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纲要 (2000字)

写作基础2019-06-10 14:53书业网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基础写作的课程代码:1301 ,开课专业: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79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7学时,研讨实践32学时。 学分:5学分,其中第一学期3学分,第二学期2学分。

(二)课程性质

基础写作是综合性院校中文专业和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综合训练性质的以写作实践为主的基础课。它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修辞修养,使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使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具体目标是:

1、能熟练运用写作基础知识、常用文体(主要是应用文体)和部分审美文体的写作技能,写出内容充实,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同时能够辨别文体,分析文章,评论文章。

2、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良好的文风。

3、使学生具备修改文章和指导写作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基础写作承载着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学好其他各科文化知识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础写作》包括写作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写作两大部分内容,要求掌握基本的写作常识,熟练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一)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写作的概念、特点、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及起草与修改。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制作文章的一种创造性

的复杂的精神劳动,是思维表述、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传达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目的性、主观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了解、反复刻苦的实践。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明确主题,它是对文章材料蕴含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文章材料思想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是作者写作目的、意图、思想感情、审美意识、理想情趣的集中反映,是衡量文章价值的主要标准。一个正确、深刻、鲜明、新颖、集中的主题来源于真实可靠、典型的、富有魅力的材料。对材料的组织安排、布局谋篇即为文章的结构,它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六个主要部分,是文章表现形式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文章内容赖以充分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篇文章结构如何,直接影响表达效果。与此同时,一篇好文章还要充分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是作者把人物的经历和实践发展变化的过程、结果加以介绍和交代的方法,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记叙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描写就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和刻画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运用描写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描写可分为任务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抒发表露爱憎感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抒情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它能抓住、打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进而达到陶冶,激发读者进取的作用。议论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进行评论,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可以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议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和立论、驳论两类。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状态、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它是客观的、冷静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表述,是一种平面的、顺序的、理性的解说。定义、诠释、比较、数字、分类、举例是常用的说明方法。语言是制作文章的物质手段,要求准确、简洁、流畅、生动,因此,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多读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名篇,丰富和积累词汇,并加强语言训练。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都要经过起草和修改两个阶段。起草的最好方法是编写提纲,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

本部分需要重点掌握文章主题的提炼、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方法、语言的表达。

(二)常用文体写作

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样式,从实用的角度将其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文学体裁。记叙性文体熟练掌握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特点、写法。议论性文体要重点把握杂文和演讲稿的特点、写法,了解、熟悉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法。说明性文体中要把握说明书、解说词和广告的写法。公文写作中熟练掌握通报、通知、请示、报告、函、意见、会议纪要的写法。应用文体写作中熟练掌握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各类书信、公启、条据和教案的写法。新闻文体写作中要掌握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专访、新闻评论的写法。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还应该明确作文指导的内容、方法,作文批改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1、写作课教学必须贯彻精讲多练、以写为主、讲练结合的原则。在全部教学中,写作实践活动不应少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

2、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性环节,教师应予以足够重视,坚决反对“一言堂”、“添鸭式”教学。

3、指导学生写作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学生习作可采用综合练习、单项练习等多种形式。每学期综合练习(作文)可安排2——4次,单项练习安排5次以上。

4、批改学生习作要“多就少改”,抓住主要问题,不要面面俱到。批改方式应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对学生的习作应适当进行讲评,可全面讲评,亦可专题讲评或个别指导。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写作课基础知识占30分,以试卷形式出现;常用文体写作实践占70分,以平时习作记分。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参

(一) 教材

《大学写作》 于冰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 教学参考资料

《普通写作学教程》 路德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写作》 王祖光 华东师大出版社

《高等师范写作教程》 林可夫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 成美、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文体写作学》 毛天正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31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