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镇农村工作汇报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2019-01-10 21:10书业网

统筹兼顾 组拳出击 奋力开创区域农村工作新局面

——**镇农村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镇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作简要汇报。 近年来,**镇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把做好农村工作作为深化城乡统筹、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基础,把深化城乡统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方法,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保障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增强了农民群众生活幸福感。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区域农业逐渐进入高位运行,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农业现代化进程进入瓶颈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镇党委、政府结合区域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特别是针对田书记提出的六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按照“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富足化”的要求,确立了“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背景下研究和分析农村问题,以加快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为根本方法统筹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农村工作思路,提出了“三年完成城乡形态调整、四年实现农民收入翻番、五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入高端化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鼓励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四年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一)实施“一产扩容”,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多年努力,**镇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花木特色支柱产业。区域内花木种植面积达到4万余亩,花木种植率达到80%以上,实现年销售花木8亿元以上,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795元。但是,随着花木种植规模的扩大和花木供求关系逐渐达到平衡,花木价格逐渐接近峰值,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为此,**镇从2008年期积极试点探索了发展特色高效立体复合农业路子,在新河村推广了花木林下套种彩叶地被植物新技术,建立了规模达1500多亩的新河彩叶地被植物基地,在不影响原花木种植收入的情况下实现最高亩增收8万多元,整个基地年销售地被植物达1200多万元,帮助参与试点农户亩均增加纯收入6000多元;同时,在金星村建国路试点探索了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在光线阴暗不适合套种其他植物的密集树荫下增加亩产值6000多元,实现了单位面积的双倍产出效应。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大力推广这种特色高效立体复合农业模式,有效扩充单位面积的产业容量,从而带动农民大幅增收。

(二)积极探索一三产业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增加农民三产收入

依托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花木生态资源和国色天乡年800万游客资源,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乡村休闲度假产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发动农民采取自主经营、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第三产业发展,在实现一产业增收的同时分享三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目前,已通过实施幸福田园项目规划设计了幸福田园都市观光农业示范片,并成功引进了8家现代花木企业和圆和圆、悟行苑2家主题乡村度假酒店,协议投资金额近4亿元;依托踏水桥旧场镇改造启动了380亩云湖天乡现代农业示范片打造,进一步丰富了区域观光体验农业内涵;同时,结合村庄整治项目积极培育乡村会所群,在罗家院子先期引入的乡村酒店项目已经开业营运。可以说,**的乡村旅游产业已经顺利起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全域景区”的建设思路,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不断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一是规划设计“田园牧歌”旅游项目组团。选择区域内乡村风貌保持较好的区域(也就是欠发达区域),通过引导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开发和引进旅游策划投资企业,对项目区内水碾、溪流、步道、村落作一定修缮处理,增布休憩设施,引入牧笛、川戏、民俗等表演,连通绿道自相车体验项目,推出有浓郁乡村风味和川西民俗风味的坐牛车、滑竿、骑马、踏青、捕蝶、抓蜻蜓、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参与民俗活动集成旅游项目,深度体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并通过深度包装宣传引发区域新一轮乡

村游热潮。二是设计推出“鱼凫人家”项目组团。深度挖掘鱼凫渔猎文化内涵,在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和不搞大拆大建的情况下,选择区域内下湿漕田拦水回复湿地,通过种藕、投放鱼苗调整产业结构,构成湿地景观,开发垂钓、叉鱼、涉水捕鱼、泛舟赏荷、采莲等旅游项目,并整理院落开办乡村酒店,让游客亲临感受渔家灯火、夜听“渔女”婉歌、品尝渔家风味小菜,在游乐中赏乡景,体验鱼凫遗风。三是引入高端现代观光体验农业企业开发新旅游产品。采用高新农业技术、种植奇花异果,既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做出示范,又满足游客求知和猎奇心理,形成集科普、观光体验、品尝时令蔬果、购买奇花异草的新旅游目的地。总之,我们将本着全域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中国最美乡村休闲度假小镇的理念,根据区域实际合理开发旅游产品,形成旅游龙头企业带动下,主题游乐、高端休闲度假产业、特色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相互搭配、互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切实把农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实现农民收入水平新的飞跃。

(三)努力丰富农民增收路径,实现收入多元化

目前,**镇农民收入来源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民除种植花木和常规作物外,通过参加培训、学手艺等方式获得了一技之长,通常利用闲暇时节务工、经商、当花木“串串”,或者组成花木服务队承接花木移植、修枝、装卸等业务,逐渐呈现出收入结构多元化。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将主要通过三条措施进一步

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快速、稳定增长。一是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通过引入规模旅游企业、开发周边大型企业用工岗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扩大区域用工量,提供丰富的创业机会和完善的创业服务,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或自主创业,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农民参与资产资源经营。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农民使用已经确权的土地、房屋入股参与的方式,让农民获得资源资产经营性收入。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采取“35+8”或“35+25”的方式安臵,让农民获得一定的商业股权用房或高品质的富余住房,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出租房屋,获得财产性收入。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实现传统的农民向集农、工、商于一体的现代农民转变,加快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二、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体系,增强区域农业发展活力

以“组织化、信息化、高端化、效益化”为目标,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培育都市观光农业、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扶持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搭建农业产业信息平台、建立花木产业标准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在区域形成3只5个分区功能腹部、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产业群。

(一)加快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农业组织化程度

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两股一改”进程,进一

步明晰农村产权关系,鼓励农民用已经确权的产权、用益权入股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利用产改成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和专合组织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并通过这两类组织内部的信息分享和自我调节形成特色农业错位发展的优势,有效规避花木产业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花木特色产业的长久发展活力。

(二)积极搭建花木网络平台,不断提升区域农业信息化程度 一是充分发挥花木交易中心和花木服务中心两大花木电子商务平台作用。目前,通过这两大信息平台,已实现花木网上交易年销售额逾亿元。但是,由于这两大信息平台终端用户数量还相对较少,大量的花木供求信息不能及时送达客户和花农,信息平台的作用还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措施,发动花农申请成为花木信息平台的终端用户,通过网络扩大信息发布和收集渠道,不断拓宽市场。二是加强村级花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前期试点,区域内先锋村、永和社区已经完成了花木信息入户登记工作,先锋村已经通过**花木信息网免费帮助全村花农网上发布花木供应信息,有效解决了村内花木种植中小户、散户销售渠道单一问题。从今年起,我们将在全镇推广这一做法,通过村级组织搭建公共花木信息终端平台,全面准确地对区域内各类花木进行统计,既对外发布拓展市场,又对内发布帮助花农及时准确掌握供求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

构,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普通群众。

(三)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化农业示范企业,引领区域农业高端化发展

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新技术新品种优势突出的现代花木示范企业,培育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本土花木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建立花木实训基地,传授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普及新理念,赋予花卉苗木文化审美内涵,大力提高花木附加值,逐步实现花木产业高端化发展。

(四)探索建立花木标准化体系,始终占领花木生产销售前沿 积极与区农发局、花卉园林局联系,在全镇大力推广花木标准化生产,力争2010年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花木质量体系建设和价格体系建设,并依托全国首个为花木产业营销“量身定做”的市场服务与公共服务载体——成都**花木服务中心对外发布分类信息,大力提升**花木品牌优势。目前,桂花、银杏、紫薇、红继木等花木的质量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被全国各地广泛采用,同时,通过**花木服务中心发布的**花木价格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该类花木交易的重要参考价。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标准体系的完善,力争使**尽快成为全国花木的价格形成中心。

(五)加快构建花木现代物流体系,长久保持花木销售强劲势头

充分利用“二绕”穿越境内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邻近“二绕”的花木服务中心引入大型现代花木物流企业,打造中国西部花木集散中心。引导市场主体组建花木物流服务企业,实施花木装卸、搬运、移植护理等一系列标准化服务。整合工商、检疫、金融等机构进入服务中心,打造花木销售托运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客户对**花木的满意度,扩大知名度,从而长久保持花木销售的强劲势头。

三、加快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全面优化区域城乡形态 以全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集成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打造新农村综合体,全面优化城乡形态,加快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就地城市化。

一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全域整治、分步实施、组团推进”工作思路,以市场化运作和群众自愿参与为取向,确定全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3年完成的目标任务,整镇整村推进镇域城市规划区外4.2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并结合踏水桥、镇子场、团结桥、鱼凫桥旧场镇改造全面优化镇域城乡形态。二是全域规划,科学布点新农村综合体。结合产业发展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需要,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农业产业等特色资源,充分考虑乡村建设与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科学划分土地综合整治组团,规划设计报恩家园、幸福田园、古镇馨苑、先锋、团结桥、鱼凫桥等8个新农村综合体,分组团设计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等功能布局。三是高标准配套新农村综合体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高标准设计和建设新型社区水、电、气、讯、路、排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医院、市场、信用社、公共休闲场地、路灯、停车场、绿地和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配套。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实现项目区的田土平整化、水田格网化、灌排设施化。四是同步推进新农村综合体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新型城市化思路,依托区域资源和地缘分布分别规划主题游乐区、乡村酒店区、观光体验区、生态农业区、健康休闲区等产业特色区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设计区域风貌,规划土地综合整治方式,力求做到分区互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同时,运用土地整治后良好的耕种、灌溉和交通等条件,提出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具体措施、路径和方法,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集体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及配套产业,持续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用3至5年时间改变目前村落星罗密布、农民分散居住、基础配套城乡差异大的状况,形成8个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标准高、农民集中居住、产城相容的新市镇集群,并通过农田水利设施的标准化建设、花木园林景观节点打造、田园休憩设施的增补和绿道、步道向田园延伸,将区域真正建设成为城乡交融、产业互促、产城一体的现代田园城市,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全面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方方面面,需要从多个领域和多个环节组合

出拳,特别需要统筹兼顾,特别需要群众参与,特别需要开拓创新和持之以恒,对此我们有清楚的认识和对工作困难有充分的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按照区委本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努力开创区域农村工作新局面,取得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新业绩!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