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作文题材“以小见大”论文

叙事作文2019-01-14 17:33书业网

作文题材“以小见大”论文

摘要:作文题材的“以小见大”对中学生写好作文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学生的作文生动具体,不空洞乏味,又能体现文章深刻的思想价值,让学生作文轻松愉快,更好地表现生活,为社会服务。

笔者认为,理解并掌握作文题材的“以小见大”,对于写好一篇文章尤为重要。什么是“以小见大”,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这正是作文训练中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什么叫“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小题大做。具体地说,“小”是就题材而言,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是重大事件;“大”是就文章的主题而言,反应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二者都是来源于生活,而表现生活的。

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往往抓不住小题材,或不重视小题材,不会以小见大。他们认为除了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就没有材料可以写出有深刻意义的文章。其实质,就是看不到日常生活中貌似平凡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的“闪光点”,不能从一斑一点、一枝一叶似的小题材中发现不平常的社会意义、时代的风采。其实,这些小题材,就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大树上的一枝一叶,万丈高楼的一块砖。只要这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这片绿叶昭示了春天的来临,这块砖承担着大厦的重力,那么,它就值得重视,值得大些特写。所以,真正的写作高手,都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发现新意,提炼新意。

二、“以小见大”,常常要“大题小作”

以小见大,不是说大题材就都不可以写文章。有些学生作文爱抓大题材,这样做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大”有大的难处。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大题大作,由于范围大,写作时往往无从着手,或者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不着边际,效果很差。因此,对于大题材我们可以“大题小作”,方能达到写作目的。大题小作,又可以小中见大。从“一兵一卒”反映“千军万马”,从“一枝一叶”表现“参天大树”,从“一山一水”展示巨幅画卷,从“一斑一点”管窥全貌。许多文学大师的作品都采用了这种创作技巧。

三、怎样才能做到“以小见大”

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水平。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什么应该赞扬,哪些应该反对;什么应该表扬,哪些应该批评;什么是进步的,什么是落后的??作者心中一定要有个明确的标准。这就要学好政治课,学好辩证唯物主义,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离开了它,一切文章都会失去灵魂,就不会“以小见大”

其次,要善于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学生作文所反映的对象和内容。因此,要捕捉写作素材,达到“以小见大”,并就要善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既要专注于那些发人深省的重大事件,更要留神那些看似平常却又饱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细琐小事。只要这些事有意义,能给人以启示,我们就可以用来做写作的素材

观察生活主要是观察生活中的人。那么观察人的什么呢?观察人不仅要注意观察人的外貌——身材、长相、衣着特点,还要观察人的动作、神态、表情;不仅要观其行,还要听其言,逐步把握其个性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观察生活还包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要透过现象去发现事物的本质,绝对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深入研究探讨,其实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和启迪。其实观察的过程,就是“以小见大”的过程。

第三,要善于进行分析、思考、挖掘、提炼。要做到“以小见大”,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生活上。因为从观察到扑捉素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所以,还应提倡思考,由表及里的思考,这是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还要善于分析、发掘、提炼。大家都知道,食物必须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消化,才能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同样,观察到的生活里的事物也必须经过大脑的思考,弄清它们的本质和意义,才能从“小”中提炼出“大”来。

对事物进行挖掘、提炼,要学会联想,我引导学生从每天都看得到的黑板、粉笔、课本进行联想:有的同学从黑板联想到了绿油油的土地,老师就是辛勤耕耘者,同学们就像茁壮成长的禾苗;从粉笔联想到粉身碎骨贡献自己,给人类留下无尽知识的人;从课本联想到建筑大厦的一砖一瓦??因此,要将生活中的素材形成写作素材,既是作者在生活中观察的结果,又是作者在生活中认真思考、认识、提炼的结果。

综上所述,作文题材的“以小见大”对中学生写好作文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学生的作文生动具体,不空洞乏味,又能体现文章深刻的思想价值,让学生作文轻松愉快,更好地表现生活,为社会服务。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