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

说课2019-02-26 03:35书业网

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 信息可以增值;

(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课时二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一、 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六、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1) 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

(2) 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

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八、教学反思:

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在下节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网络,电视)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

课时三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

教学目标: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

认识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或者用ppt中的幻灯片展示),要求学生回答这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回答:11或者3。

篇二:全新初中信息技术word教案全集

四季红镇中学信息技术教案

认识 Word

执行时间:2012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难点? 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

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13 总序第____个教案

撰写:刘解平 QQ:372726878

5.输入文字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

教师布?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7.退出Word

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作业 用Word写一篇日记。

?板书?

认识 Word

一、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二、启动Word

三、认识Word窗口

四、新建Word文档

方法一:“文件”/“新建”/空白文档/“确定”。

方法二:使用“新建”工具按钮。

五、输入文字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再按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结束。

六、保存文档

1.保存文档

方法一:“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确定”。

方法二:使用“保存”工具按钮。

2.另存文档

七、退出Word

?教学后记?

14

四季红镇中学信息技术教案

修改文档

执行时间:2012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打开文档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插入、删除文字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4.使学生掌握利用撤消、恢复等操作编辑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键盘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编辑文章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编辑文章。

?教学难点? 编辑文章。

?教学方法? 实践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由对输入的“日记”文档需要进一步修改引入课题。

二、新课

1.打开文档

怎样打开一个图画文件?自己试一试打开保存在磁盘上的“日记”文档。

2.插入文字

(1)自学插入文字的方法,注意移动光标的两种方法。

(2)在日记中“接力赛”的“赛”字前面插入“比”字。

(3)在日记中插入文字“气温:25℃”。

(4)小结插入文字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插入文字和特殊字符的方法。

3.删除文字

(1)自学删除文字的方法。(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删除“日记”中的“秋季”和“星期五”两词。(3)小结删除文字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删除文字的方法。

15 总序第____个教案

撰写:刘解平 QQ:372726878

4.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

(1)自学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2)在“日记”中插入日期和时间。

(3)小结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5.撤消和恢复操作

教师布?任务:学习画图程序时我们曾使用撤消操作修改画错的一笔,Word中不仅有撤消操作还有恢复操作,试一试撤消和恢复操作的作用是什么?撤消和恢复操作可以进行多少次?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撤消和恢复操作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三、课堂练习

完成书中练习,要求将练习3以“CIH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强调:①打开、保存文件的操作有共同之处;②进行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时首先要选择光标插入点;③插入特殊字符时要注意选择字符类型。

五、布?作业 使用Word写一篇自学心得。

?板书?

修改文档

一、打开文档

二、插入文字

1.移动光标

(1)使用鼠标 (2)使用键盘

2.插入文字

(1)插入一般字符:将光标移动到插入文字的位?,输入文字。

(2)插入特殊字符:单击“插入”/“符号”/选择符号类型/选择符

号/“插入”。

三、删除文字

方法一:按Delete键,删除插入光标后面的一个字符。

方法二:按Backspace键,删除插入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四、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

单击“插入”/“日期和时间”/选择有效格式/“确定”。

五、撤消和恢复操作

?教学后记?

16

四季红镇中学信息技术教案

块操作和查找、替换

执行时间:2012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定义字块、取消块定义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块移动、块复制、块删除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编辑文档的能力。

2.培养学生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1.字块操作。2.文字的查找和替换。

?教学难点? 字块操作。

?教学方法? 实践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由编辑文档时,有时需要对大段的文字进行移动、删除等操作,导入课题。

二、新课

1.文字的块操作

(1)定义字块:字块是文章中连续的一部分内容,它可以是一个字符或若干个字符,也可以是整篇文章。定义字块的方法:

①使用鼠标:调出“日记”文件,练习使用鼠标操作定义字块的方法。

②使用键盘:学习使用键盘定义字块的方法。

(2)取消块定义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取消块定义的方法。

(3)块移动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块移动的方法。

(4)块复制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块复制的方法。

(5)块删除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块删除的方法。

17 总序第____个教案

篇三:2014年最新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2014年最新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 信息可以增值;

(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课时二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一、 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

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六、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1) 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

(2) 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

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八、教学反思:

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在下节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网络,电视)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

课时三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

教学目标: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

认识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