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高效课堂研究总结性报告 (1500字)

总结写作指导2019-01-16 18:09书业网
安定区“高效课堂实践“2012年度规划课题

《高效课堂背景下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研究》

研究总报告

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嘴学校南锡君

一、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在本世纪即将到来的前夕,我国一些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以及国家教育部门,纷纷发表文章呼唤高效课堂。我们查阅了众多有关高效课堂教育的理论文章,充分探讨和研究高效课堂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及其重要性,进一步研究讨论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对学生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的培养。因此“高效课堂背景下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研究”成为研究的主题课题,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有关专家,用充分的理论根据论证了该课题的可行性,经过我们申报被列为安定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们本着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高度,将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研究,提出下列观点:

(一)从研究界定高效课堂,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的概念及内涵出发,全面总结分析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的培养与研究。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向和三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所以,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教学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而非工业产品,教学效率的量化或许永远是一种奢望。提出“教学效率”的概念,不是为了

“计算”,只是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比较正确的导向,理想的方向。当时间被用到极限时,教学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例如,一些体育迷,一谈起体育便会津津乐道,一遇到体育比赛便想一睹为快,对电视中的体育节目特别迷恋,这就是对体育有兴趣。一些老京剧票友们,总喜欢谈京剧、看京剧,一遇京剧就来劲,这就是对京剧有兴趣。所谓“打锣卖糖,各爱各行”,就是说人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在实践活动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那么学校教育就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倦怠心理,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从而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在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不断充实生活,诱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帮助、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开展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的教学研究。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实学生课内外生活,培养兴趣阅读,提供作文的素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篇不用笔写出来的文章。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所见所闻,有所思所感,才能产生作文的念头,正因为这样,学生们才有了写作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学生的生活,把他们引入生活,诱发他们在生活中产生“想写”的意识和欲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首先,丰富生活,诱导作文。丰富学生生活,使作文教学寓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中,为学生写作接通生活的源头,学生就能喜欢作文。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举办讲故事,词语接龙,或者是让学生为妈妈过一个有意义的母亲节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受到教育,又积累了素材,更为写作提供了材料。其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就是多样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心理特点,大胆地将游戏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玩得开心了,印象就颇为深刻,然后把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就

不觉得难了。第三,让学生博览群书,培养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作文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书读得多了,写起来就轻松容易,像有神仙相助。因此,学生只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推进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和他们一起共同多读课外书,培养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兴趣写作。

(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阅读空间,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创设浓郁的读书、写作氛围,是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们倡导“师生合读”、“班级共读”、“家庭同读”,形成三级阅读体系。设班级图书书橱,设写作展示栏,开展“书香班级”创建,让书香飘逸日常空间;加强完善图书室,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通过小手拉大手,创建“书香家庭”,让书香渗入日常生活。

通过三个体系的活动,营造了非常良好的读书氛围,涌现了许多爱读书、乐读书的学生、教师和家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用多种方式奖励优秀的学生、教师和家庭,使阅读写作真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立足主课堂教学,我们课题组开展了“阅读与写作教育”专题教学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还根据常见文学体裁的不同,进行了“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着重探索“读写互动”,力求摸索出具有文学体裁鉴赏特色的教学模式。在主课堂之余,我们结合“阅读写作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指导。培养阅读写作习惯。我们按照“精读一批、略读一批、自读一批”的方针指导学生使用教材,指导学生采用圈、点、勾划、评、摘录等多种方法阅读教材。同时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畅谈读书心得,展现个性品质。

另外,根据“有作文课无作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我们还要求实验老师尝试写作课的创新。“活动式作文课”、“写作论坛”、“合作式写作”、“现场作文”等新形式,层出不穷,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为推动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课题组的牵头下,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各种活动展览,讨论交流阅读体会与心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如在班级内开辟“班级读书园地”,展示评比;课堂开展“美文朗诵与推荐”,分享交流;开展自编随笔评选活动,鼓励个性化的设计;学生会开展了“我为大家荐书活动”及“我最欣赏的作家”评选活动;定期展示读书心得及作品;发动师生进行“教室文化”与“手抄报”展评,打造文化校园;“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等。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在活动实践中,我们坚持了活动的系列化、程序

化及长期性。自2013年8月开始,我校确立每年的十月举行“经典诵读”活动,每次比赛实质上是对阅读与写作教学成果的一个展示,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又成为学生的榜样,实现了比赛评选与平常教学的相互促进。

(四)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评价方式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着重进行“分层”作文评价改革。改革作文批改方式及要求,从卷面、结构、构思立意、材料选择、语言文采等五方面评分,其中每个方面各分四等级。评价主体也集合自评、他评、组评、师评,让学生在多重标准下思考得失。让作文批改,体现层次差异。

其次,我们尝试进行“发表式”讲评。一级发表:在班级中朗读优秀作文。二级发表:在班级作文园地张贴。三级发表:向校刊及校广播台、校网推荐。四级发表:向报刊杂志推荐。班级内均张贴优秀期刊杂志的邮箱集锦,鼓励学生投稿发表。通过发表式讲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有充足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阅读、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摸索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叶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我们要求学生以读带写,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写中知读;亦读亦写,联读悟写。真正体现“厚积”才能“薄发”,写作才能有文化底蕴。

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根据开题报告,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以“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阅读空间,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具体采用:

(1)文献综述法:查阅资料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理论依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2)抽样调查法:以随机为原则,从研究对象中抽取项目进行调查统计,据此分析问题,总结原因。

(3)个案研究法: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中问卷调查,获取信息,为课题研究的全面实施和推广提供借鉴。

(4)实践归纳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个案实验研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我们的研究水平上升到一

定的理论高度。

(5)教育调查法: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育调查经常采用。

同时,我们在学校利用一切机会,采用一切尽可能采用的方法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与写作兴趣的培养,注意重视平时学生写作的指导,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课题研究的参与者都是基层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形成研究对策,具体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2.4至2012.7起步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制订课题方案,整理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组织课题组成人员召开课题开题会,讨论决定人员研究分工和任务;

3.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组织修改、完善方案,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制度。

第二阶段:2012.8至2013.8研究实施阶段

1.讨论各课题研究成员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基本策略,确立子课题组,并完成子课题方案。

2.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

3.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推进常态研究下的典型课例、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定性分析,小结成果,形成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4.广泛听取意见,完善研究方案。

5.整理有关信息,进行子课题研究,形成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13.9至2014.1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

根据研究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对照计划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在全校推广实施,形成实验报告,进行课题总结,举行结题活动。

第四阶段:(2014.2至2014.4)课题研究材料整理、课题成果鉴定验收阶段

1.进行课题总结,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论文、软件等。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论文,形成终结性成果,申请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3.整理数据、资料,完成系列论文、课题研究总报告。

4.做好课题结题的相关工作,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总结交流本课题研

究的经验和特色。

三、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是一个长期以来教育界努力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目前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迫切现实课题。高效课堂背景下兴趣研究我们吸取前人对兴趣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感悟,在做了充分的调查、总结,着手从教师引导、创造条件和学生溶入作文情境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与阅读兴趣的问题,以期对目前高效课堂的推行和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一)我们是如何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呢。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针对教师指导、教材方面、学生自身方面、社会方面、写作训练、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学生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写作与阅读兴趣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根据教材安排我们摸索总结出三种阅读课型:精读赏析课、阅读活动课、阅读研究课。精读赏析课是学习知识技能和读书方法的基础课,侧重于阅读积累与赏析,教师占主导地位;阅读活动课是精读赏析课的延深发展和有机补充,侧重于阅读赏析与交流,学生占主导,活动形式可灵活,可读可写可演;研究阅读课则注重方法运用和能力拓展,以探究问题的过程为中心展开,展示结果为写作。三个层级的阅读,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高效课堂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引导学生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封闭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究,和互相交流,合作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投入到阅读与写作中去,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兴趣阅读,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听记,缺少交流,很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训练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收效不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阅读教学没有兴趣,他们就不乐意也不会真正地投入到阅读思考之中,阅读能力的训练也就无从说起。因此,要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出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我们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的快乐。精美的散文立意高远,感情真挚,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优秀的小说情节曲折,主题深刻,优美的诗歌凝炼,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我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使其对阅读产生兴趣,其次要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激发兴趣,如读书竞赛、

阅读心得会展评,读书报告会,名著讨论会等,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产生兴趣,最后,教师的要有感染力,要让阅读的课堂充满激情,努力把以往枯燥的讲授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意味无穷的高效课堂,要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思想、去交流、去争论,去写作,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产生思想的火花,使阅读教学本身充满趣味。

(二)我们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在作文课上,我们即安排开展一些既学生喜欢又包含作文规律的趣味性活动,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序、有效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活动,建立感性或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述感受、表明态度、表达见解。如开展戏剧表演、诗歌朗诵会、辩论会、宣传标语大赛等,一方面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顺势利导进行写作指导。教师应当掌握动机理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拥有作品,在开放式作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教师应当及时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化的设计,也可适时地进行集体作文,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特别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影响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的一些问题,使我们的教学付出很多而收效甚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学,落实新课标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为学生的阅读训练的落实提供保证。

此外,我们还提倡读、赏、创“套餐”作文,是指用日记、周记形式,将文章的阅读、鉴赏和个性化写作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或“一条龙”)训练方式。其基本形式是:要求学生每周坚持阅读摘抄一篇好文章(千字以内的精短美文),并简要写出摘抄理由;每周坚持写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或每周创作一篇较高质量的文章,既可“与大家写同题作文”也可“与大家唱对台戏”。其中读是“吸收”,赏是“内化”,创是“表达”。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使学生敢学敢想敢写。

最终培养学生“以书养气,以写促长”。在良好的阅读与写作氛围的熏陶感染下,学生好读乐读,老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最终形成“学生文雅,老师儒雅,学校高雅”的良好形象。学生的阅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由被动阅读转向自主阅读,阅读量及写作水平有很大提高。

随着课题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校语文教师队伍茁壮成长,梯队发展。

其中课题组教师多次多次发表论文,并执教学区优质课比武活动,多次执教公开课。多人获教学优秀奖、、教学新秀、骨干教师等称号。

四、课题研究的新思路、新举措

要写好的作文,离不开广阔的思路,而多读正是拓展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之源泉。多读了,准备作文的“米仓”丰富了,选择的空间也就开阔了,写出来的文章就更新颖了。当然,高效课堂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教好学生作文,并非易事,但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我认为,“培养阅读兴趣——积累作文素材——借助范文习作”这一流程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首先采取激励措施,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

1.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本学期来,我们创办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阅读书籍,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所需书籍。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学会分析,掌握方法。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更何况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是因为同一个兴趣而来的。我们要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上,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

2.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鼓励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实事求是。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的美,自然的一切都是灵感的源泉,难得的时机,捕捉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条理性。这样学生作文就能表达内心的真情,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

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有意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书报、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中的相关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研究的理论成果、新成就

(一)在课题研究与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论文,对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中小学兴趣教学培养的可行性、适用的范围以及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

1.课题负责人南锡君撰写的论文《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学习古典诗词培养人文情趣》2012年9月在《课外阅读》发表;论文《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状研究》2014年2月在《赤子》杂志发表。

2.康学峰写的论文《打造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2012年5月在《神州》杂志发表;《谈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法》2013年6月在《神州》发表。

3.李欣嵘撰写的论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在《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中发表。

4.燕云霞撰写的论文《开展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在《现代阅读》杂志2013年8月发表;论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2012年4月在《文教资料》发表。

众多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教学案例等形式呈现出来,为培养学生兴趣阅读与写作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二)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总结出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1.教会学生博览群书,以读带写。所谓“以读带写”,就是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切,两者互为条件和结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是写作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人提示出来一条写作的经验就是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语言的积累涉及作文的取材,语言技巧的借鉴涉及作文的写法。所以我在教学中决定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

2.荐强扶弱,分享成功的快乐。现在孩子接触最多的是记叙文,教给记叙文的写法才能真正的写出让自己和别人满意的文章来,不然再多的生活领悟也是无

济于事。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喜欢写想象作文,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确实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但是,当同学们写想象作文时又往往感到茫然,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展开故事。所以在教学生怎样才能写好想象作文,怎样才能有话可说。我们将好的作文推荐给大家看,采用荐强扶弱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快乐。

3.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耳听、目见、手动、心想,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满足学生的写作需要。在讲评作文时,圈出写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当众诵读表扬,力求每篇都指出“闪光点”,不断点拨,并适时、恰当地予以肯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其他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六、课题研究的社会影响

1.课题组成员的调查研究带动了一批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研究和改革者,是众多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是课题研究成果无形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中小学校是培养学生兴趣写作与兴趣阅读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近几年来在课题组的积极研究和推动下,学校各种形式课题研究正在蓬勃兴起,这对促进我校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对我校传统教学制度变革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针对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措施,充分体现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2.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喜欢阅读、善于写作的优秀学生。通过实验,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表现在:学生对事物有了较广泛的兴趣,有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解决问题时,养成思维的发散性、集中性与新颖性,并逐步养成主动地、多渠道的求知习惯;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喜欢动手,善于把事物重新排列组合,创造新的事物;想象力丰富,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有创造力,不怕困难,有获得成功的自信心,创新的同时更加扎实了学生的基础,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一)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惑。

首先是忧虑,因为在当今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升学率的关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受到了忽略,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的事件却层出不穷,再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其次是思考。课程改革在发展中,教育在发展中,科技在发展中,社会在发展中,有效教学的标准和内涵也会处于辩证的发展中。有效教学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永远的牵挂。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反思。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中,加强高效课堂的研究,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也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题研究活动的结束。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有许多:1.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研究中,虽然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和改革,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今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还大有文章可做。2.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虽然充分挖掘教材、关注教育时事动态,对学生兴趣阅读与写作进行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在许多兴趣方面的培养不容乐观,这些充分说明,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推进兴趣教育的范畴。3.在现实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育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模式,但如何有机整合,发挥素质教育的整体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二)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对学生兴趣阅读与写作研究中的困境

1.课题研究中困境一: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够。

课题组教师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欢迎,并将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为课题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但课题研究作为我们中小学新兴的研究形式不够完善,课题组成员没有接受过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系统指导,对课题研究普遍不适应,因而对课题研究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教师的研究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修炼的过程。

2.课题研究中困境二: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在教育进程中的缺失。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正好迎来了教育改革的好势头,其实重视高效教育改革已经展开,但是在课题研究与实施的过程中还是面临着许多困境。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我们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之间一直处理不好,然而纵观更新课堂改革,不难发现,大家对它的理解往往差异很大,有时甚至还相当偏狭。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结合我们学校教学的现状,今后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进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锻造出一支高素质教师的队伍,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第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高效课堂教育改革的精神实质,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进素质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也不断的暴露,如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这就是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深刻领会课改精神,有效地把高效课堂理念与自己的课堂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是教师自主地学习,也可以通过研讨、听课、交流等形式进行。引导教师在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中,既逐步更新了教学观念,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帮助学校建立、健全原有的以学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平台,尝试开展协作交流,争取建立起网络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带动有成就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找到再上一个台阶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时帮助教师和学校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保障高效课堂健康发展。

第二、力争把课题研究打造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助推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最佳平台。

我们在学校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了。总结两年来的经验,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课题研究上,引导教师在课题上突出以质取胜,围绕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力争把每一个课题做实、做好、做出实效。从而,让我们的老师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成长起来,让课题研究为新课改的教学课堂提供科学的保障。

总之,在高效课堂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的研究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长期探索的课题。相信经过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一定会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涛涛,《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新课程学习》2012年8期

2.孟宪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2012.11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