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共6篇

毕业设计2018-03-29 10:18书业网

篇一:开题报告范文格式(共6篇)

篇一:开题报告例文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所在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年 级2007级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学生姓名 张 新 峰

指导教师聂 应 德 教授

2009 年3月9 日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和谐社会视野下对弱势群体的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郑重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主要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这充分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智慧,既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构建“和谐社会”并非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它涉及的面非常宽泛,需要走很长的路、做很多的事、解决很多的社会问题。 弱者和强者的对抗是贯穿整个生存竞争的永恒主题。在自然界,竞争的结果是弱肉强食。然而与此不同,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除竞争外,还弥漫着浓重的“类”的情怀,对弱者的关怀和保护是人类特有的道德法则。中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的存在虽然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常因素造成的,如果放任弱势群体源源不断地产生,将会使社会成员对社会公正等基本价值理念产生消极的认识,会认为转型社会是个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根据社会学理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或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视指向也可能扩散。犹如经济学上的“水桶效应”,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从而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社会隐患。

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弱势群体问题,可以说解决好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

权的社会,而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状况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但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尊严可以得到起码维护的公平社会。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弱势群体的权利如果得不到切实保障,社会秩序将会遭遇到稳定、信任、共识与认同等多方面的危机。特别是在当前依法治国、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中,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其处境的改善与权利的维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弱势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因为权利被弱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所以笔者选择《和谐社会视野下对弱势群体的研究》作为本人的论文题目。

2、选题意义

现阶段,随着社会利益结构层面上的大幅度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程度的加大,中国的社会问题就其总体表现而言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主要群体如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当中的大量成员的基本生存生计陷入困境,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弱化趋势。

而社会和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表现为社会各种关系相互搏弈所达成的一种双赢或者多赢的结局。它是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是各种关系的高度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它需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存,既要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又要使得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既要促进宏观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又要培育微观社会的和谐,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与平等,因为这是保持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基本体现。然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问题更加严重,这一群体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平等地保障每一个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权利,但是相比之下,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具有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把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已经提到我们面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应“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弱势群体不能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就是一种不公正,是与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相悖的。在任何一个社会,“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动向;

1、国内关于弱势群体的研究动向

弱势群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更为凸显。我国目前由于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分化时期,因此,弱势群体问题可谓非常突出,并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国内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九五”期间,有关弱势群体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大都局限于从社会阶层、城市以及农村贫困的角度进行介入,尚未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伴随着由其产生的问题逐步显现,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媒体的关注,国内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成果。在社会学领域,出现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虽然切入的角度都有所不同,但总体可以概括为两大角度,即对社会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和对其成因的分析。在对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方面主要有几种理论,以郑杭生、邓志伟等为代表的能力脆弱论,以刘书林、李福勇、沈立人为代表的社会地位论,以陈成文、吴忠民等为代表的贫困定性论,以及王思斌等人的群体构成论和成思危等人的相对弱势论。在弱势群体的成因方面,郑杭生、吴忠民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的转型、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个人素质较差等等。

另外一个对这一问题作出高度关注的是法学领域,法学学者们在社会学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不但研究了这一问题的法学意义,提出了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原则、理念以及法理依据,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对这一问题的法律保护制度进行了设计,讨论如何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司法救助制度等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覃有土、韩桂君:《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谢景芳:《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刍议》,载《前沿》2004年第3期;张德军、黄立清:《论法治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等。但是,大部分学者都是在对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一番分析的基础上,就提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鲜有人将其上升到权利的高度,而真正将其上升到人权高度的更是凤毛麟角。上升到人权高度的仅有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载《前线》2001年

第5期等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我们应当看到,法律保护实质就是权利保护,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根本就是要保障其人权

的实现。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路和途径,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还不够,这些论述往往不够全面系统,往往专注于问题的某一方面,比如在如何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方面、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大都是针对体制内的一些现有问题的完善,而没有提出创新的观点。

(2)国外弱势群体利益问题研究状况

与我国当前所讲的“弱势群体”相对应的概念,在国外并没有固定的说法,一般的相关提法有社会不利群体、脆弱群体、边缘群体、贫困阶层、底层阶级等。自19世纪中叶社会学在欧洲问世以来,西方社会学家们也从社会分层角度对社会弱者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此,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社会分层理论基础之上的。该理论认为弱势群体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分层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得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因而,社会必然存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

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以财富、权力、声望三位一体的分层尺度划分社会阶层,为西方社会学家从社会分层角度研究弱势群体莫定了基础,对后来西方社会学界关于弱势群体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沃纳采用韦伯分层理论,根据由财产和收入等指标组成的综合性标准,把美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划分为六个阶层,即上上层、下上层、上中层、下中层、上下层、下下层。其中,“下下层”指非熟练工人以及领取救济金的人,其实,“下下层”也就是美国社会的弱势群体。此外,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米尔斯、贝尔也分别以职业、技术、权力为标准,对美国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但是,西方社会学家们由于阶级局限的羁绊,往往只承认资本土义社会有“穷人”阶级,而不承认有“贫困”现象,因而,他们往往对弱者持否定、不保护的态度,认为“穷人这些脆弱者群体是竞争的劣质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权利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歇尔提出公民权理论后,西方学者越来越认为社会原因是造成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社会弱者的存在

更多地被认为是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和社会不公平造成的。有些人不能参与与其有关的决策,没有机会参与社会财富和机会的分配,于是他们论为社会弱者和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在支持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时更多的诉诸与社会制度安排,认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就是给他们机会,发发挥和增强他们被压抑的能力。弱势群体被视(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共6篇)为在市场竞争中、在社会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过程中不公平地受到排斥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1.研究重、难点

(1)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维护和实现好弱势群体利益的必然性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维护和实现好弱势群体利益的迫切性

(4)我国弱势群体权利利益保护的不足之处

(5)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分析

2.研究创新点

本文借鉴了已有的社会学和法学的研究成果,对弱势群体的概念、构成和原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弱势群体的弱势实质是一种权利弱势,因此应该在加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提出的诸多方案可能也有创新之处,并跨学科从社会

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研究。

3.论文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在我国,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受本人目前水平所限,在理论层面上对一些问题的把握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另外,论文的阐述更多地依赖于间接资料,缺乏直接的社会调查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互联网和中国期刊网上的著作、资料和期刊文章,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获取研究相关信息,而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梳理,作为本研究最基本的资料。

(2)比较分析法

通过国内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和保护状况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弱势群

体权利保护状况作了相关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吸取教训,以此为基础,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将相关成果融入到研究之中。

五、论文结构:

本文包括引言在内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引言,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论文研究方法与行文结构。

第二章分析和谐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科学内涵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第二部分是弱势群体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分析弱势群体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第三章提出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四章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分析。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六、写作提纲:

第一章: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四、研究方法综述;

五、论文结构。

第二章:和谐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弱势群体的科学内涵、特征和分类

1、弱势群体的科学内涵以及特征

2、弱势群体的分类

3、弱势群体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1)我国弱势群体的基本现状

(2)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1、维护好弱势群体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2、维护好弱势群体利益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原则

3、维护好弱势群体利益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4、维护好弱势群体利益有利于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5、维护好弱势群体利益有利于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的需要

第四章: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分析

1、发展经济来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

2、加强法制建设,来保障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

3、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促使社会公平、公正

4、教育是解决弱势群体的重要途径

5、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基础

七、研究计划进度表;

2011年5月——2011年9月 收集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3月 初稿完成

2012年3月——2012年4月 修改稿

2012年5月 定稿

八、参考文献?

(一)、专著: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6]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

[8]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9]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1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13]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14]郑抗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6]阎青春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1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

[19]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0]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林?j铭.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探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22]丁元竹.命系百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二)、期刊

篇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虚拟技术在温度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学 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 业 :自动化 姓 名 :赵然__

学 号 :100901125

指 导 教 师 :韩芳

二014 年 2 月

28日

虚拟技术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背景介绍 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下面对这些技术分别加以说明。

相比较而言,利用计算机模型产生图形图像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如果有足够准确的模型,又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生成不同光照条件下各种物体的精确图像,但是这里的关键是实时。例如在飞行模拟系统中,图像的刷新相当重要,同时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再加上非常复杂的虚拟环境,问题就变得相当困难。

人看周围的世界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得到的图像略有不同,这些图像在脑子里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景象,这个景象中包括了距离远近的信息。当然,距离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例如眼睛焦距的远近、物体大小的比较等。

在VR系统中,双目立体视觉起了很大作用。用户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图像是分别产生的,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有的系统采用单个显示器,但用户带上特殊的眼镜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数帧图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数帧图像,奇、偶帧之间的不同也就是视差就产生了立体感。

用户(头、眼)的跟踪:在人造环境中,每个物体相对于系统的坐标系都有一个位置与姿态,而用户也是如此。用户看到的景象是由用户的位置和头(眼)的方向来确定的。

跟踪头部运动的虚拟现实头套:在传统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中,视场的改变是通过鼠标或键盘来实现的,用户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感知系统是分离的,而利用头部跟踪来改变图像的视角,用户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感知系统之间就可以联系起来,感觉更逼真。另一个优点是,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双目立体视觉去认识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头部的运动去观察环境。

在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中,键盘和鼠标是目前最常用的工具,但对于三维空间来说,它们都不太适合。在三维空间中因为有六个自由度,我们很难找出比较直观的办法把鼠标的平面运动映射成三维空间的任意运动。现在,已经有一些设备可以提供六个自由度,如3Space数字化仪和SpaceBall空间球等。另外一些性能比较优异的设备是数据手套和数据衣。

2、研究现状

2.1工业控制引入虚拟现实的必要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以人为本”这三大特征的具体体现。现代大型过程控制的信息管理要求对企业的管理既要有优化性又要有全面性。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化、网络化,也要求与Internet和企业管理的其它软件相结合。因此,能够适应网络交互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开发以及应用势在必行。首先,在3DMAX和VIRTOOLS工具一体化思想的基础上,将采集数据,控制参数、分析数据及结果、商务资源等信息的网络化、形象化、可视化,要求通过三维显示和网络传输,而实现资源共享;其次,4C(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CRT)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并借助网络这一快速的传输工具和虚拟显示这一自然的人机结合方式,使得“网上控制”和“控制入网”的过程控制理念在过程控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监控中心的操作人员或远程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和虚拟现实环境工作平台身临其境般的监视生产过程。从而,方便、直观、真实的分析数据和管理决策;再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而且还可以听到三维仿真声音。

不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计算机能根据使用者的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真正的实现人机和谐、人机一体。

2.2虚拟现实的特点 (1) 多感知性

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

(2) 浸没感

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使用户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创建的三维虚拟环境中,该环境中的一切看上去是真的,听上去是真的,动起来是真的,甚至闻起来、尝起来等一切感觉都是真的,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感觉一样。

(3) 交互性

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例如,用户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拟环境中虚拟的物体,这时手有握着东西的感觉,并可以感觉物体的重量,视野中被抓的物体也能立刻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

3、课题研究内容

3.1 研究温度控制系统例如管式加热炉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p179-182

3.2 利用3DMAX软件设计温控系统模型,得出概要性模型

3.3 利用VIRTOOLS嵌入模型相关特性,进行系统优化

3.4 实现3DMAX系统和利用VIRTOOLS工具所建立的模型联动,测试功能获得各个测试评估结果

4、技术路线

4.1 将VIRTOOLS技术运用到3DMAX系统中,建立完善的虚拟环境和虚拟人物创

建,完成业务建模、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配置的全过程。

4.2 采用VIRTOOLS开发

5、关键技术介绍

5.1 建模技术 3ds Max(原名:3D Studio Max),是Autodesk传媒娱乐部开发的全功能的三维计算机图形软件。它运行在Win32和Win64平台上。在2007年7月,3ds Max发布了第十版。

在Windows NT出现以前,工业级的计算机图形学制作被SGI图形工作站所垄断。3D Studio Max + Windows NT组合的出现一下子降低了CG制作的门槛,首选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例如X战警2,最后的武士等。

特点

1.基于PC系统的低配置要求

2.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入门简单快捷。

3.安装外挂(plugins)可提供3D Studio Max所没有的功能(比如说3D Studio Max 7.5版本以前不提供毛发功能)以及增强原本的功能

4.强大的角色(Character)动画制作能力

5.可堆栈的建模步骤,使制作模型有非常大的弹性。

6.支援Maxscript内建脚本控制语言,让使用者有自订工具的能力。Maxscript是内建在autodesk相关产品中的比如Autodesk VIZ、3ds Max、Plasma、GMax等软件中的脚本语言。为3ds Max开发的第三方外挂中也多半有支援以Maxscript来控制。

篇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大庆市某住宅楼低温地板辐射采暖

学生姓名:马丽杰 学 号:20084025015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指导教师: 杨忠国

2012年 3 月 1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2年4月26日”或“2012-04-26”。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