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毕业设计—奇瑞A3盘式制动器设计

毕业设计2019-03-26 08:50书业网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说明书

1、盘式制动器概述

2、制动器总体结构确立和制动回路设计

3、制动器零件的设计和计算

4、设计结果及分析

5、结论

二、图纸内容

3张A0图纸,其中手绘A0图纸一张。

三、外文资料的译文5000字左右。

指导教师签字:

填写说明:"任务书"封面请用鼠标点中各栏目横 线后将信息填入,字体设定为楷体-GB2312、四号字;在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时字体设定为楷体-GB2312、小四号字。

线

┊ 摘 要 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发展,而轿车是汽车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制动系统则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因此,如何开发出高性能的制动系统,为安全行驶提供保障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汽车的制动系是汽车行车安全的保证,许多制动法规对制动系提出了许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奇瑞A3轿车制动系统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结构、分类,并通过对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方案采用液压双回路,前后都为盘式制动器。除此之外,它还介绍了前后制动器、制动主缸的设计计算,主要部件的参数选择及制动管路布置形式等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制动盘;制动轮缸;制动钳;制动衬片

线

┊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vehicle market, saloon car is an important tendency of vehicle. However, with increasing of vehicle, security issues are arising from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attention, the braking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system of active safety.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a high-performance braking system,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safe driving is the main problem we must solve. In addition, with increasing competition of vehicle market, how to shorte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to improve design efficiency and to lower costs, to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and has become a key to success of enterprises. The brake system in vehicle guarantied the safety of driving. Many rule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the brake system in detail, which is the starting of our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aking system of the CHERY A3 type of car. Fist of all, br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 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 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hydroid two-backway brake with front disc and rear disc.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front brake and rear brake, braking cylinder, parameter’s choice of main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Key words: braking; brake drum; brake disc; hydroid pressure

线

┊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总 论 .......................................................... 1 1.1汽车制动系概述 ...................................................... 1 1.2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 3 1.3制动系统研究状态 .................................................... 4 1.4本次设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 4 1.5本次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 4 第二章 制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分析和选择 ................................. 5 2.1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 .................................................. 5 2.11鼓式制动器 ................................................................................................................................. 5 2.12盘式制动器 ................................................................................................................................. 7 2.2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 9 2.3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选择 ......................................... 10 2.4液压分路系统形式的选择 ............................................. 12 2.5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 ............................................. 13 2.6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 14 第三章 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 15 3.1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 15 3.2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 15 3.3制动器的制动力矩 ................................................... 16 3.4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 17 第四章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 20 4.1原始数据及主要技术参数 ............................................. 20 4.2前轮滑动钳盘式结构的确定 ........................................... 20 4.21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 20 4.22制动器的计算 ........................................................................................................................... 21 4.23衬块磨损均匀性的计算和验证: ........................................................................................... 24 4.3制动力矩以及盘的压力 ............................................... 25 4.4制动器轮钢直径的计算 ............................................... 26 4.5紧急制动时踏板力的计算 ............................................. 27 4.6制动踏板行程的计算 ................................................. 27 第五章 制动性能分析 .................................................. 28 5.1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 28

5.2制动效能 ........................................................... 28

5.3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28

5.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 28

5.5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分析 ........................................... 29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5.6制动减速度j ....................................................... 29 5.7制动距离S ......................................................... 29 5.8驻车制动计算 ....................................................... 30 第六章 制动器零件设计及工艺分析 ...................................... 32 6.1制动器零件设计 ..................................................... 32 6.2工艺分析 ........................................................... 33 6.3对结构工艺性的评价 ................................................. 34 6.4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 35 6.5总成装配拆卸与检查的技术要求 ....................................... 36 第七章 技术经济、安全性及环保分析 .................................... 39 7.1技术经济分析 ....................................................... 39 7.2环保分析 ........................................................... 39 7.3安全性分析 ......................................................... 39 总结 ................................................................. 40 参考文献 ............................................................. 41 致谢 ................................................................. 42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第一章 总 论

1.1汽车制动系概述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经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的是作用在汽车上,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制动作用,但这外力的大小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借以使外界在汽车上某些部分施加一定的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统称为制动力。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即成为制动系。

1 制动系的功用: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的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2 制动系的组成

任何制动系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位称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中的缓速装置。

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3 制动系的类型

⑴按制动系的功用分类 ①行车制动系——使行使中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一套专门装置。 ②驻车制动系——是以停止的汽车驻留在原地不动的一套装置。

③第二制动系——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在许多国家的制动法规中规定,第二制动系是汽车必须具备的。

④辅助制动系——在汽车长下坡时用以稳定车速的一套装置。 ⑵按制动系的制动能源分类

①人力制动系——以驾驶员的肢体作为唯一的制动能源的制动系。

②动力制动系——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③伺服制动系——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按照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又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等。同时采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4 设计制动系时应满足如下主要要求: ⑴ 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行车制动能力是用一定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相指标来评定的;驻坡能力是以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可靠的停驻的最大坡度来评定的。详见GB/T7258-2004

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停住时止机动车驶过的距离。

制动减速度:是指机动车制动时车速对时间的导数。

制动稳定性要求:是指制动过程中机动车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缘线。

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⑵ 工作可靠。行车制动装置至少有两套独立的驱动制动器的管路,当其中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完好的管路应保证汽车制动能力不低于没有失效时规定值的30%。行车和驻车制动装置可以有共同的制动器,而驱动机构则各自独立。

⑶ 在任何速度下制动时,汽车都不应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⑷ 防止水和泥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 ⑸ 制动能力的热稳定性良好。 ⑹ 操作轻便,并具有良好的随动性。

⑺ 制动时,制动系产生的噪声应尽可能小,同时力求减少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石棉纤维等物质,以减少公害。

⑻ 作用滞后性应尽可能好。作用滞后性是指制动反应时间,以制动踏板开始动作至达到给定的制动效能所需的时间来评价。

⑼ 摩擦片应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⑽ 摩擦副磨损后,应有能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机构,且调整间隙工作容易,最好设置自动调整间隙机构。

⑾ 当制动驱动装置的任何元件发生故障并使其基本供能遭到破坏时,汽车制动系应有音响或光信号等报警装置。

防止制动时车轮被抱死有利于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转向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缩短制动距离,所以近年来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汽车上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应用。此外,由于含有石棉的摩擦材料在石棉有致癌公害问题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各种无石棉型材料相继研制成功。

1.2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制动系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健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 奇瑞A3轿车制动系统设计。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定奇瑞A3轿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部件的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使其达到以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本系统采用X型双回路的制动管路以保证制动的可靠性;采用真空助力器使其操纵轻便;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1.3制动系统研究状态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当车辆制动时,由于车辆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所以才导致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至0,对这一过程中车辆受力情况的分析有助于制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因此制动过程受力情况分析是车辆试验和设计的基础,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一般在实际中只能建立简化模型分析,通常人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制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目前,对于整车制动系统的研究主要通过路试或台架进行,由于在汽车道路试验中车轮扭矩不易测量,因此,多数有关传动系,制动系的试验均通过间接测量来进行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其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是汽车运动变化的根据,在汽车道路试验中,如果能够方便地测量出车轮上扭矩的变化,则可为汽车整车制动系统性能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试验数据和性能评价。

1.4本次设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⒈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

⒉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的稳定性 ⒊制动时汽车操纵稳定性好 ⒋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

1.5本次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制定出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确定计算制动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制动器主要参数设计和液压驱动系统的参数计算。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装配图,布置图和零件图。对设计出的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第二章 制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分析和选择

2.1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

汽车制动器几乎均为机械摩擦式,即利用旋转元件与固定元件两工作表面间的摩擦产生的制动力矩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一般摩擦式制动器按其旋转元件的形状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2.11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车制动器,当盘式制动器还没有出现前,它已经广泛用干各类汽车上。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型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元件是一对带有圆弧形摩擦蹄片的制动蹄,后者则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而制动底板则紧固在前桥的前梁或后桥桥壳半袖套管的凸缘上,其旋转的摩擦元件为制动鼓。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鼓均固定在轮鼓上。制动时,利用制动鼓的圆柱内表面与制动蹄摩擦路片的外表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故又称为蹄式制动器。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带有摩擦片且刚度较小的制动带,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外因柱表面与制动带摩擦片的内圆弧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产生摩擦力矩作用于制动鼓,故又称为带式制动器。在汽车制动系中,带式制动器曾仅用作一些汽车的中央制动器,但现代汽车已很少采用。所以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鼓式制动器,通常所说的鼓式制动器就是指这种内张型鼓式结构。鼓式制动器按蹄的类型分为: 1、领从蹄式制动器

如图所示,若图上方的旋向箭头代表汽车前进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制动鼓正向旋转),则蹄1为领蹄,蹄2为从蹄。汽车倒车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变为反向旋转,则相应地使领蹄与从蹄也就相互对调了。这种当制动鼓正、反方向旋转时总具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领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压得更紧,即摩擦力矩具有“增势”作用,故又称为增势蹄;而从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有离开制动鼓的趋势,即摩擦力矩具有“减势”作用,故又称为减势蹄。“增势”作用使领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增大,而“减势”作用使从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减小。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效能及稳定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其在汽车前进与倒车时的制动性能不变,且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也便于附装驻车制动机构,故这种结构仍广泛用于中、重型载货汽车的前、后轮制动器及轿车的后轮制动器。 2、双领蹄式制动器

若在汽车前进时两制动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则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显然,当汽车倒车时这种制动器的两制动蹄又都变为从蹄故它又可称为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如图2—5(c)所示,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制动轮缸推动,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等机件在制动底板上是以制动底板中心作对称布置的,因此,两蹄对制动鼓作用的合力恰好相互

线

┊ 双领蹄式制动器有高的正向制动效能,但倒车时则变为双从蹄式,使制动效能大降。这种结构常用于中级轿车的前轮制动器,这是因为这类汽车前进制动时,前轴的动轴荷及 附着力大于后轴,而倒车时则相反。 3、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当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两制动助均为领蹄的制动器则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它也属于平衡式制动器。由于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及倒车时的制动性能不变,因此广泛用于中、轻型载货汽车和部分轿车的前、后车轮,但用作后轮制动器时,则需另设中央制动器用于驻车制动。 4、单向增力式制动器 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如图所示两蹄下端以顶杆相连接,第二制动蹄支承在其上端制动底板上的支承销上。由于制动时两蹄的法向反力不能相互平衡,因此它居于一种非平衡式制动器。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制动时的制动效能很高,且高于前述的各种制动器,但在倒车制动时,其制动效能却是最低的。因此,它仅用于少数轻、中型货车和轿车上作为前轮制动器。 5、双向增力式制动器 将单向增力式制动器的单活塞式制动轮缸换用双活塞式制动轮缸,其上端的支承销也作为两蹄共用的,则成为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对双向增力式制动器来说,不论汽车前进制动或倒退制动,该制动器均为增力式制动器。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在大型高速轿车上用的较多,而且常常将其作为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共用的制动器,但行车制动是由液压经制动轮缸产生制动蹄的张开力进行制动,而驻车制动则是用制动操纵手柄通过钢索拉绳及杠杆等机械操纵系统进行操纵。双向增力式制动器也广泛用作汽车的中央制动器,因为驻车制动要求制动器正向、反向的制动效能都很高,而且驻车制动若不用于应急制动时也不会产生高温,故其热衰退问题并不突出。 但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因此,在轿车领域上己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仍然在一些经济型车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动负荷比较小的后轮和驻车制动。

线

┊ 2.12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按摩擦副中定位原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钳盘式和全盘式两大类。 (1)钳盘式 钳盘式制动器按制动钳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制动器、浮钳盘式制动器等。 ①定钳盘式制动器:这种制动器中的制动钳固定不动,制动盘与车轮相联并在制动钳体开口槽中旋转。具有下列优点:除活塞和制动块外无其他滑动件,易于保证制动钳的刚度;结构及制造工艺与一般鼓式制动器相差不多,容易实现从鼓式制动器到盘式制动器的改革;能很好地适应多回路制动系的要求。 ②浮动盘式制动器:这种制动器具有以下优点:仅在盘的内侧有液压缸,故轴向尺寸小,制动器能进一步靠近轮毂;没有跨越制动盘的油道或油管加之液压缸冷却条件好,所以制动液汽化的可能性小;成本低;浮动钳的制动块可兼用于驻车制动。

线

┊ 固定钳式制动器,如图(a)所示,制动盘两侧均有油缸。制动时,仅两侧油缸中的活塞驱使两侧制动块向盘面移动。这种制动器的主要优点是: 1 除活塞和制动块外无其它滑动件,易于保证钳的刚度; 2 结构及制造工艺与一般的制动轮缸相差不多,容易实现从鼓式到盘式的改型; 3 很能适应分路系统的要求; 就目前汽车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固定钳结构上的缺点也日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钳式至少要有两个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因而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内部油道或外部油管(桥管)来连通,这就使制动器的径向和轴向的尺寸都比较大,因而在车轮中布置比较困难;

2在严酷的使用条件下,固定钳容易使制动液温度过高而汽化,从而使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受到影响;

3固定前盘式制动器为了要兼充驻车制动器,必须在主制动钳上另外附装一套供驻车制动用的辅助制动钳,或者采用盘鼓结合式制动器,其中用于驻车制动的鼓式制动器只

线

┊ 浮动钳式制动器可分为滑动钳式(图b)和摆动钳式(图c)。与固定钳式制动器相比较,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钳的外侧没有油缸,可以将制动器进一步移近轮毂。因此,在布置时比较容易; 2 浮动钳没有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减少了受热机会,且单侧油缸又位于盘的内侧,受车轮遮蔽减少而冷却条件较好等原因,所以其制动液汽化可能性较小; 3 浮动钳的同一组制动块可兼用于行车和驻车制动; 4 采用浮动钳可将油缸和活塞等紧密件减去一半,造价大为降低。这一点对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工业式十分重要的。 (2)全盘式 在全盘式制动器中,摩擦副的旋转元件及固定元件均为圆形盘,制动时各盘摩擦表面全部接触,其作用原理与摩擦式离合器相同。由于这种制动器散热条件较差,其应用远没有浮钳盘式制动器广泛。 目前各类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前者的摩擦幅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圆柱面;后者的旋转元件则为圆盘转的制动盘,一段面为工作表面。 通过对盘式、鼓式制动器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较有如下均一些突出优点: (1)制动稳定性好.它的效能因素与摩擦系数关系的K-p曲线变化平衡,所以对摩擦系数的要求可以放宽,因而对制动时摩擦面间为温度、水的影响敏感度就低。所以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均能保证制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盘式制动器制动时,汽车减速度与制动管路压力是线性关系,而鼓式制动器却是非线性关系。 (3)输出力矩平衡.而鼓式则平衡性差。 (4)制动盘的通风冷却较好,带通风孔的制动盘的散热效果尤佳,故热稳定性好,制动时所需踏板力也较小。 (5)车速对踏板力的影响较小。 综合以上优缺点最终确定本次设计采用前后都为盘式。前后盘都选用浮动盘式制动器。 2.2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1 制动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在评比不同结构形式的制动器效能时,常用一种称为制动效能因数的无因次指标。制动效能因数的定义为:在制动鼓和制动盘的作用半径上所得到的摩擦利于输入力之比。

2 制动器效能恒定性,即汽车高速行使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汽车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如前所述,影响摩擦因数的因素包括摩擦副材料、摩擦副表面温度和水湿程度。因为制动过程是及时把汽车行驶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化为热能,所以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保持在冷状态时的制动效能,已成为设计汽车制动器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