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诗人汪国真说,如果你是鱼

诗歌2018-12-11 12:09书业网

篇一:如果你是鱼儿,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儿,就不要痴情海洋!

选择远要比努力和得到更重要。人生就是选择,而且不停地选择,很多的选择组成了我们的人生。选择了适合的,才是选择了正确的人生。

选择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舍弃,更体现我们的追求。人生总是有多项选择,情感的选择、利益的选择、贫富与荣辱的选择、正义与邪恶的选择等……等你真正学会选择时,可供你选择的余地已经有限!因此,选前要慎、多加征询;选时果断、不拖泥带水;选后不悔、只面向未来!

要把握选择的关键点,不勉强自己,不好高骛远,不做脱离实际的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加强学习和修养,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获取“立体的财富”,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充分把握好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平衡点。

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世上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是每个人的选择;追求是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的所有行为,都因为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

保持一颗冷静的心、依据你的人生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你是鱼儿,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儿,就不要痴情海洋!好的心态,开心生活!选择正确、面对光明,阴影就只能在你身后!

篇二:《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2)《孟子》是记录 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3)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 ,,”,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三、古今异义词 1、一豆羹 古义:今义:豆子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今义:对;正确

3、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今义:指用于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古义: 今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 今义:已经

5、行道之人弗受 古义: 今义:在路上走的人

6、则凡可以得生者 古义: 今义:表许可;能够

7、故患有所不辟也 古义: 今义:忧虑

四、词类活用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蹴尔而与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五、一词多义 1、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2、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

3、得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道多助

4、加万钟于我何加焉 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

5、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6、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7、则 得之则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六、重点实词 1、鱼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 )3、故不为苟得也()4、死亦我所恶()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6、非独贤者( )7、贤者能勿丧耳()8、一箪食()9、呼尔而与之( )10、乞人不屑也( )11、万钟与我何加焉( ) ( )12、妻妾之奉( )13、失其本心()

七、划分朗读节奏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八、句子翻译(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8)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九、走进文本 1、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

2、本文反复论证什么观点?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此”指什么?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

5、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6、本文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7、(1)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2)“不辩礼义”地接受万钟是为了:

8、文中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请你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9、分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0、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11、孟子提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12、孟子怎样论述“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的?你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吗?

13、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一、(1)战国 儒家 孔孟

(2)孟轲及其弟子(3)仁政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1、辟 同“避”,躲避

2、辩同“辨”,辨别 3、得同“德”,感激与同“欤”,语气词,吗 4、乡同“向”,原来,从前 三、1、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2、这,这样

3、(1)古代的量器(2)益处4、停止,放弃

5、过路的饥民 6、能够用

来7、祸患,灾难

四1、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2、用脚踢

3、同“德”,感激

五、是:(1)这样(2)这样看来

为(1)为了(2)为了 接受(3)做

得(1)得到(2)同“德”,感激(3)施行

加(1)益处(2)虚报(3)增加

与(1)同“欤”,语气词,吗(2)给予

于(1)比(2)对 则(1)就(2)那么 六、1、想要,喜欢2、同时获得3、苟且取得

4、厌恶5、如果,假使6、不单,不仅

7、不丧失8、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9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10、不愿意接受11、丰厚的俸禄 有什么益处 12、侍奉

13、本来的思想

七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篇三: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窃读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说一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答:作者是在书店窃读。不便之处是:A怕书卖完,没法读。B害怕被店员和老板发现会受到训斥或驱赶。C强忍饥饿。

2、课文中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答:(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4、联系课文好生活 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5、读书名言:书籍使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因为作者喜欢读书,书就象朋友,总有没有发现的优点,书就象家,总有没注意到的角落,一本书总是可以中发现新东西,不管 看过多少遍.读书就象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3、读下面的句子,在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

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种最好的精神粮食。

4、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走遍天下电脑为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拥有了电脑,也会使用电脑。如果你独自驾舟探索、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拥有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笔记本电脑,一本有趣的书,一个能随心所欲想听想唱的MP3,还是一只随口就能吹出美妙乐曲的口琴……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笔记本电脑。” 一本笔记本电脑!有人疑惑了:你不可能每天都捧着笔记本电脑转悠啊!但我觉得,电脑有很多用处,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脑子”里的知识统统再装进你的脑子,那你不就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喽! 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把它“脑子”里的知识统统再装进我的脑子。这有什么关系呢?那时,你或许回国还能去考个研究生或者硕士生,这可都是你积少成多的“果实”啊!你喜爱的电脑就像一位老师,就像一个百花筒。你已经见过老师一百次了,可你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呢?”你每天都喜欢去看百花筒里小巧玲珑的东西,摸来摸去,看来看去,可不管过了多少个春秋,你还会说:“我怎么就没有仔细发现过,这些精致的物品在灯光下竟是这么的美,闪闪发光,另人陶醉! 你总能从电脑中发现新的网站,新的焦点……,不管你看过了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次又一次地捧着笔记本电脑转悠。首先我会看一些文章,在文章中选出好词好句,把它们背下来,或者仿写一篇作文。然后查查我们正在游览的地方资料,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我还会再听一会儿歌,给自己一些放松的空余时间。做完这些,我会在电脑上看书,将书中的知识整理一下,重新装进脑子里。最后,我会下载游戏,和电脑上的卡通一起娱乐一会儿……这真像和老师在船上共同学习。 一本你喜爱的笔记本电脑就是一位负责的老师,也是一个个你爱不释手的精致礼品。从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来“学习”电脑的。

如果你独自徒步周游世界,如果你只能带一种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本有趣的书、一台手提电脑、一盒扑克,还是一架相机…… 假如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架相机!” 我这个回答似乎让许多人感到吃惊:如果你徒步周游世界,那这一趟下来,你便可以拍出几百张或上千张相片。是的,我愿意拍摄这么多的相片,哪怕是同一处风景,这有什么关系呢?相片能记录下你走过的足迹,能在夜晚孤独害怕的时候和你说悄悄话,能将记忆的珍珠串成一串串美丽的珠链,还能让你每一次翻看时都记忆犹新。一架你最喜爱的相机,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人生世界里的家。 你总能从一架相机里发现新的风景,了解新的知识,不管你拍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带着相机去徒步周游世界。如果我带着相

机去周游世界,我会用它记录下许多又有趣又奇特的事情,让足不出户的你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我一样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赞不绝口,时而沉醉其中;如果我带着相机去周游世界,我会给那些从来没有照过相片的人拍照,定格下他开心的笑脸,让他的人生从此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果我带着相机去周游世界,我还会一遍又一遍地拍摄同一处风景,每拍一张都会对风景有新的发现,每拍一张都是对风景独特的展示,每拍一张我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原来换一个角度景色依旧是那么美。” 一架你最喜爱的相机,就像一个朋友,也是一泓让你增长知识的清泉,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同一个角度去拍摄同一处风景。

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独自驾着小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我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那么我要带一个笔记本,因为在这次环球旅行中,我一定会发现许多新奇,有趣或者壮观美丽的食物或景色,

我要把它们都记录下来。这样,虽然我到了别处,但以前看过的东西却不会被忘掉。若干年以后,我会翻开这个

本子,重温过去的探险经历,过去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就仿佛回到了以前。

如果我真的能环绕世界旅行一次,我愿意带一个笔记本,让这次难忘的旅行浓缩在这个本子里。 钓鱼的启示课后问题第一题答案

pinlady 10级 分类: 中小学作业 被浏览921次 2013.04.20

英雄般看待3

采纳率:47% 10级 2013.04.21

两问两答 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1.答:因为作者是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鲈鱼,而且作者认为以后再也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了,所以,“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2.答:因为作者在钓到大

鲈鱼时是离捕捞开放日还差两个小时,而父亲是希望“我”是一个诚实、守规律、讲道德的好孩子,所以,父亲坚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这句话要联系全文内容。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就需放弃个人利益。再如,:“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比较难懂,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改,还是不改;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课文中还有几处这样的句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4.例如:“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正是因为那晚的“沮丧”,正是因为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使“我”以后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日后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有这句话我想到了我的爸爸。爸爸在平时对我要求很严,有时候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点小事都对我这么严厉。现在,我有些理解爸爸了,他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以后,我一定会听爸爸的话,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让爸爸为我感到骄傲。

四、作者说;??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有那些??诱惑人的?鱼???

quyue_2014

采纳率:100% 3级 2014.10.23

现代社会,色彩斑斓,有时候会让人眼花缭乱,只要头脑稍不清醒,来自各方面的诱惑,陷阱会令人防不胜防。人生旅途宛如在茫茫大海上乘舟而行,有许多航路可供选择,但如何掌舵,避开暗礁险滩,风头浪尖,除了需要从小严格的教育外,还要时刻有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带给我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1、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因为“我”好不容易才钓到鲈鱼,鲈鱼又大又漂亮,而且没有其他人看见,所以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父亲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

2、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 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话自己

的理解。

(是:对;非:错。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是错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对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作者知道,但要真正来这样做到很难。实践道德需要放弃个人利益。我想到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道德抉择,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路上捡到钱,没人看见,是交,还是不交。)

4、“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事或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路上捡到钱,没人看见,是交,还是不交?)

5、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是因为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实践道德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2、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花生最可贵的是:虽然外在不美丽,不漂亮,却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3、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不好看”指花生外在不美丽,“很有用”写出花生很实用。揭示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的这种品质。)

(2)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人要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不要做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益处的人。如:我们每天可见的清洁工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干净的生活环境。)

(3)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