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总结1111 (5000字)

金融工作总结2018-04-26 14:31书业网

2、试述信用的基本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通过信用活动就可以把社会经济运行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聚集起来,投入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使国民经济更有效地运行。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信用一方面把社会资金积累和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有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这里,信用的分配职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信用还能对生产成果进行再分配。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分配,按照经济利益诱导规律,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通过信用活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信用活动还可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在微观上,通过信用促进或限制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扶植或限制某些企业的发展。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关系发生时,总要出具一定的证明,这些信用证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期票、汇票、本票、支票等。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一个部门的经济状况,都在银行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根据银行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

3.如何理解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金融资产证券化。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予以集中并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2)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的国际化或全球化意味着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金融交易的币种和范围超越国界。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市场交易的国际化;②政府和大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③外汇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外汇市场上的新工具层出不穷;④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

(3)金融活动自由化。其主要表现为:①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②对外汇管制的放松或解除;③放宽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范围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当交叉;④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

5.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如何?

(1)银行业务的全能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金融竞争十分激烈,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管理制度逐渐放松,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

(2)银行资本的集中化

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金融业风险的提高,加之产业资本不断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出现了购并的浪潮。

(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

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再造了银行的业务流程,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趋于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以及客户服务全面化。

(4)网络银行的发展

IT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广在银行领域的直接影响是催生了网络银行,即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所展开的银行业务。这种网络银行又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二是新出现了一批纯粹的网络银行。

(5)商业银行的全球化趋势

商业银行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直接结果,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推动力。

9.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2)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简要描述。

商品需求 商品供给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四方关系图

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

①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有多少商品供给,必然就需要相应的货币量与之对应。

②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必须以货币的需求为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要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的均衡。

③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在货币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当期的社会需求水平。

④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3)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如果货币供求不平衡,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就不可能实现。而要使货币供求保持均衡,就需要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保持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

10.试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征与选择。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

(2)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①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②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③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④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3)目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12.试述麦金农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的分析。

麦金农认为,传统的货币理论基础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必须分析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总的看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以下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化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的分割性,商品交易的范围和规模都受到许多限制。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在整个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受到限制,并使调整货币供给量指标和利率指标的作用受到限制。

(2)金融的二元性。即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现代部门集中在大城市,传统部门

则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和农村,这种状况使得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受到严重扭曲,从而难以发挥预期的效应。

(3)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比较落后,有些国家和地区根本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落后,金融工具的缺乏,不仅限制了组织和融通社会资金的渠道、方式和规模,从而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而且也给政府实行货币金融政策带来困难。

(4)规模的不经济性。社会化的生产和投资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所收益。发展中国家各生产单位不可能与发达国家中的生产单位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而且对市场的反应也各有不同。

(5)货币与实际资本无法相互替代。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各种资本的收益率都是朝着同一方向发展的,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因此两者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而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货币与实际资本只能是互补关系,不可能是替代关系。

3.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3)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各国准备制度不同,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

4.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基本特点是: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

(2)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

(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4)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和汇率稳定。

(5)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货膨胀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6)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存款通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现钞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小。

11.金融市场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何?

金融市场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和交易价格。

(1)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为资金的供应者、需求者、中介者和管理者。具体讲,他们又可以分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及海外投资者。

(2)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或交易载体是货币资金。

(3)交易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指的是金融工具,也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它对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意义。

(4)交易价格。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对象的价格就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在借贷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价格就是借贷利率。证券市场上,资金的价格较为隐蔽,直接表现出的是有价证券的价格,从这种价格反映出货币资金的价格。外汇市场上,汇率反映了货币的价格。黄金市场上,一般所表现的是黄金的货币价格

12.试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资本积累功能。金融市场创造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并赋予金融资产以流动性,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2)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工具价格的起落,引导人们放弃一些金融资产而追求另一些金融资产,使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

(3)调节经济的功能。在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进行宏观调控。

(4)反映经济的功能。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首先,在证券市场,个股价格的升降变化,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状况,金融市场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其次,金融市场也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银根的松紧、通胀的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均会反映在金融市场之中。最后,由于金融机构有着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收集、传播网络,国内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连为一体,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

14.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M=PT/V(式中,M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T代表商品价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这一公式既表达了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即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表达了这三个因素的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

(2)对于纸币流通问题,马克思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的代表。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这样,纸币投入越多,每一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量越少,即纸币贬值,物价就上涨。于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数量的增减则成为商品价格涨跌的决定因素,即把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决定关系颠倒过来了。

14.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M=PT/V(式中,M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T代表商品价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这一公式既表达了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即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表达了这三个因素的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

(2)对于纸币流通问题,马克思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的代表。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这样,纸币投入越多,每一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量越少,即纸币贬值,物价就上涨。于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数量的增减则成为商品价格涨跌的决定因素,即把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决定关系颠倒过来了。

16.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各自贷款的特点。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与一般政府贷款或国际商业贷款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贷款对象,限于成员国政府;②贷款目的,限于帮助会员国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用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经常项目支付,但近几年也增设了一些用于经济结构调整与经

济改革的贷款;③贷款期限,限于短期贷款;④贷款规模,一般与成员国向IMF缴纳的份额成正比例关系;⑤贷款方式,借款国用相当于借款额的本国货币向IMF购买外汇;⑥贷款利率,根据资金来源而定。非借款的资金来源,贷款利率略低于市场利率;借款的资金来源,在借入利率基础上加0.2%~0.325%不等的差额。除利息外,每笔贷款还要收0.5%的费用;⑦计价货币,基金组织无论以什么货币提供贷款,都以特别提款权计值,利息也用其支付。

(2)世界银行的贷款特点是:①贷款一般须与特定的工程项目相结合。②贷款期限较长。短则数年,最长可达30年,平均17年左右,宽限期4年左右。③贷款利率参照资本市场利率,但一般低于市场利率。④手续严密。从提出项目到取得贷款,一般需要1.5~2年时间。

⑤贷款必须如期偿还,不能拖欠或改变还款日期。⑥借款国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世界银行的贷款都以美元计值。

(3)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特点:①贷款不需要政府担保,可以直接贷款给会员国企业;②贷款期限一般为7~15年;③采用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一般高于世界银行的贷款利率;④贷款额一般为10~2000万美元。

(4)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特点:①贷款期限长,可长达35~40年;②不收利息,每年只收0.75%的手续费。③有较长的宽限期,还款的负担轻;④偿还贷款时,可以全部或一部分用本国货币。由于协会贷款条件特别优惠,故被称为软贷款,而世界银行贷款一般称为硬贷款。

19.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盈利性既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影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告贷的能力。流动性在这里有两层含意,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3)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

(4)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原则的协调

①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作为经营管理者,协调商业银行的三原则关系,既达到利润最大化,又照顾到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

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

③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28.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②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③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等。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

④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如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27.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统一。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②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

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 ③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

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④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

但是,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

⑤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

⑥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

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

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

30.金融发展:所谓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涌现及其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在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各种实际经济因素的发展,如物质财富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经济制度的健全等。

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相关比率是指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全部实物资产大致可以用当期国民生产总值表示,而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该指标从数量上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变动反映了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

金融压抑:金融压抑是指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存在缺陷,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的状态。金融压抑阻碍了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消除金融压抑,实施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改革措施,完善金融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约束:即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且可预测以及实际利率大于零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存贷款利率、约束市场竞争和限制资产替代等措施,为金融部门创造租金。

金融创新:所谓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

金融监管:是指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及金融危机的渗透性、扩散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有关国家机构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完整的金融监管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它由市场准入监管、日常运营监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市场退出等相关要素和环节组成。

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且金融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

金融自由化:从外延上看,金融自由化可分为对内自由化和对外自由化,前者指政府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松管制,以及推进国内利率的市场化,后者即金融国际化,表示一国放松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并取消外汇管制。

金融体制的脆弱性:在货币经济的条件下,整个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是由一连串金融机构组成的,链条则两端分别连接着储蓄者和投资者。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有可能通过传递机制而中断整个链条的运转,从而引起连锁性的风险事故。金融国际化延长了支付系统的链条,,链条越长,其某一个环节中断的概率也就越大,产生连锁性风险事故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金融体制的脆弱性。

1.世界货币的主要表现(结合人民币)

(1),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在国际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时候,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一,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二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国外商品。三是作为国际间的财富专转移手段,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充当一般价值转移手段。

2.外汇市场(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的目的)一是储备管理 二是汇率管理

中央银行也是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其参与外汇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和合理调节国际储备量。它通过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买卖,调整外汇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使汇率维系在一定的水平上或者限制在一定水平上。中央银行通常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市场供不应求,汇率上涨时,抛售外币,收回本币;当市场供过于求,汇率下跌,就买进外币,投放本币。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的特殊参与者,它进行外汇买卖不是为了谋取利润,而是在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目的是为了监督和管理外汇市场,引导汇率向对其经济有利的方向变动,使之有利于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或符合国际协定的要求。

中央银行不仅仅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的方式进行外汇买卖,实现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还会通过利率政策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向,从而达到干预远期汇率的目的。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卖外汇金额非常庞大,而且行动迅速,对外汇市场短期内的供求有很大影响,造成短期投资风险。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不断加强,有时还会联合行动干预外汇市场;个别银行也会出于本国或者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考虑,独立干预市场,但效果往往不佳,主要是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和姿态。

4.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影响利率市场化的因素有:一,利率管制,二,市场发达程度不高,受市场限制,三,受国际汇率的影响 四,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3.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与地位。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1)便利投资和筹资。

(2)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益单位转移。

(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

(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

(5)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6)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1)金融市场同其他市场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一是金融市场为商品市场提供交易的媒介,使商品交换能得以顺利进行;二是金融市场可以有力地推动商品市场的发展,在外延的广度上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三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带动和调节,使商品市场进行流动和组合,从而引起对资源的重新配置。

7.股票与债券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股票是所有权凭证,不能收回只能流通转让,债券是债权债务关系凭证,可收回

9.、投资基金的概念及其分类?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一)根据运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 (二)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

(三)根据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基金等。 基金资产60%以上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基金。 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 混合基金同时以股票、债券等为投资对象,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但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规定。

(四)根据投资目标不同,可分为增长型基金、收入性基金和平衡性基金。

一般而言,增长型基金的风险大、收益高;收入型基金的风险小、收益低;平衡型基金的风险、收益则介于增长型基金与收入型基金之间。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既有以追求资本增值为基本目标的增长型基金,也有以获取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收入型基金和兼具增长与收入双重目标的平衡型基金。不同的投资目标决定了基金的基本投向与基本的投资策略,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要。

(五)依据投资理念的不同,可以分为主动型基金与被动(指数)型基金。 (六)根据募集方式不同,可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七)根据基金的资金来源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在岸基金和离岸基金。

10.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前提条件和限制因素有哪些?

信用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

1、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2、采取非现金结算制度

限制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提现率(或现金漏损率)。(3)超额准备率

11.网上银行的特点有哪些?支付业务有哪些?

12、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历来坚持以下三大发行原则。其内容是:

(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集中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 — 国务院。统一是指国家授权人民银行统一垄断货币发行。除人民银行外,任何地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行货币或发行变相货币。

(2)计划发行原则。是指货币发行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发行。具体由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经济发行原则。或称信用发行原则,是财政发行的对称。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进行货币发行。这种发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增加货币投放,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不会引起物价波动和通货膨胀。 与经济发行相对的是财政发行,即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超过经济发展需要的过量货币发行。这种发行的方式主要是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或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公债、国库券等,其结果是货币发行出去后收不回来,最后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为避免财政发行,保证经济发行,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二十九条规定:“财政部门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13、通货膨胀治理措施有哪些?通货紧缩的措施及影响因素

14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内容、体制

15、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是?

16金融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7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给?

20 试分析影响股票行市的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因素,指证券市场外的各种发展,包括经济方面因素,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公司利润率等等,以及政治方面因素,如战争,政局变动等等,它们在长期内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第二类是技术因素,是短期市场内部的状况,包括股票交易量,市场宽度,卖空数量等。

21商业银行的风险种类有哪些?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按风险事故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按损失结果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按是否能够量化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按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诱发风险的原因,把风险分为以下八类:1.2.1 信用风险1.2.2市场风险 1.2.3操作风险1.2.4 流动性风险1.2.5 国家风险1.2.6 声誉风险1.2.7 法律风险1.2.8 战略风险

22汇率风险有哪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影响汇率变动因素有哪些? 一、国际收支状况。 二、国民收入。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 五、财政收支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六、利率 七、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

八、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九、政治与突发因素

3.概括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经常账户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是各国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差额,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力也最大。当一国对外收支经常项目处于顺差时,该国货币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其汇率趋于下降。

②通货膨胀的差异。若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而外国物价水平不变时,则该国货币购买力下降,其货币对外汇率就趋于下降;反之,则上涨。当两国均出现通货膨胀时,若国内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外的,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反之,本币汇率则趋于上升。

③利率差异。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亦然。

④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正日益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

一。如果交易者预期某国的通货膨胀率将比别国高,实际利率将低于别国,经常项目收支将出现逆差等,则交易者会预期到该国货币汇率将呈跌势,并将纷纷抛售该国货币及其所表示的金融资产,使其汇率下跌。

⑤外汇干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很多,其中政府对汇率的短期干预具有更直接的效用。如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发表直接左右公众心理预期的声明等。各国还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来影响汇率的变动。

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与“紧”的搭配上。

⑥经济增长率。汇率的变动,最终是经济增长率的较量。从长期看,当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快于另一国家时,该国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则下跌。

(2)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外汇市场市场供求即国际收支状况

我国外汇市场一直实行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各外贸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无论所得还是所需外汇必须到外汇银行进行结售汇,近来外汇管理局虽然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留汇比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放开,但总的来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还不是真实的意愿需求,并且我国外汇管制一直是宽进严出,加上我国近年来外汇收入猛增,导致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本币汇率一直有上升的趋势。

②我国主要经济贸易伙伴国家的汇率水平及其变化

我国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港元、泰铢等,这些地区与我国大陆之间的贸易进出口数额巨大,因此在我国一篮子货币里权重较大,这些货币的币值水平和变动会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③中央政府对汇率的调整和管理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波动较大,并且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金融隐患,因此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调整管理,使得它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水平是在前一日的汇率中间价的基础上上下一定幅度的浮动,具体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各个币种,以及外汇市场上牌价、现汇和现钞的不同的浮动范围。

④外汇市场上市场主体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由于我国汇率主要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因此汇率水平除了体现上述几个因素以外还与人们的预期有关,比如当前因为预期人民币升值,所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有所上扬。

⑤人民币与各种主要外币的利率差异

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自由频繁的今天,各种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追逐利润,利率无疑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人民币虽然尚未完全可自由兑换,但人民币汇率显然要受到各主要货币利率影响,特别是美元利率的影响。

11.商业银行应该树立怎样的风险管理观?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1)商业银行应该树立的风险管理观:

风险实际是无处逃避和躲藏的。而且,跌宕起伏的金融环境其实给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成功的关键是学会驾御与管理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的全部内容是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高超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显得特别重要。

(2)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

①对于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方针以及具体项目进行风险评价。

②风险管理也要延伸到资金投放的过程之中:已投入的某一或某些项目的贷款由于种种原因从风险较低变为风险较高,或者相反,显然,进一步的决策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③对风险升水的追求构成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④风险管理不只是风险的计量和据以进行经营决策的问题,与之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对内部人员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