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回族问候语

问候语2018-11-19 14:57书业网

篇一:回族人以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回族人以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也保存着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短语,但只在回族人之间交流。1、朵斯提·叶给尼

朵斯提是波斯语,意思是:“朋友”、“伙伴”。

叶给尼是阿拉伯语,意思是“诚信”、“确信”、“深信”。

这两个词在穆斯林口语中使用的非常广,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朵斯提泛指教门上的朋 友。如:“哈桑是我的拿手朵斯提。”意思是说:“哈桑是我的亲密的教友。”当两上互不 相识的穆斯林相遇,一旦知道对方是穆斯林时,就会亲热地互道赛俩目,并说,“我们都是 朵斯提。”意即“我们都是有共同信仰的教友。” 叶给尼常指穆民的信仰,以及表示信仰的坚定。如:“请阿訇给朵斯提们注个叶给尼。”即 “请阿訇给教友们讲点信仰方面的卧尔兹。”又如:“阿里是一个叶给尼的朵斯提。”即“ 阿里是一个信仰坚定的教友。”

2、塞俩目

穆斯林见面的问候语是“塞俩目”。

阿语念词的拼音:问:安塞俩目而来库姆。

答:我而来一库门塞俩目。

汉语的意思: 问:真主赐你平安。

答:真主也赐你平安。

乌斯塔他:老师

阿赞:呼唤礼拜的人

热依斯:宗教首领

哈必卜:知心人

耶提目:孤儿

穆扎威尔:邻居、寺役

扎黑里:文盲

杜世蛮:仇家

艾斯里:动水,埋葬前的沐浴——亡人大净

给亚麦提:人的复活

夭目里给亚麦提:复活日、世界末日

夭目低尼:最终判决日

瓦吉布:当然

扫干德(波斯):发誓

乌巴里:可怜

里巴:高利贷、利息

别玛尔(波斯):疾病

哲米丽:美丽、漂亮

白勒可台:吉庆、喜庆

阿米乃:主啊,答应我们的请求吧

痕子尔:猪

苦那哈:受罪,罪过

汗干:许诺

古尔邦:牺牲、献身

买克鲁海——令人厌恶的行为

胡达---真主

阿卜带子--小净

乃麻子---礼拜

因沙安拉:托靠主

玛沙安拉:好极了

学董:寺管委主任

乡老:帮助学董处理日常事务的人

高目:清真寺辖区的教民

拱北:清真寺的圆形拱顶

者那则:殡礼

准白:礼拜时穿的长衫

米合拉布:大殿墙壁正中的一个拱形小凹壁窑

敏拜尔:大殿的讲台

塔布匣子:抬亡人尸体的木制匣子,上覆绿色幔帐

克凡:裹尸布

多斯达尼:朋友们

阿目:平民,老百姓

阿给白:结局

阿兰:世界(引申为胸怀,气度)

比达尔提:异端,邪说

阿扎:期限

尔白:诽谤

发祖:灵感

波赛:亲吻(指对《古兰经》的亲吻)

海地叶:礼物

赫特乃:割礼

克玛里:完美,完善

乃随哈:诚实的忏悔

穆巴拉克:吉祥的,幸福的

乃子热:诺言

下刀:按特定的宗教礼仪执刀宰牲

冲头:女性穆斯林做大净

冲洗:男性穆斯林做大净

阿米乃:(阿敏)请主承领

新月(希拉勒):经堂语。伊斯兰教取其上升、新生、幸福、吉祥之意。

教门:口语意思就是教门紧,能够恪守教规和道德规范。

舍哈代:作证词。

札希热:不懂教门知识的人。

希勒木:宽容。回民以希勒木为美德。

稳麦:人民、民族、信众

色拜布:机遇(色拜布不佳,必有麻烦)

萨伊:乞丐

吉哈德:为主道而奋斗(圣战)

迪克尔:赞颂,迪克尔赞词主要包括清真言、作证词、太思比哈

合推布:“演讲者”专指在主麻日和尔德节念呼图白的人

海里凡(fai):清真寺的学员

回回历:教历,也称希吉来历,为太阴历,每年约354天。今年是回回历1424年 安拉洪麦算力:安拉啊,你祝福吧!接嘟哇后,口诵此句,然后双手抹脸结束嘟哇。 台克迪尔:命运

法依代:利益

加玛勒:俊美

因散:人类

阿斯曼:天

郭什:肉,回族用来专指牛羊肉)。

班岱:奴仆

耶克:一 杜:二 等都是波斯语

口到:尝

安拉(真主) 人的一切都由安拉定夺。

尔林(学识) 马阿訇的尔林高得很。

穆民(信仰伊斯兰教者) 做穆民的千万不能欺主。

穆斯林(服从真主的人) 作为穆斯林要经常洗大净。

伊斯俩目(伊斯兰教) 要信仰我们的伊斯俩目教门。扎米尔(著名的) 这是一座扎米尔清真寺。

舍西德(殉教者) 穆沙是个真正的舍西德。

呼图白(演讲) 古尔邦节阿訇正在作呼图白。伊玛尼(信仰) 伊玛尼是回回的根本。

尼尔买提(食物) 不要糟踏尼尔买提。

白俩(灾难) 干歹的人终究要遇白俩呢。

古若阿尼(《古兰经》) 王阿訇精通古若阿尼。苏勒(《古兰经》篇章) 请阿訇到家里来念个苏勒。哈知(朝觐者) 马哈知昨天到南坊上去了。瓦尔兹(劝戒) 我听一次瓦尔兹就受一次教育。给亚麦提(后世) 我们到给亚麦提再算账。

哈俩里(合法的) 与进教的汉族女子结婚是哈俩里。哈拉目(非法的) 饮酒是哈拉目。

阿斯曼(天空,天) 阿斯曼上星星亮得很。

尔麦里(功修和善行) 哈贵在六月二十八日过尔麦里。乜贴(施舍) 我给一个穷汉散了五元钱乜贴。乌苏里(大净) 洗个乌苏里去上坟。

顿亚(今世) 人活在顿亚上要多行善事。

主麻(星期五) 下一个主麻日马穆萨结婚。尔德(会礼) 我们一块儿去做个尔德。

遂拉妥(桥) 干歹的人后世里过不去遂拉妥。克尔白(天房) 面向克尔白跪下。

讨白(忏悔) 他昨天刚念了讨白。

候坤(戒律) 要记住《古兰经》上的候坤。都阿(祈祷) 请马阿訇给我们做个好都阿。绥法提(品质、质量) 那个人的绥法提不好。色瓦布(赏赐、谢谢) 色瓦布了。

色俩目(平安、您好) 色俩目。

太斯毕哈(赞颂真主) 大家一起念太斯毕哈。瑞子给(好处、福气) 真主给我的瑞子给宽得很。尼卡哈(婚姻) 现在举行尼卡哈仪式。

数迷(倒霉、不顺利) 这次生意数迷死了。

乃麻孜(礼拜) 他一天五番乃麻孜不断。

多斯提(朋友) 多斯提,去牛街礼拜寺怎么走?胡达(真主) 胡达呀,请你主持公道。

杜失蛮(仇人、敌人) 这个杜失蛮迟早不得好报。阿布代斯(小净) 洗个阿布代斯去礼拜。

邦布达(晨礼) 邦布达时间到了,快走。

撇师尼(晌礼) 做完撇师尼回来。

迪格尔(晡礼) 到迪格尔时间紧转着天黑了。沙目(昏礼) 大约到沙目时候,他才出去。护伏坦(宵礼) 我护伏坦下来才吃晚饭。

堵闪白(星期一) 今天是堵闪白。

斜闪白(星期二) 斜闪白不要办喜事。

彻勒闪白(星期三) 昨天是不是彻勒闪白?

盼闪白(星期四) 七爷在这一个盼闪白出嫁女儿?闪白(星期六) 马老六上个闪白无常了。

主麻(星期五)

吐克闪白(星期日) 吐克闪白机关上都休息。阿訇(教师) 洪阿訇在教民中威信很高。

多斯塔尼(缠头巾) 小满拉礼拜时也头缠多斯塔尼。乃碎布(福分) 这是你的乃碎布。

朵孜海(火狱) 失掉伊玛尼的人必进朵孜海。麦扎(坟墓) 到二爷的麦扎去上个坟。

别玛尔(病症) 哈三昨天得了别玛尔了

朝罕志 (去麦加天房朝觐)

道 堂 (苏非派传教地)

先知 (穆罕默德)

无 常 (逝世)

口 唤(同意、认可)

拨 排 (安排)

无巴里 (可怜)

定 夺 (决定)

口 到 (吃)

天 仙 (先贤)

舍 散 (施舍)

有水(有大净)

没水 (没有大净)

教坊(清真寺)

念知感 (感谢真主)

穿 布 (尸衣)

亡人 (已故的人)

打梆子 (代行呼唤礼拜)

打 算 (问罪)

老人家 (传播伊斯兰教的人)

搭 救 (拯救)

定 然 (真主安排得好)

一 总 (总共)

营 干 (作为)

吊 罐 (淋浴器)

油 香 (油饼)

使不得 (不可以)

宰 牲 (杀牲)

至 圣 (穆罕默德)

五 功 (即念、礼、斋、课、朝五件功修)圣 行 (穆罕默德做过的)

埋 体:遗体

以思卡脱:赦罪

古瓦西——媒人

瓦直卜——当然

逊奈——圣行

意札布——婚书

达旦——愿嫁

盖毕尔图——愿娶

晤吧哩克——祝贺

篇二:《了解回族》教学设计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二十三小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回族习俗

俗说话,“回回见面三分亲”。回族无论男女老少,他们见面相互问候时,通用一种祝安词, 也叫见面语。 《古兰经》多次强调见面礼节的重要性,说“如有视安于你,你应当比他更好地 来回答他。”祝安词一般都是致者先说“安色俩目阿来库木”,意为求主赐你们平安,而回答 者则说“吾阿来库色俩目”,意为求真主也赐你平安。这一礼俗文化,源于阿拉伯。据宗教传 说, 易卜拉欣和他的妻子晚年得一“圣子”, 天使曾预先向他说“色俩目”, 从此后人们也仿效。 穆罕默德传教时期,这一礼俗已普遍流行,并当作一种“圣行”。唐时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 将这一礼俗带到了中国。这种祝安词原带有宗教色彩,但经长期沿用,回族群众已经把它看 成是正常的视安问候语,相当于汉语的“您好”和“您也好”。 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有的回族把祝安词简称为“色俩目”,回族人见面时,致者说“色 俩目”(平安,您好) ,回答者则说“安色俩目”(平安,您也好)《西域番国志》《哈烈志》 。 、 记到穆斯林相见的礼节时说:“相见之际,略无礼仪,惟释屈躬,‘撒力马力’一语而已……”。 “撒力马力”就是“色俩目啊来库”,“惟释屈躬”,回族说““色俩目””腰微前躬。这说明回族的 见面礼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互致““色俩目””还有许多讲究。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 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旬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客人先致“色 俩目”。出门在外的要向当地留住者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先致“色俩目”。男对女 先致“色俩目”。夫对妇先致“色俩目”。西北有的地方是妇对夫先致“色俩目”。少数人对多数 人先致“色俩目”。如个别人到清真寺或碰红白喜事,要向多数人高声道“色俩目”(你们好) , 多数人中凡是听到的要回色俩目。这样少数人就不再—一去向每个人致“色俩目”。 回族在相互说“色俩目”时,同时还握手。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右手置抚胸 前,腰微微前躬,表示从内心敬重对方,衷心地祝愿。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双 手抱拳或平扬双手,表示亲切庄重。还有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 抚在对方的右臂上,意为关系非常密切,亲如一家。如果有的人出门遇到不相识的回族,致 ““色俩目””问好,对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么要办的事,就一定热情帮助。 回族反对说“色俩目”时摇头晃脑: 喜喜哈哈等不稳重的表现。 对年轻人见了老人不致“色

俩目”, 视为一种没礼貌的行为, 遭到众人的轻视和议论。 对于听到别人致“色俩目”而不回“色 俩目”的,视为高傲不礼貌的行为,遭到众人的辱骂。 回族在遇到对方赤身裸体,或正在上厕所,或正在礼拜时不说“色俩目”。见到汉族等其 他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同胞,只握手问好,不说“色俩目”。回族男女之间致“色俩目”时不握 手。 回族的祝安词,不仅见面讲,分别时有的也互致““色俩目””。一些出门在外的回族,在 给长辈和老人通信时,称呼上写上“代“色俩目”问候”。现在庆祝回族节日和举行有关宗教会 议时,有关回族人士在讲话时,也先道一声“色俩目”,简称“色兰”,使回族群众产生一种亲 切感。 在我国各民族中回族是以爱清洁、讲卫生著称的,也是世界上最讲究清洁卫生的民族之一。 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卫生习俗。 一 回族的卫生设施及传承 讲卫生、爱清洁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不完全取决于条件。回族的基本卫生设施,如 汤瓶、吊罐、沐浴堂等简单、经济,使用方便,深受回族群众的欢迎。 (一)汤瓶 这是回族等穆斯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盥洗用品。有首回族花儿唱道:“紫铜、 青铜、高丽铜,黄铜打下的汤瓶。吃喝不成都能行,没把汤瓶是不行。”回民在日常生活中 把汤瓶看得很重要。不论经济条件如何,家家有把汤瓶。例如,回民烧开水不用锅,而用汤 瓶壶,因用锅烧开水有腥味儿。平时洗手、洗脸不用脸盆用汤瓶。回民讲究洗过的水只能往 下流,而用脸盆洗脸往往是把洗过的脏水捧起来再洗,回民不习惯,也不喜欢。随着社会的 发展,居住在城市的回民洗脸洗手也用上了脸盆。但洗小净时,无论城市或农村,都离不开 汤瓶。有些回民家里备有几把汤瓶,有小孩洗手洗脸用的,有专供礼拜人用的。汤瓶的种类 也越来越多,有铜汤瓶、搪瓷汤瓶、轻铁汤瓶、塑料汤瓶、砂泥汤瓶,还有铝汤瓶和锡铁汤 瓶等等。 回民喜欢用汤瓶是因为汤瓶有盖、有把、有流水的高翘壶嘴,盛水的主体部分一般呈鼓 状圆台形,不洁之物不易进去,既方便,又卫生。更主要的是回民用的汤瓶在回族群众中有 许多优美的传说。 如在《宛尕斯的故事》里说,汤瓶原名叫洗壶。相传在唐朝时期,唐王有一天晚上梦见 金殿的大梁正在倒塌,只见一个身穿绿袍、头缠白布、肩搭一条白毛巾的深眼窝、高鼻梁、 长胡须的大汉,左手提一把汤瓶,右手向上一托,把大梁顶上去了。第二天,唐王召集文武 大臣圆梦。徐茂公说:“这是西域回回,身穿绿袍、头缠白布是他

们礼拜的衣裳;毛巾、汤 瓶是他们用来净身的东西,唐朝江山要靠西域回回来保。”后来,唐王命徐茂公选了60个 汉族小伙子,换了60个回回,由宛尕斯回回带领来到长安。唐王亲自出宫迎接,并以兄弟 相称。过了不久,唐王知道回回想回家了,就在当地给他们纳了汉族妻子,并修建了几座清 真寺,还命手下工匠特制了一把精美的金壶赐给宛尕斯,叫他净身用,这把金壶叫“唐瓶”。 从此,宛尕斯和其他西域回回再也不想回家了。后来,回回家家都打了一把铜汤瓶。久而久 之,民间就简称“汤瓶”了。 “汤”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本意指“热水”。所以,汤瓶逐步成了回民等穆斯林沐浴净身用 的水壶的专名了。现在全国各地清真寺的沐浴堂里都有汤瓶,一些回族聚居区经营的茶馆、 饭馆、饮食服务行业门口以及回民家中都备有汤瓶,供洗手、洗脸和洗小净用。有的还把汤 瓶画到饭馆的门牌上,作为“清真”的标志。 馓子:"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这话一点不假,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 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宋代文 学家苏东坡曾写诗赞美馓子的作法:"歼车接成正教导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壁金"。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炸馓子:" 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索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 宁夏回族的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甜脆,金黄亮润,轻巧美观,而博得中外人士 的赞誉。1985年,阿拉伯国家友好人士访宁夏在回族家中做客,称赞宁夏馓子酥脆。1982 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赛表演,宁夏馓子誉满西安。 炸馓子也叫摆馓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回族妇女擅长炸馓子堪称一绝。炸好了,香酥甜 脆,炸不好,绵如皮条,回族办喜事炸馓子多由老年或中年妇女掌锅。馓子不仅造型独特, 而且方便易作, 如今不但回族家里广泛作, 而且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其它民族, 如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东乡族、 撒拉族等都有节日作馓子的习俗。 现在馓子已成为回民团结和睦友爱 的 象征,是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圣洁的食品。开斋节2009-10-23 15:2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打印] [评论]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有的民族称开斋节 为肉孜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代·菲吐尔”的意译。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 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 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

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凡男子在12 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 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 ,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守斋。 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 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决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 月为准。斋月有时二十九天,有时三十天。 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 称开斋节。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饣+ 果)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 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开斋节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 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回族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 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 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 把脸洗得干干净净(转 载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 会和活动的场所棗清真寺, 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 悬挂“庆 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 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 ,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 和小拜毡, 从东南西北, 四面八方, 汇集到清真寺。 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 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 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 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聚礼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风下雨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 会礼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犹如一片银河。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 互说“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 兰经选读) ,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

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 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札品给岳父母拜节。 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作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 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许多回族青年在开斋节举行婚礼,使节日更加热闹,更增添节日气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 节日参加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喜欢耍 狮子舞,踩高跷;河北仓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唱 花儿、摔跤、扳手腕、拔腰、拧手指头、打扑克;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是伊斯兰教传统的年节——古尔 邦节。 在我国, 与伊斯兰教密切关联的回族把它当做自己的民族节日, 并以各种方式热烈庆祝。 “古尔帮”,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亦称尔德.阿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 尔帮”或“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因而又称为“宰牲节”。 据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先知”伊布拉欣夜里梦见了“真主”安拉,安拉启示他要宰杀自 己的儿子伊斯玛尔乃以表示对安拉的虔诚。 当伊布拉欣遵命执行而举起刀子的一瞬间, 安拉 派遣行使带着羊赶到现场,命令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以后,阿拉伯人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 宰羊献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创立后,承认先知伊布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太阴年 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帮节 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节前,穆斯林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忙于宰 杀牛羊,精制糕点。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 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节日这天,不吃早点,穆斯林们便沐浴礼拜;各家宰羊,杀驼或屠牛,分发贫民,接待 宾客,馈赠亲友。在清真寺里举行聚礼,听阿匐朗育《古兰经》等教义。有的成群结队,到 亲友家中拜访, 主人按照传统的礼节, 摆出丰盛的筵席, 大家同食羊肉、 油食糕点和瓜果等, 亲密畅谈,盛装的青年男女尽清地在许多庭院中、广场上载歌载舞,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