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演讲?w洋节日》

演讲稿2019-02-22 04:56书业网

篇一:使“节日演讲”让人们乐起来

使“节日演讲”让人们乐起来

庆贺节日,必有演讲。发表演讲的目的,就是要表达对节日的热烈祝贺,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为人们送去欢声笑语。那么,怎样演讲才能使过节的人们乐起来呢? 1、敲响开场的锣鼓与一般的演讲相比,节日演讲尤其注重开场气氛的渲染,即一开场就要锣鼓喧天,把人们迅速带入节日现场,让人们欢乐起来,愉悦起来。敲响开场锣鼓是节日演讲成功的起点。那么,怎样使开场的锣鼓响起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重点词的修饰,让开场的语言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如学生代表李君在《老师们,节日好》中讲道:走过了夏天,迎来了秋天。在这金风送爽的季节,我们盼望,就像花蕾盼望绽放,就像孩童盼望过年,终

于盼来了教师节。在这个让人仰慕的日子里,请允许我向全体老师表达我心中最最热诚的问候和祝愿问候一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祝愿一声:无悔奉献人生的老师们,你们节日好! 你听,演讲者几乎对每一个重点词都作了修饰:秋天是金秋送爽的季节,教师节是让人敬慕的节日,对教师节的盼望,不惜用花蕾盼望绽放孩童盼望过年两个比喻去状写,称老师是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无悔奉献人生的老师。由于有了这些词语精心的装点,就使这段开场白激情飞扬,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不仅使老师们兴奋不已,也让所有的听众欢欣鼓舞。 2、唱好节日的赞歌节日演讲是使人感动的演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唱好节日的赞歌,就是要带着感情去唱,唱出感情来,给人以节日的快乐。具体地说,不论是在演讲中叙事,或是发表议论,状写景物,都要动情于心,动情于人。如《在护士节庆祝会上的演讲》: 虽然我们的工作既平凡又普通,可是它和千百万人的幸福紧密相联;虽然我们的工作既辛苦又劳累,可是它和千百万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是吗?朋友们,护士与每一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你降生到这个世上时,第一个迎接你的是我们护士;当你病魔缠身时,为你解除痛苦的是我们护士! 短短的一段演讲,在陈述护士与每个人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时候,一句一个我们护士,两次重复,表达了一个护士对自己职业的爱,对自己岗位的爱,唱出了护士的自豪与荣耀。<br>再如《在紫阳县庆祝老人节大会上的祝词》:在跨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你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余热生辉,壮心不已。三通建设有你们的心血,山地开发有你们的足迹,企业复活有你们的卓识。你们的行动给人以力量,你们的精神给人以鼓舞,你们理当受到全县人民的爱戴与尊重。 这虽是一段议论性演讲,但并不缺少情感,用你们的&&这些句式,排比出对老人的赞美与敬仰,讴歌了老年人壮心不已、老有所为的品格。 3、精心组织短语、短句,节日是欢乐的日子。节日演讲,是通过表达对节日的祝贺,为节日的欢乐气氛增光添彩的演讲,这是演讲者必须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因此,节日演讲不仅要篇幅短小精悍,句子也要力避拖沓散漫,要精心组织以四、五、六言为主的短语、短句。这样,才能营造出欢乐的演讲节奏,与节日气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在神圣的劳动中创造希望》,在讲到劳动创造历史和文明时说:我们的先民们挥动石刀石斧,燃起篝火,斩除荆棘,团结一心,呼啸呐喊,猎获野兽,拾回野果,&&朝朝暮暮,岁岁年年,一步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野蛮走向文明&&< 选用短句、整句、运用对偶排比,欢畅轻捷,再现了我们祖先的劳动场面,历史的巨幅画面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为五一劳动节渲染了气氛,涂上浓烈的一笔,使我们感受到劳动的神圣和伟大。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二:过洋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不久前,一些抵制过洋节的行为再次引发关注,温州的校长们收到了一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的教育局通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抵制圣诞,西北某高校封校抵制圣诞……该不该过洋节,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过洋节是否为文化媚俗,如何在传统文化节日中重拾文化基因,找回文化自信,每

每在节日来临之际,这样的讨论就会不绝于耳——

过洋节带给我们的思考(深聚焦)

本报记者 郑海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8日17 版)

愚人节搞怪、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装点圣诞树,过洋节已经走进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或为谈资,或付诸行动。

过洋节背后的行为动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理性看待洋节?中国传统节日发展到现在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洋节的盛行,给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怎样的思考?含蓄的中国人需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洋节为何受欢迎?

小张,24岁,刚从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回想起去年万圣节的场景,小张难掩兴奋,“与新同事们平时交流不多,这次一起制作南瓜灯、参加变装舞会,大大沟通了感情。”

“参加工作后,压力骤增。上班很累,下班后同事各回各家,没有太多放松与交流的机会,节日刚好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多一些理由去聚会、放松、交流感情,何乐而不为?”小张说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这些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孩子已经工作成家,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互相几乎没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肉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夫妻间的感情逐渐?淡了?,跟孩子的共同语言也少了。西方节日强调的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带来了一个情感出口。”向大妈说,“在圣诞节,我们会给孩子礼物,来个亲子互动;情人节我们老夫老妻也会出去购物吃饭,其乐融融;父亲节、母亲节我们会向父母表达感情,孩子也会给我们礼物,向我们表示感恩、表达爱意,家庭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是很普通、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热爱中国的文化,过这样的节日并不是崇洋媚外。理性和客观来讲,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美好的气氛中表达欢快美好的情感、向往和追求罢了。”向大妈说。中国人在越来越热衷洋节的同时,每逢中国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从春节大团圆、元宵闹花灯,到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明月,无一不是张灯结彩、合家欢聚、举国欢庆。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我们并没有因为过洋节就忽视和遗忘自己民族

传统的节日,洋节之盛,并不代表传统节日就式微。知名学者张颐武分析指出,中国年轻人过圣诞节并没有太多宗教和文化的含义,对于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没有太大的冲击,两者并不矛盾。“春节还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事实上,强调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过不过洋节,并不是不可共存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怎样更受欢迎

古人根据四季物候的变换,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又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定为“节日”。有民俗专家指出,这些植根于农业社会的节日,多具有农耕时期的色彩,比如注重饮食、注重家庭内部活动、注重回归自然等,而其无一例外地都贯穿有热爱生命、追求健康、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爱国崇德等精神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舞龙舞狮、逛庙会,都很有趣。但现在我们去逛庙会,就是买一些小商品,没有什么好玩的活动,也没什么新鲜感。而热闹欢乐、轻松有趣、娱乐性强的各种洋节正好是突出了好玩、有趣的特性,这也正好给了我们传统节日一个取长补短的借鉴。

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好玩起来、更受欢迎?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7.7%建议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0.0%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15.5%提出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现在许多年轻人从小对传统节日的内涵没有什么了解,父母既没有给他们讲述节日的故事,也缺少和他们分享一些民俗活动的欢乐,所以他们感受不到节日的欢乐,以至于他们对

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就是“回家吃饭”“收红包”而已。杨利慧说,所以,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恢复和重塑传统节日里互动性强的风俗习俗,十分有必要。

中国人民大学的风筝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2008年开始,每到农历三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就会在校园内举办一期“风筝节”。风筝节的风筝选择十分考究,有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风筝,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有以京剧脸谱等为主题的传统风格风筝,普及传统文化;甚至还有一些具有外国特色的风筝,吸引了国际友人参与其中。风筝节中,还会有相应的志愿者向大家介绍各地传统风筝背后的相关文化知识。回归传统、心沐春风,寄寓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放飞心中美好的祈愿,迎风飞扬的风筝给传统节日的复兴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中国传统节日比洋节有着更为丰富的活动,比如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爬山、野营、赏菊,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这些节日活动不仅内涵丰富、内容充实,参与过程也十分有趣,而且更加亲近大自然,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近中加深对亲情的理解,又获得更多的欢乐。

专家指出,在新时代条件下,不断挖掘、恢复和创新互动性强、参与性高、热闹欢乐的民俗文化样式,培育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将会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中华传统节日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

篇三:传统节日浅谈讲演稿

传统节日浅谈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但是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长此以往,传统节日会被许多年轻人淡忘,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也会渐渐被遗失。所以我今天给同学们将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下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增加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传统节日简介

活动一:调查一下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除夕

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

“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大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习俗 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守岁 .

2、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习俗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3、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

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4、立 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 .

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立春时迎春喝“败毒膏”这种使人不长口疮的药膏

5、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6、清明节

时间:公历四月四-六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7、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习俗:悬钟馗像 ,挂艾叶菖蒲榕枝 ,赛龙舟 , 吃粽子 ,饮雄黄酒 ,佩香囊 。

8、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现在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9、中元节

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在中国的民间又称鬼节。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习俗: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

10、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11、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习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12、冬 至

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13、腊八节

时间: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习俗 :喝腊八粥

二、我对节日的认识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2、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正确对待外来节日

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中国的传统节日日益被人们所忽视与淡忘。取而代之,“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却愈加盛行。这种现象在广大青少年中尤为常见。

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外来节日要借鉴和包容,适当的合理的融入到本民族文化当中。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融入到国际社会,从而发扬光大。

三、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分组谈论怎么对待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