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精选)

六年级作文2019-04-04 02:42书业网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

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

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

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

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小学中段的作

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

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一、作文现状

很多语文教师聚在一起时常颇有同感地议论,学生作文水平低

下,教师害怕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二、原因分析

1、内容受限制

由于农村小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眼界狭小,

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量也相应地变小,导致很多学生

在写作中胡编乱造,没有亲身经历,写出的作文不能打动人。

2、教师的习作指导方法枯燥、流于形式,情境创设难以激发学

生的习作兴趣,孩子思维局限,以致习作内容空洞,很难写得生动具

体。

三、农村小学中段习作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会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

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

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中段的小学生来

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

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

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

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

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

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

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

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

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

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

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

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

要性。

(3)在体验农村生活中观察

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稻、收玉米的劳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地感兴趣,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

(二)方法指导力求创新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是每一名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长久以来,部分农村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我觉得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写“下水作文

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可是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

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教师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励。

2、强化自述训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在训练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连贯、完整、有主题、有条理、有层次、语词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表现力,自述训练能培养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等品质。

3、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

时首先就是要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恰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2)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3)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材料的选择、详略安排等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4、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也和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因素有关。在写作指导中,不少教师的指导模式略显古板,不够灵活,不利于学生活跃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另外,批改和讲评、挑剔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把写作视为畏途。长此下去,学生便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的写作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提高。教师要教给学生修

改方法,以便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多看多读多写能练好作文的基本功,而一篇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每次大小作文,都留出时间让学生自改、互议、一帮一改,扎扎实实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草稿完成后,让学生自己通读自己的作文,把写错的字,标点符号改正确,不通的地方改通顺。再让学生互相修改,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通常在学生自改、互改过后,我会出示一篇文章和学生一起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并针对文章的优缺点进行评议,让学生在议别人的文章中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反复读,反复推敲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知道了修改文章的步骤和方法,并养成改文章的习惯。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之,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小学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农村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小学中段写作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