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 (5000字)

农村农业工作计划2018-09-23 21:58书业网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2008-2017年)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新都区人民政府

编制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

目 录

前言 ............................................................................................................................ 1

1 发展条件分析 ........................................................................................................ 2

1.1农业机械发展现状....................................................................................................................2

1.2有利条件....................................................................................................................................3

1.3存在困难与挑战........................................................................................................................5

2 指导思想、原则.................................................................................................... 6

2.1指导思想....................................................................................................................................6

2.2基本原则....................................................................................................................................7

3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 8

3.1基本思路....................................................................................................................................8

3.2发展目标....................................................................................................................................9

3.3区域定位、总体布局、发展模式..........................................................................................12

4 重点建设项目 ...................................................................................................... 14

4.1区域性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科研、生产制造、流通示范基地项目..................14

4.2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6

4.3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7

4.4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9

4.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1

4.6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23

4.7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

5 支撑保障措施 ...................................................................................................... 26

5.1组织管理保障..........................................................................................................................26

5.2资金投入保障..........................................................................................................................26

5.3运行机制保障..........................................................................................................................27

5.4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28

5.5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保障......................................................................................................29 附表:

附表1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发展规划指标...................31

附表2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总体布局划分...................33

附表3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项目表...............................34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加,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市场供求两旺,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新都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翻番调结构、全面建小康,构建和谐新都”的目标,不断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0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3.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0元。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优质稻、蔬菜、禽蛋、生猪,“双低”油菜等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经营组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53家、5000万元以上的8家、1亿元以上的5家,壮大了福建达利、成都佳雪、深圳百家味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2017年是新都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新都区农业机械化面临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在总结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和科学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和新都区人民政府编制了《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

1 发展条件分析

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的腹心地带、成都市北部,城区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是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的都市新区(城北副中心),连续13年保持“四川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称号,是四川省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种植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新都区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办),236个行政村、86个社区、现有人口63万,其中农村人口43万,耕地面积2300公顷。

1.1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新都区高度重视农机工作,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各类农机项目在新都区的实施并保证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积极引导农户加大农机投入,增强农户使用农机热情。农业机械拥有量持续稳定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截止2007年底,全区拥有农机总动力21.3万Kw,平均百亩耕地拥有动力61.7Kw;各种农机具19.3万台件,平均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具56台件;农业机械原值15314万元,平均百亩耕地拥有4.43万元。拥有主要农业机械:拖拉机及配套农具3075台套;小麦机动播种机、人力小麦播种机5353台;机动喷雾器639台;机电提灌机械791台套(其中农用水泵743台);联合收割机450台(其中有145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机动脱粒机1341台;埋草旋耕机405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567台套。

全区各型农业机械年机耕作业量105.9万作业亩;平坝区机械和半机械播种达到小麦面积的90%以上;机械植保和半机械植保作业量分别为97.3万亩次和61.3万亩次;机电灌溉面积31万亩次,提水量2450.8

万立方米;小麦机收水平90%,水稻机收水平68.3%,机械化秸秆还田水平56%。

农机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体系。农机服务己形成了以区为中心、镇为骨干、村和专业户为基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区农机局及其直属的新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新都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和新都区农业机械监理站三个事业单位是全区开展农机技术服务的中心和龙头。13个镇均建有农机管理服务和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每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对农机具运用开展跟踪服务的村农机服务队。全区有(农机部门经营、直接服务于农业的)农机加油站16座,农机供应门市46个,农机修理点92个,农机专业户6248户,农机从业人员7647人。

农机管理逐步走上法制轨道。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四川省人大相继制定了《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和《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和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区农机局及其下属农机监理站作为授权执法单位,通过广泛宣传和认真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使全区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逐步走上法制轨道。

1.2有利条件

(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历史时期,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持农村”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07年,国家仅购置农业机械直接补助资金近20亿;四川省200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购机补贴项目带动农民投入近2亿元。新都区从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每年投入的资金快速增长,2007年各级财政投入的农机购机补贴资金已达150万元,带动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力促进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是以农业装备为主要基础的农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将有大幅度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将更加有力,农业机械化正面临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多需求和更高要求。农业的现代物质装备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就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就难以很好实现,农产品的加工转化与增值就难以加快,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就难以增强。

(三)《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国家扶持农业机械化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国家正在制定和修订相关的配套规章,都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并逐步构建起依靠法律、

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随着市、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特别是新都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句话”、“三个集中”、“三大工程”①的“统推”工作战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区在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已有广泛共识,新都区农业机械化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1.3存在困难与挑战

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农机化发展不平衡,现有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丘陵区小麦播种和稻麦收获机械作业水平还落后很多。在农机化条件较好的平坝区,小麦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而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中,收获机械化水平尚低,栽插机械化还有待突破。二是农业机械的品种构成不合理,农副产品初级加工机械多而精细加工机械少,粮食生产过程①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六句话”、“三个集中”及“三大工程”分别是:“六句话”:一是要以中心城区和县城、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二是要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三是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要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五是要以配套政策为保证;六是要以转变农民身份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大重点工程”: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农村扶贫开发,三是农村发展环境建设。

的机械多而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生产过程的机具少。三是可供农机经营者选择的农业机械品种、型号均少。

(二)现有机型偏老化,科技含量较低。新都区现有农业机械中相当部分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厂或者初期定型产品,机型相对老化,科技含量较低,普遍存在使用能耗较高,操作舒适性差和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情变化的需要等问题。例如,在现有的450台联合收割机中只有145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其余为背负式或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如遇雨水过多,则无法收割。

(三)农机化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目前,新都区农机化投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效益为中心的农户投入,投资方向为能较快实现服务创收的机具;二是以导向为中心的财政投入,投资重点为人员经费和大型机器购机补贴;三是农机服务实体创收,投资用途为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国家财政投入范围较窄,数额不足;农机服务实体创收受市场影响,收入不稳定。现在,财政对乡镇农机站管理人员薪金仍实行差额预算,给服务队伍稳定、服务体系的运转和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带来极大的影响。

2 指导思想、原则

2.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建设现代农业和“翻番调结构、全面建

小康,构建和谐新都”的发展目标,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主线,着力拓展农业机械化领域,实现“种、养、加”结合、“粮、经、饲”协调发展;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新都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2基本原则

? 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根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发展内容和重点,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发展节水、节油、节肥、节种、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设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安全的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农机与农艺的关系,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统筹谋划,梯度推进,协调发展。

? 以人为本、科技进步

把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挥农民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策促进、示范引导和效益推动,

让农民充分享受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的成果。把推进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水平。

? 依法促进、健康发展

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好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履行政府部门职能,依法行政,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保障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3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3.1基本思路

以建设“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新都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树立 “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观念,科学制定农机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农机化发展布局,大胆实践大城市郊区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具体思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全方位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坚持“现代农业发展到哪里,农机化配套跟进到哪里”的协同发展办法,把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化配套建设放在农机工作的重要位置。实施以发展带动调整,以调整促进发展,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加快高科技含量和农村各业生产所需机械的发展步伐,

推动农机化不断向农村经济各个领域扩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

在稳定、加强传统农业机械化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由农田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转变;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生产机械化的转变;由种植业机械化,向农林牧渔各业生产机械化的转变;由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的转变。围绕新都区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搞好农机化配套,大力引进、推广和研制与优势产业配套的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

3.2发展目标

3.2.1总体发展目标

保持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粮食作物率先基本实现生产机械化;种植业、养殖业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机械化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农机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改善,对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3.2.2具体发展目标

(一)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发展目标

新都区农业机械原值每年按5%以上增长,到2017年全区农机原值达25000万元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年按6%增长,到2017年全区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00Kw,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8万Kw。农业机械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舒适性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

新增或更新换代大、中、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5000台套,联合收割机达800台,机械化播种机达300台,机动喷雾器达2000台,机电提灌设备达980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4280台套,水稻抛插秧机械2000台。

种植业、养殖业的机械化装备水平取得实质性提高。全区日光温室、联栋温室、大棚蔬菜、花卉、无公害规模化养殖场等现代农业项目的机械设施配套水平达到80%左右。

(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目标

到2017年,新都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小麦、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有条件的村镇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机械耕作水平达98%;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目标:机械播种水平达70%,机械化收获水平达95%;丘陵区:机械化播种水平达50%,机械化脱粒水平达80%;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目标:机械化育秧、播种、栽插水平达80%;机械化收获水平达85%以上;

——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目标:机械化育苗、栽插水平达20%;机械化半机械化收获水平达40%以上;油菜直播机械化水平达30%;

——农副产品机械化运输水平95%;

——机械半机械化植保水平达100%;

——大、中型养殖场或者小区的机械化养殖与废弃物处理比例高于70%。

(三)农机工业发展目标

全力打造“新都造”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基地,集中产品技术研发与制造优势,着力于大、中、小型轮式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多功能微耕机、旋耕机、插秧机以及其他农业工程设施、设备,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力争到2017年生产各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40万台套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主导产品被选入国家、省支持推广目录,吸纳就业人口10000人以上,建设成为西部首屈一指的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的科研、制造和交易基地。

(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建设1个功能完备、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扶持发展20个跨村、跨乡镇、跨区县,年农机作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或者农机专业服务队;扶持发展5个年农机作业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或者专业服务公司;建立农机中介服务公司2个;建规范化农机维修、供应网点13个;建区域性维修中心1个。

(五)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目标

农业机械事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数以下,建立比较健全的农业机械化安全防范长效机制。

(六)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目标

机耕道建设方面,每年新(改)建20公里,硬化20公里;总计更新改造提灌站27座;装机功率达1041Kw;农业机械机库棚覆盖率达30%的村庄。

3.3区域定位、总体布局、发展模式

3.3.1区域定位

根据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机遇优势,将新都定位于四川、乃至西部区域性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的科研和生产制造示范推广基地;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施、设备,跨区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区域性交易中心;大城市郊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思路创新、组织形态创新、投资体制创新、指导方式创新的“实验室”。

3.3.2总体布局

以新繁镇的黄泥、白壁、青林等村为核心区,以清流、斑竹园、军屯、马家、新民、龙桥、大丰等镇建立15个农业示范村为基础,打造以蔬菜大棚、小家畜禽饲养机械为主导,集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机械为一体的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域。

以毗河生态休闲农业带和木兰山—白包寺沿线—毗河东段沿岸绿色生态走廊为框架,以石板滩镇的集体村、优胜村等为核心区,在新

都、木兰、泰兴、三河等镇建立示范基地,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域。

根据《成都市新都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发展区域布局,积极实施农机化与现代农业配套战略。全区农业机械化分为三大领域:重要农作物及其生产、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发展区(Ⅰ);重点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械化发展区(II);农业机械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发展区(III)。以(Ⅰ)为核心和基础,(II)、(III)为拓展,层层推进传统种植农业机械化、现代设施农业机械化、都市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机械产业化发展,不断深化农业机械化的外延和内涵。

(一)重要农作物及其生产、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发展区(Ⅰ) 新繁、斑竹园、清流、龙桥、新民、马家、军屯等镇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油菜生产等重要农作物及其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基地800公顷。

(二)重点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械化发展区(II) 新都丘陵片区猪养殖小区和小家禽养殖小区、清白江地区、新繁镇蟆水村、清流镇九龙村、斑竹园镇雷家村等区域,重点发展畜禽养殖机械及畜禽污染物治理技术及配套设备,在小区内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治污标准、统一环境整治,逐步减少农村散养、解决零星饲养造成农村养殖污染治理难的问题。

在丘陵片区及新都区西北片,以石板滩镇、清流镇、龙桥镇、新繁镇、斑竹园镇为核心的成都市3333公顷常年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气调保鲜库”、大棚等现代设施农业机械化。

(三)农业机械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发展区(III)

新都区现有农机主导企业8个,其中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2006年评为“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以“川龙”、“华龙”为龙头的农机制造企业,积极引入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在“川龙”建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省农机鉴定站在新都建拖拉机和内燃机的国家级实验室,邀请省内农业院校和农机流通企业参与,形成产、学、研、贸、工、农良性互动,引导上下游企业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协同竞争,优势互补,带动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四川省农机制造业集中集约发展区,提升新都农机制造业水平。

3.3.3发展模式

在进一步发挥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作用的同时,实施“以项目示范带动区域发展”模式。抓好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筛选具有较大规模和发展潜力、具备产业特色的示范基地,加大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 重点建设项目

4.1区域性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科研、生产制造、流通示范基地项目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遵从“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原则,按照“以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发展”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新都大型农机生产企业——四川“川龙”拖拉机公司的产品生产线及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的优势,聚集发展一批专业从事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的相关企业集群。

依托新都区“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20强区县”、尤其是北部商城和成都市物流业发展中心的区位优势,结合规划中的成都市工程机械交易中心项目,培育和发展农业机械产品、设施设备、零配件等物流中心以及农机跨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有形市场,提高新都区农业装备和服务水平,实现西部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设备设施领军角色的战略定位。

项目具体建设模式,以川龙拖拉机制造公司为核心,带动、引进其他生产、销售企业和专业大户、农机合作组织,整合科研、生产、销售、维修等资源,分阶段建设。项目包括:各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建造现代化的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水稻和油菜机械生产(总装)基地;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生产(总装)基地;农业机械及装备科研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区域性农业机械化交易中心等核心项目。项目先期规划用地133公顷,投资1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3000~5000人。

通过项目实施,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农机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培育出“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机经营方式和农机产业组织形式”,打造

新都农机生产航空母舰,创造农机“四川造”品牌,提升西部农机产业形象。

4.2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水稻在新都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水稻生产仍然以人力为主。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对于推动、提升新都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立足配合大农业的原则,以《新都区农业规划》为依据,在新都区农业种植基地,即在毗河以北;新繁及斑竹园以西地区建设“新繁镇优质稻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1万公顷无公害富硒大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解决水稻主产区的机械化栽植、收获技术的示范推广,实施优质水稻区域机械化生产服务中心建设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农机和农艺结合,以规范化育秧和机插秧为突破点,完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通过项目的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梯度推进,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

“新繁镇优质稻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1万公顷无公害富硒大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规划建设333公顷,总投资900万元,分三个阶段完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

第一阶段2008年—2010年,新都区以农业部“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农机装备推进县”两个项目实施为契机,区政府落实配套资金300万元,重点引进水稻制种、育秧和田间管理机械,同时通过

跨区作业与购买成熟的水稻收获机械,完成项目地水稻生产育秧、田间管理机械化的选型、示范推广。

第二阶段在2015年之前,落实配套资金400万元,重点解决收获及烘干机械化问题。

第三阶段2016年——2017年,落实配套资金200万元,实现包括稻秆综合利用、水稻贮藏、加工环节机械化在内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方式。

表4-1 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4.3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油菜是新都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到6667公顷左右。从油菜生产的各个环节看,新都区的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油菜种植主要沿用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率很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高,全部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随着劳力价

格不断增加,从比较效益角度看,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出台和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民对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

结合新都区农业规划,年投入资金20万元以上,在新都油菜生产基地及斑竹园白云农业科技园区,配套建立“新都区油菜机械化试点示范基地”。通过油菜机械化示范基地,引导辐射全区油菜生产逐步实现品种优化和作业机械化。

项目主要任务:

——指导和咨询油菜生产机械化播种、移栽、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培训、示范、推广;

——对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中的农艺措施、机械装备等提出改进意见;

——针对油菜生产中的播种、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关键环节,引进、研发相关机械。

项目基本路径:选择项目地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村镇及农户——农艺与农机结合,引进优良品种,实施配套种植方式——针对新品种和种植模式,制定机械化播种、育苗、栽植、收获机械化技术方案;引进研制相关机具——完善油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选型、规模化推广使用。

项目实施后预期油菜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其中机械收获作业损失率降到5%以下,平均用工量减少到56工日/公顷以

下,提高节工率65%以上,作业成本降到900元/公顷以下,节本幅度达31%。

4.4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设施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新都区设施农业发展必需配套推进相关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施,结合新都实际,引进并研制出适合新都区的设施农业机械,提高设施农业整体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设施农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种植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规划以新繁镇的黄泥、白壁、青林等村为核心区,以清流、斑竹园、军屯、马家、新民、龙桥、大丰等镇、街道建立15个示范村,打造以蔬菜、花木为主导,以新都柚、新繁泡菜为特色,集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设施农业机械化区域。通过发展日光温室、联栋温室、大棚蔬菜、花卉、无公害规模化养殖场等机械和设备,建立并实施新都区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设施农业机械化进程。

具体技术路线:一方面狠抓机具选型工作。选择功能齐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服务及时周到、农民欢迎的机型进行示范推广;另一方面依托农机科研单位研究开发适用于农业设施内、蔬菜露地、大田、坡地、果园、苗圃等的作业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转向灵活,搬动轻便,价格低廉的动力小底盘和系列配套作业机具,以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

表4-2 种植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投资规模:2008年——2010年,每村每年投资15万元,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建成1-2个示范点。2011——2017年,在进一步完善优化的基础上,每年投资50万元,总结、推广10个适合新都区特色的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模式。

养殖业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现代化养殖对于节省土地、饲料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项目以推动新都区养殖业工厂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为目标,以《新都区“十一五”畜牧发展规划》中的“优质商品猪产业化建设项目”、“新都区普兰克猪业合作社建设”、“生猪无公害养殖及加工”、“成都市军农科技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开发”等项目为依托,实现养殖业供水、喂料、换气、清除粪便、适时监控、屠宰加工、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专业生产为项目主要内容。

2008年——2009年,投资20万元,规划、引进、消化技术;2010年——2017年实施200万元的现代化养殖设施机械购机补贴,提高全区规模化养殖场机械化设施建设水平和装备水平。

表4-3 养殖业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进度表

4.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结合新都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养殖污染治理、村容村貌建设等为重点内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2017年根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使农村饮用水环境得到改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村镇建设活动全面展开,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切实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设备,积极发展秸秆饲料、牧草加工机械,推广沼气集中供气、沼气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加工设备、食用菌基料生产设备。到2017年,畜禽粪便、秸秆、废膜等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村容整洁,生态良好,促进“种、养、加”各业的机械化协调发展,推进新都区新农村建设。

项目计划在丘陵片区、新民片区养猪业较集中区域,以及新繁镇、清流镇为主的家禽饲养区域为试点,建设集约化养殖基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集中解决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养猪家园的粪便污染问题。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利用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垃圾、污泥、农产品加工下脚料、食用菌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环保型绿色肥料(生物有机肥)或商品型食用菌基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2008年——2009年规划用地3~5公顷,投资150万元,建立生物有机肥生产厂,规划、引进、消化技术;吸纳就业人员约50人/厂;2010年—2017年根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需求,逐步扩大新都区粪便、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规模并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

表4-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进度表

4.6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

按照成都大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新都区农业战略布局“服务都市、富裕农民、稳定农村”和“旅游、文化、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化都市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定位,围绕建设生态休闲乐园、观光旅游景园、绿色食品家园三个重点,规划建设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本项目包括“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机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与示范”和“农业机械化科普教育基地”两个子项目。

针对都市休闲农业所具有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示范功能,在农业生产、畜牧养殖、农产品采后处理、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等,投资100万元,开展农业机械化装备现代农业的研究与示范,加快农业新机械新产品、新设备研究与推广,拓展现代农业机械的研发与应用范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技术水平。具体包括:轻小型多功能农机具的筛选与推广;满足“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农业”和“花果山”旅游开发的喷灌、水景工程、农药喷洒等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广使用。

农业机械化科普教育基地以龙桥镇为中心,以四川省拖拉机研究所、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新繁镇黄泥村农业机械化示范村为依托,面向成都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学校,投资100万元建设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全方位的农业机械科普教育基地,突出

参观生产线、产品陈列和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和部分农产品加工项目,普及农业机械化知识,丰富现代休闲农业内涵。

4.7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包括机耕道路建设、机电灌溉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场库棚三个方面的内容:

——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围绕田间机械化作业和农用物资运输,配套田间机耕道建设。按照“路渠合一、路沟合一、路林合一”的要求,节约耕地,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建设。每年投资800万元,新建、改建、硬化20公里。建成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机械化运输、从农田到农户的道路系统,机耕道路基本通达农田。

——机电提灌设施:2008—2017年,实施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建设改选重点是选择有效灌面大、农户相对集中、装机功率在20Kw以上、提灌设施超期使用并反复维修仍无法正常工作的丘区和部分缺水地区的提灌站。按照《四川省机电提灌站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实施办法》,通过优化设计,更新提灌站电机、水泵、配电柜及部分输水管,维修泵房,提高提灌站效率,降低农民提水灌溉成本,共计27座,装机功率1041Kw,有效灌面624公顷,受益农户6000户,总投资330万元。

——农业机械场库棚设施建设: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按照布局合理、规划适度的要求和农业生产用地的优惠政策,每年投资30万元以上,建设覆盖30%以上村社的农业机械场库棚设施,基本满足70%以上大中型农业机械集中存放的需要。

表4-5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机械化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5 支撑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必须制定有效的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市的农机科技资源,有利于本区大农业的发展。

5.1组织管理保障

在省、市、区各级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农机化领导小组的作用,区政府成立“规划实施”专项工作小组。小组由分管农机的区领导、农机局、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省农机院农机专家组成,建立规范的专家论证制度和区级领导与专家的对口联系制度。加强对全区农机化工作的领导,每年将农机工作目标分解到乡镇。明确乡镇、村和区直各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责任和任务,健全配套的考核机制,将规划实施及各专项项目的开展纳入全区重点目标任务督察落实考核体系,实行责任制。

5.2资金投入保障

根据市、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投入总量,优化支持结构,建立健全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保险、农村机耕道路建设以及农机科研、开发、生产等内容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由规划实施领导

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做好区农机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加大力度争取更多的各级大中型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

财政投入方面,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对区农机化的投入,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集体投入为补充,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机化投入机制。要用足用好农机补贴及农机燃油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补贴资金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中的导向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机补贴资金使用和监管的长效机制,做到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购机和燃油补贴,真正发挥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农机信贷方面,积极与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市、区财政局及机械供应商等沟通与协调,解决好信用联社的后顾之忧,争取信用联社和供应商的积极响应。就农机企业的生产销售,农户和农机服务组购置农机贷款年限、贷款额度、还贷期限、贷款担保等信贷新政策进行研讨,为农机信贷新政策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

5.3运行机制保障

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各专项项目是总体发展规划的延升和具体化,在总体上要形成以本规划为统领,以《新都区建设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实施意见》为基础,各专项项目定位清晰、功能互补、内容具体、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进一步健全《规划》的民主参与、专家咨询等程序,建立区行业专家库和行业科技专家专项任期津贴制度,农机科技专家每一次更换

应不超过总数的30%,以保证专家组的工作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关《规划》的任何专项建设项目均应征求所涉及领域的相关专家的意见。

本规划在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

5.4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改革农机推广体系。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构建以区、镇农机推广机构为主体,各类农机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机推广、教育、企业广泛参与,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化技术与产品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好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扩大农业机械化利用外资规模,改造和更新现有农机产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农机生产、销售与流通企业,努力打造农机龙头企业,以大开放促进本区农机工业的发展。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加强农机维修人员技术培训。在农机维修网点布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做好服务,提高农机维修点的经济效益,以满足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加强农机安全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执法水平。要加快区配套法规建设进程,争取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支持和保护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提高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水平,改善监理手段,保障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不断规范农机产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制,坚决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维护农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农机股份合作公司,重点培育农机专业大户、跨区作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引导各级农机推广机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和有条件的农机大户从事农机中介服务。

5.5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保障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农机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依托我省自有农机专业杂志《四川农机》和“新都农机信息网”,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化。

加强信息工作队伍和人员培训,树立宗旨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农机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实现新都区农机信息的采集、汇总,及快速有效的加工处理,加强信息引导,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农机化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工作,满足

不断壮大的农机大户、农机经营户和农机经营组织对农机信息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在农机化发展中的引导宣传作用,为农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附表1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发展规划指标

附表2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

年)总体布局划分

附表3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2017年)项目表

34

35

36

37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