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今天最新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2018-03-29 11:51书业网

篇一:让时政报道更亲和

龙源期刊网 .cn

让时政报道更亲和

作者:王丽丽

来源:《对外传播》2013年第02期

“中国知名房地产商潘石屹写的一条微博正在网民间热转:?今天吃自助餐,一位拿了许多西瓜。我:怎么拿这么多?她:帮首长拿的。我:习总书记都下厨做饭了,你伺候多大的首长??”

这不是微博转发,也不是手机报上的段子,而是新华社对外稿《“车轮与舌尖上的改革”

:中共顶层示范激励清明政治》的一段导语。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新闻报道被列入规定之中。中国官方媒体文风为之一新,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也根据中央的最新精神以及受众的需求,在时政报道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时政报道的另一种方式

细心的读者发现,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南方之行,每条稿仅千字左右,而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稿子比一条微博(140字)还短。而在对外报道方面,我们针对海外受众的需求,尝试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习近平轻车简从的广东之行,引来无数的赞扬和期待。新华社对外稿中特别写到,“一些深圳市民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并发布到互联网上”,同时引用大家在网上的评论:“很好,真的不扰民!”“致敬!习总书记有空常来哟”“不封路,不分心”“密切联系群众又回来了”“在人民群众中间是最安全的”……,这相比直接的赞扬和评论更有说服力。

在近期的对外报道中,领导人的原话、领导人同与会者的现场互动、插话、对话,被大量引用。中央领导关于“看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作报告不能长”“唱高调、说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等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领导人的个人魅力,为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增添了亲切感。

当然,“转作风、改文风”并非一味的哗众取宠,赚取读者的眼球。对外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将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有关他们的施政理念和工作风格备受海外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就是现阶段中国最大的时政新闻。

因此对外时政报道中,不仅要有动态的消息,而且要把这些动态消息之后蕴藏的施政理念、政策方向,及时向世界进行传递。最近一段时间新华社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专门对外的评论和分析性稿件,比如,《奋发有为,新风扑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一月间》《评论:新动员令引领中国改革再出发》《述评:新气象带来新希望》,这些稿件从不同的角度向世界传递着同样的信息:中共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是中共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新的动员令,

篇二:新闻的时效性

试论新闻的时效性与社会效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新闻媒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从要素到风格也有很大变化。然而新闻报道的生命和灵魂——时效与真实依然考验着我们,新闻时效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就是价值!当然,新闻是为社会服务的,新闻价值与新闻的社会效益密切相关,把新闻的时效性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是一个新的、人文化的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新闻时效与真实 时间价值 社会效益 传播文明 时效服从效益

【正文】:

一、新闻的时效性——时间与价值

美国新闻人界有这样的说法:“无论新闻事件多么显著,与多么知名的人士相关,新闻价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锐减。”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为了最大的限度上实现新闻传播价值,各类新闻机构正在写作技术领域以传播技术领域不断的进行全新的探索。当一件新闻事件发生时,一家新闻机构往往为了比另一家新闻机构将新闻报道提早发布几秒种而竭尽全力。

(一)时效性是新闻采访的生命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赢得更高的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关键。时效性意味着:一要迅速及时,二要简短明了。报道的时间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这条新闻就越具有新闻价值。

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

早年徐宝璜先生在其所著《新闻学》一书中就说过:“社论须以当日或昨日本报所登之新闻为材料而讨论之,此理甚明。”在报界更有看完大样写社论的说法,其意思就是强调评论的时效性。

新闻必须是刚刚发生的事,而且报道得越快越好。例如在火灾发生的现场,有时候往往比消防队员到得还早,就是为了抢时间,要在第一时间,采访到第一手的材料,尽快报道给受众。一条有时效的新闻,价值连城。一条过了时的新闻,就成了旧闻。

获得第一手信息是很多人都十分内关注的!9·11事件,一个记者在街上走,突然看到飞机撞到大楼上去了,他用500美元买了旁边一人的录相机,拍下了第二座楼又遭袭击的场面,这条新闻的价值,岂止是500美元。他把第一手信息传送给了观众,这样的信息才具有

它最真实最高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常被称为“易碎品”,因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的、一次性的。

美国《纽约时报》前副主编罗伯特·赖斯特说:“如果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新闻界普遍认为,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的话,那么今天的看法是: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这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到了今天,最有价值的新闻再难与“几个小时之前”这样的字眼有关错过了那几秒,新闻就会成为“旧闻”,再没有价值可言了。

自新闻传播之日起,时效性就是衡量新闻的一个决定性标尺,这就使得时效性对于新闻采访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是金牌与银牌的差别,而是金牌与粪土的差别。也就是说,一条有时效的新闻是新闻,过时了,就一钱不值。失去时效,新闻就成了废品。

但有时候,只讲抢时间,也会忙中出错,把记者的职业敏感变成了捕风捉影。这样就要说到采访的另一点,即真实性。

(二)呼吁——新闻要真实!真实才有价值!

时效性要以真实为前提,否则,快是快了,但发出的消息有错,那这个快就失去了意义,相反还会带来很坏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样的新闻不是真正的新闻,更谈不上时效!!!只有把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新闻采访的真正意义。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是新闻的生命线。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客观地探寻事实的真相。客观真实性是新闻受众的基本需求,也是新闻记者追求的一种意境。诚然,新闻报道完全真实客观固然是件难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客观与真实的虚无。只要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勇于探索事实真相,使自己的主观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和反映社会现象,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能够实现的。如果记者道听途说,信以为真,把假新闻当作真新闻报道出去,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传媒如果孤立地刻意“求快”,可能因失真失实而导致“虚假评论”,客观上为假新闻的散播推波助澜。譬如“女大学生捡剩馒头充饥,年消费8.35元”这则假新闻一出笼,当即被许多只求快的“评论家”和媒体视如至宝,以其为靶标而大做文章大发“感慨”。结果这被渲染夸大的报道,使得一干“评论家”们和媒体自摆乌龙。相关者除了灰头土脸,还多少有些无颜对人。所以如此都是惟快闹的。新闻评论在兼顾时效的同时,更应重在真实准确和深刻新颖。不能只匆匆地粗略一瞥,便捕风捉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样的评论即使不是缺乏责任感,也有草率和随意之嫌。

假新闻害人不浅。2007年4月16日,中新网发布【“新闻”】:今天发生在弗吉理工大学的特大枪击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该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但警方称他不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消息源《芝加哥太阳报》透露,他于去年8月7日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从上海发,在加州旧金山登陆美国,持学生签证入境。而后经证实,【真相】为:北京时间4月17日晚9时40分左右,美国CNN直播了案情新闻发布会,在会上,警方宣布,经过有关部门的细致调查,凶手的身份水落石出———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辉,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

据说,在这次美国校园枪杀案的报道中,中新网的报道不仅速度快而且数量多,让其他媒体大叹弗如。特选摘一条BBC的新闻规范以为共勉:“正确比速度更重要。”

(三)做好时效性与真实高度统一

时效性和真实性是新闻的主要特点,是新闻采访的两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闻采访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辨证统一起来。从二者的对立统一中找到它们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地方。这样才能既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又体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是真实的前提,而构成时效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时间和作用。只有把客观、及时和新闻价值统一起来,新闻采访才具有意义。时效性和真实性二者缺一不可,必须高度统一起来。

要做到时效性和真实性高度统一,就必须大力防止虚假新闻。防止虚假新闻,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定要细心,不要忙中出错。越是想抢时间,越容易匆忙,匆忙中,就容易出错。忙中忘记了核对,特别是一些细节,容易忽略。情况越是紧急,越要细心,不能疏忽大意,道听途说。避免忙中出错。

二是不要道听途说。记者不能不认真调查,认真核对,而是凭听来的片言只语就下结论。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就信以为真。未作核对,就加以报道。

三是不能想当然,不能随便按自己以往的经验,一厢情愿地“推断”出新闻的情节来。结果事实并非如此。

四是不能有意造假。记者在表扬性稿件上,为了突出对象的优秀品质,有时候就凭自己的良好愿望,把主观的想法强加在采访对象身上。有意拔高,或加上一些所谓“合理想象”的情节。这样做都不符合真实性的要求。

新闻记者最忌讳的就是凭空杜撰,凭空虚构。新闻报道经常要涉及当前社会的受人关注的敏感的或重大的事件,政策性很强。所以新闻记者必须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把时效性和真实性高度统一起来。

二、新闻的社会效益——健康、经济、生活

新闻宣传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它的价值实现形式决定的。新闻传媒生产和传播的新闻是精神产品,它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新闻媒介在任何社会环境中都要同时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古往今来的新闻媒介,几乎没有不注重社会效益的。对于中国新闻媒介来说,社会效益指标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那种认为追求经济效益就可不顾媒体道德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传媒的一种误解,即便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大多数记者和编辑也认为“盈利不是报纸的根本目标,社会效益才是报纸的根本目的”。

(一)有健康才有文明

美国新闻理论理论的经典著作——卡斯柏.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较早的讨论过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其核心的观点就是“新闻第一”, “报纸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它的成功与否,要看从业人员心中是否有一种广大的知识的积聚。报纸是一种生产企业,因为这里面有许多专门的技巧,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一种商业,因为它的买和卖都是大量的和复杂的。商业对新闻事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新闻事业,这种商业也就无法产生。所以只有在两者相互了解对方的重要性并深切体会对方的不可偏重的大前提下,整个新闻事业才可能最有效地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新闻媒体纷纷出“眼球经济”这张牌,为了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他们在标题和内容上大做文章。这当中,社会新闻不自觉地充当了“做文章”的牺牲品,自觉不自觉地刮起了一股低俗、庸俗之风。

为盲目迎合少数读者的低级趣味,一些媒体不惜使出各种招数,“剑走偏锋”,报道一些凶杀、抢劫、强奸、暴力、色情等内容,并力求让其“娱乐化”、“低俗化”,以至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闭门造车想当然,致使新闻失实;有的本意要做正面报道却不料被读者负面解读;更多的是完全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却在“语惊四座”的报道中被无心隐去。而且这股低俗之风越演越烈,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成为读者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害之一。社会新闻的低俗风,不仅损害了读者的精神家园,带来道德困惑,也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难道我们的视角和笔触注定要在低俗、负面、无趣和缺乏道德判断的一地鸡毛中沉沦?? 如何有效地抵制低俗之风,已成为当前社会新闻采写中的主要课题。

(二)怎样追求高尚?——传播干净的信息

新闻价值的大小,要以它的社会效益来决定。社会效益越大,价值也就越大;社会效益越小,价值就越小;如果在社会上产生了消极影响,那就是负价值。衡量新闻产品的社会效益好不好,关键是看是否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引导得好不好,引导得得力不得力。

1.作为新闻发布者应该作到:

(1)追求高尚的审美价值,反对庸俗化、怪异化。

(2)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反对商品、娱乐倾向。

(3)坚持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反对惟利是图。

(4)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5)把目光转向人本主义,实现信息与导向的双赢。

(6)把目光转向更新意识。完成社会新闻报道的转型。

(7)把目光转向整合新闻资源,做足做透新闻。

2.品位高尚、鉴别力强的受众,可通过自己的传媒选择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反馈,促使传媒提高品位,履行职责。而趣味低下、缺乏鉴别力的受众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公众越倾向于选择社会效益好的传媒,那些传媒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越能统一起来。因此,必须要提高受众在新闻媒介方面的素质,包括对新闻媒介功能和职责的认识,

对新闻媒介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对自己这方面权益的认识,包括他们的传媒需求品位,对传媒的评判能力,关注、监督和帮助传媒的积极性。

社会新闻是一块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领域,如何让更多读者爱读爱看社会新闻,让它更贴近读者、贴近群众是摆在每个新闻从业者眼前最严峻的问题。它的答案就是:彻底刹住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让低俗报道失去生存的空间。

新闻工作一头连着党中央,一头连着老百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传媒一方面要“上情下达”,另一方面要“下情上达”,而且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双向回流的态势。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注重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与影响力,使新闻传媒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是新闻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所应发挥的社会效益。

三、把握时效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新闻要强调时效,但新闻时效不能绝对化,要服从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

“新闻时效”本身并不会危害社会效益,而某些人的干预破坏了自然的新闻生态。只有真正了解社会效益、尊重社会效益的政府与媒体,才会维护社会效益,而不是通过压制新闻报道来掩盖自己的失职。传统的权力组织控制传播的观念应当有所转变,要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也要提高执政能力。

【结语】: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的形势下,广大公民时刻关注新闻、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新闻报道朝着更快、更真实的方向发展,注重新闻的时间价值。别让新闻从自己的手指缝里遛走。

如今,在这个信息骤增的时代,各种信息、知识扑面而来。这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新闻传媒有责任有义务将一些现代的或过去的,自然的或社会的,人类的或思维的知识信息有选择地传播给大众。真正、全面实现新闻的社会效益,发挥新闻媒介的传播作用。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巨大的力量是有方向的。新闻报道一定要选择那些有益于大众,有益于社会,建设文明的精神家园,消除大众的道德困惑!

【参考文献】:

[1] 《影象传播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盛希贵

[2]《新闻实效的变迁及其新闻学新内涵》, 千龙传媒,作者:雷碟;

[3]《传播与社会影响》,[法] Cabriel Tarde [美] Terry N.Clark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

道宽

[4]《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人大出版社 ,作者:童兵

篇三:美联社的新闻报道

美联社的新闻报道:

一、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地位

“给地球各个角落带来光明的来源有两个 :天上的太阳和地下的美联社”

——19 世纪晚期的美国作家马克 · 吐温

“我猜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的记者”。

——印度的圣雄甘地

二、强大的新闻收集能力

? 美联社 2006 年成为了第一个在朝鲜长期设立办公室的西方新闻机构。

? 截至2005年年底,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超过5000家电视和广播电台。超过10万张新闻图片。

? 243家新闻分社,在全球121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 ? 美联社还运营美联社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报道重大事件。

正因为如此,有西方学者认为美联社是世界上最大、也是运营成本最高的新闻机构。

三、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

1. 突出强调时效性。在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时,美联社允许记者编辑可以先报道后核实,通常美联社都是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一条简短的事实性消息以争取时间,随后跟发多条后续报道,不断验证或更正先前的内容,补充新的内容;

2.简单的程式化写作。美联社要求每个记者尽量用较少的词语撰写报道,甚至要求每个句子在 20 个词之内,要求具体、直截了当地报道新闻 ;

3.“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

美联社的写作文体:

美联社历史悠久,在西方新闻史上属于文体较早成熟和不断创新的领先者。

1865年4月14日,美联社记者戈布赖特获悉林肯遇刺后,写出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导语之一:“华盛顿,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总统今晚在剧院遭枪击,可能已受致命

伤。”1889年,又是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写出了第一条六要素齐备的真正意义上的导语。 新闻导语的产生,直接促成了由导语、主体、背景等构成的倒金字塔新闻文体结构的诞生,并逐渐形成了以消息、特稿、评论构成的基本新闻文体格局。而美联社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将各种结构综合运用或交叉使用,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新闻文体。美联社的文体思维格式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客观求真实,这是其纯客观报道时期。 1900年美联社改组时确定了报道方针为“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这是在反对“党派报刊的黑暗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后,由于社会责任论的盛行和读者需求的变化,美联社转向提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解释报道时期。该社前总经理说:“人们变得更加挑剔了,他们要的是解释性强的报道。”

附: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穆罕默德.甘地

我为新闻狂:

在电影作品中,记者的形象总是温文尔雅且具有讥讽性的,几乎不用费什么力就能得到头条新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报道充满了艰辛,整个过程杂乱无章或令人乏味。

美联社一知名记者米歇尔.朗博格曾说过他的采访技巧之一就是说话尽可能地结结巴巴,以至于被采访者对他起了同情心,向他说出他想要知道的一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一切充满好奇。要让别人在私底下这样想你:他怎么问这么多问题?碰到一对夫妻或一对情侣,可以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相识的?深入到他们的故事中去,比如他们在哪里上学,主修什么专业等等。

要挖掘人物。总有下一个问题在等着问。有太多的记者是“问一个问题,得到一个答案,然后就没了下文,不能探究得更深入一点儿。

1. 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美联社记者杰夫.威尔森)

根本一点就是去接近现场,而不是坐在那儿讨论会发生什么情况。

2. 什么是新闻

新闻依旧是公平和客观的,虽然今天的记者必须在如实报道事件与发表个人见解之间趟出一条自己的路。

新闻报道的级别已与以住大不相同。有些变化的产生是与信息时代相吻合的。因些,对所报道的内容给出“解释、判断、背影材料“已成为新闻记者的职责。

匿名问题比 20 年前或更早以前更为严重,部分原因是水门事件对新闻报道行业的影响,部分也可能是因为政府机构不太好打交道。现在存在着更多的官方秘密、更多的障碍……不能通过官方渠道得到消息,就只好另谋途径。

报道的速度依然是关键。如果是突发性新闻,就想要第一个得到它。如今新闻记者承受的压力要比过去大得多。新闻消息通过新闻电视联网和因特网瞬间就能传达给大众,记者们就只得使出全力去拼抢。

但有些东西依旧没有改变。虽说现如今只有更加新奇的报道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记者们所添加的惊叹语很可能比故事本身还是精彩,但新闻仍旧是“使大家争先恐后去争夺的东西”。

最为首要的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达不到准确,你就是没有得到任何新闻,相反地还会起到一定的损害作用。

3. 新闻报道的灵感

(美联社国内部记者泰德.安东尼)

记者应当随时做的就是注意信息的来源,这各抓住脑袋里的想法差不多。不论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你都要有所反应。如果你读到将来可能会有用的人的资料就要记录下来。

事实上我们许多的好想法都是来自于周围的事物,而并不是靠坐在桌子后面冥思苦想。在我们与周围世界的接触中,会看到成百上千的东西;在我们每一次乘车、乘地铁,每一次开车去购物的途中,许多好的设想从我们脑袋里一闪而过。我认为获得报道主题的关键更多的是抓取,而不只是寻找。我们都会产生想法,但并没意识到这些是想法,认为“离奇”或“有趣但有点儿拿不准”。可是随后这些想法就从脑袋里跑掉了。将这些想法录下来或记在笔记本里,到头来十有八九没什么用,但也许就是那第十个成全了一篇优秀的报道。

新闻记者经常要放下触角。我们习惯于在参加政府会议或在工作状态下寻找创作的灵感。养成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不应是个问题,只要有了想法给予重视就可以了。窍门就在于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汇集到那座灵感的加工厂中。(书中的两个例子,第 30 页)

有两个因素可以使一篇报道与众不同。如果你所写的事情完全的独特,你就可能会抓住读者的目光;如果你是写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却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你照样可以吸引读者。不过真正的技巧是将这两种情况合二为一:写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一种罕见的情景,但同时要保证主题思想具有普遍意义。 你不可能得到太多的细节故事,你也不能在报道中使用太多这样的内容。使用多少要靠自己控制,但在收集这些材料时不要限制自己。很显然地,你不可能收集到每一个细节,但你一旦注意到某件事,就要把它记录下来;只因为它引起了你的注意,就说明其本身具有重要性,否则的话你也不会注意到它,倒不见得它对你有多重要。在任何场合、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情中,都会有成百上千的细节会被注意到;你已经对其中之一产生注意这一事实就说明这件事已经脱颖而出,本身就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在动笔之前你不会真正清楚什么东西有用。

每次我遇到感兴趣的人物,就给他建一个带电话号码的地址卡,同时还要加入八九个关键词,这样当作为一个自由形式的文档进行查寻时,这条东西就可以显示出来。

所有渠道来的东西都融在一个大的数据库里,这些潜在的信息源只是静静地在后方等待,以便我什么时候需要它们。

每当你认为已经写完了一份报道的时候,总还有十分之一的内容可以删去。当你完成了一篇报道后,拿掉其中认为不错的内容,剩下的就会是最出色的。

4. 倾听美国

(美联社特约记者朱尔斯.劳)

我想我比现场的记者挖掘的更多。现场的记者只寻找一两件事,我不知道我要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找人交谈,只是聊天,不管和谁。

我一直以为作家是天生的,但写报道是学来的。

他采用观察鸟的方法“以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关于观察的人。只知道一只鸟是红翅膀远远不够,还要了解更多东西以便可以将它与其他鸟进行区别。

当去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

5. 细节是金

(美联社著名撰稿人勒内.卡蓬)

记者应把自己想像为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试想,摄像镜头全景拍摄了异国情调的豪华住宅后又定格在一间茅草屋上。不需要任何文字,制作人通过镜头所展示的一切已表达了许多。记者也可以通过对细节内容的灵巧运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报道是好作品的精髓。一个报道得精彩的故事,即使是用很平常的手法写出来,也要比只讲究文法与用词的东西有趣得多。遣词造句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真正使作品生辉的是报道的内容。

好的作品依赖于对细节内容的运用,而不是抽象的。只有记者才能提供这些细节,而编辑是无法办到的。

当你作报道的时候,你其实不知道哪些细节的东西是适合用的。不过,通过积累事实和细节的内容,可以便文章写起来更容易些;如果你真正认识和了解所报道的对象,写起来就更有权威性。

6. 人物特写

(美联社记者海伦.奥尼尔)

年轻的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大多是用来充当补白。但是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精彩的引语才有用。否则的话,通常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表达。

奥尼尔并不会在采访前准备一大堆问题。“有时我会事先写好几个采访中要问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但内容很少,只在本上草草地记几笔,除此之外,就任其发展。我其实是在和对方谈话,而不是在采访。”

她想努力控制谈话的时间。“我想人一般只能交谈有限的一段时间,因为太耗精力。因此我想如果是出去吃饭或去什么地方或干点什么,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我喜欢在对方的家里开始或结束谈话,因为我喜欢看到他们在家里的样子,而且这

样的谈话也会使你对自己有所展示,尤其是当谈论到生活中熟悉的话题时,因此你必须准备好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讲出来给对方听。”

该道歉的时候要道歉,但同时也要问一些深入的私人问题。这就是处理好这类问题的另一种途径。你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要问的问题,你没有问,因为担心会使对方感到不安。因此只得想办法问出来。“

每次采访结束,她就要做一些记录。“不会太长,大多只是脑子里的一些想法,与报道的内容无关,而是我观察到的一些事情。只是一些小事,以便我能记住,以便日后我能将自己再带回那个场景中去。”

填满她的笔记本的,是众多细节内容的描述??某人的衣服的颜色,他端坐的姿态等等,尽管她知道最终被用在文章里的也没有多少。

所写的东西必须真诚与坦率,否则读者会感觉到的。

7. 即兴采访的艺术

(美联社记者希勒尔.依塔利)

采访前的调查研究只是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心理上的准备。

和艺术家交谈时应有两点记在心里:首先,他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其次,他们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他们也是人,也有缺陷,也有矛盾的时候。如果你把他们当偶像看待,采访就不好进行下去。你做得越轻松,他们也就越放松。

报道中引用的最精彩的原话经常是谈话当中即兴而发的。你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深入挖掘对方的作品的思想,话题走到哪儿你就能跟到哪儿……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任何采访结果都不可能太糟糕。可谈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是否需要事先准备好问题完全看自己的感觉;也许我只知道要问的一两个问题,而希望在谈话过程中引出另外的一两个问题。

他并不像有些记者那样,把最尖刻的问题留到最后再提出来。“要把它留到合适的时候提。我感觉在采访中要做到的,就是从不要将自己限定于一定的范围内,要时刻准备好应对突然的变化。如果你只是低着脑袋问问题,采访的结果可想而知。

作家可能要比演员好接触些,不过只要了解他们的作品就行了,因为作品会告诉你想要问的问题。这样对于被采访的对象你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因为你从作品中对他们有了如此深的了解……他们不了解你,而你了解他们。你可以很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尤其对好的艺术家而言,因为他们实际已经通过作品展现了自己,现在只要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就行了。

所有领域内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野心,永无休止的野心。

8. 专家还是杂家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