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

六年级作文2019-01-18 13:33书业网

美国小学作文教学

写作困难已经成为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美国学者Graham和Harris等人认为,小学生写作困难是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严峻问题Ⅲ。美国小学教师面对这一挑战,加强并积极改革作文教学,创造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特点

美国各小学非常重视写作教学,普遍开设了写作课程。教师们重视儿童语言能力综合的、整体的发展,小学写作教学是与阅读、说话和听力教学同步进行的。

在美国,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有关课程的指导书一般都会列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供教师参考。语言课程指导书对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规定。

美国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写作,在写作中自己反思和总结,最后形成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教师常常布置或者指导学生选择一些研究性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必须思考和分析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作文写作任务。

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1 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美国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提倡在作文中体现新思路、新想法,提倡提出独特见解。在“创造性作文”的写作中,教师运用“观念启辉器”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展开联想,开拓作文思路。

2 命题灵活,关注实际。美国教师在命制作文题目、布置作文任务时,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学生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想象力及生存技能。 3 强调交流和合作。美国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交互性,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分享想法。在构思、写作、修改阶段都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通过适合学生的合作形式来进行作文教学。

4 注重即时评改和反馈。在作文评价中。美国教师常常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他们常常采用“作文评议会”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即在教师主持下对学生作文进行集中评改和讨论。评改会既可以评已经完成的作文,也可以评正在写作中的作文,形式比较灵活。

二、独具特色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为了克服写作困难,提高写作能力,美国中小学教师创造出了一些独特的作文教学方法,下面对常常采用的三种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1 作家工作室训练法。近年来,人们强烈批评小学作文教学强调

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强调句法结构而不重视真实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这些批评促进了作文教学界的反思并形成了对作文本质的新看法和新的作文理论,过程写作教学逐步兴起,学生作文从构思、初稿、修改到定稿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都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作家工作室训练法”走进了小学课堂。美国学者Calkins对这种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现在,“作家工作室训练法”已经成为美国小学作文教学领域的一种流行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激荡思维,酝酿主旨。与传统作文教学强调拼写、语法和句子组织不同,“作家工作室训练法”一开始就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就作文内容进行讨论,通过提问、讨论来激荡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使学生形成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并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拟定大纲,再次修改。在对材料、观点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并形成文章主题和主旨后,学生删除无关的材料和观点,写出文章大纲。于是,分组讨论大纲,互相给予评价和修改建议。个人根据小组讨论得到的建议修改大纲,然后,把经过修改的大纲交给教师,教师评价大纲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再次修改大纲。

(3)写出初稿,互相修改。根据大纲,学生撰写初稿。在学生写作中,教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使写作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根据评价标准,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评价作文,提修改建议,互相修改文章。教师评价初稿,并提修改建议。

(4)根据建议,修改定稿。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写出第二稿。教师根据标准评阅并提修改意见后,各个学生根据建议再作第三或第四次修改,直到达到及格以上标准。

(5)打印成书,分享成果。教师把学生作文的定稿打印出来,配上封面、封底和插图,装订制作成书,并分发到全班每一位学生手上,供大家学习和分享。这使学生体会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

整个作文训练流程可以概括为:思维激荡一决定主题一写出大纲一互相评价一教师评分一再次修改大纲一形成文章初稿一互相修改一教师对初稿打分并提出建议一写出二稿一教师评分一定稿一打印成书。 该作文教学法重视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教师的个别指导,并且与同学进行了充分交流。它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2 合作创造性作文。创造性作文教学最早见于美国爱荷华大学1897年名为“诗文写作”的想象性写作课程,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它作为一门学习课程,专门进行想象性的写作创作活动,如创作戏剧、小说诗歌等。最近20多年来,这种作文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层次教育的作文教学中得到广泛传播。小学创造性作文主要是故事诗歌的写作,类似于我国小学记叙文叙事诗写作。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写作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独的个人活动。作者心中必须有读者,而读者影响着作者及其作品,这就意味着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因而作文教学应当倡导交际与合作。 合作创造性作文是指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创造性作文教学。这种小

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合作和创造的机会,使作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学交际活动和一种创新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同伴合作学习,小学生体验了写作的整个过程。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作文质量。

合作创造性作文的教学方式有:合作写作,即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每一项写作任务;合作发表,即在个人作文的基础上合作写出一篇新的作文;合作修改,即在修改过程中相互提供帮助;相互支持,即在作文的整个过程中自愿相互帮助。这些教学策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教学目的和需要加以采用。

一般认为,小学生的合作创造性作文教学包括以下主要环节。 激发思路:教师积极创造情境,包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开拓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自己的故事叙事诗写作思路。合作创造性作文教学主张不对学生的思路作任何约束,让学生自由发挥。有些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话题供学生选择写作。运用图片和绘画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激发叙事文的写作思路。

合作写作:学生采用合适的合作方式,尝试进行写作。它可以是合作写作、合作发表,也可以是相互支持,教

师让学生通过合作写出创造性作文来。

共同修改:即相互阅读文章,提出修改建议,由作者本人修改或者小组成员共同修改。

提交定稿:在完成修改任务后,学生向教师提交最后定稿。

评价反馈:教师对作文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和进一步修改建

议。

3 口述作文。在小学阶段,美国的书面作文教学是与口述作文紧密结合的。虽然近年来随着各州加强了州范围内的作文评价并制订了量规,使得教师更加重视书面作文,但是口述作文仍然是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口述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书面作文的必经阶段。口头说话应当与书面作文相互配合。口头说话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写作能力也是较好的。

美国学者Mahoney提出的小学口头作文表达训练内容有以下几点。

(1)连续说训练。即鼓励和激发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教师创造气氛,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对学生而言,口头作文不仅仅是说话,而且是一个语言纠正和学习的过程。

(2)发音、语调训练。只有通过开口说话,才能使语音、语调得到矫正,而正确的语音、语调是交际正常进行的一个基础条件,是口头作文被别人正确理解的前提。

(3)纠正说话错误训练。口语上语法的错误常常不可避免地在书面写作上表现出来。好的语言是一种习惯。它是实践习得的,而不是语法规则讲解的结果。通过说话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扩展词汇训练。在母语背景下,学生掌握的口头词汇比书面词汇更为丰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首先运用好他们掌握的口头词汇,然后逐步转到运用书面词汇。通过口头造句的方法,可以扩展学生的词汇,

从口头作文转到书面作文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所有的作文训练基本上都是以口头作文形式进行的,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地口头表达出来,并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句法给予适当的矫正。在二年级,口头作文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到了三年级,书面作文才逐渐出现。在整个小学阶段,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三、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对于解决小学作文困难问题,提高作文的创造性,美国教师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给予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重视作文教学的开放性。美国小学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在作文命题和布置作文任务时,以命题灵活、话题开放为特色,学生常常可以自由选题。在选好作文题之后,学生们开始收集材料,独立写作。相比之下,我国的教师注重控制学生的写作主题和思路,作文命题也较为刻板和僵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 关注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通常并不是要求学生在课内当堂完成作文,而是在课外持续一段时间完成后再提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伴对作文提供了意见和反馈,作文写作得到了全程的支持。这样做不是基于考试,而是基于写作和生活本身的作文让学生真正体会了快乐和成就,这对学生的写作将产生终生的积极影响。我国很多

小学基于应试的作文教学显然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 强化作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相互评阅和修改作文,使学生在集体融洽的学习气氛中发展写作能力。在写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这对学生写作思路的打开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作文初稿完成后,同伴反馈是美国写作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获取修改信息和深化写作主体的读者意识的有效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借鉴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对我国新的小学语文课程作文教学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4 及时反馈修改建议。美国小学教师非常重视作文修改。他们认为,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有效果。如果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对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作用就会减小。因此,美国教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给予及时反馈,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修改作文和提高作文质量。

引用】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2011-08-14 22:13:35| 分类: 美国|字号 订阅

本文引用自了然《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课间休息,读了一遍孙惠军老师寄来的这篇谈儿子在美国接受小学教育的随笔。得到的感悟非常鲜明:整体地说,中国的孩子,就这样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什么这样肯定呢?因为美国小学的人文教育,是尊重人性、呵护人性、培养人性、提升人性的教育。中国小学的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强调党性的教育。孩子们除了接受祛人文技能训练外,接受的是服从国家,而不是监督国家;是听命权力,而不是改善权力这种扼杀人的创造能力、扼杀人之为人的责任感和自尊心的教育。――利华 2011年8月6日】

10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

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面对与中国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究竟是教育学者的危言耸听,还是对人与教育之间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我们中国人是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应该怎样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学习二战史,美国老师竟然让10岁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牵着10岁的儿子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机时,心中就充满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把他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个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最少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到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多少专家也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出色,而基础教育绝对不如中国扎实。

直到我把儿子送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内心的忧虑终于得到证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在学校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是不用再学了!面对她那双充满笑意的蓝眼睛,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是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负担,孩

子精神上就更松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他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时语噎: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儿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饺子是文化吗?

饺子?文化?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功夫,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

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我这个虎头虎脑、从来就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只是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

是不是?儿子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心中始终疑疑惑惑:弗丝老师希望他们进入什么境界?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这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开始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理解。老师正是在是通过这些设问,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引导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情景: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有些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前些日子,我在博客里收到深圳一家青少年报编辑发来的纸条,问我“美国小学生写什么作文题”,我还真一时无法回答,来这两年了,孩子在家好像从来没写过什么正经作文,这可不像在国内,小学生每周会写一篇大作文,平时或许还会写两篇小作文。我只好回复这位编辑:暂时无法给出答案,但这是个很好的话题,估计国内老师、孩子及家长都对此感到好奇,等与女儿沟通后再答复,或,写个文出来。

为兑现承诺,我立马与女儿聊起了这事。没想到,女儿居然也一头雾水,说只有一个“writer'snotebook”(写者散记),里面写了些东西,还有一个“researchproject”(研究报告),可以算是个大作文,但那不是一次写完的,而是用了整个第三学段(一学年共四个学段)的所有写作课才最终完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等着女儿把这些“实物”带回来,好有个感性认识。但孩子对这事没怎么上心,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总算让我看到了“庐山真面目”。

看完后又与女儿聊,根据这些“实物”及女儿的介绍,总结如下:

一、美国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比较偏重“研究性”的成果汇报。

美国小学生撰写“研究报告”事,在我以前的博文里有过不止一次的介绍。有博友跟评说:这样的内容和篇幅,已经相当于国内大学生的论文。这种评价也许有些夸张,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研究报告”至少比国内小学生每周一篇的“大作文”可真是要“大”了一些。它不仅涉及内容比较深、广,而且耗时长、磨工大,非一日、一周、甚至一月可以完成,常常要拖上好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个“大作”,我有博文称这是“慢工出好文”。

做这样的研究课题时,孩子们要经过选题、立意、研究、找资料、架构、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一系列“工序”,最后还要向大家展示(present)自己的成果。

经过这样一通“折腾”,已远不是“写作”那么简单,孩子们通过自觉的“探寻”、“研究”,获得了许多书本里暂时还没涉及、也许永远也不会涉及的知识,很有成就感。

拿这次的“研究报告”为例,选题范围很广,仅种类就有:famouspeople(著名人物),sports(体育运动),history(历史事件),places(名胜名景),nature(自然生态),humans(人体构造),animals(动物生灵),invention(创造发明),other(其它)。每个种类下还有小范围,可供学生参考和选择。

选题参考:以粗黑线分出大类区域,每个区域的中间,画着红框的是类别名称,红框的四周是可选小项。

据女儿自己说,她是经过了好几次“缩小范围”,最后才决定研究“pyramids”(金字塔)。

在她研究报告的“卷宗”里,有许多资料,貌似从英特网上“挖”来的。她自己写出的研究报告,还都是用电脑打印的,版本至少有四稿,每稿都保留着,可见日趋成熟的痕迹,内容越来越完善。而所有这一切过程,都是在学校完成的,老师会有适度指导,学校提供电脑等硬件,只有上网查资料占用了家庭资源,但也是她自己独立完成,家长没帮上任何忙。

封面:

相关资料中的一个:

研究报告的第一稿(只有一页,眉毛胡子全在一起了):

第四稿(共两页,内容包括“引言”、“神秘与线索”、“神奇的埃及人”、“伟大的构造”、“牢固的防护”、“卓越的艺术”及结语等部分):

据说,最后成型之作是一张报纸,学生自己当“美编”,三栏排版,找来相关图片做插图。

作品已交老师,还没拿回,暂时无法看到真面目。

二、平时的写作随笔确实很“随意”,老师并不打分,只是偶尔抽查,翻阅一下。

我看了她带回来的“journal”(日志),完全是信手涂鸦,什么都可以成为记录的主题,一件往事、一群蚂蚁、一次心情、一个作者、一次幻想??总之,什么触动了自己,就可以记录什么,完全像“心情日记”,篇幅没有规定,有长有短,但大多还不算太短。有的还是“未完成”状,只是几句话的提纲,注上了“待后补”。

我猜,老师只是想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练练笔而已。这样的随笔,貌似让孩子随心所欲,其实却反而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选题能力。正所谓:握起拳头,什么也没抓住;伸开五指,捧住了整个世界。

随便抽取其中一篇:“TheGroupofAnts”(一群蚂蚁):

“AdditLater”(待补充),呵呵:

三、习作与传授知识相结合,实用性强。

记得孩子是从四年级开始,在校跟着老师学习诗歌,欣赏之余,也会有些小创作,当然基本上是处于“临摹”状态,照着葫芦画个瓢,但那些思维无羁的句子,往往让成人为之惊叹。

女儿最近一次的诗歌小集,被拿去放在学校的长廊里展示,据说她们班只有两位同学的作品被拿去展示,虽说是个荣誉,但总拿不回来,也有点让人着急。我叫她去催了老师几次,总想让她拿回来让我仔细读一读,也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但老师却说要放到这个学段结束才能让拿回来,没办法了。还好,上回去参观中国画的画展,得以看到诗集的真面目,特意拍了几张图,先放这里展示一下,里面的详细内容恐怕得等她把它拿回来后再酌情向大家介绍了。

诗歌选集的封面:

这是展示牌里的一个介绍。学生所用到的诗歌创作技巧有:感知体验、头韵词组(每个词的声母相同或相近)设问反问、比较(明喻、暗喻),重复排比等等。

此外,经过一段时间的诗歌学习和创作,老师在班上为同学们开了一次个人作品展示会。家长应邀观摩。

据介绍,孩子们学习和创作的诗歌大概有这么几类:

一是poemsofhope(希望之诗)。比如,在医院里看到一盏明亮的灯、在坟地里看到一束惹眼的小花,这些都可以隐喻希望。

二是poemsofdreams(梦想之诗)。还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长大后干什么”,而且还有颇具挑战性的各种想象

三是poemsaboutrelatives(关于亲属的诗)。用诗来描写自己的亲属,女儿写的是她的表妹,我妹妹家的孩子。

四是alliterationpoems(头韵诗)。女儿说,老师给他们介绍了一首诗,全诗都用的一个头韵,想必很有意思。

五是poemsofacertainobject(拟物诗)。把自己设想成一个物体,然后描述生存状态及情感。

六是recipepoems(配方诗)。我已写博文介绍这类诗──美国老师让孩子为心情配方,此处不再赘述。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