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梦里水乡赏析

赏析2019-03-11 17:58书业网

篇一:陈逸飞《雪景》赏析

陈逸飞《雪景》赏析

陈逸飞 (1946.4.14-2005.4.10),生于中国宁波,浙江镇海人。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陈逸飞一生都在追求“大美术”,在陈逸飞的绘画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革命历史题材”阶段,脍炙人口的《黄河颂》就诞生在这一时期。

第二阶段是赴美创作阶段,亦称“水乡风景系列、音乐人物系列和古典仕女系列”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水乡系列中有《家乡的回忆——双桥》的恬静与厚重,说到水乡系列就不得不说陈逸飞与周庄。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杨明义把周庄的照片寄给他,建议他画以水乡为素材的油画。于是,黑白色的周庄在陈逸飞的笔下幻变成色彩斑斓的梦里水乡,周庄不仅让他的第一次画展取得了成功,更令他对从未谋面的周庄产生了一种扑朔迷离的亲切感。 八十年代初,陈逸飞第一次走进周庄,便其乐陶陶于周庄。从而陈逸飞画出水乡系列,虽然陈逸飞先生故去,但他却永远活在故乡的回忆里,活在他的水乡世界里。 第三阶段是回国创作阶段,亦称“海上旧梦系列、西藏系列和视觉艺术拓展”阶段,其间,水乡风景系列和古典仕女系列仍有发展,这一阶段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延续至2005年4月陈逸飞离世。《雪景》也是在这一时期的巨作,引起了举事风波。 陈逸飞的英雄主义,水乡系列,音乐系列,仕女及西藏系列这几种题材都从各方面演绎了陈逸飞的艺术特色,四种题材的系列作品贯穿他一生的创作实践。这些作品受到

了东西方艺术界的高度认可与赞赏,成就了陈逸飞今天的艺术成就、影响及地位。而几年前推出的《雪景》也与世人见面了,在人们的心目中,陈逸飞的画往往意味着温情、细腻、宁静和柔美,而他西藏系列的作品却将粗犷豪放演绎到极致,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并且这是他西藏题材中最高水平。陈逸飞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后,曾有过短暂的彷徨,正是由于从未停止过的对于美的追求,陈逸飞开始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的新时期,西藏成为其艺术生涯中集大成的题材。

陈逸飞式的唯美,特写镜头式的构图以及大气酣畅的笔触,成就了这幅创作于2002年的《雪景》。《雪景》尺幅为138.5厘米×109厘米,以西藏人们的生活内容为题材。在画面中一个藏族男子特写镜头走在画面的最前面,画面的中景是他正在行进的同伴们,远方尽是茫茫白一片。每每冬日最冷时,雪便纷飞漫天,自由无拘,潇潇洒洒。怎知冬日的她,亦是无情物,如若抵挡不住她的严寒,必将葬生与她,只得一具冰冷寒物。严冷的天气下,人们的脸被风吹的冻红。在男子的后面有老者,妇女及抱在怀里的小孩,有的头上戴着头巾,戴着围脖。整个画面透露着寒冷与藏族人民的民俗风情。这幅画在构图上,显得格外饱满,用饱含激情的大笔触和大色块刻画出藏族人民的坚忍与不畏艰苦的精神。在人物造型上,摒弃了对人物的美化,如实的描绘了人物的黝黑,粗糙与朴实。在色彩上,用色调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家用娴熟的技艺营造出大雪纷飞的场景,正视画作时,观者即便大汗淋漓也能感受到那彻骨的寒意。藏族男子隐忍的眼神不但是对其情绪的绝佳表达,微微眯起的样子又是漫天大雪下的本能反应。与其他以西藏为创作背景的艺术家不同,陈逸飞用构图、色彩和人物细微的表情实现唯美的效果。画中人的线条、皮肤、服装和饰品都具有强烈的个性,成为美的最好载体。 西藏题材作品成就了陈逸飞从艺术家向大师的飞跃。而《雪景》是陈逸飞西藏题材中最高水平,饱满的构图与人物神情细致的刻画还有作画的角度和视角,深深的使读者

感受到了西藏刺骨的寒冷,与藏民朴实与坚忍的精神。而藏民的粗狂淳朴与神圣的高原文化又铸就了这一作品的浑厚气魄,展现出更为豪放与宽广的意向和气局。

篇二:西昌市邛庐景区 分析评价

泸山邛海景区分析

09工管

邓超0915010053

景区简介: 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

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泸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濒临邛海。泸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拔地而起的泸山,泸山海拨2317米。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树参天,松树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一大景区之一,被誉为“川南胜境”。

以上摘自网络,以下,出自原创

学生分析,认为,泸山邛海景区有其独特的几项优势:

其一:靠近西昌市区。首先西昌市本来就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是其主要产业之一。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游客来到西昌旅游。而泸山邛海非常靠近西昌市区,出租车大概15块就道了景区,是难得的近城区干净的风景区。也正是这个原因,泸山邛海风景区成为了来西昌旅游的人们首选的去处。在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量高达五万左右。极大的宣传了当地的形象,第 1 页 共 2 页 Administrator 2013/7/25

和带动了当地的消费。

其二:景区的交通情况良好。从西昌市区到景区只要从名店街或者顺河路口等地做公交车走三岔口南路就可以直达景区,三岔口南路非常宽阔,十分顺畅,少有出现堵车现象的。另外,如果是外地游客,从410附近的泸黄高速西昌下站口下高速之后可以走更为便捷的航天大道约10几公里,不用进城就可以直达景区。并且,在景区内有宽阔的停车场可以容纳上千辆私家车的短暂停泊。

其三:泸山邛海的景区组合效应较好。在景区附近及景区内有民族风情园、火把广场、湿地公园、梦里水乡(一期、二期工程均已竣工)、小渔村、月亮湾、青龙寺、观海湾、缸窑、月色风情小镇、琼海公园、邛海海上旅游、泸山等景区,数量多,种类齐全且区位组合良好,有环海线将其串联起来,相互联系强。再进一步讲,泸山邛海景区靠近著名的螺髻山风景区,具有超强的关联性。

其四:价格实惠:首先出城到景区的交通成本低,公交几块钱就可以到达,其次,除了泸山索道等少有的几个景点需要门票,庐山琼海大部分景区采用无门票制度,不收取门票费,这进一步吸引了游客前去。

其五:景区的特色性:邛海是四川第一大淡水湖,在四川这种内陆省是非常少见的,其海边旅游和水上旅游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然,景区也有几个缺陷:

其一:由于西昌市本身远离成渝经济区,也远离昆明经济区,路途遥远,从成都到西昌火车需要11个小时左右,自驾也需好几个小时,费时费力。

其二:邛海景区由于环海污水管网的设置导致部分景区内无法设置公厕,影响到游客旅游的实际效果。

粗浅分析 如上

第 2 页 共 2 页 Administrator 2013/7/25

篇三: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朱欢敏

一、主要内容:《绝版的周庄》

二、老师讲解《绝版的周庄》的讲课思路

(一)《梦里水乡》的音乐导入

播放关于水乡的画面

(二)作品介绍

(三)文本解读

1、赏赏景--品味周庄之美景

(1)品一品写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朗读、品析

(2)找一找写美景的顺序

分组朗读"春日晨阳"的周庄和"入夜酣睡"的周庄

(3)欣赏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2聊聊人--感受周庄的意义

(1)沈万山的故事--周庄的富贵气

(2)三毛的故事--周庄的故乡感、家园感

3品品情--挖掘作者的情感

(1)情感最浓的是那一段?

(2)这段中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情感开始变化

(3)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文本提升

谈一谈对"绝版"的理解

总结: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保存好我们的民俗文化

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

(五)拓展讨论

如果你要在周庄开一个餐厅

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才不会辜负周庄的古典气息?

(六)作业

写一篇追忆温州文化的随笔

三、集体讨论

1、本文《绝版的周庄》

是属于一篇十分唯美的散文

字里行间有一股说不出的宁静和深沉的忧郁

因此怕旅游照太过热闹

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当然只有一张画作的PPT的确显得单薄

2、本文字词比较简单

没有生僻的字词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3、的确有点辛苦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4、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在引导中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叶红

一、主要内容:《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叶红老师讲解《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讲课思路

课文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解题:

1 提问:念奴娇是什么

赤壁怀古是什么?

2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文本感知

全体学生朗读全文

疏通字词

2请一(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梦里水乡赏析)位同学正确朗读全文

请同学们思考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教师范读:(配乐)

文本分析

1、上阕写景分析:

(1)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上阕

其他同学思考

(2)提问:在词的上阕

通过作者写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3)师:作者赞叹江山如画

同学们

如果请你根据这些文字画一幅画

你觉得这幅画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4)请三位同学个别比较朗读

自评

学生点评

教师点评

(5)【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上阕

2

下阕人物分析:

1)周瑜形象赏析:

(1师:我们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豪杰呢?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阿瞒岂但能横槊

文彩风流世有人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破英雄百万师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2)师:你们最欣赏哪一位三国英雄呢?

(3)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

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

(4)师: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

(5)现在请小组齐读词的下阕

其他同学思考

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

(6)师:这个周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

(7)提问:这里所描写的周瑜和大家所知道的周瑜是否有区别?

(8)历史上的周瑜

是怎么样的呢?

(9)朗读指导:个别学生朗读描写周瑜的句子

教师点评

2)苏轼内心分析:

(1)师:面对年轻有为

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周瑜

苏轼如何描写自己?

(2)师:词人发出了"人生如梦

的感慨

请一位同学简单的解释下这句话

(3)比较阅读《定风波》来了解作者的生平(4)【朗读指导】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思考苏轼"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对你的人生态度的启发

三、集体讨论

1、"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指导学生的朗读

使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

教者经过字词字音指导之后

进行朗读指导

让学生大声诵读并且反复诵读

在反复诵读中提出阅读要求!并注意读出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2、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不够

自己讲还是太多

3、 好文章均文质兼备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求新的形式

便于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

语文教学守正是本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

篇四: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朱欢敏

一、主要内容:《绝版的周庄》

二、老师讲解《绝版的周庄》的讲课思路

(一)《梦里水乡》的音乐导入

播放关于水乡的画面

(二)作品介绍

(三)文本解读

1、赏赏景--品味周庄之美景

(1)品一品写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朗读、品析

(2)找一找写美景的顺序

分组朗读"春日晨阳"的周庄和"入夜酣睡"的周庄

(3)欣赏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2聊聊人--感受周庄的意义

(1)沈万山的故事--周庄的富贵气

(2)三毛的故事--周庄的故乡感、家园感

3品品情--挖掘作者的情感

(1)情感最浓的是那一段?

(2)这段中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情感开始变化

(3)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文本提升

谈一谈对"绝版"的理解

总结: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保存好我们的民俗文化

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

(五)拓展讨论

如果你要在周庄开一个餐厅

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才不会辜负周庄的古典气息?

(六)作业

写一篇追忆温州文化的随笔

三、集体讨论

1、本文《绝版的周庄》

是属于一篇十分唯美的散文

字里行间有一股说不出的宁静和深沉的忧郁

因此怕旅游照太过热闹

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当然只有一张画作的PPT的确显得单薄

2、本文字词比较简单

没有生僻的字词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3、的确有点辛苦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4、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在引导中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叶红

一、主要内容:《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叶红老师讲解《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讲课思路

课文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解题:

1 提问:念奴娇是什么

赤壁怀古是什么?

2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文本感知

全体学生朗读全文

疏通字词

2请一位同学正确朗读全文

请同学们思考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教师范读:(配乐)

文本分析

1、上阕写景分析:

(1)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上阕

其他同学思考

(2)提问:在词的上阕

通过作者写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3)师:作者赞叹江山如画

同学们

如果请你根据这些文字画一幅画

你觉得这幅画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4)请三位同学个别比较朗读

自评

学生点评

教师点评

(5)【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上阕

2

下阕人物分析:

1)周瑜形象赏析:

(1师:我们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豪杰呢?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阿瞒岂但能横槊

文彩风流世有人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破英雄百万师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2)师:你们最欣赏哪一位三国英雄呢?

(3)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

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

(4)师: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

(5)现在请小组齐读词的下阕

其他同学思考

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

(6)师:这个周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

(7)提问:这里所描写的周瑜和大家所知道的周瑜是否有区别?

(8)历史上的周瑜

是怎么样的呢?

(9)朗读指导:个别学生朗读描写周瑜的句子

教师点评

2)苏轼内心分析:

(1)师:面对年轻有为

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周瑜

苏轼如何描写自己?

(2)师:词人发出了"人生如梦

的感慨

请一位同学简单的解释下这句话

(3)比较阅读《定风波》来了解作者的生平(4)【朗读指导】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思考苏轼"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对你的人生态度的启发

三、集体讨论

1、"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指导学生的朗读

使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

教者经过字词字音指导之后

进行朗读指导

让学生大声诵读并且反复诵读

在反复诵读中提出阅读要求!并注意读出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2、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不够

自己讲还是太多

3、 好文章均文质兼备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求新的形式

便于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

语文教学守正是本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