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历史典故2018-10-10 08:55书业网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程记辉 苏州

该如何看我们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需要对自我的批判反思,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不足,客观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进步,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

觉醒的开始——批判、解析到反思进步的过程 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统帅(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美国政治家、军事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一百年前就他们自己,百年后中国的这头巨狮就会觉醒,中国这头巨狮的来势汹汹,冬眠后的巨狮将渴望一顿“饱餐”,因而之后美国的政治家都在不断阻碍与遏制、并试图改造中国。然而在艰难中,这头巨狮在一百年后今天开始觉醒了。

要想让一头“沉睡的巨狮”一夜之间突然觉醒过来那是不可能的,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经济、文化大国,当她形成一个形势之后,她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唯一要做的就是减少制造其危机的风险性。

从竞争的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之后,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帝国,这样的帝国开始了它的2500多年从成型到强盛、衰落到沉睡的前后两个阶段性过程。前一段经历了秦、汉(分西东汉)、三国、五代十国、隋到唐的最高峰,最后又从宋(分南北宋)的另一个高峰,经过了元、明、清的沉睡(这中间还有一些小的临时的朝代,这就是2500多年的“家天下”的封建史)。

从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家天下”封建社会,我们开始对封建历史的批判、解析、反思,这是促使了我们的进步。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与进步的历史,每一次自我反思的否定都牵动着中国民族每个人的神经,以致于我们都把自己的民族看成是一个神经分裂的民族了。的确,这种的分裂让我们每一个国民失去的不仅仅是自信,哪怕一点点的被否定都会触及我们身上敏感的神经。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想正常的人一样,像世界所有的人宣告,中国人的舞台开始了,那时的我们不再那么敏感,也不再那么的冷漠,我们能够自信地有尊严地活着。我们能够快乐地、文明地生活——理性中不乏感性的幽默,激情中不乏理性的自我认识。

这头“沉睡的狮子”开始觉醒,虽然她的眼睛还有点模糊,但是她渐渐地清醒中。一百年前的呐喊、一百年的思索、一百年的呼唤,沉睡中苏醒。这一百年,国人的羞辱,思想家的愤怒,政治家的探索,他们都在经历了忍辱负重。这一百年,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一百年,它将激起我们走向并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通人的不作为行为也许不会影响什么?但是一个需要作为决定与承担重大责任的政府的不作为行为或者不该的作为行为都将影响国家的命运。我们不能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交给一个人的手中或一小部分集团利益的手中,一方面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强的人可不可能是万能的;二是:一个人或一小部分很难维护和管理国家的命运;三是:人性的弱点,注定人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是如何高的要求别人不反错误,而是要有修改错误的机制和可能性。

批判、解析与最后的反思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愿我们记忆自己的历史基础之上向前前进!

历史、语言、文化与哲学的价值关系

当人们面对历史的谜团之时,人们不仅会有很多的猜测与遐想。

历史的意义在哪里呢?首先你要清楚知道什么的历史历史将如何定义?为什么我们不能忘却历史

语言又是如何形成的?语言又是如何用文字组合成含有语句意义的?历史典故又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延续的?先哲们或者先贤们又是如何用文字表达思维与他们的哲学价值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与继承的呢?

当我们用历史典故与人交流时,不可否认有些人懂得其中的意思,也有一些人不懂得其中的意思,在信息的传达者与接受者之间也可能产生分歧,这种分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历史典故本身的分歧,还是一种是现实两者之间所要表达意思上的分歧。

当我们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总是会受到历史时期的影响,如我们现在研究一个历史人物,总是会用历史资料,而这些资料包括史学文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品、后期他人的评著等等。在这些资料中,谁的可信度最高呢?(还要进一步补充)

一个在封建时期为官的人我们总会把其中的说过话作为其思想的一部分(其实在封建时期,即是一个具有现代思维的人也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

得不说一些迎合当时时代的话,为了生存或者为了适应社会,或者他的说话是否完全能代表其人,也许历史书籍能否完全给予评价,所以不能一个人的作品就能得出他的思维,当了,我们可以在现在研究中剔除或者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历史中的真相到底在哪里呢?

一个民族又是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或者说一个国家的人民又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或者身边人物的,这些都是一个民族人文文化,他代表着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价值。

要问答或理解这些问题,那就是必须要理解历史、语言、文化与哲学的价值关系。

首先,我先简单地各自阐述一些我个人对历史、语言、文化与哲学的理解。 历史是什么?首先要与历史意义或者历史价值观概念区分开来。历史就是事实(真相),也就是过去时间所发生的一切与我们人类有密切关系或对我们人类有重大影响的真实事件总和。从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分类,它包括:主观历史(人类自身能改变的历史,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创造与发明等由我们人类自己创造或者改变的历史)、客观历史(人类不能改变或者非人类直接能改变的事实,如自然灾害(注意:这里指的不包括是人类可以改变的,或者说一个人不能改变,但是集体力量可以改变,并且它的发展并非是的主观希望发生的),天体之间相对运动,还是地球自身的运动等人类意志能改变的,不过随着人类科学的探索,似乎过去一些客观历史也许转变成为主观历史,比如原子弹就制造很大的社会危机及对环境的破坏,这在早期的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从我们研究历史的对象可以分类:人类史(以我们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自然史(探索与发现史)(以从我们人类以外的客观存在的真理的研究)、科学史(创造与发现史)(依据人类认识的真理进行创造与发明的研究)。那么历史意义或者历史价值什么?我这里做一个简单阐述,详细在历史、语言、文化与哲学的价值关系中重点分析。历史意义(历史价值)历史对当前与未来的价值总和,它就是有两点,一个是历史本身在历史发生的

时间点上的意义,也就是说历史本身那当时的价值,第二就是历史发生后对未来时间上的影响及价值判断。

语言(我这里说的语言指我们人类的书写与表达说话语言,暂时不包括其他动物的语言或者说计算机语言等)是什么?有人说:语言就是交流工具。的确,但是不够全面,那是语言的主要作用之一。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它很直观,这里的直观是指文字有一种直观的想象力;还有就是语音语言。前者从可以表达交流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历史的记载与延续,随着现在电脑科学的产生,语音也可被用来记载延续;前者需要是我们人的手写与视觉器官还辅助完成人与人的交流,由于视觉器官依靠的是光电映射还完成交流,因此它需要文字书写物的传递来完成交流,这种交流虽然有很强的直观想象力,但是依靠直接光电映射接触的限制,它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语音语言,是依靠嘴巴发出声波的刺激人的耳朵器官来传递交流的,由于嘴巴与听觉器官的接受的信息的广度性,可以说,语音语言更容易传播历史记忆,但是由于语音语言的人的主观创造性很强,以及真实性无法得到验证(在现在语音存储技术前,历史中真实的语音语言很难得到保存与检验,也就是说历史真实的真相无法保证,这在后面的与历史的关系中要详细分析的)。那语言到底是什么呢?语言是一种历史记忆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与人沟通的平台。可以说,最早的文字还没有被整理出来以前,更没有统一的语音语言可叹了。最早时期的文字用我们现在语言来说,只是一个文字符号,是对自然环境、社会现象是一种独特表述与记载,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用于专门著书与传播交流的语言,早期的文字符号只是一种神秘力量或者生活习惯(社会制度)的符号表述,如对天地自然的想象的记载,或者还有对当时氏族部落生活习惯(社会制度)的记载,这是记载只是在氏族部落内部或者狭小的氛围内通用,由于不同氏族部落的符号的不同,他们也许似乎很难或很少交流,也许是迫于战争或者迫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生存与发展,氏族部落之间的交流愿望也会逐渐增加,但是交流就必定需要共同理解的文字符号,由于氏族部落生活习惯(社会制度)的不同,或者那一种交流符号也是他们竞争的一方,显然使用

自己熟悉的语言对自己是有利的,但是不同之间都有自己的独特部分,就是说每个部落都有其他部落不具有的独特一面,随着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流,也许强大一方部落的文化符号或者表达真理一方的部落文化符号占据了两方文字符号的主流,但同时融入对方文字符号,随着氏族部落交流的范围扩大,直到一段历史形成了统一的文字(我们的历史中有一种说法说文字是皇帝时期史官仓颉发明的,其实文字不是某一人发明的,而是他发现各部落之间共同的交流符号,或者各部落间都能理解的符号整理合编出来的——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就想文学领域里的原子周期表是俄罗斯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开始发现原子周期性并整理的,但是你不能说门捷列夫发发现了所有的原子周期表中的原子,做说原来周期表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同样在其基础之上不断地完善)。

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有狭义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文化概念指的是语言及用语言加工创作的作品。狭义文化包括:文字、文学、文学作品、戏曲作品等。广义的文化概念指的是一段历史时期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习惯、习俗、物质生产、科学创造与技术发明的全部。其实在我们日常说文化的时候,多部分值得是狭义的文化,现实中指一个有没有文化,主要是指一个人接受多少语言,了解和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记忆,以及运用语言进行加工创作(如:著书、演讲、评论、电视电影作品创作等)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其实广义的说文化不仅仅指这些,它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人与人交流沟通的理智与智慧、社会制度、法律规则、科学技术、物质生产都是反应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色。

哲学是什么?哲学最早古希望就使用这个词语,我们国家似乎习惯使用思想一词,也有用“智慧”等词语代替的,其实这与西方表达的哲学含义是不同的意义,我们好像突出的是他们现实作用与意义。从哲学突出的是他们是一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方法论。这和我们中国文化的“道”有一点相似。不过,我们显得更加神秘性,真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哲学是什么?是一种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知识总概与方法的总和,是以追求认识世界本源、本质、共性为目标,是一门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哲学就是一

门追求真理的学问,然而真理离不开历史的一切真实的记载与用于表达真理的文字符号,这就是要求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字语言的可靠性,即文字传递过程中的客观性。追求真理的本身就是又意义的事情,但是当真理被发现或者寻找到,人们又不愿意接受真理,这就回到我前面说的历史事件对历史的影响问题?这是有该如何决定人的意志呢?或者说哲学的最终价值与哲学现实价值的突出问题又如何解决呢?或者说哲学所谓真理又受到了现实决策的影响,那么哲学的价值在哪里呢?(在他们的关系中详细分析)

现在我简要地说明一些历史、语言、文化与哲学的价值关系,这本身是一个及简单又复杂的研究,简单是结论简单,复杂是它的论证性,我在这些先做个的结论以及前面简要的论证,希望有这方面的兴趣的人共同研究,可以对我的结论进行批判,也可以得到其他的结果,我想历史本身总有结果的。

历史是语言、文化与哲学的全部,历史又是语言的素材,为语言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而同时语言又是历史很重要部分的载体。文化是主观历史的一个片段,一段一段的文化组合成主观历史,同时历史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创作的素材。哲学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是指导文化创作的方法与原则,是引导主观历史改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历史的方法,也许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性原则。语言、历史是哲学的基石,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达哲学,没有历史的变迁,哲学就没有思考的本源了,哲学是思考变化的事物,不变的世界根本就是不需要哲学。这里面的关系是包括与包括关系,这是他们的复杂的地方,只是把他们细分地解析并真实地才能解剖真实的价值关系。

在逻辑领域里,形式与内容是一种很矛盾统一的概念。用它分析我们封建历史的变迁,为什么我们唐代宋代(从唐玄宗开始)我们科学就走向下坡路,直到清朝的亡国呢?这是我们的哲学思想有关系,唐玄宗是一个喜好艺术的人?从那以后,中国的在形式艺术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如书法、诗词、戏曲等,但是这些书法、诗词、戏曲艺术都把重点放在外形的艺术上,而忽视文学艺术的内容上,这些突出艺术形式的美,为接下来的明清文字创作上(四大小说)的艺

术性强(描绘文物特征强),而忽视了人物在历史的价值观上的体现,导致了清末直到现在的人物的思想馄饨(即统一的正义价值观)。这说明历史与哲学紧密联系,也反应了哲学思维完整性对一个社会整体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一个实例,为什么我们的文字作品不被西方接受?主要有两点:一是我们在语言方面对外宣传的不够,我们一些文字作品中故事或者典故无法让西方人理解或者了解,包括历史人物的了解都还缺乏,二是,我们缺乏对自己历史人物盲目崇拜或者盲目否定,一个人历史人物的出现,总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我们现代不能接受的一面,我们不能全部否认,又或者盲目的神化地崇拜,这不仅不能让西方接受你的文化,反而促使他们反感。那么我们如何做呢?首先,我们不能忘却我们自己的历史历史是语言的根基,忘却历史就是对语言的历史意义的抹杀,也是对语言的创作的一个制约,另一方面,我们缺乏对自己历史的反思,要站在历史真相的角度看问题,不要太多的主观评价,否则就失去语言本身的中立性,也失去语言的纯真的魅力,要知道语言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不对等,不是因为语言记载不好的事情,而是语言失去的纯洁性;第三,加强历史对外宣传,使语言背后的故事与意义更具有可接受性和可沟通性;第四,就是加强语言与时代创作的整合性,体现出语言是时代性。这种的话不仅我们的文字作品被接受,慢慢地文化、哲学思想都如意沟通交流。

为什么我们需要真相,而不是谎言?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而不是迷信?为什么我们需要哲学家(我本想用某些领域内杰出的人物),而不是权谋家?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自己的历史,那怕这些不被我们接受或者认可,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它?为什么我们需要变革,而不是革命?为什么我们需要民主(民主监督、民主立法、民主执法),而不是专权?历史告诉我们专权很容易使我们偏离正常轨道,两种平等力量的合理合法正常的博弈平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哲学史与思维方式的形成

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区域位臵为什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呢?这些思维方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的形成与其相应的传说故事及其历史史料记载的文化智慧结晶。

历史中人物与事件,开化并激发后人的思考潜能,最初原始人的本性没有什么善与恶的评价,他们都是依靠本能,依靠天性的趋利避害做出相应的反应。可以说,生存就是他们唯一的追求(这是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表述,也许这种求生本能根本就不能成为追求,求生只是一种天性的能力,只有到有时间概念意识的现代人出现为止,有死亡意识后人才有求生这一追求)。每种动物在受到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潜能,如反抗、逃跑、隐蔽等,这都是生命生物本能反应(趋利避害),但是并非每种动物都具有时间意识与死亡意识,时间意识促使现代人有规律去劳动与生产(直到还来的创造与发明),死亡意识促使人的自私(时间意识与死亡意识一起也促使私有制的产生,人知道死亡非偶然性及其在时间上的规律性,促使人们储存食物与保护食物的意识,慢慢地随着初级文明的产生,私有制成为了一种财产及文明制度)。

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促使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的过程,也就为后来的文明与政治制度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在进化过程中的偶然与客观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促进,有些地方出现现代文明的萌芽,开始出现了文字与语言(至于语言与文字那个在前我无法确定,不知道现在考古学家能否解答出来),渐渐地也就开始传说故事与史料记载。

相对与现代人来说,传说故事时期的人类在感觉意识及对外界事物的体会上也许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现代文明的随着人类自身的改造与创造多了许多非天然事物的体验而已,还是就是他们对自然环境、宇宙等宏观都停留在意识想象中,你不能全部否认他们意识想象(虽然不能像现在科学一样实证,但还是有很多前沿性的思考,以及很多现代科学与技术都无法完成的思考。)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那就是科学有时也许大胆的想象与假设,当我们不断证实与检验的过程中也就科学不断进步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史料记载与传说故事对后世文明的深刻影

响。现在我就来说说,中西方的传说故事与各自思维方式的形成。中西方式最后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因为中西方各自的文明传说故事在经过了各自的积累,在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西都在发生大规模的国家兼并与征战的过程中,但是思想意识与思维方式却发生转向与分裂,我们发生人道与天道的分裂,而西方发生了科学与宗教的分裂。

我们把时间移到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5世纪时期,看看那个时期的中西方的哲学观(对更远古时期的传说故事的解读)。那个时期的西方就产生了很多有关宇宙起源的学派学说,如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提出了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见罗素著,何兆武 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毕达哥拉斯的是第一用数学来解释世界的人,他把数学看出是一个不朽的灵魂,是可以转化成为别的生物的东西,他说:“万物都是数”。(见同上《西方哲学史》);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根本的实质,万物都象火焰一样,是由别种东西的死亡而诞生的,“一切死的就是不死的,一切不死的是有死的,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他还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的。(见同上《西方哲学史》)巴门尼德的“真理之道”与“意见之道”,他认为感官是欺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拆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的真实是存在就是“一”。(见同上《西方哲学史》)以及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原子论者(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见同上《西方哲学史》)、普罗泰戈拉等。从他们的哲学思想及学说思想中,都是寻找世界的本源与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他们在为各自的学说“争辩”与宣传着。这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创打开新文明与思维方式转向与分裂的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源泉和基础,加上当时古希腊各城邦之间的战争的外部环境,这些主客因素奠定了后一段时期的西方的思维方式,直到近代文艺复兴,进行对西方思维方式的改变。

受我国更早时期的五方、五行、天干地支、阴阳等天道思想的影响,在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3世纪时期,也就是我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统治时期,有周公做《周礼》,也即天道人化;周太史伯阳父以“天地之气”的秩序即“阴”和

“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地震想象(见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春秋时代政治家子产称“天道远、人道迩”,表面了反对天命迷信的倾向(见同上《中国哲学史》),开始了人道与天道的分裂。老子第一个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提出了天地起源的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不是天。管仲提出了较为详尽的精气说,把精视为最细微的气,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来源,也是圣人智慧的来源。人的精神作用是天地之间的精气来到胸中的结果,与人的形体是没有关系的(见同上《中国哲学史》)。孔子提出所谓的“天”,有时指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有时指自然界(见同上《中国哲学史》)。墨子提出了天志,认为天时有意志的,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能赏善罚恶(见同上《中国哲学史》)。还有名家公孙龙等,加上春秋战国时期不断战争,为后来的庄子(道家)、孟子(儒家)、韩非(法家)等思想奠定基础,也为以后我国开创2500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思想与思维方式的基础。

不管是西方的科学与宗教的分裂,直到现代西方的科学物质文明,还是我们天道与人道的分裂,直到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的现代治理文明,中西方文明都在不断的进步与融合中,物质文明与人文文明的融合与进步是未来新文明的开始。

先秦时期三贤对比

假如有一个字来概括一下“中国文化”核心内容什么,我会用一个是

“道”,与之相应的动词那就是“悟”——一种感性的认识世界与综括解释世界的方法,依靠我们主观感觉认识世界的,也就是说,东方文化也罢,中国文化也罢,文化的核心就在于“悟道”。在政治领域里,最后形成了,追求以“仁”治国的王道思想、以“法”制国(与现代的人权-民主-法治理念不同)的霸道思想,这是封建中国最主要两种政治思想——“王—霸”之争为核心的封建文化。

用一个名词字概括“西方文化”核心内容是“辩”,与之配套的动词是“论”——一种追求理性的思考和分解解析世界的方法,依靠逻辑关系来分析

问题与判断问题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古希腊也罢,现代欧美也罢,文化的核心就在于“论辩”。在政治领域里,最后形成了,追求以“民主”治国的民权思想、以“共和”制国的霸权思想,以这两种主流思想——“民主—共和”之争为核心的西方政治文化。

而这文化生活,“道”的含义就显得宽泛的多了。不仅仅指为了取得生存的“生存之道”,有求得“功名利禄”的“世俗之道”,还有为追求自然客观理解的“科学之道”,更有追求做人的人格完善的“为人之道”等等,“道”无处不在。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这些所谓的“道”又是如何获取的呢?在我们的文化中,最讲究的就是一个“悟”字,为什么我们中国会这么说,这个小孩悟性很好(就是很聪明的意思)?也就是指擅长领悟“道”的本领,一个人的“悟”有多高?很多的时候的确是有点“天赋”的,当然,“天赋”不代表一个人的“成就”就一定高,“天赋”只能代表“领悟”的能力强,但是如果一个人懒惰或没有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毅力,而选择中途放弃的话,最终其成就也不一定有“天赋”相对较差的成就高。当然,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中国的教育“教与授”,所谓教与授,就是相对于“天赋”较弱一点的人来说,就需要一个已经领会“道”的前人指点与开导,通过接受前人的所教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到达领域“道”的层次。总之,在我们封建文化中,强调的是人的“悟性”,但是忽视了“对人的开导——开化”,从中看以看出我们封建文化思想的“自私自利”性,这话怎么说呢?在我们封建思想中,有一种这样的思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思想”充分说明了人的自私自利。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天赋”之人很容易领会“道的本质”,所以老师也就没有必要隐瞒,而是在其自己领悟“道之前”先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他的思想。其实接受自己的影响,这种的“天赋的选才的方式”也是一种人性中自私自利的思想体现,如果是这样的话,社会还算是很公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统治者”垄断了教育资源和“被选择的机会”,因为“天赋”是按照一种“龙生龙,凤生凤”的思维来选择的,是依靠权利来选择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制定规则的人去执行规则,又是自己监督自己,最后自己还以自己制定的规则评价自己”。

其实在我们中国秦代之前的历史中,《尚书》、《夏书》、《商书》等以“书”或“经”命名的史料记载中,几乎没有“我们现在中国文明”中的“是非色彩鲜明的主观评价”,书籍多是以记载历史事实为主,也就是说在产生封建社会之前(老子、孔子)之前的文明,人们多半依靠自己的“天赋”领会万般世界的“大道”,然而,这些书籍也只有少数社会精英(先圣们)、或统治阶层或贵族阶级

所掌握。即使一个天赋极高之人可以通过自我修行成“道”,但要把这领悟的“道”让人接受或传播开来,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说一个“天赋极高之人”也需要接受通用教育与共用语言学习,否则的话,其说领悟的“道”与“真理”,也无法让人理解与接受,也就是说受到了客观的阻碍。从这个角度看,提倡“法家思想”的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为统一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不懂得基本的常识的话,也可能是一个没有作用的人,因为其思想不被理解或接受,除非通过一个对其思想了解的人间接理解,这可能会产生误解或者偏离本意。在我们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通用语言与史料资料完全由统治阶层或贵族所垄断,不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统治者为了统治也编造的历史史料,平民大众都无法知道史料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这不仅阻碍平民精英进入治国国家的通道,还可以被颠覆的历史评价阻碍的真正人才的发挥——这就是封建的本质。

老子是一个智者,他看透了人世间丑恶(他选择了回避,没有与当权者或者社会的恶势力的对抗),这或许就是他却的那一点点的自私自利吧,他把智慧带回来他的天堂,他告诉我们“小国寡民”的求生智慧——“不争辩”。与其同时期的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用生命捍卫了人的智慧,用生命捍卫世人(知识开化与传播),他告诉人们获得知识的另一条道路:不断反问,不断相互反驳与争辩。老子的逃避告诉我们即便是智者也是很自私的,也苏格拉底的死告诉了我们,智者也有不智慧的时刻,从外一个角度看人的自私自利性谗害了苏格拉底,而从老子对孔子的提醒与有些人对苏格拉底的提醒,也说明世人在同一时刻下,有清醒之人,也有沉睡之人。不可否人他们的学生(这里用学生,其实就是对智者的致敬,他们都是亦师亦友,所他们是师徒关系,是因为孔子与柏拉图两个人分别深入老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影响)都受受制于两位先哲的影响。

孔子与柏拉图不约而同的各自都提出了自己所认为的理想国家的形态。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哲学家式治国一统天下,与孔子“和而不同的大同世界观”与以“仁”治国。然而,简单看貌似相似的理想,其实本质是有差别的,柏拉图所著《理想国》的“论辩”思维激发了世人的寻求理想世界的之门。而谦让式的谦虚无法寻找通往理想社会之门。

又受他们的影响,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分别开启了中西方古典文化的高峰。孟子的“仁政”—君主谦让为“仁”,“民本思想”—最早的民权思想,“性善论”—人人都谦让即人本善。而基本上同时的亚里士多德就大有收获,他在各个科学上都有建树,为以后西方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其研究涉及到逻辑学、

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并主要著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虽然,从现代逻辑学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很多错误观点,但这一“思辨”思维为西方科学的不断进度提供了动力。同时,他们也提倡道德伦理观。这种伦理不是以谦让为标准的,而是以行为逻辑为标准的。

文化是沉淀的,不是原始的,也是基因中所具有的,而是前一代代人不断思索与改变,一代代人不断的积累与时代的变迁而形成而来。文化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人们不停求知与“思辩”中沉淀的。先秦时期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有存在的共同的部分,而更多的是不同。古希腊时期的西方文化与现代化后的西方文化也同样在不断变化着。以上我只是用各自的三位圣贤做一个静态的比较,其实还有中国同期还有很多圣贤。在这里不是全部否认,我只是做一个静态的比较,就是单个圣贤对文化的影响。后面还是其他时期的,还有整体与历史过程的综合性的比较。(还在努力地研究中)

中国人的“文化原罪”——忘却历史

我们不禁反问?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好面子”呢?(一些有水平之人把之称为“灵魂或骨气”,的确“灵魂和骨气”是我们中国文化延续一个根基,但是殊不知就是它阻碍了自我否定,自我改进的步伐),为什么中国人做事情都评一个感觉呢?(不可否认,感觉往往成就大事业,但是这个大事业是建立在牺牲众他的基础之上的自私行为),做事也罢,做人也罢,我们中国都喜欢一个“感觉”,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大多数不喜欢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呢?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女性不喜欢一个太爱较真的男人呢?(是因为她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宽容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三位先秦圣贤(老子、孔子、孟子)中思想的“文化原罪”。这又如何阐述呢?

在第一篇就是说过,老子获得“道”的过程与方法是“悟”,而“悟”又是依靠什么东西还获得呢?那就是佛教有一定共同之处,那就是说:“我们人所获得的知识与认识是通过我们知觉器官”,佛教把其成为“六知觉”。可以说,中

国与印度在同时的哲学认识观是基本相似的。然而,不同的是,老子提倡的是“静心”修炼,他提出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一种辩证的思维观,从而提倡的是“无为”而治,依靠一个人自己的先天之命还行事。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老子关于人性的问题,是一个积极的认识,认为作为人就是向善的,否则与畜生无区别(这可以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中可以看出,也可以从他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智慧中得到),而佛教就认为人的感觉是“人的万恶之源”开端。在佛教鼻祖释迦摩尼却放弃自己的财富与地位,选择开化与点化世人,道家与佛教又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提出放弃追求,提倡清心寡欲,这就是为什么佛道能为一家之所在,也是佛教能在中国共存并融入之所在。关于人性的问题,我这是有一个自己的个人的推测,可能是老子认为世人不应该拥有智慧,所有他没有选择开化与传播他的思想,最后选择了一个在对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智慧的行为,那就是隐居(他认为做小国寡民是需要勇气的,在先秦时期做一个手中没有权力的“寡民”的确是需要勇气的),而他自己却被称为是一个“智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的“智者”是很少的,因而在以后儒家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论”。而无论是印度先哲释迦摩尼还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选择普度世人,因为人的自利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灾难,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就是“人性本恶”,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一个提倡放弃,一个提倡“争辩”。

与儒释道为根基的东方文化相比,此时西方文化提倡的是“争辩”,虽然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觉”的,但是获得“客观的本质规律”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会有不断地起义吗?不是他们为了反抗而反抗,从本质的角度看,那是普通人民在“儒释道文化”不太重视的“经济物质”上出现严重的问题,自然灾害与统治者的无能(内乱外患等),外加一些地方官员的横行霸道,反抗是必然形成的。“争辩”不是为了“争论”而去“争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现象”之外的“真理”,也就是说不是依靠感觉本身来判断事物的对与错,而是通过“思辨”来寻找矛盾的根源在哪里?从而有利于解决问题。

不难发现,我们的中国人很多陋习都因为自己的亲身感觉而引起的,同样也是深受我们先秦思想的深重影响。忽视“争辩”,因为你的“在理”很可能剥夺别人“面子”,也可能剥夺别人本身成功的“利益”,这种自私自利性就是中国的“面子”。而它也是中国式的“傲慢”。中国的领导反对手下的“争辩”,中

国的老师反对学生“争辩”,中国的家长反对子女“争辩”,在种傲慢在中国的圣贤与儒家文化圈中随处可见,可以这就是中国文化人中的一种“文化原罪”。善良是在痛苦历史中建立起来的,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把过去的历史作为一个“神话中”美好的故事,记忆历史,从历史反思并前进是正确的方向。

现代社会与社会学基础

如果有人说告诉你说:物A是由物a、物b、物c、物d合成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做科学实验与检验报告,也许知道他说的是否是真理,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的结构的人事安排的话,企业B是由高层决策、中层管理执行者、基层管理、技术员工的话,我们暂且把高层决策、中层管理执行者、基层管理、技术员工分别有四种职业人员来表达,他们分别是人a、人b、人c、人d,那么用什么来检验和验证,企业或组织的人事结构就是合理科学的呢,或者更进一步说,人a、人b、人c、人d他们是否都能幸福与快乐,他们是否得到了人生的价值意义。

人a、人b、人c、人d他们是否都能幸福与快乐,首先这是人本身的研究范畴,这与社会分工这一社会学范畴不一样,前者是反应人自身内心世界与人在社会中的特定社会形态的关系(这是心理学、或者宗教学需要回答的问题),而后者反应的是人在一种特定制度文化下的人与人在社会中的相对关系(这是社会学、或者说政治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制度建设上,法学是一个起着重要的领域)。

在用心理学回答人的幸福问题与人的意义与价值问题时,你必须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知识,人的意识是什么?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人的意识又是如何影响着人的生活、心态、幸福与快乐的?这些最原始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这是人类自我了解的过程。从最早的神权时期的圣神性,到封建时期的人与神合而为一的神秘性,一直到现在的以人自身为对象的人性化,人类又过去作为

神的化身、到神的代表,到人自己一次次的认识突破。这种进步就是人可不通过自己的自我认识完成自我的进步与改变,以通过自我的对“神”或“上帝”意志认识完成自我提炼与升华,完成人的自我的救赎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人类自我最高价值的实现。

现代社会学又将是一个怎样的范畴呢?心理学解决的是人自身的问题,但是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社会是社会共同体的总称。他需要解决的是所有人在共同体中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共同体中的人的社会分工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们,那就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人需要生存,需要食物,需要繁衍来延续生命等,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些需求,如果把这些需要看成是人性本恶,即人的自利是一种本恶,那么人与人的竞争将是无休无止的,的确,在人类还没有建立文明之前,就想在动物世界中看到的一样,你也许看到的是无休无止的竞争(除了同种与同血缘),那是什么促使人类走向文明,走向了在规则下的现代文明呢?有人说为了人类自身,有人说为了人类自身的延续;即意思也就说“向善”为了延续人类的本之恶,也就是为了延续恶人类选择了善(文明)。

如果把这些东西看成是善的话,也就是说自利是一种本善,就是说我们认可这样人性自利的存在,人类又为什么要分工与合作呢?又是什么动力促使了人的分工与合作呢?在我们儒家思想中,孟子提出了“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至于这“四心”是否是天性的?我们不难看出,孟子的“四心”也许一种人类合作的基础,也许就是人类为了生存需要、食物需要、繁衍需要、延续生命等。其实人类的本性无所谓善与恶,只是我们人把人称为人所必须具有最基础的“四心”,无论是孟子还是近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讨论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都是在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是人的一种的内心自我的觉醒的反射,是人性从最原始的自利、野蛮走向合作、文明的进化。当然也许只是受制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人的求生本能。

因此,何谓现在文明?它是建立在人的“自我向善”救赎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孟子中的“四心”,每个人都能在自我的判断中识别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如果是社工分工也罢,还是现代法律制度也罢,它都是建立人自身的判断与选择是上,没有人有权把自己判断与选择强加给予其他人之上。一个公平的社会需要公平环境,需要公平的规则,不能在一个不公平环境用一种不公平的方法实现另一种不公平的环境,前者是良性循环,而后者是一种恶性循环。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下向一个公平的环境下过渡中,不能用不公平方法去实现,而是用公平的方法去逐渐改变它,而一些不公平的实现只能需要一点牺牲与奉献精神,但是更需要一种补偿制度,使之天平趋向平衡一些,逐渐过渡到统一的公平规则下。

“人性”与“神性”解剖社会学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