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凯里导游词

导游词2018-11-20 15:49书业网

篇一:贵州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

(9)黎平侗乡国家风景名胜区

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我们已经来到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

肇兴,俗名“六洞”、“略懂”、“宰肇”,现是肇兴乡政府所在地,寨内分设三个行政村,共有920多户,4000余人,是黎平县最大的侗族聚居村寨,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寨。 什么叫寨门呢?

我们现在站在肇兴寨门外。一座别致的门楼,称为寨门。寨门实际是侗寨的迎宾门,每逢节日到来,主人们就到寨门去“拦路唱歌”,表示欢迎。

大家请看肇兴寨全景:中间凹,四周山高坡陡,呈长方形,块块聚落,似船状形,肇兴的先祖开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迹般形成这条巨船,顺水而下,一帆风顺,肇兴能不是好地方吗?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有一条溪流从寨中穿过,便于生产和生活。肇兴侗寨全为木结构吊脚楼,青瓦或杉皮层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礼团鼓楼,13层,高23米。寨内有五座气势磅礴的鼓楼风格各异,层数不同,最高者13层,彩画各类风物故事,飞禽走兽,最早的一座鼓楼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楼檐覆盖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龙凤,花鸟泥塑。楼顶多呈伞形,上竖桅杆或垒叠陶瓷“金瓜”、“葫芦”。顶盖下层,有的围以木格或累积角形木花,“若蜂窝一样千孔万眼”,“象燕窝一样垒泥点点”。鼓楼形状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楼的层次都为奇数,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底层地面一般宽约二、三平方丈,有的围以栏杆,有的空敞,中间置“火塘”,四周围以长凳,供人休息。鼓楼为木质结构,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枋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鼓楼不但是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大事之地,又是重大节日迎送宾客的场所。

戏楼

鼓楼对面的是戏楼,也叫戏台。是当地村民演出侗戏、演唱侗歌的舞台。 萨岁坛

萨岁坛和社稷坛都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前者是纪念祖母,而后者含有祈求丰收等之意。 花桥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仁团花桥,在不到200米的肇兴河上横跨四座花桥与鼓楼相互辉映,花桥为长廊式,柱.仿.檐板均绘塑彩画,廊的两边也设长凳供人休息,桥上设有凉水桶,供人解渴。

侗家风雨桥

侗族风雨桥是侗民摆古,唱歌娱乐之地。

侗族大歌

大歌的合唱形式是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有较为固定的形式,种类很多,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生大歌.女生大歌.混合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曾多次出国表演,斐声海外。

寨上男女青年为大家演唱的是侗族大歌,传说是一个名叫四也的侗族青年到天上去采摘下来,传遍侗乡的,因此,也有人称为“天籁之音”。从50年代开始发现,唱响全国,80年代唱响巴黎,震惊世界音乐界,现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踩歌堂

唱完大歌,姑娘小伙们就要邀约大家踩歌堂了,踩歌堂侗话叫“哆耶”,是一种集体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贯公和也降创造的,据说参加跳这个舞能消灾祈福、保佑平安,请大家都加入到吉祥的队列中去吧,你会得到平安,得到幸福,健康长寿的。

抬官人

这座鼓楼还有一个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叫“抬官人”,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清正廉洁又乐善好施的“天官”,经常下到各个侗寨去访贫问苦,与侗家结下深厚友谊,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天官,每年过年时开展抬官人活动。

行歌坐月

除了抬官人等活动而外,行歌坐月也是侗家人独特的社交活动。它是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社交活动,小伙子与姑娘欢聚在月堂攀谈.对歌。时间一般是在晚饭后进行。小伙子弹琵琶,拉牛脚琴唱着侗歌,姑娘们则边纺纱,绣花边轻唱。期间要是双方产生爱慕便悄悄离开“月堂”集体,单独找地方“行歌坐月”。

这就是肇兴侗寨,这就是侗族人民,这就是侗族文化,欢迎来黎平肇兴,侗乡人民热情欢迎你的到来。请认真倾听:侗族人民欢迎的歌声已为大家唱响,甘醇的侗家米酒已为大家斟满,下面我们就一起融入到侗族同胞热情的歌舞海洋中去吧!

(10)天龙屯堡

欢迎大家来到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的天龙屯堡古镇。

明朝初期,为巩固边陲,朱元璋发兵远征云南。大军到达贵州后将大本营设在安顺。待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迁至此处。天龙屯堡古镇现有1000余户人家,以陈、郑、张、沈(沈万三的后裔)四大姓为主。他们传承着明代江南汉族地方文化,以传统汉族文化的姿态屹立在黔中大地上。 屯堡名人书画像

天龙屯堡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这里记载的有沈万山、秀才郑士才等历史文化名人。

服饰

古镇人如今仍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六百年前的传统。当地人称未婚小姑娘叫“小娘娘”,未婚小伙子叫“小爷爷”。服饰以“凤阳汉装”最为独特。屯堡妇女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多年,展现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独有风韵。“凤阳汉装”用当地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shào shào),脚上两个翘翘”。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包青布头帕为已婚妇女,黑头布帕为家中尊敬的老者。 沈万山故居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财神沈万三故居,由于他善于经商富甲天下,被誉为“中华财神”。每年农历正月初五,用轿子抬上沈万三塑像巡游,俗称“抬财神”。

驿茶

天龙自古为驿站,这里的“驿茶”也自古相传。由于年代变迁,各地驿站相继废弃,驿茶也年代失传,仅屯堡仍然保留着制作驿茶、饮驿茶的习惯。

屯堡人酿酒历史悠久,当地少数名族酿酒尤为出色。现代的屯堡古酒多采用地戏脸谱、蜡染等包装,富有屯堡特色。

建筑特色

“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句顺口溜道出屯堡古镇的石头魅力。进入屯堡,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

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人能够对石头有如此深的了解,屯堡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大到围绕屯堡的城墙和碉堡,小到磕盐的盐罐,就连房盖都是石头,这一切,无不令人感叹屯堡人在建筑上确实对石头有一种深沉的理解。石头的坚固对于构筑屯堡人军事性质的村落“屯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所有民居都可通过后门相通。天龙屯堡古镇的石巷纵横密布,将整个古镇连为一个整体,在错综复杂中却又井然有序。战争时期,敌人一旦进入巷中,就像进入迷宫,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

地戏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意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

屯堡地戏源于军傩,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傩”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是傩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地戏脸谱已成为屯堡文化标识符号。有人认为脸谱是地戏的灵魂。地戏表演者头戴木雕面具,背插4面3角战旗,腰系战裙,在锣鼓节奏中表演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杨家将》、《薛仁贵征西》等。但像《水浒传》《红楼梦》等是不表演的,因为《水浒传》有反动内容,《红楼梦》是儿女情长,都是扰乱军心,打击士气的。地戏在屯堡人中俗称“跳神”,不需舞台,择地而跳。地戏这种称呼多见于文字史籍资料,是雅称。地戏这种非黔中本土的外来文化,历经风霜,最终溶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其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奇特的人文环境里成长为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天台山五龙寺

天台山伍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四周城墙怀抱,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它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专家赞誉为“石头建筑的典范”、“深山明珠”。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垒,与山岩由于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墙壁上开极少的猫窗,一望即知其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内部本构件精雕细琢,特别是大殿前的木雕,一幅一个人物故事,生动逼真,各栋建筑更是灵施巧布,在有限的山岩上,创造出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天台山伍龙寺是一处佛道儒和一的场所,前殿供佛祖,后殿供玉皇,清末又学馆,像这样的文化现象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伍龙寺的最顶层曾是吴三桂在此悟禅的地方。

走进天龙屯堡,彷佛走进梦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春天的寨子是灵动的,屯堡姑娘操着地道的普通话讲解着屯堡故事,明代遗风。

(11)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在苗族村寨里,每当节日或接亲、嫁女、回门认亲、吃满月酒等喜庆之日,三亲六戚或远方的客人会前来祝贺(作客),主人就在寨头或门口以米酒和唱迎客酒歌,劝客人喝拦路酒的特殊方式迎接客人,以表达诚挚和敬意。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风雨桥

风雨桥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它是用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

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吊脚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吊脚楼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有的苗家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唱歌的好地方。

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场——苗族文化展演

主要是苗族歌舞的表演,在这里, 苗族的少女身着盛装、敲着木鼓,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我们可以观赏到有苗族的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还有苗族的飞歌,有苗家婚俗、生产生活习俗的表演。无不表现出我们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长桌宴

看完表演以后,我们可以来到风雨桥上,苗寨接待很多客人时,就会在风雨桥上摆长桌宴,在风雨桥上展开长凳长桌,将饭菜一碗碗摆放齐整,点上蜡烛,那种热烈、喜庆、祥和与欢乐的长桌宴,令人终生难忘!

在门口桌上摆一对牛角杯,姑娘们(或着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盛满酒的牛角杯向客人敬酒后才许进家门。

铜鼓

苗族自古视铜鼓为神器,每当祭祀祖先、神灵时有敲击铜鼓作舞的传统。

游方街

“游方”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形式寻觅对象,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街”。游方街一般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树桩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姑娘们参加游方时,头上戴着银首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爱慕。

“活路头”、“古藏头”

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活路头”是主持安排农业生产,“鼓藏头”则是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的。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是鼓藏头博物馆,它建在鼓藏头家里,是一栋苗族吊脚楼。门厅深处,放着一面大铜鼓,鼓前设有香炉。西江和周围苗寨的1万多人,都是这一个鼓,一个鼓藏头。

西江苗族博物馆

西江苗族博物馆是由政府兴办的一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是西江博物馆群的核心。博物馆是一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两层木楼,结合了苗族吊脚楼的建筑特色,内有生活习俗、建筑、医药、节日、生产活动、服饰等专题展厅,以实物结合图片的形式展示苗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

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58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

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

(12)马岭河峡谷景区

马岭河峡谷风景区位于兴义市城东北。在长约15千米的峡谷中,两岸峭崖对峙,青峰横陈,河谷幽深,碧水回还,是一个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由彩崖峡、天赐石窟、五里幽谷、瀑布群、壁挂崖、等景点组成的国家级景区。

马岭河峡谷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表现,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而著名。它的地貌结构与一般峡谷不同,实际上是一条地缝,有人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正是这举世罕见地缝奇观,使马岭河峡谷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这里已经开展了漂流探奇和观光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缝,中国第一漂”。

天星画廊距兴义市城区6公里,是峡谷景区精华核心部分。它以规模宏大的瀑布群和岩页壁挂形成主要景观特色,堪称一绝。

雨洒芭蕉

从景区的游道上就能听到哗哗水声的是雨洒芭蕉瀑布,单级瀑布宽约五米,直挺挺从百多米高处山崖喷涌而下,走到沿河的曲径上才能看到它的全貌;这里生长了几株芭蕉树,雨水打在芭蕉上,更觉几分诗情画意,清幽迷人。

崩塌遗迹

走过第一道索桥,便是马岭河谷的崩塌遗迹,可以考证马岭河的成因。这里在远古时代是一条地下暗河,随着地壳的变化和水流的冲洗,熔岩坍塌暗河变成谷地,周围的河流同向这里倾注,形成多条瀑布,故此也有“天沟地缝百瀑谷”之名。大裂缝把马岭河揉捏成东高西低倾斜而下的地貌,短短74千米的地段中,湍急飞流的水面落差近1000米。无数的险滩夹带着众多的平湖缓流,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转眼间便是“柳暗花明又一‘峰’”,构成了一曲“二泉映月”般的峡谷神韵,是体验激情山水的胜地。天然神奇的大峡谷联结起了峰丛、峰林、石林、瀑布群、泉群、溶洞、钟乳石,依据地貌演进历史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马岭河大峡谷如此集中地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绝无仅有,也令国际学术界叹为观止。拥有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三大桂冠。山峰壮阔雄伟,奇险幽深。有“兴义归来莫看峰,除去马岭不是河”之说。

天星瀑水钙华

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溶蚀”作用,地缝嶂谷两壁孕育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千姿百态、错落有致的碳酸钙悬岩堆积垂直地貌,构成了一幅幅规模宏大的岩石瀑布。悬挂堆积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景物构成了一座座立体的“琼楼玉宇”;一幅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立体壁画,形成的碳钙堆积形态千姿百态,似飞禽走兽,加之瀑雾滋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真是惟妙惟肖,令人遐想无穷;钙化瀑,与气势磅礴的瀑布峰林相交织,构成极为珍奇的稀世景观。

峡谷漂流

马岭河有"神州第一漂"的美称,漂流旅游者纷至沓来。现已开放的47.8公里的漂流区,乘坐橡皮船从上往下漂流,天然落差200多米。沿途有18滩,20余湾,30余潭。水流缓中有急,惊险刺激;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你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惊险刺激的漂流你可以大喊大叫,但为了安全,这时就不能乱蹦乱跳了!

群瀑竟流

马岭河以规模宏大的瀑布群,堪称一绝。从马岭古桥到天星桥9.7公里段有56条瀑布,终年长泻36条。壮如银河缺口,柔如袅袅娜娜,放眼观看,白练凌空、飞珠溅玉;阳光照

篇二:导游辞2011.8.12

苗族解说词

朋友们、客人们:

西江苗寨是中国仅有、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和“看西江知天下苗寨”的美称,是省级的历史文化名镇,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所以说;西江是一部苗族的史书。

西江苗寨坐落在雷公山的北面,海拔800多米,距雷山县城38公里,距州府凯里29公里,距省府贵阳200公里。

西江苗寨由东引、羊排、南贵、也东、水寨、平寨、也蒿、欧嘎八个自然村寨连接组成的,居住1300多户,6000余人。西江苗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错落有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状如布达拉宫,呈现在西江。

西江苗寨环境优美,四面环山,相互拥抱,层层梯田连接云天,这里森林郁郁葱葱极目苍翠,一条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呈S型穿寨而过,把苗寨一分为二。苗家人在不足一公里的河岸上建造五座风雨桥又把东西两岸紧紧相连。这里的山总是与水相伴,这里的水紧紧与山相依,恋恋不舍。看!这里山展示了苗家男儿的阳刚之气,这里的水体现了苗家姑娘漂亮和阴柔之美,这里构成了一部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美的千古绝唱。

何谓西江?它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让我们要全面认识和了解西江苗寨,了解这个民族传承下来

的、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我们必须先了解苗族祖先蚩尤。 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领,苗族的祖先。5000多年前,在河北涿鹿一场战争中被黄帝、炎帝战败;从此苗族先民们开始一场没有尽头的迁徙和“最古老”的长征。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从长江流域到崇山竣岭,荒无人烟深山密林之中。漫漫五千年,苗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海

南、有的到了东南亚,有的漂洋过海,东西两半球都布满了苗族人的足迹。“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犹太人”。

迁徙不仅影响了苗族的生活和心灵,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过着游牧的生活;传承、创造、丰富了一部分游牧文化。每到一处定居,苗族不完全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开垦耕地、以农耕生活为主,所以说、苗族的文化包含着“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它顽强地传承在苗族的服饰、歌谣,相传的故事中以及一代一代人的情感里。到目前为此,居住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苗族服饰有180多种,没有哪一个民族服饰比苗族多,苗族服饰展示了个主题。记录的音符;追怀远古的家园,重绘迁徙历程。

西江千户苗寨的民族,早在一千七百年就迁徙到达西江,600年前初具规模,迁徙的路线由江西的九江到黔东南的从江、榕江、平永、乐里、平阳、方祥、西江;最早的祖先寅公、卯公;最早的姓氏候、李、陆、三大姓。

西江苗寨传承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古朴典雅、返璞归真、

原汁原味的苗族文化;走进西江你会看到,唐朝服饰、宋朝头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

西江是一个歌舞之乡,百节之乡,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最著名有;

一、三大节:苗年节(时间:每年农历十月份的第一个卯日)、牯藏节(时间:十三年一次)、吃新节(时间:每年六月份左右)、爬坡节(时间:每年三月份左右);

二、五大歌:古歌(声音低沉)、飞歌(高亢嘹亮)、情歌(悠扬婉转)、酒歌舞(热情奔放)、嘎白福歌(祝福歌)

三、三大舞: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

四、四大手工工艺

1、银饰制作:银牛角、头花、压领、项圈、手镯、耳环等。

2、手工织布:土布、彩带等。

3、刺绣:盛装、便装、背带等;十多种绣法:平绣、绉绣、双针绣、叠绣等。

4、腊染:布、衣服等等。

五、建筑文化

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风雨桥;

1、吊脚楼建筑结构;三间正房,两间偏房,分为五柱、七柱、科学性和适用性。苗族木匠用一根线、一把直尺、一把斧、一把锉子、不用一钉一铆、不要图纸;全凭借记意的结构。在陡悬的石壁上立起一座座房子,使用寿命不低于三百年。

2、风雨桥建筑:可以遮风避雨,白天提供人们乘凉,晚上提供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建筑结构是侗族鼓楼和苗族吊脚楼的格局组合而建。

淳朴的民风,体现天人合一,亲情友情,一家有客百家邀,一派和谐。

六、苗族自然领袖中主要有:牯藏头人、从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人、从事法理、调解社会、家庭矛盾、议榔的头人;寨老、族老;他们从事村寨和宗族的管理,主要的内容是重大节日从事祭祖,开鼓跳芦笙和铜鼓;农业生产、伦理道德、乡规民约、行为规范。

在西江你会体验到苗族人的朴实、憨厚、热情、好客、勤劳、智慧、纯朴风尚;他们年居收入不足100欧元,但他们生活其乐融融、无忧无虑、一派和谐、精神富有;苗寨的农户做到昼不闭户,夜不失宿。社会平安,人人和谐相处。

七、自然崇拜。苗族是一个大自然崇拜的苗族,世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认为天地合一、回归自然,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中在西江苗寨里就有“三宝”是维护着苗寨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的繁衍生息。

一宝:铜鼓坪(聚会议事的地方)

二宝:保寨树

三宝:家祭桥

篇三:贵州导游基础

贵州导游基础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王然于,吕越等人出使滇国和夜郎。滇王向使者询问汉之疆域曰“汉孰与我大?”汉使到了夜郎,夜郎王业问了同样的笑话,惹得汉使捧腹大笑,这便留下了夜郎自大的典故。

2.简述贵州名称的由来。

“贵州”的名称,始于宋朝。北宋开宝七年,土著首领以所领矩州归顺,土语言“矩”曰“贵”,朝廷就其所语敕书说“??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就是“贵州”名称在史书上首次出现。

3.简述“龙场悟道”

一,明武宗正德元年,时任南京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仗义就戴铣,薄彦徽等人,触怒专横跋扈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二,王阳明到达时,该驿已年久失修,此时他住无所址,只得寄身于南边一座孤山下的洞穴中。

三,在这居夷处困得逆境中,王阳明的意志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注重心性的修养和锻炼,他常在洞中研习《易经》,并将该洞命名为“玩易窝”,在玩易窝中潜心于本性的研究,他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从此奠定了心学理论的基础,史称“龙场悟道。”

4.什么是飞歌?简述飞歌的特点。

飞歌是苗族音乐中颇富特色的体裁,多在山冈林野间和田间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绚丽起伏大。一些地区分为男声飞歌和女生飞歌,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

5.简述南侗音乐的特征。

一,南侗保留的侗族文化更为完整,因而其音乐就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这一地区的音乐大致可以分为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几种。 三,大歌的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它与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有1个,2个或3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基础上创造性地即兴变唱。

四,小歌的主要内容是情歌,这类歌曲结构短小,歌词含蓄深情,曲调委婉缠绵,大都由青年男女轻声慢唱。

6.简述土家赶年习俗的由来。

相传,明朝时,当地土家族人多次被征兵,隶属湖广部队,参加东南沿海的抗

倭战争,如临春节,也得准时出发,不得延误,因此,土家人唯恐一家人不能团圆过年,便纷纷提前过年,谓之“赶年”。

1, 7.简述红色旅游的八大主题。

一,东方曙光,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

二,革命摇篮,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创建

的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

三,万里长征。反映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

四,抗日烽火,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任命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

五,走向胜利,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

六,民族团结,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

七。伟人风范,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八,浩气长存,反映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的主要

事迹。

8.简述贵州的酿酒特色。

一,酿造历史悠久。

二,品种多,种类齐,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结构体系。

三,贵州的酿酒以白酒为主。

四,黔酒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也十分显著。

9.贵州少数名族文字创新制改的主要工作涉及哪些方面?

一,逐步恢复和建立民族语言工作机构。

二,培训师资力量和民族语言工作者。

三,大力开展民族文字推行和双语教学。

四,加快少数名族语言文字教材的编写出版。、

五,对新创制的文字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综合题

1.请分析贵州有哪些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气候条件。

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贵州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约1000

米,地势较高,因此夏无酷暑。由于贵州属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因此,冬无严寒。

二,宜于旅游的降雨特征。贵州降雨虽多,但多为夜雨。从降水量上看,贵州

的年平均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为1000~1400毫米,是国内降雨比较充分的地区,但是约有70%的降雨在夜间,而白天仍以多云天为主,减少了白天尘土的飞扬,使空气更为清新。

三,大风少,小风多。从风速来看,贵州各地年平均风速均比较小,风速超过

2米/秒的地区不多,这种大风少,小风多的特点特别有利于出行,游客在风景区漫步,清风抚面,使人倍感凉爽舒适。

四,黄金海拔。生理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拔高度是在500~2000米

之间。贵阳市的大部分地区和安顺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1000~1300这样一个黄金海拔高度上,贵阳市被誉为“中国避暑之都”和“爽爽的贵阳”,六盘水被誉为“中国凉都。”

综上所述,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看,贵州的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夜雨较多,轻风拂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旅游季节长,全年可游览。

第二章

一,简答题

2, 简述贵州溶洞的特点。

一, 贵州有“世界洞穴”之称,主要是喀斯特溶洞。贵州喀斯特洞穴的主要特

点是规模大,层次多,并有碳酸钙或硫酸钙溶液沉淀的堆积物,形成丰富

的,多姿多彩的,晶莹绮丽的钟乳石,石幔,石笋,石柱,石花等,具有

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贵州的溶洞数以万计,遍布全省,真可谓是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贵州的溶洞可分为步行游览和坐船游览两大类。 二,

3, 简述在贵州发生的主要长征历史事件。

一,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娄山关战役,土城战役,四渡赤水,

兵临贵阳,威逼昆明。

4, 简述贵州旅游线路的空间格局。

一, 从产品的空间分布上,贵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

延伸至周围省区市的精品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经兴义至云

南的旅游线,即以观赏喀斯特景观和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西线黄金旅

游线。

向东延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黔东苗侗风情民俗体验及名镇名山特色

旅游线。

向南延伸至广西的荔波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绿色喀斯特和布

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

向北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国酒文化,丹霞文化。 二, 三, 四,

5, 简述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

二,

三, 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旅游发展规模,实施旅游富民战略,进一步发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作用。 坚持旅游资源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

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创新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旅游

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整体水平。

6, 简述贵州在今后5~10年的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

二,

三,

四,

五, 在旅游产品建设布局上,要在作好规划的前提下,对贵州省已初步形成的跨省旅游线路进行深度开发和完善。 以生态旅游产品为中心,抓好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其他多种项目的特色旅游产品建设,集中抓好全国重点投入的旅游国债及专项资金项目。 在旅游市场开发上,坚持入境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的方针,重点抓好我国台港澳地区,东南和日,韩,欧美市场的开发,以及周边省区和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客源市场的拓展。 在旅游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上,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抓好教育培训,立足于建设高素质的产业职工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努力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吸引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积极参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充分发挥贵州省旅游商品资源优势和民族民间手工

艺品的传统特色,重点抓好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的三个环节,提

高旅游商品的生产能力,增加旅游商品的创汇创收比重。

二,综合题。

1, 综合分析“十一五”期间,贵州旅游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 旅游规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

的意见》的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帮助下,联合世

界旅游组织编制完成了《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经过评审确定了安

顺,荔波,黎(平)从(江)榕(江)为贵州省首批3个优先发展重点旅

游区,进一步理清和明确了发展思路的发展重点。

旅游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在规划的指导下,全省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取

得了明显的成效,旅游投融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良好势头。

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十一五”期间,贵州省进一步加大了旅游

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以遵义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安顺屯堡文化旅游,黔东

南苗族,侗族文化旅游和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以及以织金洞和平塘国

家地质公演的地质科考旅游等一批新型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铜仁凤凰机场,兴义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荔波机

场,黎平机场等旅游支线的同行,贵黄,黄遵,贵新等高速公路的投入使

用,是贵州旅游区的可进入条件大为改观。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一批贫困地区如荔波,

施秉,赤水以及一批旅游景区通过发挥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

的优化,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更新了观念。 二, 三, 四, 五,

2, 综合分析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 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生态的奇特性。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

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岩溶

分布区。

多民族构建文化的原生性。贵州是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白濮四大族系

的族群交会处,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方。目前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占二,

三,

四, 38.9%,世居少数民族达17个。1995年,由挪威政府援助在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历史文化的厚重型。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黔西县的观音洞,发现了原始人使用过的石器,是长江以南地区旧时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贵州还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 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贵州省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从1930年4月

至1936年4月,红军在贵州省建立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

地,黔北革命根据地和黔西革命根据地。贵州是中国革命有挫折走向胜利

的转折之地。抗战时期,贵州是美国“飞虎队”的后方基地。

3, 贵州有哪些典型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有哪

些典型的特点。

一,

二, 长征文化。 特点;1,知名度高,震撼力强,“红色品牌”突出,有市场号召力。2,

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便于打造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3,与贵

州绿色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伴相生,便于整合集中开发,建

设成为复合型旅游产品。4,分布面广,带动性强,可以形成全面发展格

局,扩大收益面。5,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

的红色旅游具有特殊的市场宣传效果。

4, 请综合分析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

一,

二,

三,

四,

五,

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产生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 发展旅游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选择。 贵州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贵州省旅游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5, 阐述贵州旅游线路的三大类型和主要代表

一, 精品旅游线。1,林城贵阳休闲度假游2,壮美大瀑布,神奇喀斯特精华

游。3,黔北名城,名河,名酒红色之旅精华游。4,黔东苗侗文化体验游。

5,黔东名镇名水名山寻访游。6,地球“绿宝石”原生态探秘游。

红色旅游线。1,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2,贵阳-遵

义-仁怀-赤水-泸州线。3,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

乡村旅游线。1,贵阳“无韵”一日游。2,周末休闲,古镇赶场-花溪,

天河潭,青岩古镇一日游。2,感受自然之美,沉浸天然氧吧-南江大峡谷

一日游。 二, 三,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