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西方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2018-12-20 12:31书业网

篇一:中西方童话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童话的差异

[摘要]由于中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存

在差异,使得中西方童话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本文将从儿童观、创

作出发点和着重点、人物形象、情节构思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童

话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 童话 差异

一、引言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

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简称。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的虚构故事。它最贴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具有

开启思想、扩宽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幻想能力,培养美感和陶冶性

情的作用,由此可知童话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由于中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

异,使得中西方童话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对而言,西方童话重视

儿童天性的发挥,内容显得丰富多彩;而中国童话则强调对儿童的

教化作用,内容显得贪乏单调。本文将从儿童观、创作出发点和着

重点、人物形象、情节构思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童话的差异。

二、中西方童话的差异

1.童话背后所反映的儿童观的差异

近现代西方国家对“人”本位的探讨、对人性的追寻发展到了一

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儿童为中心,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

篇二:《故事形态学》与西方童话故事

《故事形态学》与西方童话故事

——以《格林童话》为例理解角色功能的意义

一个故事由很多元素组成,人物、情景、事件等不同的元素和子元素组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并不是完全不同的,而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长期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归纳了故事组成要素的典型类别,王子、野兽、公主、城堡、巫师、魔药??这些元素在许多国家的神话、戏剧以及民间传统故事中都有所体现。

俄国的形式主义者们从20世界20年代就提出了文学作品的结构问题,他们认为,故事的结构是系统的、有其相似性的。对此,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洛普(Vladimir Propp,1895—1970)对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中100个俄罗斯民间故事进行形态比较分析,发现了故事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著成《故事形态学》一书。

在该书中,普洛普提到了“角色的功能”并举了四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功能:

1. 沙皇赠给好汉一只鹰,鹰将好汉送到了另外一个王国(阿法纳西耶夫,171)。

2. 老人赠给苏钦科一匹马,马将苏钦科驮到了另一个王国(同上132)。

3. 巫师赠给伊万一艘小船,小船将伊万载到了另一个王国(同上138)。

4. 公主赠给伊万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来的好汉们将伊万送到了另一个王国(156)。

在这四个例子中,有一些变化的因素和一些不变的因素,变换的是角色的名称和他们使用的物品,但他们的动作(行动)是不变的,这就是普洛普所说的“功能”,某种角度而言类似我们所说的“情节”。

虽然普洛普是以德国民间故事为基础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但是“角色功能理论”也同样适用于西方童话故事,例如《格林童话》。

普洛普将角色的功能分为了31种:

1. 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

2. 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

3. 打破禁令;

4. 对头试图刺探消息;

5. 对头获知其受害者的信息;

6. 对头企图欺骗其受害者,以掌握他或他的财物;

7. 受害者上当并无意中帮助了敌人;

8. 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

8.(1)家庭成员之一缺少某种东西,他想得到某种东西;

9. 灾难或缺失被告知,向主人公提出请求或发出命令,派遣他或允许他出发;

10. 寻找者应允或决定反抗;

11. 主人公离家;

12. 主人公经受考验,遭到盘问,遭受攻击等等,以此为他获得魔法或相助者做铺

垫;

13. 主人公对未来赠与者的行动做出反应;

14. 宝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握之中;

15. 主人公转移,他被送到或被引领到所寻之物的所在之处;

16. 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

17. 给主人公做标记;

18. 对头被打败;

19. 最初的灾难或缺失被消除;

20. 主人公归来;

(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西方童话故事)

21. 主人公遭受追捕;

22. 主人公从追捕中获救;

23. 主人公以让人认不出的面貌回到家中或到达另一个国度;

24. 假冒主人公提出非分要求;

25. 给主人公出难题;

26. 难题被解答;

27. 主人公被认出;

28. 假冒主人公或对头被揭露;

29. 主人公改头换面;

30. 敌人受到惩罚;

31. 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

以《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为例,故事一开始介绍了小红帽的名字由来和她的家庭背景,这就是普洛普说的“初始情境”。(“故事通常以某种初始情境开头。列举家庭成员,或者干脆是以提到名字或介绍其状况的方法引入未来的主人公。尽管这一情境不是一个功能项,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形态要素。”——《故事形态学》 P24 第三章 第三段)

小红帽外出为生病的外婆送蛋糕,这就对应着第一个功能: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妈妈叮嘱小红帽,不可以离开大路到森林里,这就对作为主人公的小红帽下了一道禁令,而这道禁令的作用体现在为下一步小红帽即将打破禁令而做铺垫。当然,普洛普所总结的角色的功能并不是固定顺序的,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顺序上的调整。例如小红帽的故事中,主人公离开家门后就遇上了对头——大灰狼,并且进行了这样一番对话:

“你好,小红帽,”大灰狼说。“你好,大灰狼先生。”“小红帽,这么早要到哪里去呀?”“我要到奶奶家去。”“你那篮子里有什么呀?”“蛋糕和葡萄酒。可怜的奶奶生了病,我要给她送吃的。”“你奶奶住在哪里呀,小红帽?”“进了林子还有一段路呢。她的房子就在三棵大橡树下。”

这就跳过了3.主人公打破禁令,而直接跳到了4.对头试图刺探消息及5.对头获知其受害者的信息。大灰狼从小红帽口中得知了小红帽的行程及目的,心中盘算好了加害小红帽的步骤。接着,他用花言巧语欺骗了小红帽,致使小红帽忘记了妈妈的叮咛,打破了禁令,离开了大路,进入了森林。从某种程度而言,她的做法也为大灰狼加害她需要做准备赢得了时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6.对头企图欺骗受害者,以掌握他或他的财物发生后,

3.打破禁令与7.受害者上当并无意中帮助了敌人同时发生了。这就是普洛普在第四章中提到的“一个功能项具有双重形态意义的几种情形”,当主人公所做出的一种行为具备了两项角色功能,“一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具有了新的意义,或者同时还保留着原有的意义,他的这种行为就具有了双重的形态意义。”

大灰狼到了外婆家把外婆吃进了肚子里,这就是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而小红帽在森林里转了很久,最后到了外婆家,主人公就与对头正面交锋了。大灰狼吃了小红帽后躺在奶奶的床上睡觉,正巧被猎人看到了,剪开了大灰狼的肚子,救出了奶奶和小红帽。就这样,对头大灰狼被打败了,最初的灾难及缺失也消除了。这就是普洛普所说的角色功能。

再举《约丽丹和约雷德尔》为例,在故事的一开始,作者就描述了一座古堡及一个老巫婆,并且说“每当有年轻人走进城堡一百步以内,他就会被定下来,一步也不能移动,直到巫婆来了才能将他释放;而当漂亮的少女走进这个范围,她就会被变成鸟儿,然后老巫婆会把她放进一个鸟笼,挂进城堡里的一间房间里。”约丽丹和约雷德尔是一对恋人,他们在一

次约会的时候误闯了巫婆的禁地,约雷德尔忽然被定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而约丽丹被巫婆变作了一只夜莺,带走了,临走时巫婆放走了约雷德尔。约雷德尔回去后的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发现了一株美丽的紫红色花朵,花的中央嵌着一颗闪闪发光的大珍珠,他采下这朵花捧着它走进了城堡;凡是用这朵花碰过的每一样东西都从魔法中解脱出来了,他找到了心爱的约丽丹。他一醒来就去找这朵花,终于在第九天清晨找到了这朵梦中的花并用它救出了约丽丹和其他被巫婆变成鸟儿的少女。约雷德尔带着他亲爱的约丽丹回到了自己离开已久的家,他们结婚后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也印证了普洛普的角色功能理论:有一道禁令,禁止年轻人靠近城堡—两个主人公离家外出—主人公打破禁令—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约丽丹变作了鸟并被巫婆带走—主人公决心反抗,救出自己的爱人—主人公离家寻找梦中的救命花—宝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握之中—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对头被打败—最初的灾难或缺失被消除—主人公成婚。

由此可见,普洛普的角色功能理论对于西方童话故事有着广泛的适用性,为后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是在现在,普洛普的理论仍然适用于世界各地的众多作品。

当然,普洛普的理论也有其缺陷,他片面强调文章、故事的形式,忽视了作品的内容和精神内涵,他将所有的故事套上了统一的模式,而忽视了因作者经历差异或时代背景差异而引起的作品内容的本质上的不同,因而其理论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其缺陷,不能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盲区。

篇三:外国童话故事

班级:0914 小组编号:091408

研究性学习课题

对外国童话特点、内容、内涵的分析研究

姓名:李锡涵

2010-3-7

摘 要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许多外国童话名篇以其简单易懂的表达形式和深刻入里的内涵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本课题将对部分欧洲,亚洲的近代童话名篇的特点、内容、内涵进行分析,挖掘其社会意义和哲理内涵。

关键词:童话、童话精神

目 录

摘要 ................................................................1

前言 ................................................................1

Ⅰ、选题背景与目的 ..................................................1

Ⅱ、研究步骤和方法 ..................................................1

1 绪论 ..............................................................2

1.1 童话故事的定义 ..............................................2

1.2 童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 ........................................3

1.3 童话故事的特点:童话精神 ....................................5

1.3.1 童话精神之一:幻想 ....................................5

1.3.2 童话精神之二:童话人物的精神力量 ......................6

1.3.3 童话精神之三:诗意的语言 ..............................7

2 对外国经典童话的具体分析 ..........................................9

2.1 较早期的童话:《安徒生童话》(Anderson's story),1805~1875 ....9

2.1.1 《打火匣》(The Tinder Box) ..........................10

2.1.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Great Claus And Little Claus) .11

2.1.3 《小意达的花儿》(Little Ida`s Flower) ...............12

2.2 现代童话:《犬夜叉》(Inuyasha) .............................14

2.2.1 形式及结构分析 .......................................14

2.2.2 内容分析 .............................................16

3 结论 .............................................................19

3.1 童话是面向所有人的文体 .....................................19

3.2 在人生各个阶段,对童话故事有不同的感悟 .....................19

前言

Ⅰ、选题背景与目的

童话,是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

从小到大,童话对我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奇幻的故事场景和动人的情节,在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从《卖火柴的小女孩》到《七色花》,一篇篇精彩的童话动人心弦。一系列的童话人物,如丑小鸭、拇指姑娘、皮诺曹、小意达等,无不以他们善良的精神品质打动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说,童话是我们童年的一部分。

并且,“90后”的我们也见证了一批现代优秀童话作品的诞生。他们大多以极具想象力的大手笔和虽朴实却灵巧生动的表达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中人物的精神力量与成长历程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思考。我们被童话人物的鲜明个性与真挚感情所打动,却也为作品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理性和人生思考而闭目深思。现代童话的蓬勃发展使我们对童话有了新的理解。

因此,对于这种既年轻又古老的文体形式,我们完全应当做一番新的探讨和研究。 Ⅱ、研究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为主。

第一步,根据所选课题的大致方向,我确定了一个可以准确概括我研究内容的课题:对外国童话特点、内容、内涵的分析研究。

第二步,我开始进行研究设计,拟写课题提纲,确定课题的具体内容。

第三步,我开始重读之前读过并喜爱的大量童话名著,选出典型例子加入到课题中。同时,我搜集文献资料,使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Wikipedia网络百科全书》等收集了关于童话的大量资料和观点,并仔细阅读和分析,加以吸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第四步,我开始撰写综述初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第五步,我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课题。

1 绪论

童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文学样式,如《小红帽》、《白雪公主》、《丑小鸭》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经常会有人对一些美丽的场景、事物发出这样的感慨“好美啊,像童话一样”,或者批评别人的空想“你不要老沉浸在童话里”。

那么童话到底是什么呢?童话具有哪些本质特征呢?

1.1 童话故事的定义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看法。

1) 洪汛涛在《童话学》一书中说:?童话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童话的性质是儿童的、创作的、幻想的。?①

2) 陈伯吹在《儿童文学简论》中说:?童话是文学部门中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和一种体裁。它植根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这一基础上,通过幻想,用假想的或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事物和现象的‘超自然’力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一般多采用‘拟人的’—也就是让动、植、矿物等等披上了人类的外衣,并且赋予了人类的思想和意识,像人类一般的生活着,活动着。它是个体创造出来的假想的故事。?②

3) 吴其南在《童话的诗学》中说:?童话是一种能引起少年儿童审美响应的假定性文学。文学性、以非生活本身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儿童性,是其三个基本的特点。③

4) 黄云生在其《儿童文学概论》中说:?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④

5) 台湾《中华儿童百科全书》解释童话为:?写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当作人来看待,让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朋友,让好的愿望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情都能发生。?⑤

6) 韦苇在《世界童话史》中说:?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荒诞性与真实性和谐统一的奇妙故事,是特别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具有历史和人类共享性的文学样式之一。??童话是以‘幻象’为一岸,以‘真实’为另一岸,其间流淌着对孩子充满诱惑的奇妙故事。??童话是以幻想滋养人类精神的故事家园。?⑥ ①

② 洪汛涛:童话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0页。 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56一157页。

③ 吴其南:童话的诗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④ 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⑤ 转引自洪汛涛:童话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24一25页。

⑥ 韦苇:世界童话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