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中等职业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2018-04-27 03:21书业网

篇一:2014-2015学年度中等专业学校工作计划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2014-2015学年度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校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专业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校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能力水平亟需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学习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亟待提升;转变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已成当务之急;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计划、教材选用、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等环节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仍有所欠缺。

本学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习总书记在今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批示,以及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较高就业率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

增强职业幸福感。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着力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程度、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步程度、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切度,重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全省一流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社会支持、环境优化。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都能出彩的良好环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今年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

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一)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二)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建设。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完善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继续开展班级值周制度,组织好军训、田径运动会、冬季体育、班级篮球比赛、文艺活动。寓德育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制定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课课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

(四)继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创新开展夜自习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五)严格执行周一升旗仪式穿校服和上课期间禁用手机的规定,强化检查考核力度。

二、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围绕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五高”教师队伍目标,着力打造一支精教育、懂经营、擅管理的教师团队。

(一)教师发展处负责全校教师发展规划,落实进修培训、“两课”评比、“信息化大赛”等教学竞赛辅导工作。做好首期“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班”进修培养,创新培训方式。

(二)继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

(三)做好名师工作室组织和运作,50%以上专业要建有名师工作室,学校提供场地和办公设备支持。

(四)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两课”比赛、信息化大赛、课堂教学竞赛、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各级赛事。举办2014年度区级课堂教学比赛。

(五)鼓励教师写博客、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把写作行为内化成习惯。举办教学案例写作比赛。

(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一轮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一年的实施办法。吸引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到2016年,全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25%以上;专任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8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40%以上;各专业(或大类)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0%左右,其中50%以上的兼职教师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着力培养2名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单独培养等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

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制度。

(二)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建立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完善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

(三)探索引企入校、进厂办校、企业办校、校办企业等多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校企一体办学联盟。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培育1-2个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四)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之路。完善中外合作机制,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留学互换、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试点“全英文教学班”招生、教学工作,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做好BPO国际服务外包实训基地运作。

(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组建社会培训办公室。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开发建设。

篇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 、制造业(企业) 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3. 专业互补性知识

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财会原理、成本核算、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1. 专业能力

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

能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及常用外部设备;

具有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操作技能;

学会使用与管理数据库系统;

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2.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每门课程注明了参考学时或教学周数,学时范围供3年制和4年制学校选择。

(一) 文化基础课程

3年学制和4年学制的学校具有通用的文化基础课程平台,共7门课程、3项实训活动。其中,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体育等6门课程的学时因学制长短而有所不同。3年制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合计1488学时,4年制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合计1620学时。

1. 德育 (176~204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32~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 (32~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64~7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 (48~5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 (272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 (272~344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 (27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 体育与健康 (172~204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 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 物理 (72学时)

本课程应密切联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教学。主要讲授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原子、原子核物理的初步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成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的能

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8. 实训活动 (5周)

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育、军训、公益活动等。

(二)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以3年学制为一个通用课程平台,共10门课程、4项实训实习以及毕业环节实践;4年学制在此基础上增加6门课程、2项实训(均标注*) 。3年学制的专业必修课程合计1464学时,4年学制的专业核心课程合计1964学时。

9. 电工基础 (10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类专业电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直流线性电路、电容与电感、交流电路瞬态过程、电场与磁场等,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10. 计算机电路基础 (10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类专业电子线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和CMOS管基本原理、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基本逻辑概念、门电路及其应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常用计算机电路等,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11. 计算机原理 (7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寻址方式,存储、控制和运行工作原理,总线结构,中断系统,接口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12. 编程语言基础 (7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以及简单的功能调用等,使学生学会使用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及运行程序。

13. 数据库应用基础 (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篇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务工作计划

**县职教中心教务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这一工作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抓好升学和就业两条线,促进人才培养的的改革创新,以“对口升学、课程改革、技能提升”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我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实训管理制度、学校教材管理制度、教师量化考评制度、教学各项监控制度等,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

2、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实习实训秩序。

3、完善对口升学管理体系,从教师培养使用、学习内容梯度的把握、课辅资料的补充等各个环节细微处入手,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把对口升学专业打造成我校办学的一大亮点。

4、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有序,真正把教学教研成为培养学校青年教师的主阵地,同时不断拓宽教研活动形式,根据新课改要求,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并增加学生动手能力与职业能力。

5、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将管理重心下移,把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交到基层,量化教研组考核细则,使教研组的管理和活动落到实处。

6、量化对教师的考评细则。从工作量上客观、公证核实各个工作岗位并给予量化,同时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作为教师考核的基础;加强管理和过程考核,向量化考核要质量,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7、规范教学管理流程。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各项会议制度,出台相对应的教学管理措施,以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如教学工作会议、各教研组调研会、专业教师研讨会、班主任会、学生委员调查会等。)

第页 1 共4页

2、严格执行现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1)严格教学秩序。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每天认真填写好的教学日志,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坚决杜绝旷课现象。

(2)课任教师按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个人授课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务处定期检查各学科教学进度及执行情况。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

(4)分专业制定相应的考试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多形式多方位考核,使考核更客观、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5)严格执行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用好、管好、维护好各实训室,实训耗材的购置、使用要规范、符合实际,本着不超前、不拨高,从实际现有条件出发,把教学实践环节落实到位。

3、大力加强专业建设。

(1)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批理念先进、锐意进取、能文能武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首的中青年教师和教学新秀为后盾的专业教师梯队,要根据市场、企业和地方经济的特点进一步落实各专业的培养方向。

(2)加强专业课程改革。要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紧紧围绕市场。

(3)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实训水平。今年我校派出专业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培训,通过他们的辐射,给专业开拓了视野,10月份我们将组织专业教师带队参加市举办的学生各专业技能大赛,同时还有专业教师参加市劳动局举办专业教师技能比武,着力推进专业课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4、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

(1)教研组长应积极指导本组教师开展各项正常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做到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要有活动记录。

(2)要提高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工作中的份量,各教研组要多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多分析教材,多进行专题讨论,多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与成效。

(3)加强听课评议制度,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及时做好听课评议记录。

第页 2 共4页

(4)开展对新教师的培训活动。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子的“一帮一”活动,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5)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活动将从教案书写、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作业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进行一次全面检阅。

5、加强信息化管理,群策群力,建好学校网站,鼓励各教研组上传教研成果。

6、加强学生技能,充分突出职校生以技能为本的原则

(1)本学期在学校现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尽最大限度开足实训课。

(2)专业教师在实训时重在指导、检查和考核。对学生要实行项目(专题)考核,考核到位,有记录。

(3)积极开展技能比赛或是展示。本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各专业课教师为龙头开展专业技能展示。

(4)市技能大赛。早安排早练习,落实到人,力争全面参赛并取得好成绩。

7、其他工作

(1)部门事务。以“服务于教学”为宗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做好各项学校教学工作。文印室要坚持文件资料“先批后印”制度,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时、主动地把文印工作做好。各教师不能滥印、乱印资料。

(2)考务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专业技能考证、期中期末考试等考务工作。

(3)配合教育处、团委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4)配合招生处搞好招生宣传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5)做好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

附:行事安排

九月:

1、做好教学分工、课程分配,编排各班课程表及教师课程表。

2、制定教学、教研、各专业实训计划。

3、制定校历,出台学期教务工作计划。

4、市技能大赛准备。

5、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用书调查。

第页 3 共4页

6、做好迎接申报国重的佐证材料。 十月:

1、做好迎接省督导评估和普及高中教育检查。

2、公开课教学。

3、常规教学检查及考核。

4、迎接国重验收。

5、市技能比赛。

十一月:

1、校技能展示。

2、组织全校期中考试。

3、教学检查、教师公开课。

4、教学进度检查。

5、专业课程研讨。

6、教学检查。

十二月:

1、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2、高三年级组教师分析会。

3、专业课教师座谈会。

4、开展学期评优工作。

5、常规教学检查。

一月:

1、期末考试。

2、教学工作总结

第页 4 共4页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