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作文二十四章经

高三作文2018-10-09 15:36书业网

作文方法:作文二十四章经

引子:我想给出一个可以按部就班的作文方法,以便同学们像组装积木那样去写作文。我也确实给许多方法、技术之类的东西,但是,我的这些方法,都在建立信念,讲明道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以为,这么做,才有避免传授伪方法的可能。

第1章:材料——文章的肌肉组织

请让我界定,我这里所说的材料,就是可以引入文章中的事例和言论。事例和言论基本上是针对议论类文章而言的。叙事类的文章,它本身就在生产“事例”(故事)和言论(对话)的,于是,它基本上不存在引用事例和言论的问题。又因为,人们似乎有崇拜名人的情结,议论性文章的材料又常常是名人故事和名人言论。

请让我说,材料在文中常以下列“面目”出现:

(1)事例有时并不是很具体的,它只是点到为止,譬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说,本本主义可能走向反革命道路时,举出并不具体的事例:“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

(2)事例有时只是一些现象列举式罗列,譬如,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谈到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是列举了十一种自由主义现象:“因为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3)事例有时是以打比方的形式出现,譬如,鲁迅《拿来主义》中的“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就是用打比方来说明“拿来”的方法。

(4)事例有时是以“小人物”的故事的形式出现,譬如,王小波《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中,以“我”的好心肠的岳母让我在卫生间的水泥墙上钉钉子的故事,来说明中国的儒家原则不能作为道德的根基。

(5)言论可以是直接引用(用引号),也可以是间接引用(不用引号)。直接引用准确,间接引用灵活——可以是自己的言语风格。

请让我说,材料的功能之一是使文章的肌体变得丰满(字数增长),功能之二是写作者最方便的“才华”显耀。也许是爱屋及乌,人们爱名人,也就爱上了说名人(事和言)的写作者——人们习惯性的把这种“引事据言”的人看作是“才华横溢”的人。

请让我说,材料的积累一方面是来自于人生阅历,但对于中学生,主要还是来自于阅读。于是,积累材料,就意味着要博览群书。在写作中,材料是写作者在记忆的土壤里吸附出来的。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在写作中会“本能”地引用事例或言论。

如何运用材料?请按以下几种形式运用材料:

(1)后证式——材料放在观点之后,作为它的证据——也是对观点的具体说明。后证关系这是最常见的关系。譬如,“伟人的生平,除了某些光彩夺目的时刻以外,也总有不那么绚丽夺目的时光。苏格拉底可以日复一日地享受着宴会的快乐,但是他的一生,大半时间还是默默无闻地和凶悍的妻子一起生活,或许只有在傍晚散步时,才会遇见几个朋友。康德据说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柯尼斯堡以外十英里的地方。达尔文,在他周游世界以后,全部的余生都在他自己家里度过。马克思,欣起了几次革命之后,则决定在不列颠博物馆里消磨掉他的余生。”(罗素《幸福之路》)

(2)前铺式——材料在观点之前,引出相关的话题,且与观点的思想一致。简言之,材料与观点是一种承接、铺垫关系。

譬如,“一个人不能兼有各种美德”(爱天特·拉·波乙斯)。同样,关于辩才,我们常见有些人发言那么轻易和敏捷,人们之所谓词锋又那么尖锐,无论如何地他们都有准备;别的人则比较迟钝,却说什么是要审思熟筹。”(蒙田《论辩才的急慢》)这里,由名言引出了美德“兼有”的话题,接下来承接“兼有”的话题来谈辩才。

又如,“叔本华说: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我说:名词是动词的尸体。”(周国平《写作》)在材料引出话题(名词)之后,再对话题进行言说。

(3)后“喻”式——材料在观点之后,用比喻的手法对观点进行形象说明。譬如,“我以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领域。?(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4)前衬式——材料在观点之前,与观点构成反衬,使观点更加醒目。譬如,“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鲁迅《小杂感》)在这里专制与共和相反,冷嘲与沉默相反。

(5)嵌入式——材料嵌入观点之中,譬如,“伟大的基督徒,如奥古斯丁、帕斯卡尔、克尔凯郭尔,内心深外从未摆脱过怀疑的折磨。”(周国平《信仰》)在这里,“奥古斯丁、帕斯卡”等举例嵌入一个判断句中。

又如,“任凭你爱讲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施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灯下漫笔》)这里,把学者的修史题目(相当于“名言”)嵌入式了观点的陈述之中。

请让我说,懂得了关于材料的一些知识,这只是作文知识的开头。

第2章:思维——写作者的如意金箍棒

请让我说,有了材料就如土壤里有了养料。养料本身不是树,它要被树的根或茎叶吸收之后,才成为树的元素。这里要讲的,就是如何去生长树的根或茎叶。我说:写作思维——它是当代写作学教授马正平先生的一个重大“发明”——可以解决文章之树的生长问题。

如果你同意:作文,就是生长文章之树;那么,写作思维就是文章之树的生长路径。要知道,中学生作文的常用写作思维就是以下四种:

(1)阐释思维——就是对话题作具体、形象地解释说明。这样的解释说明可以是定义,可以是特征说明,可以是划分举例,可以是打比方等。一般要联系出题材料对话题做出合符具体语境的解说。

阐释思维的提问方式是:(话题)是什么。

譬如,如话题“思念”,可以阐释为,?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舒婷《思念》)

阐释思维,也是对话题概念的澄澈。它常常放在文章的开头,可以使让话题“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并且,也给文章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思考方向。

(2)原因思维——就是对话题产生的原因、条件不断追问。

原因思维的提问方式是:(话题)为什么——即,(话题)之所存在,是因为什么。 譬如,话题“生”,可以这样进行原因追问:之所以“生”,是因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罗素《我为何而生》)。

要明确,原因思维是“按果索因”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可以使文章显得深刻。

(3)功能思维——就是对话题将会产生的功能、作用、影响、意义连锁反应的推断。 功能思维的提问方式是:(话题)会怎样——即因为(话题)??所以(会怎样)。 譬如,话题“爱情”,可以这样进行功能推断:爱情,给我带来狂喜;让我摆脱孤寂;让我看到古今圣贤们所梦想的天堂。(罗素《我为何而生》)这是对爱情的影响分析。

功能思维,使文章立意显得比较深远。

(4)措施思维——即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略。这种方略的提出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它是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的应对措施。

措施思维的提问方式是:怎么办——即针对与话题有关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譬如,话题(或问题)“中国得救”,可以提出这们的措施:“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那么,无论什么魔鬼,就都只能回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鲁迅《忽然想到·七》)这里提出了措施: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也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办法。

(5)辩证思维——就是对同一个话题(或问题)站在一个角度看应得到肯定,但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又应否定,于是,对同一个问题形成了“是且否”的看似矛盾的判断。

譬如,话题“家产”:“(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唯一的妈妈。(我安慰朋友说)你能分到唯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林清玄《分到最贵的妈妈》)在这里,“只分到妈妈是无福的”是站在常人的角度来想的,而“分到妈妈是有福的”,是常在佛的“无我”角度

来说的。

请让我说:任何人,只要真正懂得了且会运用这几种思维技术,就可以写天下所有的话题作文了。就如,如果你懂得了种子的发芽之术,你就可以培育树苗一样。或者说,如果你会识谱,你就会唱所有的歌曲了。——作文,本来就这么简单。

于是,也可说,写作思维,就是写作者的兵器。有了这般如意而威猛的金箍棒,在作文的战场上,还忧郁什么呢?

第3章:体式——事物都有的模子,文章也有样式

我们虽然有了“厉害”的武器,但是,还要把这些武器进行精细化管理。我们总不能手中有了武器,就不顾枪法,不顾战术地完全醉汉式的打仗——我们仍然要学会节省枪支弹药。

或者说,我们要制造一个东西,如果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模子,也许我们就觉得方便得多了——虽然,写作文不完全等同于用模具制造产品,但是,对于中学生考试作文,如果真有一些像模具一样的东西,可以来制造合格的应试作文,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我说:文章体式——相当于作战的套路、制造用的模具。在这里,请让我把中学生考场作文的体式分为三类(每一类里又还可以细分):

叙事类:(1)微型小说,(2)故事新编,(3)自传,(4)寓言。

议论类:(1)思想评论,(2)文化评论。

叙议类:(1)对话(含书信、剧本),(3)随想,(4)日记

如果把叙事类称为阴类,议论类称为阳类,那么叙议类就是阴阳类。由这里的文类,可想到我们人类——人不是也有女人、男人和又女又男的双性人吗?下面让我说说各类的特点。

叙事类:

(1)强调“事”。也就是说,叙事类文章,必须有故事。对于中学作文来说,叙事类文章最“经典”的体式就是“微型小说”了,故事新编和寓言都是其变体——它们都有虚构的故事。对于自传,仍然有故事,只是已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的故事。总之,叙事类文章,必有故事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时间。有故事,必有时间,故事总在一定的时间发生,于是叙事类文章都有时间线索。叙事类文章,虽然话题也会贯穿全文,但不如时间线索明显。

(3)往往只有一个大方向的思维路径:因果思维——不是由因到果,就是由果到因。由因到果的叙事,其写作思维是功能思维;由果到因的叙事,其写作思维是原因思维。也可以说由因到果的叙事是用了顺叙手法,由果到因的叙事是用了倒叙手法。

议论类:

(1)强调“理”。也即是说,议论类不是以故事寓含思想,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话题。由于议论类文章的整体结构不是故事框架的,所以它贯穿全文的不是时间之线,而是话题之线——话题在写作过程中,至始至终处于被关注的核心地位。不管是思想评论还是文化评论,它们都有其话题,前者,话题就是思想的核心词,如鲁迅《拿来主义》,“拿来”就是核心;后者,总要在材料里挖掘出话题,如何满子《剃光头发微》中从“读者来信”中挖掘出话题“权力”。

(3)思维路径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议论类文章常常回答以下一些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但不是这些问题都要回答。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择其一二个或两三个问题来回答,譬如,苏洵的《六国论》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只是回答了一个问题:国家盛衰的原因在哪里?

叙议类:

它的特点就是这两类特点的混合、杂交了。其中对话体(含书信、剧本),实际上就是故事框架嵌套说理成分;随想和日记,是把故事和说理同时打碎,再进行搅拌。所不同的是,随想文章不一定分片断(分节)呈现,但日记,还必须把这种搅拌物按日期分片断呈现。日记是日常生活的表现——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如碎片,日记只是用时间之线给“强行”串了起来。

说到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文章体式里,写作思维的运用是有些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作战套路,所用的兵器有些不同。下面,请让我说说与体式有关一个词语,那就是结构。

第4章:结构——起承转合,是最优框架

如果说,讲文章体式,是在用“分析”的思维在讲,那么,我这里有说的一个词——结构——就是用综合的思维在讲。这里的问题是,虽然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体式,但是可不可以有相同的结构呢?请让我回答:有。

当代写作学巨擘马正平教授研究发现,文章的最优结构框架是就“起——承——转——合”。当然,这个最优框架只是一个“经典结构”,在这个“经典结构”还可以有其它一些变体。现在,请让我用最优框架说来解释不同的文章体式的结构。

(1)叙事类:起——故事的开头——可以是顺叙式,也可以是倒叙式;承——故事的经过——这是故事的最主要部分,包括发展和高潮部分;转——故事情节反转——这是故事出乎意料的部分;合——故事结尾——如果开头是倒叙式的,就与开头形成呼应。

譬如《孔雀东南飞》的结构:起——夫妻感情很好,婆婆却不满意;承——兰芝主动请求被谴回娘家;转——再嫁过程中却出乎意料的自杀;合——人们把夫妻俩合葬,以象征夫妻再团圆。

但是,叙事类的框架也可以省略“合”,从而形成“起——承——转”的格式,这样就使故事更具出人意料的效果。譬如,如河南考生的《刘处长的发型》:起——刘处长退休了,头发又浓又黑,像个年轻人;承——老伴建议留个教授型的大背头,以表示告别官场;儿子儿媳见后,却又认为太落后,硬是让其剪了一个新潮型;接着,刘处长又被女儿劝说理了一个内涵型的小平头。转——文章最后,在生日宴会上,刘处长突然亮“和尚头”(这一次是自己作主的)。

(2)议论类:起——开门见山(呈现文章结论或表态),或引出话题——也叫提出问题部分;承——分析部分,一般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等;转——辩证分析——即转换视角,重新审视,从而得出一个与前文看似

相矛盾的结论;合——结尾,强调分析的结论——如果是开门见山式开头,就形成了首尾呼应。

譬如,北京考生的《不诚不信不为过》的结构:起——提出观点: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可以不讲诚信;承——分析在战场、商场等方面,不诚不信有其重要意义;转——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讲诚信;合——结尾,强调,在特殊的场合,不诚不信不为过。

(3)叙议类:

它可以是“起——承——转——合”结构,譬如,福建考生的《八?十八?二十八》,起——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承——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转——这年我二十八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了,我稳定,我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

合——幼儿园的女儿,正重复“我”的八岁时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说:太阳和小草都是黄的。

它可以是“起——承——转——承”结构,譬如甘肃考生散文诗《蓝色蛹·金色蝴蝶》,起:蓝色——流动的忧郁;承:蛹——自缚的悲哀;转:金色——我爱上了世界;承:蝴蝶——破茧后的美丽。起与承都是悲哀的色调,转及转之后的承,都是喜悦的色调。这个结构里出现了两个“承”,但这两个“承”各自所承的对象是不同的,前者所承的是起(悲),后者所承是转(喜),这一点要明白。

总之,以上三类文章体式,可以是最优的“经典”结构“起——承——转——合”框架,也可以是其变体框架。我们有了最优框架的自觉,再加上创造性的变化,就有可能在写作过程中,把文章结构设计的更加合理、更加精致。

这里讲了结构框架,是不是结构就讲完了呢?我说:没有。对于结构,我还有话要说。

第5章:重复——文章生长的最大密秘

请让我说,结构一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如果是名词,我前面说的“起——承——转——合”就是文章的结构。如果是动词,结构就是建构、写作的意思;于是,结构文章就是写作文章,就是生长文章之树。

前面我说过,文章是按写作思维生长而成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文章又是“重复”出来的。写文章,也像建筑高楼大厦——也不是过是用砖一块一块地重复而成的。马正平教授说,重复,就是文章生长的密码。当然,这里的重复,不是重复累赘的那个重复,这个重复,不是原原本本的重复前面的文字,而是重复一种相似的材料、节情、意思、情感等。

请让我说,写文章要有“重复”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写文章时,就会自觉的这么做:

(1)编故事时,你就会自觉的在情节上“重复”,就如三打白骨精,作者要让孙悟空打三次,而不是一次打死。河南考生的《刘处长的发型》中,别人建议改变发型,也不是一次,而是三次,第一次是老伴建议,第二次是儿子儿媳,第三次是女儿。有这种重复,我们就觉得故事有了波澜起伏的美。

(2)在写片断组合式文章时,你就会自觉得重复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镜头。福建考生的《八?十八?二十八》,也可以说是重复了四个镜头——“我”八岁、十八岁、二十八岁及女儿八岁的镜头。湖北考生的《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描写了三个镜头:创新为文、朴实做人、深入探究。文章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形象演绎话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

(3)在写日记体文章时,你就会自觉的重复三则或三则以上的日记。一篇文章用一则日记来表现与用三则日记来表现,给阅读者的感受是不会相同的。后者最少给人不单调、真实和时间的流动感等多种魅力。

(4)在用意象阐释一个话题时,尽可能的有多重意象。譬如,话题“弧线”,可以阐释为: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顾城《弧线》)这里,对话题进行了四度阐释(四次重复)。又如,湖南考生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头写到:“什么是‘春’?有人说是黄四娘家的红杏,有人说是那只“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黄鹂,

还有人说是牧童短笛中的那一个个的音符。”这里对话题“春”进行了三度阐释(三次重复)。

(5)在文章材料引用时,尽可能的重复事例或名言。要知道考试作文,几乎对于所有人,写够字数都是一个最主要的动机,而在引用事例或名言时,如果能尽可能地重复,不仅文章字数将会迅速增长,而且也对观点形成有力的支持。四川考生的《那阵风吹过》在分析忘记痛苦的意义时,列举到:“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困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在谈到历史上的“无数旷达之士莫不泰然处之”时,又列举了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事例。可以说,此文是深得重复之精要的。

请让我说,在写作学上,重复也叫渲染。渲染是本是一个绘画术语,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但是,写作上的重复或渲染,已经对这个绘画术语进行了发展,它强调的是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因素来强化表达效果。

在写作学上,有重复一词,那么有没有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词呢?我说,有——它就是对比,也叫反衬。

第6章:对比——就是把不同?色彩?的材料放在一起

如果说,重复是同色调强化,那么对比就是不同色调的材料组合在一起了。对比也叫反衬,反衬的好处是让组合的双方都得到鲜明的呈现。

譬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不是直接谈“拿来主义”,而是把其放在“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之后再提出来的。提出“拿来主义”之后,没有立即进行分析,而是又谈“送来”主义,在谈了“送来”的影响之后,才回到主题,分析如何“拿来”。这样,文章的主要论述对象,就在一种与之相异色彩的背景之下闪亮登场——“拿来主义”在其它多种主义的幽暗背景反衬之下呈现,就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了。

请让我说,考试作文的对比,其实质就是材料的对比,即所列举事例的对比。譬如,山东考生的《双赢的智慧》在谈到陶渊明与菊的双赢,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双赢之后,推出“养眼工程”的所谓“双赢”——既美化环境,又从中捞取好处。通过这两种不同色彩的材料的对比,双赢的含义得到了澄清,也使文章思路清晰、表态鲜明。

再如,广东考生的《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文中列举了德国、日本、中国等三个国家对二战的不同纪念方式。这三个国家对二战的纪念,都含有不同的色彩对比:德国——在疯狂之后理性反思、自我救赎;日本——在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之后,文过饰非、美化侵略、参拜神社;中国——激进分子打砸日货,中国领导立场理性。三个事例材料中,前两个材料理性与非理性对比,最后一个材料内部,激进分子的非理性与中国领导的理性又形成对比。通过对比,理性与非理性的含义各自得到了清晰的呈现。

对比与重复,其实都是写作的手段,这些手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请让我回答:充实

第7章:充实——就是学会?一生三?,?三?即是多

如果说,古人以“羊大”为美。而我说,文章应以充实为美。充实虽然也相当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但是,更关键的还在于,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之后,要“风雨兴焉”、“蛟龙生焉”——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文章字数增多的同时,文章的意蕴、节奏感、信息密度等发生了改变。因此,充实,不仅是文字的叠加,还应是文气的充盈。

请让我说,文章的充实之法,关键在于有“三”的意识。三,也就是一生三或一分为三——三,即是多。于是“三”的意识,也就是“分”的意识,也是重复的意识。在写作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地方,要学会用“三”。

(1)当文章开头,对一个话题进行意象阐释时,学会用三个以上的比喻。譬如,吉林考生《感情是帆 认知是船》:“感情是什么/是河流的堤坝/是扁舟的楫桨/是旋转的轮舵/是高扬的帆樯。?这里,对话题“感情”作了四度阐释。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诗生成了五行。对于考场作文,这已经是功不可磨了。再加之,这几度阐释本身就是比喻句,于是她为诗“凭空”增添了丰富的意象。

(2)在对话题进行原因分析时,尽可能找到三个以上的原因。譬如,王小波《黄金时代》:

春天里,队长说我打瞎了他家母狗的左眼,使它老是偏过头来看人,好像在跳芭蕾舞。

从此后他总给我小鞋穿。我想证明我自己的清白无辜,只有以下三个途径:

(1)队长家不存在一只母狗;

(2)该母狗天生没有左眼;

(3)我是无手之人,不能持枪射击。

结果是三条一条也不成立。队长家确有一棕色母狗,该母狗的左眼确是后天打瞎,而我不但能持枪射击,而且枪法极精。

要证明自己没有打瞎队长的狗,有三个条件,或者说三个理由或者说三个原因。如果只说一个条件,并不影响文章的逻辑,但其文字的生长显然没有三个条件的列举“发育”良好。前者是一生一,后者是一生三。并且,这种含“三”的列举,使文章有了许多值得玩赏的滋味。

(3)在对话题进行功能、影响、意义分析时,尽可能进行三个以上的推测。譬如:“回形针有多少种用途?夹纸;串起来当链条;作牙签;捆绑东西;叉食物;扎人;代替钥匙开锁;磨成鱼钩去钓鱼;钮扣掉了可以用回形针勾起来;磨磨可以代替针头;回形针与硫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做成帘子;纹身;夹头发;回定花朵;蘸了墨水写字;扎孔??”这就是对回形针的功能分析。

又如话题“问”:“使无知变得有知;使疏远变得亲近;使隔膜变得融洽;使困惑无助的阴云,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这是对问的意义进行了一分为三的生长。

(4)在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时,尽可能提出三个以上的措施。譬如,湖南考生《掬水留香》:“其实,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跑,带着快乐向前跑,带着感恩向前跑,带着一颗单纯的心向前跑,也许我们会跑到‘天堂’,看到天堂的颜色。”这里解决的是“如何跑”的问题,办法就是“带着快乐跑,带着感恩跑,带着单纯的人跑”三个办法。

(5)在引用材料时,尽可能用三个以上的事例或用三个以上的名言。譬如,黑龙江考生的《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中的两段:

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有几多豪迈与洒脱。真正的英雄是在自我相信、自我肯定中升起的伤痕累累的星。

找准位臵,那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洁刚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戟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飞舞,雄心勃勃。

在这两段文字里,第一段引用了杜甫、苏轼、李白等三人的名句,来说明不同的人有不

的活法。第二段用张骞、苏武、昭君、卫青、岳飞、郑和等多个英雄事例,来说明人应该选择怎样的位置。人的活法,人的位置——这些抽象名词,一经用“三”的手法进行举例和“引证”,文章就变得充实和有文采了。

有时,也可能把举例与引言合起来进行用。如云南考生的《那时花开》:

?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却并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那时?,陶潜看不惯官场腐败,百官勾结,百姓遭殃,却决无低沉自伤的话语,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却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

三个例子,三句名言,同时推出,具体地表现在痛苦面前伟人的坚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充实,其实是议论类文章应达到的基础境界。而对于叙事类文章,它应达到的基础境界应是什么呢?我说,是波澜。

第8章:波澜——就是矛盾的曲折解决过程

请让我说,如果说议论类文章达到的基础境界是“充实”,那么叙事类文章达到的要就是“波澜”了。波澜,即是波涛——波澜起伏之美,即是曲线之美。

作文,一定是要有话题的。面对一个话题,要编出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这的确要有相当的智慧。

现在,请让我说,要编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是可以按以下步骤做的: 第一步:激活话题。对于任何一个话题,我们要把它编成一个故事,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话题看成是动态的。譬如,话题“问”,我们可以把话题激活为:XX在问(或XX没有问)。

第三步:确定人物。也就是要落实激活后的话题里的人物“XX”的身份。这个落实不只是给人物设置一个虚构的代码——譬如,张三、李四等——还必须确定人物的职业、阶层等。当然,这个人物也可以确定为经典故事的人物,譬如:祥林嫂,东郭先等等。如果设置为经典故事的人物,那么,写出来的故事就是故事新编了。

第三步:赋予矛盾。有人物还不能产生故事,人物加上要解决的矛盾,就有了故事——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故事演绎的过程。

对于故事新编,原故事里本身就有一些矛盾的因素可以发挥,譬如,编一个“祥林嫂在问”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她继续问“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之类的问题。只不过,这次不能让他问读书人了,可以让她去问算命先生,去问小孩子,或者就去问乞丐或疯子——这样,多问几次,故事就有波澜了。

对于一个非故事新编类的纯原创故事,要结构一个故事情节,就有一点无中生有的味道。譬如,“张三在问”这样一个故事萌芽,我们就要想,张三要问什么呢?一定要有一个动机。而这个动机,可能就是一个要解决的困惑或矛盾。而这种矛盾,就是写作者赋予给文中人物的矛盾。

要赋予人物矛盾,可以从人物的身份入手猜测出可能有的矛盾。不同的人物可能有其急需解决的矛盾。哲学家有哲学家的矛盾,学生有学生的矛盾。哲学有可能关心一些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如人生意义,死是什么等;而学生可能关心一道数学题的解答,作文的写法等形而下的问题。

第四步:演绎故事。演绎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写作者不要让这个解决过程过于顺利。要让人物在矛盾解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比如,孙悟空打白骨精,作者没有让孙悟空一次就打死白骨精,而要让他打三次。于是,叙事类文章的波澜,其实就是矛盾解决的过程的波折,或者就是故事中的人物遭遇到的命运挫折。

第五步:意外结局。一个有趣故事,一定要有“出人意外”的事情发生。这个意外,可以发生在故事的开头和中间,但是,最多的是在故事的结尾。

制造意外的方法一般是巧合。也就是,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要有制造巧合的意识。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而我这里说,有巧(合)便成好故事。有人说,制造意外的方法还有误会,其实误会还是一种巧合——是巧恰在这个时候产生了误会。

当然,制造“出人意外”的方法,不应就只是一种方法,因为,一个事情发展到出乎人的意料之外,那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它未必一定要巧合。譬如,河南考生《刘处长的发型》,刘处长退休了,老伴、儿子儿媳、女儿都来关心他的头发了,他们都几乎相继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去要求——一会儿大背,一会儿新潮,一会儿小平头。这就是巧合,即恰巧就有这么多人来关心他的头发。但是,最“出人意料”的还不是巧合,而是最后自己来了一个“和尚头”。我这样说的意思是,

我们要尽可能创造性地制造“出人意外”——当然,“巧合”是一个可以首先参考的方法。

波澜之美,其实是对类似微型小的叙事类文章而言,如果是分片断的叙事类文章——比如日记,分小节的镜头式叙事等——就不存在波澜的问题。如果说,微型小说的意象是海水般的波澜起伏;那么,分片断的叙事文章的意象就是串线的珠子。

当我讲完了波澜之后,就意味着高考作文的基础知识编就算告一段落了。在下一编里,我将讲,高考作文将以何种程序一步一步的写出来。

第9章:读题——识别含有胚芽的话题种子

请建立一个信念:文章乃树。树是千姿百态的,文章也是千姿百态的。树是生长而成的,文章也是生长而成的。树是由种子发育面成的,文章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呢?答:话题话题就是生长文章之树的种子(含胚芽)。

作文的第一步应该是读题。读题不仅仅是把目光投射到考试命题人提供的作文题目上,读题的动机应当是把握话题。把握话题,就是要把握住话题核心词。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