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宫廷小吃典故

饮食礼仪2018-09-25 03:38书业网

精选范文:宫廷小吃典故(共2篇)

  小窝头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仓惶逃往西安。途中,有一天慈禧饿极了,叫人去找吃的。当差的找来一个大窝头。慈禧几口便把窝头吃完了,连说好吃。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有一天又想起窝窝头,就让御膳房给她做窝头吃,御厨不敢给她做大窝头,于是把玉米面用细箩筛过,加上白糖、桂花做成栗子大小的小窝头。慈禧吃了说,正是当年吃过的窝窝头。       豌豆黄 芸豆卷     有一天,慈禧在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有铜锣声。慈禧问是干什么的?当差的回答说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让当差的把那个人叫进来,那个人说:敬请老佛爷尝尝这豌豆黄、芸豆卷,香甜爽口,入口即化。慈禧尝过后说好吃。于是就把这个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小吃。     肉末烧饼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是肉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  [宫廷小吃典故(共2篇)]

篇一:中国著名小吃的典故

《老婆饼的故事》 老婆饼是广州一带的名小吃,它还有个雅号叫“冬茸酥”。关于老婆饼,有这样一个传说:以前有一对恩爱但家庭贫穷的夫妇,由于老父病重,家中无钱医治,媳妇只好卖身进入地主家,挣钱给家翁治病。失去妻子的丈夫并没有气馁,研制出一道味道奇好的饼,最终以卖饼赚钱赎回了妻子,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这道美食流传开来后,便被人们称作老婆饼。你没有想到这小小的老婆饼还有这样一段忠孝恩爱的故事吧,卖老婆饼可以重新过上幸福生活,比起武大郎卖烧饼却丢妻丧命来,这老婆饼的功德要圆满得多。

这道广州的名小吃为何又叫潮州老婆饼呢?这就不得不说关于它的另一个故事:有一个潮州人到广州做了点心师傅,一次他回老家探亲时,带了很多广州点心回去给家人品尝。谁知老婆吃了他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点心,却说,“这些广州的名点还没有我做的冬瓜角好吃呢。”潮州师傅不相信,老婆便以冬瓜茸为馅、面粉为皮,做了些冬瓜角给他吃,他吃过之后,果然觉得好吃。在探亲结束后,他又让老婆做了一大包冬瓜角,带到广州给其他师傅品尝。没想到大家吃了之后,也连声道好。由于这点心为潮州师傅的老婆所做,大家便叫它“潮州老婆饼”。后来经过他们的一番改进,这老婆饼便成了广州有名的点心。

老婆饼饼皮疏松化渣、馅心滋润软滑、味道甜而不腻,确实是一道不错的点心,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那温馨的名字和那段感人至深的传说。单身的男士如果每天吃上一个甜美的老婆饼,肯定会让你增加早日找到另一半的决心;而恋爱中的男女则可以利用老婆饼来营造气氛,说不定就会让感情突飞猛进呢,如果是你亲手制作的,那成功的机会肯定会大得多哦。

有趣的是,和老婆饼相对应的还有老公饼,只是其馅心以椒盐味为主,形状也要大一些,和大大咧咧的男人倒有些相符。这老公饼给人以东施效颦之感,而一些跟风的小老婆饼、小小老婆饼、二奶饼,则有投机取巧之嫌,实在是玷污老婆饼的名号。像这样的叫法,令人一听就生厌,哪里还有心情去吃呢。

《云片糕的故事》 “云片糕”——乾隆下江南时,到淮安城西北河下镇。应汪姓盐商请求,到他家花园,时外面瑞雪纷飞。乾隆凭窗赏雪,好生惬意,涌来诗兴,便吟起《雪景》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只是“片儿片儿”的吟着,却一直接不上

但生意萧条,只好锐意求新,创制成一种薄片状的牛肉干。每当黄昏来临,他就在闹市设摊,专售此种牛肉干。为招来顾客,特在食摊前张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后面点一盏油灯,映得牛肉片又红又亮,灯影依稀可见,十分吸引过路行人。尝之,麻辣脆鲜,人们呼之为“灯影牛肉”。从此,远近传名,生意越做越兴旺。流传至今,名不虚传。

《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著淳朴挚爱的亲情)。

狗子十四岁来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5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后来高贵友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经营的新点子:即使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钱的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店,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一直流传到今天,真可谓久盛不衰呀!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鱼汤面》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一天晚上,他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一会儿功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是用的那御膳厨师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热干面》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

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湘西土匪鸭》湘西从前有一张氏巧妇,烧得一手好菜,在山寨路边开了一家小餐馆,由于地荒人稀,生意只够勉强维持。偏偏养的一群鸭子又不争气,多凶悍霸道,还糟蹋庄稼,就是不好好生蛋,害得张氏天天拿着竹竿又赶又骂:“你们这些该死的鸭子,简直像土匪!” 最后,气急败坏的张氏决定将这群不好好生蛋的鸭子一只只杀掉做菜,等到鸭子杀光吃光就关店打烊,改做其它营生。

《涮羊肉》相传,当年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发现有敌情。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迎敌,获得胜利。

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作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赐名。”忽必烈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也有人考证历史上涮羊肉的真正发明者是拔都。成吉思汗大儿子是术赤,拔都是术赤的儿子。在西部汗国成立之时,拔都接替了术赤的权力,指挥蒙古铁骑远征了欧洲。蒙古铁骑很强悍,但是吃粮食不抗饿,所以要大量吃肉。蒙古兵一般是大块煮羊肉吃。拔都发现大块煮肉慢,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煮,然后蘸盐吃,这样的吃法很适合于行军打仗。

《木桶饭》刘邦对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今安徽固镇)把项羽军队团团包围。此时,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惊,飞身上马,带领百骑突围,最终仅剩二十八人潜逃深山树林,身心疲惫的项羽,数日茶米未思奄奄一息,将士们看着心如刀绞,突发奇想,就用木头做成的木桶放入少许米粒加入烤肉烹调,顿时香味四溢,唤起了项羽食欲??但后来由于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数日后横剑自刎而死。后来,爱将们因为怀念项羽,在每年的这一天用木桶饭加肉来纪念项羽。这种两千多年前古老的原生烹调的木桶饭流传至今,再经后人的加工改进,烹制出木桶饭盖肉,饭质软、营养高、易消化、健脾胃,食之无油腻而爽口,无荦腥而味美,使人食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深受广大民众尤其是现代都市人的喜爱,实为中华古老餐饮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佛跳墙》其一是:据传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钱庄一位官员设家宴请福建布政司周莲,他的绍兴籍夫人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寿全”,内有鸡、鸭、肉和几种海产,一并放在盛绍兴酒的酒坛内煨制而成。周莲吃后赞不绝口,遂命衙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登门求教,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使菜越发荤香可口。以后郑春发离开周莲衙府,集资经营聚春园菜馆,“福寿全”成了这家菜馆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话“福寿全”与“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寿全”就被“佛跳墙”取而代之名扬四海了。其二是:福建风俗,新媳妇出嫁后的

来头了。

其三是:一群乞丐每天提着陶钵瓦罐四处讨饭,把讨来的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烧煮,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和尚闻了,禁不住香味引诱,跳墙而出,大快朵颐。有诗为证:“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其四和其一不完全相同:."佛跳墙"是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肴。据传,此菜起源于清朝末年,福州扬桥巷官银局的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请布政司周莲,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鸡、鸭、肉等20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荤香的菜肴,周莲尝后赞不绝口。事后,周莲带衙厨郑春发到官银局参观。回衙后,郑春发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效果尤胜前者。一八七七年,郑春发开设了"聚春园"菜馆后,继续研究,充实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香味浓郁,广爱赞誉。一天,几名秀才来馆饮酒品菜,堂官捧一坛菜肴到秀才桌前,坛盖揭开,满堂荤香的菜肴,秀才闻香陶醉。有人忙问此菜何名,答[宫廷小吃典故(共2篇)]:尚未起名。于是秀才即席吟诗作赋,其中有诗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众人应声叫绝。从此,引用诗句之意:“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宫保鸡丁》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丁宝桢有关,有三种传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另外,也有说法认为这道菜源起于著名人物左宗棠。

说左宗棠最喜欢吃家厨给他做的鸡,而做法就是将鸡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笋丁,木耳等配料一起炒。清朝巡抚有宫保,少保等称号,又因为左宗棠曾任巡抚,被称为左宫保,所以人们就称此菜为宫保鸡丁。

《汤圆》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

下页 余下全文

篇二:菜品典故

菜品典故

一 乾隆与车轮饼

清乾隆年间,江苏洋河镇有一姓罗的御史,很受乾隆宠信。乾隆南巡之前,曾对罗说要从洋河经过,并要到罗家看看。罗受宠若惊,急忙从宁波请来工匠,盖了蝴蝶厅,建起大花园。当时正值农历八月下旬,吃月饼盛期已过,向乾隆献一盘月饼自然可以,但如献一盘类似月饼的其他食品将会使乾隆更高兴。于是御史命厨师仿照月饼做一种形、色、味俱佳而又有祝福意义的食品。该食品形似车轮,又因乾隆南巡,靠的是车、船,故称为车轮饼。

二 闻喜煮饼的来历

山西闻喜煮饼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皇帝巡行路径闻喜时,闻喜官绅为接圣驾,遍选名师治宴。

席间,皇上觉得其他肴馔都淡而无味,唯有煮

饼滋味独特,余味绵长,不禁喜问其名,众官宦搜索枯肠,都想取一个吉利的名称来讨皇上高兴,但因皇上猝然发问,不免一时语塞,无言以对。皇上见此情状不觉笑得:就叫煮饼吧。于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闻喜煮饼就此名声大燥并流传至今。

三 茶食刀切的故事

据说慈禧垂帘听政期间,曾回家乡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布)祭祀祖先,因吃腻了宫廷膳食,提出要吃儿时的家乡莜面饽饽。侍从和当地官员就指令地方上的糕点茶食铺,以优质原料,制作一种类似莜面饽饽的点心。当时归化的名厨就用上好的油、糖、面,按照莜面饽饽的操作方法,作成卷子,切成片,起名"刀切"送了上去。慈禧太后吃后十分赏识。从此,刀切就在内蒙地区流传开了。

四 同治与黄石港饼

清朝嘉庆年间,距黄石市约四十里的大治县刘仁八地区有一家刘丰泰杂货铺,店铺里有一名糕点师叫刘合意。为了招揽生意,他在龙凤饼的基础上,加用桔饼等原料,并在饼的两面粘上芝麻,创出了一种新产品,取名合意饼。

传说到了同治年间,大冶县木排商人殷华在、马礼门合伙驾排到苏州一带经商。一次,殷、马二人驾排顺流而下,行至黄石港一带,迎面驶来一只盐船,木排行水迅猛异常,躲闪不及,一下将盐船撞翻。盐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马二人怕官司打输,进京时特意选了当地名产合意饼作礼品。到京后,殷、马二人便将合意饼奉送给所有官员,并附诗一首:

排来如山倒,行船似燕飞

呜金三下响,为何燕不飞。

同治帝见到此诗,觉得有理,于是断木排商无罪。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礼敬献皇上,无奈此行耗资千贯,囊中空空,只得半胆将合意饼献上。不料同帝尝后大悦,对这酥松爽口、香气四滋的合意饼赞不绝口,欣喜之下,赐名"如意"。所以合意饼又叫如意饼。最后才以产地为名,称为黄石港饼。

五 慈禧与小窝头的传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一行向西安仓皇逃避,一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行至西安郊外时,正值夜半,四野茫茫,一片荒凉。正当慈禧饿得无计可施时,一个叫贯世李的给她送来个窝窝头。饿昏了头的慈禧觉得这窝窝头比宫里的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三口两口就吃完了。以后从西安回到北京,终日熊掌燕窝,慈禧也吃腻了,想起那饶有田园风味的吃食,不禁十分向往。于是命御膳房也给她蒸窝头吃。御厨们哪敢怠慢,可又不敢蒸大窝窝头,于是用特细玉米面和黄豆面,并加了许多糖,蒸成小窝头,这就是小窝头的来历。现流传甚广的所谓小窝头是用栗子面制作的说法,纯系后人讹化,是应予以纠正的。

六 雍正与武陟油茶的传说

传说清代雍正皇帝曾来过武陟县,亲自监工修理黄河堤坝。吃贯了山珍海味的皇帝来到武陟小县后,食不随心,地方官员急得寝食不安。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他们从地方上找了一位名厨为皇帝治膳。这位厨师挖空心思地制作了一种香甜别致的稀食,名曰油茶,献给皇帝。雍正一吃,连声叫绝。从此,武陟油茶就出了名,并成了

河南著名小吃。

七 康熙皇帝与HA HA面

康熙四十二年(即公元1703年)冬十一月,一天,一位骑着毛驴商贩打扮的人来到临潼县鱼池村(即临潼华清池),在村西头姓房的家里住了下来。姓房的用自己磨的上等白面擀成面条,配上鸡蛋和菠菜等佐料,做了一碗ha面。这位客商一见到这别具风味的民间吃食,顿时食欲倍增。

吃完面,客商询问主人,怎样烹制这麽美味的佳肴,主人伸出三个指头,回答说:"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的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并交代了原料和制作要领。

两个月后,人们才纷纷传扬,原来这位客商打扮的人就是当今康熙皇帝。

再说康熙皇帝回宫之后,每当闲暇之时,总会思念这顿美餐,就命御膳房高厨按上面三句制作秘诀烹制。但尽管御厨费尽心思,也制作不出来。康熙无奈,只好下诏将这位姓房的农夫请进宫里,专门安排给他做了一顿ha面,总算饱了口福。高兴之余,问及庄户人家有何要求,农夫言及连年歉收,纳不起黄粮。康熙皇帝恩准予以免税,并正式下诏。至今当地群众中还流传着清朝鱼池村下纳粮的传说。

八 艾窝窝的传说

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桌木叛乱之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

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急坏了乾隆,于是传旨给御膳房,有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让宫女们用盘托着,排着队从香妃面前走过,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江米团子。这江米团子是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他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他想自己姓艾买提,就叫艾窝窝吧。宫女把艾窝窝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用两个手指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得什麽似的。下旨让白帽宫的艾买提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艾窝窝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九 芸豆卷、豌豆黄的传说

据说,有一天慈禧太后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麽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来人见了老佛像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十 肉末烧[宫廷小吃典故(共2篇)]饼的故事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吃烧饼,香甜的烧饼里夹着鲜嫩的肉末,真是美味无穷。

楼上只有四张小桌子。乾隆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店家拿过菜单请他点菜。他一眼看到名菜谱上写着一道"全家福",心想很好,出门就要讨个吉利,于是,随口说:"就要这道菜吧。"不一会儿,菜端上来了。只见那菜烧得浓油赤酱,色香诱人。乾隆用筷子蘸点儿汤尝了尝,挺鲜,便随手夹起一片鱼肉,向跑堂的问道:"

这是什么?"

跑堂的回答说:"这是乌龙肉。"

乾隆听了,心里有点不太舒服。他又夹起一块鸡爪子问:"这是什么?"

跑堂的又回答说:"这是凤爪。"

乾隆一听,心里越发不痛快。他心想,我这个皇帝才是龙,我的皇后才是凤,这里居然吃起龙肉、龙爪,成何体统。这叫什么"全家福",简直是大逆不道!他越想越生气,就想要发发龙威,可是,他刚要拍桌子,又想起自己是青衣小帽,平民打扮,身边又无待从保驾,一旦闹翻,有所不便,于是,只好耍耍少爷脾气,一定要退掉这道菜。无缘无故要退菜,而且,已经动过筷子,跑堂的哪里肯答应。三言两语,话不投机,双方便争执起来。乾隆说话是北方口音,跑堂的操的是地道的吴语,两厢语言不通,更是争执不休。旁边的客人也都觉得乾隆没甚道理,便替跑堂的抱起不平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着实把这个乔装打扮的皇帝奚落了一通。乾隆被弄得红耳赤下不了台,可又不敢露出身份,只得吃个哑巴亏,怏怏而去。

后来,不知是哪一个多嘴的走漏了消息,说这个北方吃客就是当朝的皇上。于是,苏州城里城外,传统了乾隆在松鹤楼没吃好菜倒吃了亏的笑话。从此,人们为了领略一下"乌龙肉"和"凤爪"的味道,都偕全家老小来品尝"全家福",把这个松鹤楼挤得水泄不通。松鹤楼的生意更加兴隆起来,不久,就用赚来的钱造了房子,变成了一家大饭店。

十二 松鼠桂鱼藏利剑

松鼠桂鱼是苏州松鹤楼菜馆的名菜,也是苏式菜肴中的珍品。

松鼠桂鱼,因其菜形酷似松鼠而得名。菜盘上桌,鱼首微昂,鱼尾高翘,浇上卤汁,立即发出"吱吱"的声音,犹如松鼠在欢鸣一般。

松鼠桂鱼是由古代的"鱼炙"演变而来。传到清朝,才名声大震。

说起来还是乾隆下江南时的事情。乾隆又一次来到苏州。他听人们都称赞松鹤楼的菜做得不错,心里一动,便带了两个内待和一班护卫,乔装打扮,直奔观前街,远远望见松鹤楼,乾隆便想当年曾在此为了一道"全家福"菜,而遭受奚落的事,心里不免有些酸溜溜的,于是,盘算着这次一定要抖抖威风,消消当年的那股恶气。他迈步走进店堂,一眼看见案桌上满身斑点的桂鱼活蹦乱跳,便回头向内待示意要这道菜。内待立即向跑堂的交待了一番:跑堂的忙找店老板嘀咕了一阵。店老板见进来的这位贵客举止非同一般,说话是北方口音,身旁有人服侍,周围又有便衣护着,便已料到绝非寻常人物。他忙向厨师发话::"有贵人来吃饭,一定要把看家的本领拿出来。

这样一来,楼上楼下一阵忙乱。

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色鲜油亮的松鼠桂鱼摆在了乾隆的同前。店老板亲自上菜把盏,站立一旁伺候。乾隆也不举筷子,用手一指问道:"此鱼何名?"

店老板答道:"此乃桂鱼。"

又问:"此菜何名?"

答道:"此乃小店名菜松鼠桂鱼。因其形如松鼠,故而得名。请贵客品尝。"

乾隆仔细一看,果然有些意思,便举筷尝了一口,说道:"嗯,味道不错!"

店主人忙又陪笑说:"这道菜还有一段来由哩!"

乾隆问:"什么来由?你慢慢讲来。"

店老板上前一打躬,说道:"请贵客听小人道来。"

传说春秋时期,吴王僚专横无道,举国臣民非常痛恨他。他的堂兄公子光便有意除掉吴王僚而自立为主。这时,伍子胥便将名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深知王僚爱食鱼炙,就派专诸到太湖向名厨专门求教制作鱼炙的技术。数月后,专诸学成回来,公子光便设计宴请王僚,命专诸想办法在宴会那天,将匕首藏在鱼炙腹中敬献,伺机刺杀王僚。专诸欣然领命。只是,在鱼腹中藏匕首,而又不能露出破绽,确实难处不小,为此,专诸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他先将鱼背上的肉剞出花纹,入油锅一炸,鱼肉便松涨竖立起来,再用佐料一炙,浇上辅料,鱼的外形就模糊不清了,端上桌来,很难看出其中暗藏的匕首。

"’鱼藏剑’果然灵,公子光剌杀王僚取得成功,自立为王,独霸一方,这就是吴王阖闾。于是,鱼炙也随

之出了名。

此后,只要吴王阖闾高兴,便叫专诸做这道菜。

有一次,刚把这道菜端上来,一个侍从突然大声叫道:’大王,请看这鱼炙可象松鼠?鱼肉多么象蓬松的松鼠毛……’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象。于是,松鼠桂鱼的名字就叫开了。"

乾隆听完店老板讲的这段故事很满意,便赞赏地说:"这故事很有趣,这鱼也很有味。"

从此,松鼠桂鱼也就名扬四方了。

十三 阿坤巧烹龙凤腿

慈禧太后对饮食十分讲究,要是吃得不称心,就要发脾气。有一天,小太监端上几道京帮大菜,她扫了一眼,鼻孔里"唔"了一声,手一摆说道:"又是老一套!"一句话,吓得厨师心里直哆嗦,连忙重新做了几道湖广名菜端上去。可是她又一甩袖子说:"端下去!"这可更难熬了御膳房一班厨师们,商量来商量去,也想不同什么好名堂来。这时,御厨里有一位苏帮厨师,姓王名阿坤。他想,"鲜"字拆开是"鱼"和"羊",何不用鱼和羊来试做一道新鲜菜呢?于是,他就以鱼肉、羊肉为主,配上虾仁、香菇、冬笋和各种佐料,拌和在一起,放在笼屉里蒸熟;然后用网油包成象一只一只的鸡腿形状,再滚上一层蛋粉,下入油锅里一氽,再将其每一只的细头插上熟笋,乍一看,简直象鸡腿一样,鸡皮油光锃亮,连毛孔都隐约可见。慈禧觉得这道菜的样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干中有卤,脆中有柔,便亲自赐名"龙凤腿"。

后来,王阿坤告老还乡,又把这道菜的烹调技艺带回了苏州,传给一家菜馆。这家菜馆的老板为招徕顾客,挂起了"慈禧御赐名菜龙凤腿"的牌子,从此成为名菜。

十四 鲢鱼豆腐皇饭儿

南宋烹饪古籍《小家清供》上有一个典故说:有一天,太宗问他的大臣苏易简:"世上那样食品最珍贵?"苏易简回答:"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提起杭州的传统菜肴"鱼头豆腐",也有段"适口者珍"的故事。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到了杭州。有一天,他换上便服,打扮成一个平常人的样子,上吴山私游。山上奇石、古迹遍布;茂林修竹,葱笼郁秀。乾隆一面欣赏美景,一面吟起了他的先辈康熙皇帝赞誉吴山的诗:

左控长江右控湖,万家烟火接康衢,

偶来绝顶凭虚望,似向云霄展画图。

正当他摇头晃脑观赏得意时,突然下起了暴雨,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披淋得象个落汤鸡。他冒雨跑到了半山腰,才见到一户人家,便急忙躲到破屋檐下去避雨。那知,江南的雨下起来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的。此刻,乾隆又冷又累,又饥又饿,再也顾不上摆他平日那种皇帝架了,只得去敲门讨饭吃了。

门儿里这家主人是一个饭馆跑堂的,名叫王小二。他见这个一副狼钡相的游客进来讨饭吃,不免有些同情,便连忙张罗着弄吃的。可是,王小二很穷,家里实在没有珍象样儿的好饭菜。凑来凑去,只好把吃剩下的一只鲢鱼头加上一块豆腐,收拾收拾放在砂锅里炖炖给乾隆吃。饥饿难忍的乾隆,狼吞虎咽,吃得美滋滋的,好象比在宫里吃的山珍海味还对胃口,他吃完这顿饭菜觉得很舒服,自言自语地说:

"真乃适口者珍啊!"

后来,乾隆又一次下江南,来到杭州,正逢春节,他特意去找王小二。这时,王小王已被老板辞退,闲在家里,乾隆问起他过得怎样?王小二回答说:

"唉,一年不如一年!"

乾隆为报答王小二的一餐之赠,便助资他在河坊街吴山脚下开设了一座饭店,店名叫"王润兴"。乾隆还亲笔给他题了"皇饭儿"三个字。这时,王小二才知道这位曾经向他讨饭吃的人是当今皇帝。他挂起了"皇饭儿"的金字招牌,专门烹制鱼头豆腐。他把鱼头豆腐烧得越来越好,达到了滑润鲜嫩,汤纯味厚,清香四溢,更加适口的境地。于是,这道菜渐渐流传开来,成了江南名肴。时至今日,去品尝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十五 贵客饥餐凤凰蛋

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扮作客商模样,带着随从,到浙江金华府去游玩。当他们走到金华北郊,突然遭到强盗,随从失散,撇下乾隆只身一人逃进了荒山野岭。乾隆忽见山坳有间草屋,房前有个农妇正在收拾柴禾。

乾隆三脚两步走了过去,向农妇招呼道:"大嫂,我经商路过贵乡,不料途中遇盗,只身到此,饥渴得很,请大嫂行个方便。"

那农妇将乾隆让进屋里,仔细打量一番,觉得这人文质彬彬,气宇不凡,还有些儿神魂未定。便想:"这人必是蒙受了惊吓。我既然让他进屋,便是家中客,总得烧碗点心,泡碗茶,让他吃了压压惊。"于是,连忙到屋后摘来十多个八角刺的嫩头,轻轻搓了几下,放入碗里,用烧开的滚水一沏,然后,捧给乾隆说:"客人,荒山野村,这算不上什么茶,你将就一下吧。"

乾隆喝了几口,顿时觉得身子舒展开来。仔细看看碗里,碧绿青翠,一股清香冲进鼻子,于是,慢慢的细品茶味,称赞说:"哎,大嫂,我闻南走北,吃过天下多少名茶,即便是’峨嵋云雾’,’西湖明前’哪里比得上碗中之物?真是一碗好茶啊!"那农妇听了,不觉有点好笑,这八角刺满山都有,哪是什么稀罕东西?这客人却怎夸它比"西湖明前"还好!她转念又想:"这一码事儿算是对付过去了,点心如何打发……。"正在为难时,忽听灰塘边草窝里一只孵窝的母鸡"咯咯"叫了几声。她心里一亮:"有了,窝里还有八个孵鸡蛋,索性不孵了,烧给客人吃吧。"于是,他拣出八个孵鸡蛋,煮熟后,捧到乾隆面前说:"吃不来的点心,你尝尝。"

乾隆一见熟鸡蛋,便客套几句,动手剥蛋壳。谁知,几块蛋壳剥落,一只毛茸茸的小鸡露出来。乾隆此刻肚子饥饿,也不管小鸡小鸭,连毛带骨挖出来便往嘴里塞。他吃了一只又一只,越吃越有滋味。心想,这蛋倒是奇怪,不但有毛,而且有骨,味道如此鲜美,真是前所未见,前所未闻,在深宫里,哪能吃得上这般稀奇的东西啊!我倒要问问清楚,倒底是什么蛋?于是,乾隆笑问道:"大嫂,这点心味道好极了,不知叫个什么名堂?"

那农妇开始见乾隆剥出来的是一只只小鸡,心里很过意不去,后来见他吃得津津有味,才宽心,现在见问,便以实情相告。乾隆听了拍手大笑道:"大嫂,这就是了,蛋从母体生,又得了母体的精气,故而非同小可,真正称得上是稀世的珍品。依我说,应叫它’凤凰蛋,才配哩!"

后来,打探到这位客人正是当今皇上。事情传扬开来,从此金华民间就形成了吃凤凰蛋的习惯。

十六 莲蓬豆腐粉蒸肉

清乾嘉庆年音的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刘镛,听说苏州黄天荡的荷花特别好看,便特意来到苏州观赏。地方官员百般逢迎,弄来一条大船,四周插上柳条、鲜花,配备了弦管竹笙乐。游船开到了黄天荡,只见一片荷海,一眼望不到边。白里泛泛的荷花、绿缎也似的荷叶格外高雅清香;莲蓬随风摇摆,菱盘水面漂移,使人心旷神怡。刘镛看得眼花缭乱,赞不绝口。本来,船上已备好丰盛的饭菜,然而,刘镛玩得开心,触情生情,竟提出:"今日之菜,要有荷塘物色"。他这么一说,可难坏了几个厨师。那该怎么个弄法呢?几个人一合计,倒也做出了荷叶粉蒸肉和菱肉豆腐羹这两道佳肴。为了把豆腐羹做得象莲蓬样子,便将豆腐、肉末、虾仁、干贝、加上调料打成糊,放进一只小碗里,表面嵌上一粒粒的青豆代替莲蕊。待熟后取下倒出,便成莲蓬形状,故取名为莲蓬豆腐。荷叶蒸粉肉,则用清香新鲜的荷叶,裹着精选的肉块清蒸,味道当然也是绝佳。刘镛吃了这两道菜,不住地点头赞赏说:"苏州厨师真会动脑子,既做出了色香味,又符合了时令和本地特色"。于是,莲蓬豆腐、荷叶粉蒸肉就扬出了名。

十七 钦赐配方八宝豆腐羹

清乾的康熙皇帝

下页 余下全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