或公

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赞赏,而日本人却常常兜着圈子说。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称赞你的修养,他不会直截了当地表示,而是对你办公室的装饰发表些议论,即所谓“借题发挥”。

·社交活动

即便在商务活动中,欧美人也常常邀请谈判对手到家里做客或参加鸡尾酒会。但在

日本,这样的社交活动是不常见的。日本人喜欢邀请客人到饭店或餐馆吃饭,然后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户作为影响客户的一个手段。日语中出现了“NOMINICATION”这一日英复合词。“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则来源于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际)。由此可见,日本人是很重视吃喝这类交际活动的。

非洲国家----南非

(1)社交礼仪

南非社交礼仪可以概括为“黑白分明”,“英式为主”。所谓“黑白分明” 是指:受到种族、宗教、习俗的制约,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从的社交礼仪不同;英式为主是指:在很常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白人掌握南非政权,白人的社交礼仪特别是英国式社交利益广泛的流行于南非社会。

以目前而论,在社交场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见面礼节是握手礼,他们对交往对象的称呼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广大农村,南非黑人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主流不同的风格。比如,他们习惯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予贵宾,客人此刻得体的做法是将这些珍贵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头发上。

(2)服饰礼仪

在城市之中,南非人的穿着打扮基本西化了。大凡正式场合,他们都讲究着装端庄、严谨。因此进行官方交往或商务交往时,最好穿样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装或群装,不然就会被对方视做失礼。外,南非黑人通常还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不同部族的黑人。在着装上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3)餐饮礼仪

南非当地白人平日以吃西餐为主,经常吃牛肉、鸡肉、鸡蛋和面包,爱喝咖啡与红茶。非黑人喜欢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类、豆类。不喜生食,爱吃熟食。

南非著名的饮料是如宝茶。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主任一般送上刚挤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时是自制的啤酒。客人一定要多喝,最好一饮而尽。

(4)习俗禁忌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们特别忌讳外人对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跟南非人交谈,有四个话题不宜涉及:

一、不要为白人评功摆好。

二、不要评论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别之间的关系及矛盾。

三、不要非议黑人的古老习惯。

四、不要为对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贺。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