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第六讲 神话原型文学理论(教案) (精选范文)

神话故事2018-10-10 14:46书业网

第六讲 神话原型文学理论

导语:

有人说,20世纪是神话复兴的世纪,现代艺术发展中的神话倾向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神话研究的长足进展都非常引人注目。在现代文学当中,例如艾略特的象征主义代表作《荒原》,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与今杂柔、虚与实融汇的手法,包含了大量的神话。在诗歌《荒原》的注释中提到了弗雷泽的《金枝》,说自己引用了有关繁殖神阿蒂斯、阿多尼斯、奥西利斯等的章节。艾略特在《荒原》的题词中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道:“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这就涉及了希腊神话,阿波罗曾踢予西比尔预言的能力,而且只要西比尔手中有土,她就能永远活下去,然而她并没有永驻的青春,所以她只能忍受衰老的痛苦,却求死而不得。艾略特在全诗开始之前引用这一神话故事,无疑是大有深意的。西比尔的预言能力和诗人身份有关(这涉及西方文学传统),而她的痛苦处境也隐喻着现代人在“当代历史”的“庞大、无效、混乱”中的不幸境遇。在西比尔那里,死是从现代的精神痛苦和生命的无意义中超脱的方式.意味着荒原中生不如死。诗人借用神话表达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又比如20世纪40——80年代异常活跃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也有很强的神话色彩。而当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神话的痕迹处处可见,电影如《魔戒》也大量选择了神话题材。夸张点说,这是一场神话的复兴。

19世纪中叶,黑格尔曾经预言,由于精神的前行势必超越物质,理性内容的膨胀必将冲破感性形式,艺术,在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的发展阶段之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落,为抽象的概念认知方式——哲学所取代。然而100多年过去了,这位哲人的预言尚未兑现,而且至今没有兑现的迹象。艺术还在发展,非但没有被理性内容所超越,反倒是理性本身分化与解体:在重逻辑、纯抽象的分析哲学之外,崛起了重感性、重直观的现象哲学和存在哲学。哲学与理性不得不重估它们的出发点:非理性。

20世纪理论家决然扬弃了黑格尔的有限发展模式,掉头转向曾被视为与理性和科学背道而驰的远古神话,仪式,梦和幻想,试图在理性的非理性之根中、意识的无意识之源中重新发现救治现代痼(gù)疾的希望,寻求弥补技术统治与理性异化所造成的人性残缺和萎缩的良方。在如今流行的音乐中“原生态”,造型艺术中的“原始主义”,就能体会人们对神话

与日俱增的兴趣,以及神话学在整个学术领域中的先锋地位。

在文艺学范围里,对神话的兴趣逐渐升华为一种研究旨趣、批评方法乃至理论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神话——原型批评”。

一、 关于神话——原型批评的总体概括

(一)、关于神话——原型批评的名称

国外文论界没有一个众所公认的统一名称。起初的称谓是“神话批评”(myth criticism),泛指那种从早期的宗教现象(包括仪式、神话、图腾崇拜等)入手探索和解释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批评、研究倾向。

加拿大学者弗莱(N·Frye)在《批评的解剖》中系统阐发了该派的批评理论,正式确立了以原型概念为核心的“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观。

此后,神话批评和原型批评成为两个并行不悖的概念,叶舒宪为了便于统一起见,将其统称为“神话——原型批评”。如今,国内对这一文艺理论批评方法都采用这一称呼。

(二)、神话——原型批评的时代背景

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途径或文学批评的方法,起源于本世纪初的英国,都成为取代统治文坛多年的新批评派的一个新的派别。魏尔弗雷德·居因等人将它列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四大方法之一;魏伯·司各特则把它归入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之一;美国文论界权威韦勒克认为,从影响和普及程度来看,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的兴起,源于当代人对人类的早期文化和原始思维以及人类的共同心理结构的研究。神话传说等早期文化本来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但随着科学的兴起,神话衰微了,从古希腊哲学家,一直到启蒙运动初期,神话都被认为是非逻辑、不真实的谎言而受到贬斥。然而,自近代意大利学者维柯开始,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又开始对神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神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与科学的真理和历史的真理相抗衡,而是对它们的补充,甚至比后者更接近真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并未给现代人带来真正的福音,相反,技术统治和理性异化造成了人性的“残缺”和“萎缩”。为了拯救现代人的灵魂,他们向人类的早期文化发出了呼唤,主张用神话和诗来医治现代人的心灵痼疾,以求得人的非理性与理性、无意识与意识、想象和幻想与实用工具理性的平衡。神话——原型批评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在现代文化人类学、深层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象征符号哲学等的催生下形成的。

二、 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

对神话——原型批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结构主义语言学,并由此形成了神话——原型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剑桥学派、荣格学派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体系。此外,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哲学》、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列维·斯特劳斯的《野蛮人的心灵》等著作对神话原型批评的发展和成熟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卡西尔在本世纪20年代完成的3卷巨著《象征形式哲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著作,作者在这里小心翼翼地构筑起一座与传统哲学迥然不同的文化哲学大厦,其中的每一块砖石都是“象征形式”。卡西尔想把哲学作为某种活生生的、具体的东西与整个文化过程融为一体。他所提出的一句名言是:“人是象征(符号)动物。”作为活动着、创造着的主体,人类正是通过意指性的象征行为建立起使自身区别于动物的文化实体的。这种象征行为包括语言交际、神话思维和科学认识。换言之,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等,无一不是象征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关照,卡西尔在提名为“神话思维”的《象征形式哲学》第2卷中着手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神话,认为神话既不是虚构的谎话,也不是任意的幻想,而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给原始人带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例如,神话思维中“并不存在对于具有经验意义的本质与偶然、真理与假相的区分”,“所以常常把单纯的表象同现实的知觉、愿望与愿望的实现、影象与实物混同起来”。神话思维尚不能理解纯概念的东西,语言名称同其所指的具体存在往往相等同。表现在神话与信仰中,“神的名字就是其本质和力量的现实部分。许多祝祷赞歌必呼神名。”知晓某一神的名字,便可支配该神。如埃及神话中的伊息斯(Isis)得知了太阳神拉(Ra)的名字,就把太阳神控制在自己手中。神话思维有其特殊的客观观念和因果观念,它不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而是“从单纯的共在关系中直接发现因果”。如夏季的到来与燕子的出现有一种共在关系,于是便用燕子直接表示将来的夏季。这种思维符号与思维对象之间的隐喻关系恰恰奠定了猴似的试的本质,并在语言和科学认识中留下永久的印记。卡西尔的神话观深刻地启迪了后期原型批评家。

(一)《金枝》与人类学

1、什么是人类学

人类学是19世纪末兴起的综合学科,它跨越民族和国界,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过程,比较各族、各国、各地区和各社群之间的文化差异,以求发现文化的共同规律和各个别文化的模式。

2、《金枝》

该书先以两卷的篇幅问世于1890年,后经不断扩充,至1915年又以12卷的形式再度出版。该书内容是对以巫术为中心的仪式、神话和民间习俗的比较研究。因其中所收集的材料几乎遍及全球,素有人类学百科全书之称,对20世纪西方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有广泛影响,特别是对神话原型批评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这部巨著将无数神话追溯到史学的源头,成为研究原始文化——巫术、仪式、宗教的一个丰碑。它用大量材料证明四季变化与神话宗教仪式等原始人类文化形态有关。原始人类每年都看见植物的荣枯循环,于是联想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创造出“每年死一次,再从死去中复活的神”。用神死—复活的仪式模仿自然节律。

(1) 本书的题名

这部书的题名似乎有些奇特。单纯根据题目推断,很像是一部情节曲折的小说或者意蕴清幽的长诗,然而它却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是一部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科学著作。

“金枝”是从古罗马作家所叙述的神话传说中转引而来的。

“金枝”一词曾见于两千年前罗马诗人维吉尔(前70~前19)的笔下。他在史诗《埃涅阿斯记》里,讲述了古希腊罗马的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提到,特洛伊的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失陷之后,背着的父亲,带领儿子,奔走异乡,途中父亲死去,他继续颠沛流离,后来根据一位女神的指示,折取了一节树枝,借助于它前往冥界去寻找父亲的灵魂,向他了解自己未来的命运。这树枝的名字就叫“金枝”。虽然弗雷泽著作的题名与这“金枝”有一定联系,但这段传说还不是他要考察的主要对象。

弗雷泽特别留意的是古罗马曾经的一种古老地方习俗。

在罗马附近的内米湖畔,在阿里奇亚的丛林中,有一座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庙。按照习惯,这座神庙的祭司向来是由一名逃亡的奴隶来担任。这逃亡的奴隶一经担任祭司,便不再受到追究。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个十分显赫的“森林之王”的头衔。然而他过的绝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生活。他时刻守卫着在神庙左近长着的一株高大茂盛的圣树。他手持利刃,无日无夜、时刻警觉地看守着这棵树,深恐有人走近它,因为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这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可以获得同这位祭司进行决斗的权利。而如果在决斗中又能杀死这位祭司,他就可以取前任而代之,从此成为新的祭司和“森林之王”,也过起名声显赫,然而却心惊胆战的生活。

弗雷泽的这部科学著作就是由这已不复存在的古老习俗而引起的,他对古俗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诠释。在这古老习俗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这一节树枝,即所谓“金枝”,就成了弗雷泽这部著作题名的由来。

(2) 针对这一古老习俗,弗雷泽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 为什么阿里奇亚的祭司在就任这一职位之前,必须先杀死他的前任呢? 第一, 为什么在杀死他前任祭司之前,又首先要折取一截被称为“金枝”的树枝

呢?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弗雷泽在研究世界各民族古老习俗的基础上,依据泰勒的万物有灵论,提出了交感巫术原理,并认为上述有关金枝的两个问题可由交感巫术原理得到解释。

弗雷泽认为,原始人所信奉的交感巫术原理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同类相生”或“同因必同果”,称之为“相似律”。另一种是凡接触过的物体在脱离接触以后仍然可以继续相互发生作用。称之为“触染律”。根据相似律,通过模仿就能够实现他想做的事。根据触染律,只要某物体被某人接触过,那么该物体就会对此人施加影响。

举例来说,北美印第安人把某人的像画在沙子上、灰烬上、泥土上,或任何其他被认为可以替代其真身的东西上,然后用尖棍刺它或给予其它形式的损伤。他们相信,这样一来,画像所代表的那个人就会受到相应的上海。例如,当一位奥吉布威印第安人企图加害于某人时,他就按照那仇人的模样制作一个小木偶像的同时,仇人身体上相应部位也立即感到剧痛,如他想马上杀死这个人,便一面念咒语,一面将这个木偶焚烧或埋葬;秘鲁的印第安人用脂肪和谷粉捏造出他所讨厌或惧怕的人的塑像,并在那位受害者将要经过的路上把它烧毁,他们将此称为“烧掉那人的灵魂”。

在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那里,一个不孕妇女为了当妈妈,就制作一个木偶婴儿抱在膝上,相信这会使她的愿望得到实现。一个达亚克医生被请来治病时,他先躺下来装死。于是他被当成一具尸体用席子裹起来抬到屋外放在地上。大约一个钟头后另一个医师解开席子,把这个装死的人救活过来;而在他复生的同时病人也似乎得到了康复。这些行为按照了“相似律”都属于顺势或模拟巫术。

另外又比如,在澳大利亚部落中,举行成年礼仪时,把一个男孩的门牙敲掉一个或更多几个乃是常有的。这种仪式是每个男性成员在其享有一个成年人待遇和特权之前都必须接受的。在少年和他被敲掉的牙齿之间还继续存在着一种交感关系;在新南威尔士的达林河畔的部落里,如果树皮长起来盖着了这颗牙或掉到水里去了,那就预示着一切平安无事,倘若那颗牙暴露出来且有蚂蚁爬过它,当地人就相信那位男孩必将害口腔病而受苦。一个德国猎手会把一根取自棺材的钉子插入猎物的新鲜的足迹以防止它逃跑;维多利亚的土著居民将尚有余热的灰烬放在他所要追捕的动物的足印上等等。这些行为按照了“接触律”都属于接触巫术。

而弗雷泽认为,第一个问题与相似律有关,即决斗中胜者为王。因为神圣帝王的地位极高,他承担的责任也极重。他的命运,生死,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兴亡,直接影响着他的臣民,他的疆域中的一切牲畜、植物。于是,原始人便以一整套“禁忌”加于这位重要人物。这些禁忌都是用来保护他,首先是保卫他的灵魂的,以免这位与整个社会的兴衰紧密相关的人物遭受损害。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灵魂有一个特性,即可以移居到另外一个躯体内,也可以暂时寄附在其他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上。灵魂寄附不仅是可能的,有时甚至是必需的,这样才能使它免遭不测。一般人都要防备不测,那么帝王之躯就尤需如此。他比一般人更为不同:一方面因为他有神奇的巫术力量,所以要千方百计使之与周围世界隔离开来,免得他滥施魔力;另一方面,又要把他保护好,以免这位半人半神的生物受到损伤,因为他的健康乃是世界万物繁盛与否的关键。

于是,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围绕着这些神圣帝王产生了一系列最要严格遵守的禁忌和许多仪式活动,其中极其奇异的一种就是:神圣的帝王经过一定时间或者在其初露虚弱迹象的时候,必须被迫受死。因为他虽是半神半人的存在,却与常人一样为血肉之躯,所以也会生病,也会衰老,唯有当他尚且健康之际,神圣的灵魂及时迁至更为健康的躯体之中,才能保证这灵魂的平安康泰。这种灵魂的迁居便通过处死帝王来实现。

久而久之,掌握了权柄的帝王们开始不情愿让灵魂离开他的哪怕是已经衰弱的躯体了。终于想出一个找“替身”的办法。这个替身有时是他的儿子,有时是一个“临时帝王”。这个“临时帝王”常常是一个奴隶、一个囚犯、一个地位极为低下的人,在他享受几天“帝王”之乐以后,便要受鞭笞或者被处死。

弗雷泽认为第二个问题与“接触律”有关,即折取金枝意味着扼住森林之王命运的咽喉。他在北欧的神话中发现了一段有趣的情节:北欧的最高天神奥丁的儿子光明之神巴尔德尔做了一个梦,预言他将死于不测。众神为此深感不安,他的母亲即爱神弗丽嘉要世界万物都立下誓言,绝不伤害巴尔德尔,唯独槲寄生没有发誓。这件事被一贯喜欢恶作剧的火神洛基知道了,他找来槲寄生,把它交到双目失明的黑暗之神的手里。众神在向不受任何伤害的巴尔德尔投石、射箭,以此嬉戏的时候,洛基领着黑暗之神,让他把槲寄生投向巴尔德尔,于是这位受到众神崇爱的光明之神便被谋杀了。众神怀着极大的痛苦,架起柴火堆,火葬了巴尔德尔。

弗雷泽引申出原始人关于灵魂寄存于体外的观念。在万木萧疏,一切植物都呈现出死亡迹象的严冬里,唯独翠绿的槲寄生还油然生在树桠之间。根据弗雷泽的分析,原始人见此情景,便会想到是树的灵魂走出体外,寄存在槲寄生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槲寄生也就是巴

尔德尔的“命根子”。槲寄生和“金枝”等同起来。

因此,折一节“金枝”,不知是意味着取得了同在任祭司决斗的权利,同时更象征着已经掌握了他命运,神圣的灵魂定会迁居到新的躯体里。每当这种情景,新逃奴自然精神抖擞,对于获取职位信心十足;而在位的祭司就不能不惊恐万状,为不祥的预兆深感沮丧。

在巫术——宗教——科学的历时程序中,许许多多神秘的仪式和奇异的神话才变得完全可以理解。使在古希腊罗马流传下来的关于阿弗罗狄忒与阿都尼斯、维也纳与阿都尼斯、德墨忒尔与佩尔塞福涅等众多神话的本质和来源都大白于天下。不仅如此,弗雷泽还在同西亚的阿都尼斯崇拜的关联中找到了基督教核心观念——耶稣基督死于复活的历史渊源,从而揭示出一个在西方文化和文学极为普遍的重要原型。

3、“剑桥学派”

弗雷泽的《金枝》一书揭示出西方文化(包括文学)起源于巫术仪式,发现了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中一些极为普遍的原型(如“死而复生”、“替罪羊”等原型),这为神话原型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启迪,因此该书成为神话原型批评的奠基之作。正如弗莱所说:“《金枝》本来是人类学著作,但它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比在自己的领域中的影响还要大,因而也确实不妨把它看作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受弗雷泽及其《金枝》的直接影响,西方文论史上出现了神话原型批评模式中最早的一个学派,即英国的“剑桥学派”。剑桥学派指的是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的,由一批英国人类学家和古典学家所组成的文学研究团体,代表人物为剑桥大学教授简·赫丽生和牛津大学教授吉·墨雷。

赫丽生认为,希腊文“戏剧”(drama)和“仪式”(dromennon)两个词的词根相似,这绝非偶然,因为在古代,巫术仪式和戏剧演出是一回事。“仪式和艺术这两个分了道的产物本出一源。”她进一步指出古代戏剧演出和巫术仪式都源于同一种人性冲动。那就是要通过模仿行为来表达主体情感意愿的强烈要求。“愿那看来是死的自然能复活。”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

荣格本是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生,由于学术发展方向的分歧,于1912年自立门户,开创了新的派别“分析心理学”。师生之间的分歧在《变形的象征》中首先的得到说明。荣格在本书中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概念,它不再仅仅是性欲本能的代称,而是指一种中性的个人的身心能量,这种能量总是经过转变以象征形式表现出来,构成神话、民间传说、童话的永恒母题,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

针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理论,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的学说。他认为在无意识心理中不仅有个人自童年起的经验,而且积存着许多原始的,祖先的经验。人生下来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先天遗传着一种“种族记忆”,这就像动物身上先天遗传着某些本能一样。种族记忆或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个个人心底深处的超个人的内容。在这里,荣格终于找到了把由力比多转化而成的象征形式同集体无意识的存在统一起来的、可经验、可实证的实体。这种实体被叫做“原始意象”或“优势遗传物”,后正式命名为“原型”。

荣格用原始意象即原型的自我显现来解释创作中的非自觉现象,认为作家一旦表现了原始意象,就好像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艺术家以不倦的努力回溯于无意识的原始意象,这恰恰为现代的畸形化和片面化提供了最好的补偿。艺术家把握住这些意象,把它们从无意识的深渊中发掘出来,赋以意识的价值,并经过转化使之能为他的同时代人的心灵所理解和接受”。

荣格分析和描述了众多的原型,如出生原型、死亡原型、再生原型、力量原型、英雄原型、儿童原型、骗子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救星原型、大地母亲原型等等。

例如荣格以《浮士德》为例作了说明:

伟大的诗篇从人类生活汲取力量,假如我们认为它来源于个人因素,我们就是完全不懂它的意义。每当集体无意识变成一种活生生的经验,并且影响到一个时代的自觉意识观念,这一事件就是一种创造行为,它对于每个生活在那一时代的人,就都具有重大意义。一部艺术作品被生产出来后,也就包含着那种可以说是世代相传的信息。因此,《浮士德》触及了每个德国人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

具体地说,《浮士德》作为一种象征,表达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德国人心灵中的“人类导师”或“医生”的原始意象,也表达了人类文化开始之初就蛰伏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智者、救星和救世主原型。

2、荣格学派

受荣格理论直接影响,在三四十年代,西方批评界出现了一个用原型理论来研究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内在心理反应的“荣格学派”。与剑桥学派的人类学倾向不同,荣格学派的批评家所偏重的不是从文化、宗教方面探讨社会群体的外在行为与文学发生的关系,而是从心理方面研究原型在创造和欣赏过程中的内在反应,该派可以划入艺术心理学范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剑桥大学教授M·鲍特金,她曾在瑞士苏黎世旁听过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讲座,受到深刻影响。1934年问世的《诗歌中的原模型式》一书便是她借鉴分析心理学对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一项尝试。该书提出一个问题:像《俄狄浦斯王》这样的古典悲剧为什么能

够历久不衰地打动古今的观众呢?她认为,《俄》剧中表现着一种原型性的冲突,即遭受瘟疫的社会群体和导致了这场瘟疫的主人公个人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每个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本人的自我形象和群体的自我形象之间冲突的外化表现。悲剧冲突的解决将在观众心理中引发某种释放感,它在心理功能上十分接近与悲剧观念素有关联的宗教上的净化和赎罪。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荣格关于梦是“个人化的神话”而神话是“非个人化的梦”的著名论断的反响。

三 、 弗莱及其《批评的解剖》:原型批评理论的体系

弗莱(1912——1991),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多伦多大学文学教授,著有《威严的对称》、《文学的原型》、《自然的幻镜》、《浪漫主义研究》、《世界之灵》、《伟大的代码》等多部著作。其中《批评的剖析》最负盛名。在这部著作中,弗莱综合了弗雷泽学派与荣格学派的主要观点,并广泛吸收了当代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及符号学的成果,建立了一个纵贯古今、包举宇内的原型批评体系,该书被誉为原型批评的“圣经”。因此可认为是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该书涉及的理论很多,这里仅从几个方面评述。

(一)、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

弗莱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赋予原型以文学的含义。原先的原型是一些零碎的、不完整的文化意象,是投向在意识屏幕上的散乱的印象。这些意象构成信息模式,既不十分含糊,又不完全统一,但对显示文化的构成却至关重要。现在经过弗莱的移位,原型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组成部分。”通过转化、运用原型理论,弗莱把一部作品构织成一个由意象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的零乱的提示去发掘作品的真正含义。原型批评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发现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原型结构,而且揭示出连接一部作品与另一部作品的原型模式,最终“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他认为文学的结构是神话式的。不同类型的文学构成“一个中心的、统一的神话”的不同方面,而在各类文学的具体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相似的原型和模式。

神话表达了原始人的欲望和幻想,神的为所欲为的超人性只是人类欲望的隐喻性表达。随着科学的兴起,原始人的欲望幻想受到压抑,神话趋于消亡,但它“移位”(即变形)为文学而继续存在,神也相应变成了文学中的各类人物。弗莱把包括神话作品在内的整个文学系统分为五种模式,即1、主人公在类别上高于我们常人和自然环境,这就是超人的神。关

于他的故事是神话。(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宙斯、赫拉等神的故事)2、主人公不是在类别上,而是在程度上高于他人和他所处的环境,这就是童话人物或传奇英雄,自此开始,神话被置换了,我们离开了神话,进入了各种浪漫的传奇、传说、民间故事、童话(如格林兄弟所写的童话故事)等文学领域。3、主人公在程度上高于他人,但并不高于他的环境,也就是,他的力量比我们常人强大,但仍要服从自然法则,这就是人间英雄或领袖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就是大多数史诗和悲剧,弗莱称之为“高级模仿形式”。4、主人公既不高于他人,也不高于环境,而是与我们类似的普通人。大部分喜剧和现实主义小说讲述的都是这类常人的故事,弗莱称之为“低级模仿形式”。5、主人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不如我们一般读者,以至我们读者感到自己是在居高俯视一个受束缚、受挫折或荒诞的场面,这便是反讽文学模式。(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

这五种模式不仅是逻辑上的分类,而且是欧洲文学发展史的运动轨迹,欧洲文学恰好走过了上述五种模式,经历了从神话到反讽文学的发展变化。(中世纪前神话,中世纪传奇——骑士传奇、圣徒传说,文艺复兴莎士比亚悲剧以及民族史诗,19世纪现实主义,20世纪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

(二)、其次是弗莱的“文学循环发展论”。

1947年弗莱在《威严的均称》里研究布莱克诗歌,发现诗人的想象的发生往往遵循自然的循环过程。太阳升降、植物荣枯、人类的生老病死在这样一个循环变化之中,人类想象便受之影响,所有宗教、艺术的要义都在于人的死亡、年的尽头,看到原生的衰亡现象。从人类、自然的新生命看到复活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构成了一种“基型”——这是弗莱全部理论的基石。

弗莱又受其他学者影响,特别是施宾格勒的著作《西方的没落》。施宾格勒认为历史划分是人为的。西方文明应分为希腊罗马文明(已死)、基督教文明(正在死亡),没有一种文明是永恒的,都处于变化之中。弗莱从施宾格勒的发生——发展——繁荣——没落的四段论中受到启示,把英雄的原型集中起来创建了一个统一的循环模式,不仅适用于英雄,而且适用于一切故事:

【神话原(Mythoi)是在文学意象世界循环运动中凝成的基本要素,它们是在逻辑上先于体裁的文学叙述程式、叙述结构或叙述模式。神话原决定文学的类型及演变。】

喜剧是春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的诞生和复活,其基本意象为春天、黎明、日出、生命的萌发。浪漫传奇是夏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的成长、胜利和结婚,其基本意象为夏天、正午、日中、生命的繁盛。悲剧是秋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的末路与死亡,其基

本意象是秋天、黄昏、日落、生命的衰亡。反讽和讽刺是冬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逝去后的世界,其基本意象为冬天、夜晚、黑暗、生命的解体。

【1)黎明、春、大地复苏,主人公出生、复活、苏醒、战胜黑暗和冬天、混沌势力、死亡的威胁。——喜剧

古人的仪式与季节相关,历法是“仪式历”。根据宗教仪式划分时间座标。中国过去只有春秋两大季(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希腊的酒神祭打破平时的禁忌,产生许多诗歌传奇)。

2)正午、夏天、结婚、英雄冒险恋爱并取得胜利、牧歌、田园诗、喜庆——传奇

3)日落、秋天、英雄衰老、失败、走向死亡或牺牲;关于衰落、将死的神话、暴死暴亡、牺牲行为——悲剧、悼亡文学

4)黑夜、冬天、毁灭的阶段:文学中表现为大洪水、人类世界末日,返回混沌状态、英雄不存在,黑暗势力、邪恶势力猖獗的胜利、群魔乱舞,充满荒谬感,构成文学讽刺的原型——反讽和讽刺文学】

用这种四模式循套文学史:

古希腊——春:喜剧、神话

中世纪——夏:传奇、英雄美人

文艺复兴——秋:悲剧

20世纪现代派——冬:现代主义的反讽、成为普遍主题,正面主人公已经失去了。 循环中的喜剧、传奇、悲剧诗已不是文学体裁名称,而是一种更大的概念了。弗莱的理论可以用以分析作品,也可以描述文学体裁的变化,还可以归纳文学史的演化。

对弗莱而言,有四种类型的文学或四种叙事模式,每一种叙事模式又是更大的模式的一部分。这种大的模式,与春夏秋冬四个或者神话英雄的出生、死亡和再生相似;春天与喜剧对应,夏天与传奇对应,秋天与悲剧对应,冬天与讽刺对应;然而冬天过去又是春天,讽刺达到极点又会现出喜剧色彩。文学由神话开始,经历传奇、讽刺等阶段后,又回到神话的趋势。因此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呈现一种循环状态。

原型模式在西方文学中归纳出来,但由于它是跨文化的人类的自然物象,因此,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可有相似的意义。根据人类学的演绎的原则,我们可以试图建构中国文学——文化的原型模式。

(三)、最后是弗莱的“整体文学观”。

弗莱认为文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自主自足的体系。在“文学的原型”一文中,弗莱把艺术和自然作了比较,认为文艺批评家应像自然科学家把自然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那

样,把艺术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弗莱认为,新批评对于文艺作品的细读只是解释了个别的具体的作品,作为一种微观研究,它虽然对发现文学艺术的个别现象和规律有益,但却忽略了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忽略了文学的广阔的结构性,因而不能发现文学艺术的普遍形式和规律。他主张将一首诗或一部作品放在它与作者的全部作品中去考察,放到整个文学关系和文学传统中去考虑,也就是说,批评家还必须对文学进行宏观研究,必须找到一种更大的范式,去发现和解释文学艺术的总体形式和普遍规律。这种更大的范式就是原型。(好比欣赏一幅画,赏画可以近观,细辨画家的笔触和调色的细节。离画远一点,就愈见其整体构思,从而达到对一幅画的整体把握。近观看见局部的精细,如同新批评的修辞学分析,远观看其整体,将单个的文学作品投射到大的文化背景之下)。

四、原型模式的中国化

1、《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

第一章 兴与象:关于原型的古老解释

原型——一部凝缩了的人类文化史

兴与象——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

兴象系统与《易》之纲《诗》之纲

兴象系统中一组文化密码的破译

第二章 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

第一节 月亮与女性和母亲世界的原型

第二节 月亮本体与中国哲学及智慧的象征

第三节 月亮原型与古典审美意境的创造

月亮与中国文人的心象构成

第三章 黄昏与中国文学的日暮情思

第一节 暝色起愁——黄昏意象的时间意义——日暮的象征及中国文人的心态分析

第二节 夕阳如画——黄昏意象的空间意义——传统伤感文学的构成

第三节 落日催归——太阳的家园与精神的家园——日暮人归的正题与反题

第四节 寅饯纳日——文化世界的夕阳落日——关于黄昏意象的理论思索

第四章 森林的象征及其文学的意蕴

第一节 金树——社树:树木崇拜与森林家园

第二节 桑林的祭祀与桑园的歌唱

第三节 森林的悲欢与士大夫的林泉之志

第四节 森林意境的家园启示

第五章 雨:一个古典意象的原型分析

第一节 雨的祭祀及诗与雨之关系

第二节 祈雨、暴雨、云雨原型与喜雨、苦雨、爱恋的情感模式

第三节 物象与心象:雨中客愁——雨意清凉——滴滴禅思

第四节 细雨微吟——夜来雨声——雨的空间意象的审美境界构成

第六章 门:一个语词的诗学批评

第一节 门:一个语词的语源的、文化的象征的意义探讨

第二节 重返命名:门的象征意蕴分析

第三节 闭门:一个特殊的诗学意象符号

第四节 门:一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分析

第七章 唐诗的钟声

第一节 “钟鼓道志”:唐诗钟声的历史意味

第二节 “钟磬清心”:唐诗钟声的梵意禅思

第三节 钟声的谛听:唐诗钟声的时间意蕴

第四节 “声外之音”:唐诗钟声的修辞意义及艺术品格

第八章 烛光灯影里的中国诗

第一节 烛与灯的艺术歌吟及光与火的原始礼赞

第二节 心灯:哲学与智慧的隐喻

第三节 灯烛的燃烧:一种“经典意象”的形式构成

第四节 烛光灯影里的人格精神

神话原型理论的使用

(1)建立模式概念,在考察文学现象的时候,要善于归纳总结,找出多部作品隐含的共同模式;

(2)对已找到的模式不能简单化处理,要细究一个民族、一个文化最初的仪式、神话、宗教等基础性观念和模型;

(3)善于找到二者之间的通道和联系。必须注意,不要孤立地看待意象,要看意象与其它意象之间形成的空间性或时间性结构;在此意义上讲,原型理论与结构主义是相通的。要看到其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

(4)使用原型时,要与社会历史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等协同。

2、太一礼仪的人类学观(《中国神话哲学》)

叶舒宪从一组流传至今的仪式歌辞入手,尝试重构中国上古时代神话思维的宇宙图式。

司马迁在谈当时盛行的官方礼乐活动时这样记载(《史记·乐书》):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hào》,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

这段记载中可以提出几个疑问:

第一, 汉朝官方所礼祠的“太一”是什么性质的神?

第二, 为什么祭太一神的仪式行为要在夜晚举行?

第三, 在仪式活动中规定的四支伴唱有什么意义?

从字面上看,这组乐歌的内容涉及一年之间不同时节的自然现象和人事活动,这四首歌合起来,恰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吻合对应。他们除了含有一种明显的时间意识以外,还含有一种不大明显的空间意识。

(1)、神明世界中的中心运动是神的死亡和复活,该神的循环运动被认同为某种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最常见的是太阳。

(2)、巫术助日仪式 :篝火、人(漫游的太阳)、自动向西移动、点燃羽毛球、太阳像升起、黎明到来、东方的缺口、四方

(3)、与司马迁记载的仪式的相似之处

①开始于晚上,结束于早上

②仪式活动以歌唱舞蹈为主

(4)、与太阳神话的联系

青阳——初升旭日——春(《尔雅·释天》)

朱明——当空赤日——夏

西颢——夕照的斜阳——秋(《广韵》“西,秋方也”,秋天之神少皞)

玄冥——昏暗不明的落日——冬(《后汉书·祭祀志》“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

表方位的空间观念“西”“北”与表时间观念的“秋”“冬”认同。

(5)、字形

阳、明、颢、冥字形都有“日”

无限神秘的太一神只不过是原始太阳神的抽象化、观念化。

3、后羿神话研究(《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

(1)引言:本文的方法

(2)发掘序曲:羿与太阳原始关系的重构 ①从字形上研究:“羿”——利箭——太阳光芒

②与帝俊、羲和的关系——帝俊之子,十个太阳之一

(太阳神)

(3) 表层结构:母题比较与羿神话整体的复原

(4)深层结构:中国上古英雄史诗的解读 九个母题横向顺序排列:由东到西

人的经历与太阳的升降一致

(5)循环模式:神话思维与史诗的再解读

4、哈利波特原型初探

(1)名字背后的神话

赫敏——希腊神话中智慧的象征

麦格教授——罗马神话中智慧和勇气女神,冷面示人 马福的母亲纳西莎——化作水仙花的自恋美少年

(2)细节中的神话色彩

看守魔法石的狗——希腊神话中的原型“赛仆洛士” 蛇怪——希腊神话中蛇发美女“美杜莎”

(4) 人物性格蕴含的神话原型

邓布利多——宙斯

哈利——阿喀琉斯和俄狄浦斯

(4)情节蕴含的神话含义

寻找魔法石——追寻原型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