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历史】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 (800字)

历史典故2019-06-11 13:15书业网

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三周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

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2.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3.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4. 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于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6. 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7. 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

?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

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

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8. 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9.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10.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11.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12.表2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

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加

13.《尚书·酒?V》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一( )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18.1925

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

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3所列为1949

—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

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表3

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历史学习中存在“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正确“历史结论”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始终发挥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

B.1954年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非选择题(共52分。25、26为必做题;27、28为选做题)

25.(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分)

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

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

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

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

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

“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

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分)

26.(15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

图10 北宋东京(开封)内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5分)

2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5年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

1935年10月12日,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8~11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多次重大战役,牵制了日军主力。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5月8日,二战中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材料二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这样,《开

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

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

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

《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

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开罗宣言》公布后有何历史意义。(9分)

28.【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

李乾?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

史台有“鞠(审问)裳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故君失其闻,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树口,卒令不闻其过,

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

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6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

君明臣廉的。(9分)

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三周测历史参考答案

1. B 2. D 3. B 4. C 5. C 6. D 7. A 8. B 9. A 10. B 11. C 12.A

13. C 14.B 15.B 16. A 17.D 18.C 19.C 20.D 21.A 22.B 23.C 24.C

25.【答案】

(1)解读:A.交流区域广;B.交流物品种类多;C.呈现“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交融”特征;

D.交流进程呈现“积极与消极伴随”特征。

(2)影响:A.促进农业发展,植物种类多,不断解决“民食问题”;B.解放农村生产力,发

展经济作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粮食增长,又促进人口增长,人口压力大。D.传统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人口压力大,客观上推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6.【答案】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

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

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

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首先要

分析历史图片,注意图片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归纳总结“历

史现象”。联系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结合前一小问的内容回答之间的“联系”。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

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回答时注意是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故联系所学的宋明理学

兴起的原因,找出材料中没有揭示的内容,结合材料分析解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认识

27.【答案】(1)①中国抗日战争是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一个反法西斯战

场;②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经济,配合了其他国家的

反法西斯战争;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④中国抗日战争具有双重性,即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任答3点得6分)

(2)对日本:肯定了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宣示了中、美、英三国联合对日作战的目的和宗旨,规定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惩罚性措施;

对中国: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要悉数归还中国;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表达了同盟国打击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对加速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起了积极作用。

28.【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

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