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公文用的敬语

常用公文2019-06-11 06:06书业网

篇一:公文写作常用专用词语(经典)

公文常使用的专用词语(超全)

1.称谓语。即公文中对不同的行文对象的特定称谓用语。常见的有“贵”、“该”、“各”、“本”、“我”、“你”、“他”等。写作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和隶属关系,恰当选用,不可随意为之。

2.起首语。即公文的开篇语,它在文中的位置,关系重大。公文写作不可不重视起首语的运用,因为它是行文先锋(开头)的“尖兵”,直接关系到全篇公文的命运。公文中常用的起首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其一,表目的的,如“为”、“为了”等;其二,表根据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等;其三,表原因的,如“鉴于”、由于”、“随着”等;其四,表态度、方式的,如“兹定于”、“兹有”、“兹派”、“兹将”、“兹介绍”、“欣闻”、“欣悉”等。

3.经办语。常用的有“拟”、“拟定”、“拟于”、“拟子”、“草拟”;“布置”、“部署”、“计划”、“决定”、“安排”、“审定”、“审核”、“审批”、“审签”、“批阅”、“批复”;“出示”、“出具”、“赋予”、“付诸”、“会同”、“会签”、“会审”、“会晤”;“实施”、“施行”、“公布”、”颁布”、“发布”、“颁发”、“颁行”;“报请”、“报告”、“报批”、“报呈”、“呈请”、“呈阅”、“旱签”;“递交”、“申报”、“递送”、“送审”、“传阅”、“提请”;“准予”、“签发”、“签署”、“签证”、“签字”;“业

已”、“业经”、“报经”、“业于”,等等。这类专业术语数量颇多,不胜枚举。

4.时间语。常用的有“最近”、“目前”、“不久前”、“迅即”、“时限”、“时效”、“时宜”、“顷刻”、”过去”、“现在”等等。这些时间语,多系表量模糊而表意准确的模糊语言。

5.期清浯。常用的有“请”、“务请”、“恳请”、“即请”、“请子”、“请示”;“希”、“希望”、“务希”、“即希”、“尚希”、”尚祈”、“尚盼”、“尚望”;“接洽”、“商洽”、“商定”、“商议”、“商酌”;“须即”、“须经”、“务须”、“应子”、“应当”、“悉力”、“悉心”等。

6.向问浯。常用的有“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是否妥当”、“意见如何”等。

7.表意语。常用的有“应”、“拟”、“责成”、“批准”、“同意”、“欠妥”、“不妥”、“照办”、“禁止”、“取消”、“力戒”、“力避”、“切勿”、“切记”、“严惩”、“严厉”、“查询”、“查勘”、“查证”、“酌定”、“酌办”等。

8.谦敬语。常用的有“承”、“承蒙”、“不胜”、“大力”、“通力”等。

9.过渡语。即公文层次或段落以及语句前后之间的连缀语。常用的有“为

此”、“现将”、“特作”、“基于”、“对此”、“据此”、“总之”、“由此观之”等。

10.结尾语。即位于公文结尾部分的固定性语句,具有使行文显得简洁凝炼、典雅庄重的功用。常用的有“此令”、

“此复”、“特此通知”、“特此报告”、“希照此办理”、“请即遵照执行”、“现予公布”,“妥否,请批示”、“请予函复”、“为荷”等。

除此之外,公文中还要运用大量的文言词语,如“拟请”、“承蒙”、“为荷”、“兹有”、“值此”、“经由”、“贵(厂)”、“此布”、“是否”、“为此”、“尚”、“悉”、“若干”等,不胜枚举。这些文言词语多是由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成,并且经过长期发展,在公文中使用广泛,且具有专门性。

篇二:公文写作的定义、分类常用语

公文写作的定义、分类常用语

广义的公文,外延十分广阔,除通用文书外,还包括法律、财经、文教、外交、军事、税务、工商等各种行业自己的专用文书。

狭义的公文,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

公文的分类

(一) 按发文机关所属组织系统分类

1. 党的机关公文:即《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14种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 行政公文: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二) 按行文方向分类

1、上行文:请示、报告;

2、下行文:通知、通报、会议纪要

3、平行文:邀请函和议案

公文常见的开头和结尾公文

一般而言,公文开头应开门见山、切忌无端“戴帽”,空洞乏味。

(1)根据式。根据、遵照、按照作为语言标志,说明发文的权威性。

(2)目的式。为了……,让大家明白为什么发文。

(3)原因式。由于、随着、鉴于……

(4)引文式。转发、印发文件时用的多。

(5)总结式。综上所述……

(6)展望式。工作总结和报告中常用。

(7)警告式。如有违反者……

(8)要求式。希遵照执行。

(9)固定式。“妥否,请批示”、“特此通知”。

公文用语特点

准确凝炼:最准确的语言、最精练的文字,避免发生歧义,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庄重平实。严肃、不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建议巨大、最、非常、极其少用)

规范简洁。涉及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要规范。

部分公文常用语

公文有公文的特点,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用语,恰当运用这些词语,可以使公文更加规范,也更象是公文,而不是一般的普遍文章。

1、敬语: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或结尾处。通用的敬语:请;上行文敬语:呈送、报请;平行机关之间敬语:拟。

2、开端用语:据、根据、查、奉、兹、按照、遵照、鉴于、随着

3、期请用语:表示某种期望和请求。请、敬请、恳请、即请、提请、报请、拟请、希、望、希望、盼、切盼。

4、承启用语:“根据……特作如下决定”、“为了……提出如下意见”

5、表态用语:表示作者意见、态度,如:应、应该、照此办理、遵照执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模糊一点的有:原则同意、原则批准、似应、拟同意、参照执行、供参考、可借鉴、酌情处理

6、征询用语:用于上行文或平行文的结尾,如:当否、可否、妥否、如有不当、如无不妥、如有不妥。

7、引叙用语:收、悉、接、收悉、近收、近接

8、结尾用语:如请示: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现在有些用感叹号,不妥)“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

篇三:公文常用语必读

部分公文常用语

按语 也称“案语”。以发文单位的名义对所发文件、材料加以指导、说明性的一种分文形式。按语对下级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按语按内容可分为四类:①说明性按语,说明材料来源和编发原因,或特别说明何人要发和发至什么范围;②提示性按语,指出材料的中心、要点或提纲挈领地介绍其内容;③批示性按语,对下发单位作出指示,提出具体要求;④评论性按语,对编发的材料进行评论,表明意见和态度。针对全篇材料的按语,一般置于正文之前,注明“编者按”或“按”;针对材料的某一部分的按语,一般夹在文中,加括号注明。

批语 上级机关对下级来文或有关资料的指示性语句。按用途可分为:批复下级请示的批语;批转下级报告的批语;批示有关资料的批语。

敬语 对行文对象表示敬重的公文语言,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或结尾处。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各种行文通用的敬语,如“请”;上行文常用的敬语,如“呈送”、“报请”;平行的领导机关机之间使用的敬语,如“拟”等。

雅语 典型庄重的公文语言。适当地运用雅语,可使公文内容的表达简明、平实、庄重。运用雅语一般要求: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不用口头语言;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适当使用少量的文言词语。

简称用语 公文中经过简化的词语。其作用是可使行文简洁,内容概括鲜明,便于掌握和记忆。地名、机关名称使用简称必须是规范化的简称,如“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中共委员会”的规范化的简称。事物名称使用简称用语有三种方式:(1)节缩式。把较多的词语用较少词语表示出来。(2)统括式。把若干词语中的共同成分抽取或概括出来,冠以数词,概括表述。如“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简称为“三不主义”。(3)选点式。用词语中有特点的部分代替整个词语。如用时间代替整个词语的简称

“九.一八事变”,用地点代替整个词语的简称“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

开端用语 公文中用在正文的全篇或段落开头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背景等的词语。如“据、根据、依据、查、奉、兹、按照、遵照、依照、为了、关于、由于、鉴于、随、随着

”等。

期请用语 公文中表示作者某种期望和请求的词语。多用于上行文、有时也用于平行文和下行文。常用的期请用语有“请、敬请、恳请、提请、报请、拟请、希、望、希望、切望、热望、盼、切盼”等。

综合用语 公文中用以连接具体情况叙述和总概性叙述的词语。综合用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常用的综合用语

有“为此、据此、值此、至此、有鉴于此、综上所述、总之”等。

称谓用语 公文中表示对机关、单位、集体、个人不同人称称呼的词语。一般性称谓用语用于上对下、下对上、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本(厅)、我(厅)、该(厅)、你(厅)”等。表示尊重的称谓用语多用于下对上、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贵(厅)、××长”等。党内一般称“××同志”。

承启用语 公文中用来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的词语。常用于通知、决定、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等文种。一般结构特点:前面以一介词结构承接上文,后面用一个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引起下文,如“根据……特作如下决定”、“为了……提出如下意见”等。承启用语的上文一般较为简短,下文是文中内容的主体部分,并多用条款形式表达。

批转用语 公文中表明对下级来文批示意见或向下批转、转发公文的词语。常用的有“批示、审批、阅批、核阅、阅示、批转、转发、颁发、印发、发布、公布、下发、下达”等。

表态用语 公文中表示作者意见、态度的词语。按表态用语的轻重程度可分为明确表达用语、模糊表态用语。明确表态用语有“应、应该、同意、不同意、批准、照此办理、遵照执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等。模糊表态用语有“原

则同意、原则批准、似应、拟同意、参照执行、供参考、可借鉴、酌情处理”等。

征询用语 公文中表示征请、询问对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词语。主要用于上行文的结尾和平行文的结尾。常见的征询用语有“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有不当、如无不当、如有不妥、如果不行、如果可行、意见如何”等。

引叙用语 公文中表示引述来文的词语。主要用于批复、复函、指示、决定等文种。常用的引叙用语有“收、接、悉、前收、前接、现收、现接、近收、近接、惊悉、欣悉、收悉、闻、近闻、惊闻、欣闻、喜闻”等。

结尾用语 公文中表示全文结束的词语。不同的文种对结尾用语有不同的要求。如请示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上述意见如果可行,请批准”等;报告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等;布告的结尾用语可用“特此布告”,“此布”等。

模糊语言运用 根据正确反映公文思想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性的语言达到表述上的准确性的写法方法。在公文写作中,正确地运用模糊语言,可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概括性,给一些问题的阐述留有回旋的余地。公文写作中一般运用模糊语言的条件是:表述内容是带有模糊性的概念;

暂时无法实施但又必须说明的内容;需要留在回旋余地的内容;类举的事例不能全部列出的内容等。公文写作中主要用以下四个方面的模糊词语:(1)表示时间的模糊语词,如“现在、最近、近日、近几天、前几天、今年以来、正在、一度、上午、早晨、中午、下午、晚上、适当时候”等等;

(2)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如“每、各、有的、部分、少数、一些、个体、某种、某些、有关、以上、以下、等、多数、大多数、主要、绝大多数”等;(3)表示程度的模糊用语,如“一般、比较、适当、很、极、显著、逐步、有所、进一步、基本上、大体上、普遍、几乎、原则上、酌”等;

(4)表示频率的模糊词语,如“经常、多次、不断、反复、接连、再次、往往、三令五申、连续”等。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