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作文素材:西南联大 (3000字)

考场素材2018-10-21 05:02书业网

作文素材积累:西南联大(1938-1946年,西南联大像一颗流星,在中国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 变, 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 北平、天津失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奉命南迁, 先暂驻于“衡山湘水”的长沙。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 形势危急, 1938 年三校又迁到云南, 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把清华、南开严谨教学的精神与北大传统的自由研究的精神结合了起来,把北大的自由与民主、清华的生动活泼与事业心、南开的实干与严格整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成为勤奋努力、事业心强、学习严谨、具有自主能力和主动性的人才。西南联大精神的形成, 是为抗战的现实需要,在继承三校传统和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加以整合、提炼的结果。

首先, 西南联大对三校原来的传统精神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继承的基础上, 而是在原有传统精神的基础上, 进行了调整整合, 进而形成了使三校原有精神互补的西南联大精神。【比如北大具有自由的精神,西南联大继承了它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精神, 但对于北大自由到看似无序的状态, 西南联大并不赞成。而是选择了以清华讲秩序、守纪律和严谨的精神状态来纠正北大学生自由的无度。】北大的学生可以逃课, “你爱上课, 可以; 你不爱上课, 也可以; 你爱上你爱上的课而不爱上你不爱上的课, 更是天经地义的准可以! 总之, 一切随意”。而清华则有严格的纪律, 没有自由散漫的习气。西南联大《教务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 “学生一学期内, 无故缺课( 体育及军事训练在内) 满十小时者, 由注册组予以警告; 满二十小时者, 酌以训诫; 训诫后而仍无故缺课者, 由教务长酌令休学一年或一学期”。第四十六条规定:“学生一学期中因任何事故于某课程缺课愈三分之一者, 不得参该课程之学期考试, 该课程以零分计”。

其次, 西南联大没有满足于对三校传统精神的继承,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又根据西南联大所处的抗战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了新的精神。】根据抗战建国的需要, 西南联大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和形成了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 根据三校联合办学的现实, 西南联大又突出了学校自身团结精神的培养。西南联大精神是大学的普遍精神与西南联大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普遍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使西南联大精神能够传之久远、弥久弥珍; 能够浸透代代学人的心灵, 成为西南联大人的团体意识; 能够至今让人击节赞叹、感怀不已。

一、“刚毅坚卓”

“刚毅”语出《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于仁”, 注云: “刚: 无欲; 毅: 果敢”。“卓”为“超绝出众”意。“刚毅坚卓”即为坚强果敢、坚忍不拔、超绝出众、卓尔不群之意。

“刚毅坚卓”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三校精神传统的最具时代性的继承和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首先体现了以西南联大人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 为成就学术救国、以文化振兴民族的大业而克服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这正是在抗战时期对苦干、实干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最能反映在整个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精神风貌。【凭着刚毅坚卓的精神, 无论是距“七七”事变爆发仅3 个月后长沙临时大学即完成提议、筹建、组建到开课的所有工作, 还是从长沙到昆明, 实现了1671 公里的远距离整体搬迁, 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无论是在抗战的八年间, 顶着日寇的空袭,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弦歌不辍”, 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科学研究, 始终执当时中国学术之牛耳】, 在西南联大所取得的成就中无不贯穿着“刚毅坚卓”的精神。

“刚毅坚卓”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基础, 支撑着西南联大的其他精神。因为有了“刚毅坚卓”的精神,所以西南联大人能够在抗战爆发之初, 就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如校歌所唱“千秋耻, 终当雪”, “便一成三户, 壮怀难折”,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凭着这种精神, 西南联大教师能够始终以弘扬、建设民族文化进而挽救和振兴民族为己任。要坚持文化救国、文化兴国, 就要安贫乐道, 就要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外敌入侵、生活困顿的抗战时期, 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西南联大的基本精神——民主、自由、团结、实干、严谨等, 都是在“刚毅坚卓”精神的支撑下才得以不息不绝并不断壮大。西南联大能够克服战时的一切困难, 坚持把联大办成当时的一流大学, 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二、爱国精神

在西南联大校园, 上上下下、教师学生中最为浓烈的情感就是爱国的情感, 最感人的精神就是爱国精神。“七七”事变后,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忧心如焚, 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多焦虑难安。他们认为: 只要文化不灭, 中华民族就不会灭亡。忧国之思使他们找到了抗战时期自己的位置: 以文化传播、文化创造为维系民族血

脉的使命。因此, 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忧国忧民的感叹之中, 而是坚定、勇敢地投入到学术救国的行列中, 以自己的知识才华报效祖国。

很多在国外求学的学者, “七七”事变后, 也放下自己的研究和学业, 不惜牺牲个人在国外的学术发展和优厚的待遇, 纷纷赶回祖国, 以期用自己的才学报效祖国。当时的华罗庚正在剑桥大学访问, 他已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关注。他认为, 中国当时缺乏的不是一流的将军和士兵, 而是科学。救国必须靠科学。他决心与全国同胞共赴国难, 因而不顾师友的挽

留, 毅然于1938 年回到祖国。

黄子卿教授战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 当时学院的负责人都挽留他, 并且劝说他: “你的祖国正象一只破船在风雨中飘摇, 哪里会有美国这样好的研究条件? ”黄子卿答道: “我愿和我的祖国一起受苦! ”毅然回国。

像华罗庚、黄子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如陈省身、范绪筠、张青莲、王竹溪、张文裕等。

【“在长期的战争中, 联大的师生都生活在苦难的日子里, 贫穷笼罩着一切, 营养的不良, 衣衫的褴褛,书籍仪器研究工具以及居室都是奇特的困难、缺乏、憔悴、衰颓、死亡, 世局国难的苦闷, 社会的辛酸??这种种人间的不幸, 不断地连续打击在他们的身上,而他们依旧坚贞不屈, 在继续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工作——真理的追求”。激励他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学术研究的勇气与力量就是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

三、自由与民主

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说“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可以说是对西南联大自由与民主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思想自由为北大所固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为北大所坚持, 而且也是清华所具有的, 最终为联大所继承。西南联大继承了三校思想自由的核心价值观, 并加以扩展和升华, 使之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灵魂。因而在西南联大, 形成了“自由研究、自由讨论是教育的主要方法, 尊重个性、尊重人格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的风气。

民主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西南联大既然继承了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 必然也要同时继承民主。在西南联大, 民主精神体现为校内的学术民主、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对民主制度的政治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已经成为西南联大的制度性规范,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不得破坏。国民政府要干涉学术自由, 西南联大人予以坚决抵制。包括教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也必须恪守自由民主的精神, 而不得破坏。为了通过学术复兴带动民族复兴, 就要让学术顺利发展, 西南联大必须具备自由与民主的精神。自由与民主是西南联大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团结精神

西南联大在八年的办学过程中还体现了一种反映西南联大现实特点的精神——团结。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 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 各异之学风, 八年之久, 合作无间。同无妨异, 异不害同, 五色交辉, 相得益彰”。当时西南联大的总教务长郑天挺教授也认为“西南联大的八年, 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均如此。

西南联大的团结精神首先表现在学校领导的团结。【西南联大刚成立时, 曾定常委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 一年一轮。而张伯苓将权力委托梅贻琦,蒋梦麟常到重庆为西南联大联系政府与社会各界,联大的最高权力实际让给了梅贻琦。】这也反映了张、蒋从大局出发, 自觉维护西南联大的团结意识。这种权力的划分, 不仅体现了张和蒋对梅贻琦的信任, 而且在权力的实际运行中又不会对梅贻琦的工作造成过多干扰, 更能提高行政效率, 避免了“三足鼎立”带来的政令不一、政出多门和“轮流坐庄”引发的人为矛盾, 保证了西南联大的稳定。梅贻琦也能从公心出发, 做事公正、公平, 从而使三校的团结得以巩固。三位校长对团结的维护, 是保证西南联大能够团结的首要因素。

西南联大教师之间也较为团结。在学业、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共同克服困难, 致力于学术救国。1938 年10 月, 为避空袭, 联大教授有家眷者多迁居昆明郊外。华罗庚一家因贫困及行动迟缓竟无处落身。这时闻一多伸出了热情之手, 邀华罗庚与其同住。在狭小的房子内, 闻家8 口与华家6口隔帘而居, 共度难关。西南联大教授间的无私与团结精神, 着实令人敬佩。在那个特殊的时期, 联大师生之间也保持着团结亲密的关系。陈岱孙回忆道: “老师与学生亲密一致。警报一响, 师生一起跑出去, 敌机飞到头上时, 大家一起趴下, 过后学生抬头一看, 原来是某某老师,相视一笑。大家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战争, 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密切了联大师生的关系。

三校能够克服矛盾, 求大同存小异, 凡事从大局出发, 始终保持了西南联大的团结, 尤显西南联大团结精神的可贵。较之与西南联大同时成立的西北联合大学成立不到二年即告离析, 西南联大从大局出发, 化解矛盾、精诚团结的精神, 更显得难能可贵。

五、苦干实干

朱自清先生在20 世纪30 年代曾概括清华的精神为“清华的精神是实干”。注重行动、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实干精神确实是清华主要的精神之一。而苦干则是南开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践行的基本信条。

南联大的苦干实干精神, 首先体现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文化创造不停息的勇气和不懈追求。西南联大迁昆后, 物价飞涨, 生活困苦。到1941年, “乃自暑假以来, 物价又复飞涨, 比于战前多高至三十倍以上”, 而教授们的薪水不仅发放不足, 而且到手的薪水也严重贬值。由此, 导致了联大教师们生活的贫困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他们或外出兼课, 或凭借技艺挣钱, 甚至摆地摊、卖文稿。连梅贻琦校长的夫人也不得不靠卖“定胜糕”以补家用。【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 西南联大的教师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以文化救国的责任, 坚守着学术阵地。】很多教师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 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 创造了非凡奇迹。

苦干实干精神还表现在克服困难、创造性地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的努力方面。三校在匆忙间南迁,大部分仪器设备未能带出。但是联大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应进行的科研教学或等政府拨款重新购买。相反, 他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以保证科研教学的进行。

联大教授轶事——《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里,记录了西南联大众多名师大家在寒微艰辛的生活里言传身教、治学育人的故事,读来令人感佩。美国友人李约瑟先生曾这样评论当时这些中国教授:“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常常闻名于欧美而不得一饱。”

1. 费孝通摆茶摊卖碗茶//沈从文卖文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由于社会动乱,薪金微薄,为了一家人的温饱,教授们课余时间,不得不到社会上去打工兼差,增加收入。有的教授则自己做起了生意。那时运气最好的教授们,可以到云南大学、中法大学兼课,或者到报社当编辑、记者、撰稿人,凭自己的名气挣钱。费孝通博士那个时候就在自己任教的云南大学门口,摆了个茶摊,卖个碗茶,来喝茶的人中间,有不少是他的学生或者同僚。// 著名作家沈从文由于作品充满一种湘西农村的田园气息,缺少更深刻的现实矛盾,常常被人误当作不问政事的清高文人。事实上沈从文一直过着一面教书一面卖文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这位在许多人眼里的清高文人,曾经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卖文广告,推销自己,在当时实属一种十分大胆的举动。

2. 朱自清“教授”拒乞丐

联大怪人朱自清在昆明留下的轶事非常多。有一次,一名乞丐在大街追逐朱自清先生乞讨,朱先生被纠缠得无可奈何,便回头甩了一句话:“别跟我要钱,我是教授。”那位乞丐听到这句话,扭头便走。这个故事传到学校里,于是其他教授也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方法对付跟他们乞讨的叫化子,别说,这一招还真灵。那个年头,只要乞丐们一听说那人是教授,顿时兴趣索然。再后来,还有一位教授用同样的方法,把上门行窃的小偷也说退了。“我是教授”这个故事,在昆明城里便有了几十个版本,每个版本的主人公不一,可“知识产权”当属朱先生拥有。

3. 闻一多、华罗庚“同居”

当闻一多听说华罗庚一家大小6口人还没有在城外找到住的地方,便主动邀请华罗庚一家到陈家营与他同住。此后,闻一多、华罗庚两家共14口人,在一间阴湿的、只有16平方米的偏厢房里共同生活了将近一年多,人均占有空间不足1.2平方米。闻一多一家住屋子东头,华罗庚一家住屋子西头,两家中间挂一块碎花布相隔,原想互不打扰,可半夜华罗庚的小儿子尿床,可以一直湿到闻一多家这半边。雨天到来的时候,两家孩子一起把脸盆、漱口缸、饭碗、尿罐集中起来,抵挡雨漏。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如此相依为命的,又岂止是闻一多、华罗庚两家呢?后来,华罗庚先生写了一首七言小诗,真实描绘了他们在陈家营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柯,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

4.众教授定制“金石润例”

闻一多在联大教授当中,孩子多,负担更重。开头几年,他为了填饱肚子,几乎变卖了家里一切能够变卖的东西。而后闻一多到昆明当时最有名的一所中学教课,然而只教了一年,就被学校当局以“向学生散布民主自由思想”的罪名开除了。迫不得已,闻一多只好帮人刻印治章,换两个老米钱。不过那种靠熟人关系弄来的小生意几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情急之下,闻一多准备了一张桌子,打算到五华山下面的逼死坡去摆摊。逼死坡过去云南人叫它鼻屎坡,后来据闻一多考证应该是逼死坡,当年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逼死在这个地方,云南地方当局有人赞同这种说法,于是在坡头立了一块碑,上书“逼死坡”三个字。然而,闻一多的治印摊只摆了一天,就被人给劝回来了,认为大教授在街上摆摊有失学校体面。可是不摆摊,闻一多一家大小可怎么活?最后经过争执,还是校长梅贻琦同意、由他本人和联大另外11名教授,联名在报纸上为闻一多发表治印广告,让他在家里代人治印,免受摆摊之苦。文中称:“闻一

多先生文坛先进、经学名家,辨文字于毫芒,几人知己;谈风雅之始源,海内推崇??”教授们还在广告中,为闻一多制定了“金石润例”,规定“石章1200元,牙章每字3000元,边款每分字作一字计,过大过小加倍。润资先惠,七日取件。”他的学生们主动为他作免费经纪人,为他揽生意,接待上门求印者。

5. 吴大猷夫妇相濡以沫

吴大猷先生早年留学于美国密歇根大学,他的博士论文《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结构》,对现代物理的影响十分重要,东、西方的许多物理学家们在走上诺贝尔物理学领奖台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位从未去过斯德哥尔摩的东方物理大师。吴大猷的妻子患有严重的肺病,在美国留学时,吴大猷听说喝牛肉汤能够治这种病,便每天到菜市场买牛肉来熬汤,送到女生宿舍给他的未婚妻当药喝。吴大猷的执著打动了那位病中少女的芳心,回国以后两人马上结为终生伴侣。然而,到了昆明以后,教授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吴大猷的薪水再也买不起一碗牛肉汤了。为了病妻的身体早日康复,有时吴大猷不得不化装成贫民,到菜市场上去捡剩下的牛骨头回家给妻子熬汤,当地的回民们得知吴大猷捡剩牛骨头是为了给妻子治病都很感动,常常把一些剩牛骨头专门为他留着。然而当地的回民们哪会知道,这位常常来捡牛骨头的广东青年,当时已经是一个半只脚踩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门坎上的大科学家了。有一次,日军飞机轰炸昆明,把吴大猷夫妇赖以栖身的小茅屋震倒了大半边,土墙倒下来,压碎了吴大猷夫妇装粮食用的瓦缸,瓦缸里的半缸面粉和泥土、碎瓦块混在一起,吴大猷夫妇再没有一分闲钱去买米买粮,他的病妻只好把碎缸里的面粉捧起来,用洗面筋的办法,把泥沙和淀粉洗掉,把洗剩的面筋留下来,作后半个月的口粮。

6. 梅贻琦夫人的“定胜糕”。

为一日三餐奔波的远不止普通教员,校长梅贻琦的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他有4个孩子正就读于联大,家累确实不轻。而梅贻琦出于公心,从不让自己的孩子领取联大发给学生的生活补贴,把钱尽量满足那些更需要补贴的贫困学生。这样使得家庭经济更加捉襟见肘。梅贻琦夫人韩咏华曾不无辛酸地回忆起当时的一件小事。一次,家里要招待客人,又实在没钱,韩女士便跑到大街上,铺块油布摆地摊,把孩子不穿的衣服卖掉,“一个上午卖了十元,总算勉强把这顿饭备上了。”此后,家里每况愈下,梅贻琦夫人便和潘光旦、袁复礼两教授的夫人一道做糕点,取名“定胜糕”,拿出去卖,换点钱维持家用。

7.沈从文的气度修养。

由于联大的学者文人大都有十分突出的个性,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态度鲜明,不同类型的学者在观念上的冲突十分常见。发生在刘文典与沈从文之间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刘文典系中文系的前辈教授,也是一位在国学研究方面颇有名气的学者。早在20年代末,他任安徽大学校长时,就曾因学潮问题和蒋介石发生过争论。这位《新青年》编辑出身、有许多古怪传奇经历的学者,后来却在学术思想方面变得十分保守。在联大,一次跑空袭警报时,路遇同样在跑警报的著名小说家,也是他在中文系的同事沈从文先生,刘文典竟然正言厉色地对沈从文说:“你跑什么?我跑,是因为我炸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讲《庄子》了。”面对这种莫名的挑衅话语,沈从文一言不发,扭过头,一走了之。虽然这是件小事,但却体现了沈从文其人的气度和修养。这就是联大绝大多数学者身上的平和、民主的作风。

8.吴宓的雍容大度。

钱钟书到联大外文系执教时还不满30岁,才华横溢,也颇有点年轻气盛。他曾经对联大外文系教授的学术水平发表过一番大不敬言论,其中就有“陈福田(时任联大外文系主任)太俗,吴宓太笨”这样的话。而当时吴宓在联大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与钱钟书也是清华老交情,对钱钟书的才华一直十分欣赏。虽然两人关系一直比较随便,互有调侃,但钱钟书当时所讲的这些话已非一般调笑,常人很难接受。当联大外文系决定不再续聘钱钟书任教时,站出来为钱钟书鸣不平的恰恰是为钱钟书所诟病的吴宓。续聘之事虽后来因钱钟书一时心高气傲,拒绝受聘而未果,但吴宓其人的雍容大度却在联大传为佳话。

9.冯友兰的平和宽容。

另一件发生在师生中的故事也十分耐人寻味。当时,冯友兰先生是文学院院长,在联大师生中有很高声望。当他的“贞元六书”中的《新世训》、《新理学》、《新事论》三书出版后,得到许多方面的好评,冯也因之一时声名鹊起。为此,蒋介石还特地召见冯友兰,以示对学界的关注。当然蒋介石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冯友兰先生却在联大师生中招致非议。联大一些学生还特地在壁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对他加以讽刺,画中三书合成台阶样,阶上有一长须老人即冯友兰,正拾级而上。冯友兰先生下课,正巧路经此处,他背着手,细细观看壁报上的漫画,却丝毫没有为其师道尊严受到损伤而恼怒,反而频频点头,说:“样子很像,很像。”像冯友兰先生身上这种儒者虚怀若谷的风范及修养,今日恐怕已不可多见。平和宽容,这便是联大特有的民主和谐空气,正是这种独立意识才决定了联大学者们对自己生存方式的选择,也才有联大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贡献。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